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珍惜权力

孟凡君主编 中国方正
出版时间:

2002-5  

出版社:

中国方正  

作者:

孟凡君主编  

页数:

568页  

内容概要

本书介绍了领导讲话;金融犯罪警示录;建筑领域犯罪警示录;海关人员犯罪警示录;企业人员犯罪警示录等。

书籍目录

领导讲话
金融犯罪警示录
建筑领域犯罪警示录
海关人员犯罪警示录
企业人员犯罪警示录
党政干部犯罪警示录
迟到的忏悔
附录--相关法律、法规

章节摘录

二十年来,在中国,相当面积的社会群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某一种新生事物,始终保持一种难舍的情结,又爱又恨,又喜又悲,弃之不掉,欲罢不能的,大概只有股票了。还记得么?1996年12月上旬,深沪股市热得烫人,深指上冲6100多点,沪指亦欲创历史新高,管理层连下数道金牌,无济于事,遂于12月15日晚,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发布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深沪股市一下降到冰点,所有股票无一例外全部焊在跌停板上,汹涌的抛盘使走势图上出现一片绿色的海洋。各营业部冷风飕飕一片死寂,有人惊叹:这下至少三年不得翻身!然而这时,一位勇敢的男士,携800万元闯入股市,数月以后,竟然赚了350多万。一年后,冰凉的铁铐将他送进了铁窗。他叫潘国良,原南京西站财务科长。与他同时被捕的,是他的同学——江苏省证券公司城北营业部的副经理魏勇。潘国良1982年从南京铁路运输学校毕业以后分在南京西站财务室。他聪明能干,肯钻业务,深得站长的赏识,短短几年就从一个小会计升至财务科长。这个江苏宜兴农民的儿子,心中时时充盈着一种成就感。遥想未来,心中酝酿着更雄伟的计划。早在1993年,潘国良就悄悄进入股市,但屡买屡套。1996年11月,他向老同学魏勇讨教解套良策。魏勇是从江宁县农村考入运校的,毕业后分在铁道学院,1994年在众多竞争者中以优异的成绩跨进江苏省证券公司,被委派到上海业务部任总经理助理兼财务经理。作为业内人士,他很冷静。他认为深沪股市的二级市场风险已大,不宜介入,只有做一级市场,才包赚不赔,但做一级市场需要大资金,资金少了中签寥寥,意思不大。潘国良听了心里一动:把余苏平那边资金打进股市如何?余苏平,是潘、魏在南京运校的同班同学,毕业后分在杭州铁路分局机务段,后考入浙江省××厅,现在承包该厅下属的一个牌子很大很响、其实分文没有的公司——浙江省国际人力资源开发公司,又控股成立了一个浙江信惠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余自任这两个公司的总经理和法人代表。余苏平白手起家,从潘国良这里以13%一19%的年利率借贷资金,然后再以更高的利率借贷出去,从中赚取利差。潘国良手中掌握的几百万元资金,大部分是南京西站向建设银行借的贷款。西站原有一个资金调度中心,1995年更名为腾飞实业中心,潘兼任经理。腾飞中心登记的经营项目一项未干,却只干了一项没登记也没资格干的项目:资金拆借。资金来源主要是西站向银行借的贷款,少量是职工集资和本站多种经营资金。几年来,余苏平公司向腾飞中心累计借款十几笔,共计2000余万元。1996年11月,前期借款500万元即将到期,余苏平想续借一年,潘国良灵机一动,想把这笔资金通过余苏平公司转账,打人魏勇所在的江苏上证业务部,用于他个人股票。魏勇说可以。二人经过一番仔细测算、论证,一个大胆、刺激、冒险而又罪恶的计划产生了。1996年12月5日,余苏平带着500万元本金和60万元利息的汇票来到南京还贷并提出续借一年。潘国良向他提出转账要求,并开出优厚条件:余的公司只帮助转账,待资金进入魏勇的证券业务部后,由潘个人控制并自负盈亏,到期潘按年利率17%的比例给余费用,其中的14%假充余的公司向腾飞中心借款的“利息”,仍由余的公司连同本金退还腾飞中心,另3%则作为余的公司的转账费用。余苏平起先不干。他对股市一窍不通,从未玩过,也不感兴趣,现在要他帮忙把几百万资金转入股市,风险太大。虽说由潘国良自负盈亏,但真亏了本,他也难脱干系。潘国良早就料到说服余苏平的难度,他在南京中央大厦搞了一个老同学集聚会,除了魏勇,还把另一位同学、,上海金舟实业公司副经理华良也请来了。金舟公司在江苏上证开了一个单位账户,华良是主要操盘手。觥筹交错之间,魏勇以他业内人士的专业水平,用一系列股市理论和精确的算度向余苏平保证一级市场包赚不赔,华良则以他操盘手的现身说法向余苏平证实,中国股市素有新股不败的神话。潘国良则对余信誓旦旦:如果亏本了,他潘国良砸锅卖铁倾家荡产也要赔上,决不连累老同学。


编辑推荐

《珍惜权力:预防职务犯罪教育读本》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珍惜权力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