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当代中国的民事司法改革

刘敏 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8-1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作者:

刘敏  

页数:

355  

字数:

265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从民事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着手,对民事司法程序和制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论述,探讨了改革与完善我国民事司法程序和制度的具体对策,提出了不少既务实又有创新性的观点,例如,民事诉讼模式转换与法官释明权关系、审判公开的扩张与限制、审判组织制度的改革、传统谳解制度的创造性转化、附带上诉的确立与上诉中的反诉的完美,等等。尽管本书有一些观点需要进一步商榷,有些内容尚需拓展研究,但作为一部专门研究中国民事司法改革的理论专著。本书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民事司法改革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刘敏,1964年12月生于上海,江苏省梅门市人,198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获法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此后,先后毕业于南京大学法律系及南京师范大学法律系,分别获法学第二学士学位、法学硕士学位;199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师从我国著名的民事诉讼学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导论:法制现化化与民事司法改革 一、社会变迁与法制现代化 二、司法现代化:法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三、进行民事司法改革,推进司法现代化进程第二章 司法公正:民事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之一 一、司法价值的规定性 二、司法的公正价值:含义和意义 三、司法公正的基本内容:司法结果公正和司法程序公正 四、司法与公正的结构要素第三章 效率:民事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之二 一、效率与司法效率的语义要素 二、效率价值在法律领域的引入:历史与现状考察 三、司法效率价值的确立:缘由分析 四、司法的成本——效益分析 五、民事司法改革过程中的公正与效率的关系第四章 司法独立与民事司法改革 一、司法独立与民事价值的实现 二、司法独立原则的历史发展 三、司法独立的内在规定性 四、司法独立的实现机制第五章 司法公开民事司法改革 一、司法公开原则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二、司法公开的价值及其功能 三、司法公开的内容 四、司法公开的限制 五、司法公开与新闻传媒报道第六章 民事诉讼模式的转换与法官的释明权 一、释明权的语义分析 二、各国关于释明权的学说、立法与实践 三、当事人主义与释明权 四、释明权制度的诉讼价值 五、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转换与释明权立法的必要性 六、关于完善我国释明的转换与释明权立法的必要性第七章 调解制度:从传统到现代的创造性转化 一、引论 二、传统调解:文化背景、社会基础与评价 三、现代调解制度的一般理论 四、国外民事诉讼中的调解或和解制度之比较 五、我国民事诉讼中调解制度的现状 六、完善我国法院中调解制度的构想第八章 直接言词原则与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第九章 审前准备程序的重构第十章 庭审功能的强化与质证认证第十一章 上诉程序的改革与完善第十二章 再审程序的重塑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当代中国的民事司法改革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