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歇后语大全(全四册)

北京大学中文系 大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87-1-1  

出版社:

大众文艺出版社  

作者:

北京大学中文系  

页数:

全4册  

字数:

1688000  

前言

歇后语是一种文学性较强的群众语言,是流传在人们口头的一种很有民族特色的俗语。好的歇后语构思巧妙、生动幽默,所以人们有时也称它为“俏皮话”,但有的俏皮话也不一定就是歇后语,歇后语要有“歇后”的特点才行。“歇后”是什么意思呢?在古代,一般理解为“略去后面的语词”之意。三国时,曹植是很重视民间文学的大文豪。他认为“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应轻弃也”。(《与杨德祖书》)他在《求通亲亲表》中有“友于同忧”之句,这“友于”即是古代的“歇后语”,它是由《尚书·君陈》“友于兄弟”这个熟语略去后面二字而以“友于”代“兄弟”表现了“歇后”的。宋人称这种用法的词语为“歇后语”。如宋人严有翼《艺苑雌黄》即记日:“昔人文章每以‘兄弟’为‘友于’,以‘日月’为‘居诸’,以‘黎民’为‘周余’,以‘子孙’为‘贻厥’,以‘新婚’为‘燕尔’,类此不成文理,虽杜子美、韩退之亦有此病。此歇后语也。”这种形式就是“藏尾”、“缩脚”的形式,在陶潜诗中也有运用,如“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杜甫诗中也有“山鸟山花吾于友”、“友于皆挺拔”之句,这些都是歇后语的古代形式。后来歇后语的形式逐渐有所变化,由书面发展到口头,从简单的缩脚、藏尾发展到生动、形象的比兴、谐音双关、幽默含蓄等艺术技巧的充分运用。

内容概要

  歇后语是一种文学性较强的群众语言,是流传在人们口头的一种很有民族特色的俗语。《歇后语大全》共收入民间流传的歇后语几万条。为便于广大读者包括研究工作者,全面了解和研究歇后语在内容、结构以及词语上的发展变化,《歇后语大全(套装共4册)》尽量求全,所收资料尺度较宽,除极个别明显带有黄色和反动观点的歇后语外,凡有一定可取之处和参考价值的,全部收录。

书籍目录

歇后语大全·壹
歇后语大全·贰
歇后语大全·叁
歇后语大全·肆

章节摘录

裱褙店开糟坊——酒少话(画)多。裱褙店里的纸人——一点就破。裱褙店里的蛀虫——吃人家的话(画)。裱褙匠开糟坊——酒少话(画)多。裱糊匠上天——胡(糊)云。裱糊匠说睡话发愁——南(难)湖(糊)。裱画店里失火——自己丢出话(画)头来。婊大娘进庵堂——假装正经。婊大娘进庵堂——假装正派。婊子朝大顶——成不了佛。婊子的儿找爹——没头绪。婊子嫁人——改邪从善。婊子进庵堂——假装正经。婊子立牌坊——假正经。婊子立牌坊——假装正经。婊子立牌坊——不要脸。婊子立牌坊——令人作呕。婊子骂娼——假正经。婊子门前立牌坊——真是笑煞人。婊子上庵堂——假装正经。婊子上庙堂——假装正派。婊子送客——虚情假意。瘪三的兄弟——逼(瘪)死(四)。鳖蛋上抹香油——实在圆滑。鳖灯里插根红萝卜——独捻。(独捻:力量单薄的意思。)鳖盖上扎窟窿——鳖透啦。鳖盖挖米——啥声(升)?鳖盖扎窟窿——憋(鳖)透啦。鳖盖子挖米——算啥声(升)?鳖喝老酒——概(盖)不由己。鳖腿上挽绳——记(系)住你哩。鳖笑龟儿——看不见自己的丑。鳖咬手指头——不放。蹩脚踩老鼠——假装积(唧)极(唧)。蹩脚郎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别净吃元宵——瞧灯。别净吃元宵——瞧灯呀。别人的老婆——过不得夜。别做小豆干饭——总闷(焖)着。瘪臭虫——没血。瘪瓜籽——不诚(成)。瘪瓜籽——不诚(成)实。瘪芝麻——榨不出油来。瘪芝麻榨油——油水不多。瘪瓜子扒稻——巴不到。瘪瓜子打拳——对手。瘪嘴吃鸡脚梗一——敲骨吸骰。瘪嘴吹箫——走漏风声。槟榔萝卜——心里美。槟榔染在苏木桶里——红透啦。镔铁做铧——离(犁)不得。镔铁做铧口——离(犁)不得。冰雹砸荷叶一一打你个粉碎。冰雹砸荷叶——落花流水。冰棒杆一——吃完就丢。冰棒架屋——栋(冻)梁(凉)之才(材)。冰棒机里放细棍——从中作梗。冰槽里冻黄瓜——干脆。冰冻的豆腐——难办(拌)。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歇后语大全(全四册) PDF格式下载



很全,我和孩子共同学习并在生活中使用很有意思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