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神奇三学易道医

何少初 大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大众文艺出版社  

作者:

何少初  

页数:

420  

字数:

262000  

内容概要

易、道、医三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数千年来,一直以其深邃的哲理、玄妙的变化、奥秘的内涵而具有磁石般的吸力,影响并推动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从而构成了三学一体、三学同源的态势。我披览三学经典(《周易》、《老子》、《庄子》、《周易参同契》、《黄帝内经》、《伤寒论》、《类经》等书),以为全书之基石和立论之依据,从弘扬中医药文化的视角,旨在揭示易、道、医三学之间的相互变化和历史融合的奥秘与始末原由,从而向读者展示出一个沉积丰厚、内涵古朴、哲理独特,变化神奇、三学交融的境界。该书以经典为根本,探微索隐,发奥启奇,颇多新意;不作离奇无稽之论,但发弘深有据之言;分别就《周易》和《老子》、《庄子》中的哲学内涵,原始医学、易道二学对中医药文化的巨大影响,王冰以《易经》、《老子》、《庄子》的思想训解《内经》,《伤寒论》中的易学,以及明代医学家张介宾集诸家之大成创立“医易学说”等专题,共设12章,穷源竞委,寻径觅津,以便比较全面、系统地展示易、道、医三学相关、相融的发展过程。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章 古今易学研究概况之鸟瞰 第一节 先秦易学概述 第二节 汉代易学概述 第三节 魏晋隋唐易学概述 第四节 宋元易学概述 第五节 明清易学概述 第六节 现代易学概述第二章 读《易》技术述 第一节 奇特独一的《周易》框架 第二节 《易经》结构 第三节 《易传》结构 第四节 读《易》应注意的问题第三章 《周易》的哲学内涵 第一节 《周易》释名 第二节 哲学与宗教 第三节 筮中的哲学 第四节 卦中的哲学 第五节 《周易》中的天人合一 第四章 医易相关之历史沿革 第一节 《周易》,医易相关的本源 第二节 先秦,援易入医显端倪 第三节 《内经》,医易结合的开山 第四节 汉代,医易相关结硕果 第五节 魏晋,医易相关仅一般 第六节 隋唐,医易相关谱新篇 第七节 宋代,医易相关无显绩 第八节 金元,医易相关发幽微 第九节 明代,医易相关成学说 第十节 清代,医易专著遗后学 第十一节 民国,医易研究转低潮 第十二节 现代,医易研究展新局第五章 《周易》与黄老之学 第一节 老庄易学与孔子《易传》的异同 一、道家与《易传》,对宇宙的生成,观点不同。 二、道家与《易传》,皆以阴阳说《易》观点相同 第二节 魏伯阳与,《周易参同契》 一、书名涵义 二、魏伯阳写这部书的目的 三、《周易参同契》的主要内容 四、《周易参同契》的基本理论第六章 黄老之学与岐黄医学第七章 《易经》——岐黄医学的源头第八章 《周易》与《黄帝内经》第九章 《周易》与《伤寒论》第十章 王冰以《易》释《内经》第十一章 王冰以《老子》、《庄子》释《内经》第十二章 张介宾集诸家之大成创医易学说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插图:第四节,宋元易学概述、宋元易学,从宋太祖初年(公元960年)算起,至元顺帝末年(公元1368年)止,前后长达400余年的时间,而易学的发展当以宋代易学为主。一、宋代易学宋代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易学发展的一个极为繁荣和重要的时期。宋有北南,故称两宋,前后319年的历史。两宋时期,易学派别繁多,理学家们几乎都为《周易》作过传注,纷纷借《周易》以立言。两宋易学的特点是易学与理学相融合,以探求《周易》所蕴含的哲理为目的,以阐明《周易》的义理为宗旨,把《周易》的原理高度哲理化,义理派(以程颐为代表)以此为第一要旨;然而,即使是宋代的象数派,也同样具有致力于探求《周易》哲理的特点。宋易的象数学不同于汉易的象数学,它并不注重说明阴阳灾变和天人感应的迷信,而重在探求世界形成和变化的模式,探求世界万物的本源。所以说,宋人治易重在探求宇宙和人生的哲理,发明《周易》义理以阐述理学家们的理想,乃是宋代易学的主流。


编辑推荐

《神奇三学易·道·医(套装上下册)》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粹。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神奇三学易道医 PDF格式下载



看到介绍蛮不错的,但买下看了,觉得作者太多是在做白话文翻译,将易经、道家老庄、黄帝内经等等摘录,然后进行白话文翻译,对易道医的内在有机关系还是论述不太够。另外收到书后,发现快递外包装破损,可能沿途还乱扔乱叠,书有些变形,书脊的一端皱着,品相令人失望,只是嫌退来退去麻烦,勉强签收。希望当当网能重视运送途中对图书的保护。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