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东西一水间

泽照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08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泽照  

内容概要

现代西方管理理论从一百年前开始至今,已形成几大流派,各自为管理实践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本书着重于对管理流派的梳理,却又将重点放在文化阐述方面,不仅分析了管理理论的文化底蕴,而且从中西文化差异方面剖析了中西管理实践的差异。本书文笔流畅,行文妙趣横生。

作者简介

泽熙(姓名:夏军) 1964年出生于湖北武汉。 1984年毕业于华东船舶工业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美国泽维尔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先后在武汉卷烟厂和武汉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工作;在国内报纸、杂志上发表经济、管理文章三十多篇,其中多篇获奖并收入大型文集。作者现定居美国,从事企业的国际市场开发与管理;商业旅行过新加坡、香港、韩国、从西哥、委内瑞拉、巴拿马、阿根廷、波多黎各,以及美国的其他主要大城市.代表公司与全球客户的业务往来。

书籍目录

上篇 管理的视野
第一部份 无尽地探索
1、一个世纪的西方管理
历数管理风流
林立的学派
新世纪的黎明
2、科学管理今与昔
“满汉全席”与汉堡包
“没有灵魂的监工”
人性大回归
3、大师级的管理探索
“现代管理之父”
不透明的背景
领先时代的“新概念”
“从中国开始”
“管理不是哲学,而是实践。”
脑子里装的是未来
4、战略:顺手牵羊的管理隐喻
“表达背后的真实”
波特:一个管理的新时代
战略新解
不可回避的缺陷
5、信息时代的管理
IT:新时代的动力
面对变化的“众生态”
“组织IQ”模型
正在升值的智力资产
6、向知识取财富的管理
风雨欲来:知识不仅仅是力量
知识与信息连环
当信息涌来的时候,知识在哪里?
企业EQ与知识分享
第二部份 管理与心理
1、理想化的人性管理
一个简单的图式
从心理走向管理
从病态走向常态
假设的缺陷
人人都可以成为林肯?
受嘉奖的“乌托邦”
2、管理中的一个著名实验
实验:来自物理学的启示
著名的“霍桑实验”
一个革命性的观念变化
荣退后的种种置疑
3、管理中的皮格马利翁
“丑小鸭效应”
葛拉蒂效应
《窈窕淑女》论差异
4、探索个性奥秘的管理
从个人到团队
个性测试可以发现拿破仑?
在情境中发挥个性
5、“性格九型”与流行管理
“山雨欲来”
煞有介事
不过尔尔
鱼目混珠
光环下的陷阱
第三部份 领导艺术
1、管理中的马基雅弗利
马基雅弗利是谁?
精辟的见解
权力:马氏艺术的核心
冷眼利害之争
诡诈的代名词?
2、卡理斯玛领导艺术
韦伯的权力划分
CEO的领袖魅力
拿破仑:一个范式?
追随者的放大效应
从虚幻回到现实
3、独到的女性领导魅力
抽样调查的新发现
为什么女性CEO偏少?
心理定势:命运还是信心?
男性化是权力之路?
“铁女人”的形像可否改变?
4、领导艺术等同管理艺术?
一个模糊的边界
尼克松的独到鉴别
一截为三:艺术家型、工匠型、技术官僚型
变化:从组织到个人
鱼和熊掌可以得兼
第四部份 管理就是决策
1、决策中的心理制衡
心理:决策的隐性动力
理性假设的缺陷
奇妙的“心理捷径”
对创业者的宽容
围棋:直觉和计算之间
2、从物理直觉透视管理决策
爱因斯坦:“一件珍贵的礼物”
创造的契机
永远不能完美的理性
让科学与艺术结合
3、伟大的管理决策不止是灵感
决策:管理的灵魂
“小人物”与“大决策”
“四两拨千斤”
伟大的决策来自扑朔迷离
“是运气还是预见?”
4、古代谋士与现代咨询
古代谋士的功能
现代咨询的缘起
谋士的尴尬与咨询的繁荣
5、管理怎不在乎伦理?
斯密道德关怀的失落
“道德技术化”与“腐败对照表”
平衡:传统习俗与个人品格
第五部份 管理中的哲理
1、西方管理中的东方思想
“善下”与“未来领导艺术”
“和为贵”与跨文化管理
军事韬略与企业的“制胜法宝”
佛教信念与“团队精神”
2、现代管理中的希腊智慧
哲学咨询业崛起
亚里斯多德的告诫
苏格拉底的创新
柏拉图的理想
3、希腊雄辩和管理修辞
古希腊的雄辩之风
亚里斯多德强调的三点:可信、情感、逻辑
柏拉图称它“花言巧语”
伟大人物的实践
总统辩论背离了修辞
管理修辞:客观与艺术之间
4、变化管理的不朽哲理
是“万物皆流”还是“万物不变”?
介入极端之间的管理
超越管理的悖论
寻找变化的范式
5、机遇和管理:一个古希腊的时间概念
一寸光阴一寸金?
古希腊人的划分
神奇的“K-时间系”
第一法则:捕捉机遇
第六部份 管理杂谈
1、从古代管理说到西方管理
古代管理的现代洗礼
现代管理的文化冲击
传统与外来合壁
2、古代管理拾贝
埃及金字塔的物流管理
印加人的多重时间尺度
罗马人的档案管理
3、透过西洋镜看《孙子》
管理“圣经”
《孙子》“全球热”
“商场并非战场”
孙子的“战略配方”
“旁观者清”的外界媒体
4、欧美管理中的军事韬略
公司里的“战略小组”
克劳塞维茨登上舞台
《五轮书》如是说
兵法的缺陷
5、量子与混沌的管理塑造
量子:凡事都是旧的,只有科学是新的
混沌:简单的个体,复杂的行为
负熵:从无序到有序
6、科学管理的精髓与设计美学的转移
“机械美”压倒了自然美
告别中世纪的古典美
欧、美寻求不同路径
艺术美回归产品设计
功能与艺术:两股张力
下篇 文化的视野
第七部份 他们看中国
1、文化差异与商业行为读解
鞠躬吻手礼与跪拜礼
“你需要多少时间完成这份报告?”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是商业文化还是腐败?
2 中国“关系”海外成“学”
“关系”为何物?
为什么“关系”在中国如此盛行?
进入中国市场的“秘诀”?
“关系”到底给了西方人什么帮助?
“关系”万能论和“关系”消亡论
3、中美管理与文化谈异
俯拾皆是的“误解”
美国人的“苦恼”
并非书本上的功课
重视“文化翻译”
4、商业谈判在中国:西方人的见解
实践上升到理论
文化差异有多重要?
“交易不是简单的买卖”
“丑话说在前面”
“我同意”就是“我只同意15%”
5、中西合资的第三只眼
互利与不可避免的冲突
西方人的经验之谈
“六价值”模型
“投机”与“战略”
胜败乃商家之常事
6、缺少文化特色的中国产品
“推销生活方式”
法国对抗美国电影
西方对中国有限的了解
重振中国的文化产品
7、工作中的中美妇女
“玻璃天花板”与下岗
走出家庭:共同的趋势
不可忽略的不平等
第八部份 这就是美国
1、美国的国情:多元化管理
“多元论”超过“熔炉论”
势在必行:从平权措施到多元化
多元中的隐性歧视
并非令人满意的现实
2、日美竞赛:质量中的禅宗与科学
戴明:“质量无须惊人之举”
禅宗:日本人的质量之道?
“无限循环”的奥秘
墙内开花墙外香
启示:科学之道与文化精髓
3、趣谈MBA的演化
管理职业化的梦想
哈佛早期的痛苦失败
唐汉的魔术武器:案例分析
斯隆:从实践走向理论
欧洲人摩拳擦掌
失去的高层“快车道”
4、从风险投资看网路“淘金热”
何来“商业天使”?
“勇敢者的游戏”
大浪淘沙
5、美国企业里的宗教现象
非理性的现像来到企业
从未停止的批评
管理艺术无需如此“时髦”
6、股票期权潮起潮落
要求“现金工资”
所谓“包赚不赔”
再看“活力之源”
第九部份 西洋看东国
1、西方的感触:亚洲文化与管理
人是管理的核心
人才相对匮乏
东方与西方:比较中见差异
“在罗马,行当行罗马人之行”
2、东方的印迹:日本文化与管理
一个融合起来的民族
日本式管理
“家庭主义”扩散
美国与日本的竞技
3、等级的渗透:印度文化与管理
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印度?
等级作为文化的沉淀
少数人的“精英管理”
“由传统来管理”
新的契机:由不同走向综合
4、传统的固执:阿拉伯文化与管理
在阿拉伯的文化体验
“酋长模式”:阿拉伯管理的一大特色
管理学习需要创新
由辉煌的记忆走向未来
第十部份 从欧洲到拉美
1、转型的阵痛:俄罗斯文化与管理
拨开“铁幕”后的新挑战
东方还是西方?
截然不同的管理框架
不信任的潜流
一个正在解开的“谜团”
2、多元的裂痕:欧洲文化与管理
统一浪潮下的管理驱同
何来“欧洲式管理”?
欧洲诸国的朗朗差异
在美国遇到的麻烦
3、不同的西方:澳大利亚文化与管理
悄然变化的管理
“新世界”的文化特徵
美国人、澳洲人
增强的吸引:澳洲与亚洲
4、开放的挑战:拉美文化与管理
文化:用三个词来概括
老板至上
近水楼台未必先得月
拉美诸国也不同
第十一部份 跨文化
1、衡量管理的文化尺度
“鱼,相忘于水”
霍夫斯特德文化模型
文化影响管理的三种可能
切忌囫囵吞枣
“文化战”的管理延展
2、宗教伦理与跨文化理解
两个岛国的宗教
英、日精神天壤之别
伊斯兰和儒学
宗教伦理与经济
宗教随时代变迁
3、跨文化的碰撞与契和
争论的背后:文化介入管理
融合:成功的必由之路
冲突:传统与理性
认识差异是成功的一半
在比较中开阔视野
4、远涉全球呼唤管理创新
跨国公司在行动
相对利润的三条理由
最大的盲点是看不到自己的盲点
信息时代的“网络效应”
5、商业行为的文化栅栏
以出版业为例
亚特兰大和底特律的差别
比较的视野
为什么没有“硅谷第二”?
跨国者的挑战
6、异乡的管理者如何“随俗”
“来者不弱”却成效平平
“减少症状”与“解决问题”
他们在中国的调整
“世界主义”的虚幻
第十二部份 一个崭新的时代
1、迎接数字时代
大变动的时代
希腊神话的现代版?
图书馆革命与文明的复兴
互联网:巨大的阅读空间
创造新的未来
2、互联网的文化震荡
法国人在保护自己的文化
带来新的震撼
改变着生活的方式
影响着新一代的未来
3、多语言的网络竞赛
第四种贸易
“普适语言”将不再普适
多语言网站的文化内涵
两难的抉择
贸易驱动器
4、互联网多彩风景线
世纪末的大崛起
值得警惕的趋势
并非无人管理
5、赛伯空间幻想曲
科幻小说的创造
现实与赛伯两种文化
日、美网上文化的不同
科幻文学影响未来
6、虚拟现实的无限创意
因其名循其实
从军用到民用
几个典型的创意
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东西一水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