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怎样当记者

庹震 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5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作者:

庹震  

页数:

232  

字数:

17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记者是一种全天候的职业。一个出色的记者,更要使自己处于这样的临战状态: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发现了有价值的新 闻线索,就要立即出发,奔赴现场或寻找知情者,就要以最快 的速度采写出新闻报道来。 火热的现实生活,是优秀新闻作品的源泉和基础,提倡记 者下“笨功夫”目的是要使记者置身于社会生活的长河里,观 察生活,认识生活,知其缓急,知其冷暖,知其深浅,不断从这长河中摸出“鲜活”的“大鱼”来。记者的主课是社会实践, 记者的主舞台是一线的社会生活。 记者如果拥有强烈的独家新闻意识,就会是一个非常勤奋 和敏感的人。勤奋是第一位的,没有勤奋这一条,记者就不可 能游进社会生活的海洋,也就不会从这浩瀚的海洋中捕获新闻 线索。 新闻记者,植根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奉献于社会。这就 要求记者有时刻忘我的思想境界。记者碰到了新闻,不论何时 何地何种情况,都不应当放过采写机会。 一个记者听到赞誉比听到批评容易,因此,记者就要“头 脑清醒”,就要善于对自己的新闻作品“横挑鼻子竖挑眼”,不 断查找不足,使自己今后长久受益。 记者远离火热的现实生活,是很危险的,因此可能失去 “发现”新闻的能力。“发现”的基本功,说到底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新闻在现实生活的激流中,记者只有进 入其中,才能发现它们。 记者“走四方”,走马观花是一种走法,脚踏实地又是一种走法。有经验的记者,会在“走四方”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切有价值的新闻都不会从耳边、从眼底、从手中逃走。 新闻记者是在新闻实践中锻炼成长的,实践的过程,是社 会阅历和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新闻采写水平、新闻作品 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更是新闻素养由“感性认识”到“理性 认识”不断升华的过程。 新闻在哪里?如果说它是藏在深山里的矿藏,记者则是深 山探宝的矿工。从丰富的矿藏到金银铜铁锡等诸般矿产品,要 经历挖掘的过程、筛选的过程、冶炼的过程、铸造的过程。 新闻记者,须早起、早醒、早知,只有知道的早,知道的快,知道的多,才能胜任这项工作,而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就 会误事。“一桶水”是非常必要的,而“水”就在火热的生活里,在大千世界里,在科学和知识的海洋里。“深水不响,响水不深”。新闻工作者,一生都是生活在人民中的学生,一生要不停地丰富自己,一边一瓢瓢地向外舀水,一边要不断地补充水源,永远保持一定的“蓄水量”。 我们的笔,我们的话筒,我们的镜头,记录着我们国家的日益强盛,记录着人民的日渐富裕,也记录着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职业的幸福。

作者简介

庹震,1959年9月生于河南省方城县,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现任《经济日报》总编辑,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1984年10月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1995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范长江新闻奖。著有《蓝天下的眼睛》、《

书籍目录

第一辑 记者感悟 全天候记者怎么当? “先天素质”与“后天修炼” 采访要“访”记者要“记” “阅历问题” “定位”的价值 “十八般武艺”从何而来? 应该拥有什么样的“交际圈”? 如何当读者? 新条件下的“笨功夫”? “记者亲历”带来了什么? 法规意识有多重要? 学会“逛商场” 文字功底的衡量标准 要学会说“大白话” 告别纸笔之后 独家新闻意识 留神“苗头新闻” “看到了”,还要“看得深远” 当你成为“当事人”的时候 要学会控制“情绪” 要善于积累“失败教训” “发现”的基本功 记者的“编辑观点” 缘何“走四方” 记者感悟六则 微言不浅 “跳出”新闻认识新闻 收获在这片热土 伟大的凡人 职业•事业•敬业 第二辑 采写技巧 浅说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人物特写和人物通讯中的“细节”作用 消息写作莫忽视了“细节” 深度报道的“点”与“面” 新闻报道的“点”与“面” 批评报道的几种基本形式 社会新闻和经济新闻各自的“优势” 体育报道中的“经济眼”与“经济味” 新闻报道:数量•质量•分量 注意“小事”背后的“大问题” 消息:要多拉快跑 社会亮点和新闻亮点 “感动自己”与“感动别人” 经济新闻写作要有自己的“百宝箱” 掌握“事后比较”的窍门 批评报道要注意掌握“证据” 采写预告性新闻的要点 “疑问叙事式”特写的“特征” 注意抓“公共场所新闻” 第三辑 问号答疑 舆论监督的舞台有多大? “一线”的报道怎样多起来? 编辑的眼睛为什么会发亮? “新闻脑”为什么不能“闲”? ……

章节摘录

  第一辑 记者感悟  全天候记者怎么当  记者是一种全天候的职业。一个出色的记者,更要使自己处于这样的临战状态: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发现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就要立即出发,奔赴现场或寻找知情者,就要以最快的速度采写出新闻报道来。这是基本的道理。可惜的是,现在我们的一些记者,不仅做不到这些,甚至做不到最起码的灵敏和勤奋,即便在“上班”的8小时里,也没有进入应有的工作状态,一年到头写不出几篇像样的新闻报道。这种现象很值得注意,也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笔者曾经到《中国青年报》参加一个职称评审会议,会上听到了一件事:该报一位驻站的记者向社会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并对社会承诺:手机24小时打开,社会各界都可以向记者反映和提供新闻线索。这个记者的诚心,打动了人们,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也获得了一个又一个有价值的新闻报道线索,写出了不少独家新闻。听到这件事,联想了很多。他做的事,听起来也不难理解,一是为了建立一种记者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二是表明了记者的“临战意识”。但就是这样的看起来是记者应有的一种做法,我们的不少记者现在却没有做到。  记者向社会公布自己的手机号码,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做法。这样做的意义是很大的。新闻记者不能远离社会生活。不仅如此,还必须扎根于社会生活。火热的现实社会生活,是优秀新闻作品诞生的源泉。记者新闻事业的成功,离不开社会生活这个源泉。一旦记者“双脚离地”,就立刻会失去对新闻的知觉和敏感,所写的新闻报道也就会缺乏鲜活的生活气息,就会不受欢迎。记者向社会公布手机号码,象征着新闻工作者与社会生活之间的鱼水关系。鱼是不能离开水的。现在有的记者,认识上出了问题,不是千方百计去贴近现实生活,去贴近群众,而是将采写新闻报道的渠道寄希望在新闻发布会和材料堆里。这些记者离开了各种会议和材料,就写不出新闻作品。这当然是很不应该的。


编辑推荐

  新闻在哪里?如果说它是藏在深山里的矿藏,记者则是深山探宝的矿工。从丰富的矿藏到金银铜铁锡等诸般矿产品,要经历挖掘的过程、筛选的过程、冶炼的过程、铸造的过程。 新闻记者,须早起、早醒、早知,只有知道的早,知道的快,知道的多,才能胜任这项工作,而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就会误事。记者须植根于社会,只有大众所求,才能写出动人心弦的好作品。一个记者听到赞誉比听到批评容易,因此,记者就要“头脑清醒”,就要善于对自己的新闻作品“横挑鼻子竖挑眼”,不断查找不足,使自己今后长久受益……记者还应具备哪些先天素质和后天训练?答案就在这本《怎样当记者》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怎样当记者 PDF格式下载



昨天才收到的,还没都看完,没有买错这本书,这就是我想要的,谢谢作者,好书!书的质量也很好。


写得不错,业余中的专业。我是干这行的,看了受益非浅


书中的理论比较多,但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深下去。我是业余新闻工作者,感觉并不是很实用,可能适合刚参加工作的专业记者。我觉得新闻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问,因而结合作品的评析比单纯的理论阐述更有用处。


比较适合新闻专业的学生和记者职业的初体验者。


书中没有很理论性的东西,用词比较鲜活、直白易懂,感觉适合刚刚开始实习记者的学生朋友们,或者是想了解记者工作性质和工作精神的朋友。但是作者是一位资深记者,如果仔细研读,还是会有书中之外的收获的。


适合刚接触新闻的读一读吧。。。比较浅显易懂。。。


看了看,没有什么意思,作者文笔不怎么样


语言很贫乏,没有多少说服力有点失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