第一图书网

渐进革命

王辉 中国计划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作者:

王辉  

页数:

181  

Tag标签:

无  

前言

  “渐进革命”中文版已出版十年。这十年,中国继续着七十年代末开始的史诗般、震撼世界的渐进革命。这十年,中国继续着人类规模空前的摆脱贫困、通向自由、公平的征程,继续着全社会人力资产的转化和升值。人力资产的特点及其转化和升值需要时间和学习过程,这就决定了中国这场伟大改革以渐进的方式得以成功,并实际上完成了革命性的变化和进步。这场渐进革命,在引入新经济体制过程中过渡性沿用部分原有体制,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和体制激荡更替的精妙平衡,实现人力资产的逐步转化和升值,实现与人力资产变化相适应的经济体制的逐步转变和更新。  过去十年,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在中国寿终正寝。中国三十年来的改革,始于对中央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质疑、批判和改良,始于农村“大包干”和“家庭承包”。最初,市场是被认为具有某种“调节”的积极作用而被引入,后来是“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后来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人力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化,仅存的部分行业的计划也从指令性转向指导性,计划经济在中国消亡已是覆水难收。中国在发展现代工业和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唯一的对外国经济模式的全国性照搬以实际失败而告终。今天,市场经济已在中国扎根,并迅速向以契约制度和信息真实、透明为基石的市场有序化方向发展。  改革把中国带入市场,市场带给中国一个大学校,一个没有校园、有教无类、学无止境的学校。市场是没有校园的学校。有了这个学校,人们可以在农村、在工厂、在企业、在家舍学习,学习使自己成为具有更高价值的人,学习使自己成为能创造更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人,学习使自己获得更好地生活的本领。市场是有教无类的学校。市场打破了人们对自己和对他人的类别和成分的束缚,把机会呈现给每个人。市场冲淡了封建的成分观念、荡涤着阶级斗争的意识和政治说教,使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和从事学习。市场是学无正境、没有毕业班的学校。这里没有年级,没有规定的学费,有的是对经验、知识、胆略的需要和承认,有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机会。这里没有固定的学科和专业,有的是千门万类交织的知识、经验和商机。  从实践来看,中国人堪称市场这个学校的好学生。吃苦耐劳、勤学好问,加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传统理念,都是这个好学生的基本素质。中国人较少极端宗教型偏见,乐观而不怨天尤人,加上“吃一堑长一智”的观念,使他们似乎不难接受市场活动中相伴的挫折和不尽人意。中国人重视教育的传统也与市场经济的投资理念一拍即合。市场中利益和机会的刺激、供求波动和盈亏并存的困扰,推动人们通过学习来接收和处理信息,学习各种技艺与知识,学习在不确定性中做出选择,学习用时间和金钱投资,使人力资产不断转化和升值。改革以来全社会的大学习、人力资产的转化和持续升值,可以部分地解释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及近十年来增长速度依然有增无减,也可以部分地解释推动中国经济竞争力的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的动力。  开放把市场这所学校延伸到整个世界。开放为中国提供了新师资、新教材、新视野。中国从夜郎自大的自我封闭,到投石问路的窗口式开放,再到理直气壮的全面开放。中国在开放中脱贫脱愚,在开放中开阔眼界解放思想,在开放中批判和调整自己,在开放中恢复继承传统,在开放中发展繁荣,在开放中创新和重建社会关系和体制。开放加快了人力资产的转换,扩大了人力资产升值的空间。  开放一展中国改革先驱们将务实精神和战略远见相结合的智慧。自“南京条约”中国在炮口下被迫五口通商以来,大部分时间里外来侵略、列强欺凌、内外战患的苦难连连,对外开放并不像一条民族振兴的公理不证自明或被普遍接受。从1979年春夏在广东、福建两省开创“出口特区”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经历了点(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线(沿海地区)、面(全国、包括内地)以及多维(加网络和无线通讯)为特点的、逐步展开的过程。过去十年,尤其是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开放进入了与世界经济接轨、推动双边多边相互开放的新阶段。回首,三十年短暂,十年匆匆。从当年南国边垂窗缝般对外开放始,到今天经济几乎全面开放,甚至跨洲越羊要求外国也对中国开放,中国似已天翻地覆。  当然,市场不是解央社会公平公正的永久妙方。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致使经济荒芜、人们缺衣少穿时,市场能促进经济发展,使大部分人的生活需要得以满足,就促进了社会公平公正。但是,一个健康和不断进步的社会需要其他的机制维系和协调。在中国,希望看到在追求个人和企业利益的过程中散发更多的公益;希望看到经济发展不再是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保护和改善环境被视为经济和社会福祉的重中之重;希望看到重视教育、尊爱老人、维护家庭的传统观念续延光大;希望看到更加宽容、甚至宽容另类或异端思想和行为,更加理解和尊重他人和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选择;希望看到更多对弱者和不幸人们的理解、扶助和关爱;希望看到教育在培养对自由和责任的理解、在创造能力、想象能力、激情追求方面有更多地发展;希望看到更多公民意识和维护社区和谐的自我约束;希望看到政府对市场更少的行政和非公开程序的干预;希望看到以契约为核心的经济法制体系进一步发展、成熟;希望看到普通消费者、普通投资者得到免于欺骗和有意损害的保护。  我们记得,中国三十年前的深彻悟醒和随之开始的伟大改革的起点是,敏感于周围变化,勇于发现和承认自身不足,承认有所不知,勇于向别人学习,勇于探索和创新。从历史和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看,荣易骄,骄易止。持续进步和持久发展还有赖于谦虚地、经常地站在这样的起点。  在此,我感谢中国计划出版社决定值此改革三十周年之际再版本书。  王辉  2008年5月

内容概要

  《渐进革命:震荡世界的中国改革之路》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作者从新的理论视角——人力资产理论来解释为什么中国领导人必然要选择“渐进”改革的方式?这种渐进改革会导致社会发生何种变化?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决定制度选择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如果这一决定因素是人力资产的话,那么在不同的制度条件下,它们有什么不同特征,又是如何发生转化,实现再升值?为什么要强调人力资产升值的“渐进”性,它与“渐进”改革之间有什么内在逻辑联系?作者别开生面、耳目一新的研究使我们对如此惊心动魄、复杂纷繁的改革过程及其发展逻辑有了本质性的观察与思考。

作者简介

  王辉,八十年代深入参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调查与政策研究,曾担任经济日报社研究部门负责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数量经济研究室主任、所长助理,一九八八年开始在美国兰德公司学习和研究,现从事金融工作和经济研究。

书籍目录

渐进革命又十年(再版代序)渐进改革与人力资产(代序)第一章 引言聚焦改革中人的因素利益和议题阴影开始改革之时研究方法分析框架第二章 早期改革改革的发起荒芜的经济务实的领导关于完善计划经济的理念把经济失败归因于激进主义完善计划经济的初衷经济特区的智慧“摸着石头过河”方法一中国的试验法封闭式试验方法一的局限性五、六十年代的经验现有人力资产主要关心的问题效益中央计划经济原则像“大公司”的计划经济共同利益中央计划占主导內部化关系聚焦激励因素早期阶段:缺乏激励三大关系中的激励问题调整内部关系增加激励预算分开以加强约東和激励调整价格重新分配盈余利润分成增加财富总量第三章 第一阶段: 改善中国中央计划经济体制恢复以家庭为基础的农业不合理的公社制度家庭责任制运用第一阶段模型的分析农民和官员的制度记忆调整政府间关系省级政府预算分开调整內部关系经验的启示初步的企业改革利润分成试验推行税制工业重组试验检验和阐释专门化的人力资产人力资产的制约调整计划经济的内部关系:初步变革第四章 对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改革的分析脱离第一阶段改革的轨迹不断变化的改革理念把弊端归咎于中央集权计划体制改革定义的演变概念模糊,行动明确逐步认识市场新经历的事实胜于雄辩“摸着石头过河”方法二开放式来源的试验制度选择的新模式对人力资产的挑战:老经验不起作用新思路、新试验百花齐放经济特区成为新参照和试验场理论思想探索的经验教训第二阶段改革关心的主要问题效率可操作性经济上理性的企业政府与经济上理性的企业从扩权到放开以市场发育为中心市场不再是补充政府面临调整和适应所有人力资产都面临着更新通过双轨制转变双轨制过渡手段妥协申的争议第五章 第二阶段的改革: 向市场迈进渐进变化和累积效果没有稳定的中途歇脚站持续回报和渐进变化人力资产的累积作用和变化市场体制要素的发育家庭农业的制度化人力资产的差异使两组农民变得突出有限的继续分权法律制度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融合私有经济的迅速发展错综复杂的企业改革解决所有权问题的两条思路承包制产生经理以股份制改革所有制从交易费用角度的一点看法双轨制下的市场发育双轨制——渐进改革的结果对付不确定性制度准备和人力资产准备价格双轨成为核心问题和矛盾通货膨胀腐败基础设施滞后仍在继续的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地方保护主义政治因素第六章 结论渐进革命制度选择的新机制渐进革命的三要素人力资产的转化和升值与知识相关的不确定性人力资产是转制的决定因素制度记忆人力资产的准备状态双轨过渡下的人力资产转化和升值发展、制度和人力资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渐进革命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