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制度与逻辑

蒂帕・戈尔,阿尔・戈尔 中国方正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4-1  

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作者:

蒂帕・戈尔,阿尔・戈尔  

页数:

455  

字数:

360000  

译者:

冯琦  

内容概要

随着刑事法治的发展,我国刑事法理论如何适应法治建设的现实需要,提升刑事法的学术水准,成为刑事法学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这种情况下,刑事法文库怀着强烈的使命感正式问世。刑事法文库由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主办,并上我担任主编。 在此,需要对本书的写作进行一些必要的交代。这本书反映了近五年来我对中国刑事诉讼机制转型的思考和看法,其中有些章节已经发表过,但大部分章节是新写的,而且由于国内刑事诉讼的研究发展很快,对国外学术研究和刑事诉讼立法、司法状况的了解也越来越全面和深入,加之,国内刑事司法改革的实际运行情况对自己观念的深度撞击,其间我的一些观点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所以,为保证全书理论内容的自治性以及客观反映我目前的认识状况,我对原来发表过的一些内容也作了相当大的修改和调整,因而整个写作过程历时较长, 倾注了较多的心力。

作者简介

周长军,1969年11月生,山东济宁人。1988-1995年,在四川大学法学院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2000年作为美国政府USIA项目访问学者赴美国巴尔的摩大学法学院进行学术研修和交流。2001年-2004年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6月获得刑法学博士后研究。2004年11月进入中

书籍目录

导言 宪政文明与刑事诉讼机制的转型第一章 程序自由主义——刑事诉讼机制转型的意识形态基础 一、诉讼价值及其冲突 二、程序权力主义:安全至上的刑事诉讼价值选择 三、安全为本,自由优位:法治国家的刑事诉讼价值观 四、程序自由主义:中国刑事诉讼机制转型的意识形态基础第二章 认真对待刑事诉讼的游戏精神——约翰·胡伊青加的游戏理论及其诉讼意义 一、游戏的本质与精神 二、刑事诉讼与游戏精神的离合嬗变 三、中国刑事诉讼:游戏精神的淡薄与强化第三章 刑事被告人人权保障的范型建构——人权向度上的刑事诉讼之审视 一、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主体 二、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主体 三、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国际标准 四、中国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现状与完善 附录:四次死刑,四次刀下留人?第四章 刑事侦查阶段的犯罪新闻报道及其限制——基于犯罪嫌疑人人权的分析 一、犯罪新闻报道与侦查的适度公开化 二、侦查阶段的犯罪新闻报道对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的危险性 三、西方国家侦查阶段犯罪新闻报道的限制原则与技术 四、中国刑事侦查阶段犯罪新闻报道的现状及其问题 五、中国刑事侦查阶段犯罪新闻报道之限制 附录:美国的“谢帕德案”第五章 警察权的控制——检察对侦查的控制与司法审查机制的确立 一、警察权的超强化 二、警察权超强化严重阻碍了刑事诉讼的法治化 三、国外控制警察权的制度设计 四、我国警察权控制的改革构想 附录:民警杜培武 “故意杀人”案第六章 检察起诉裁量权的护张及其限度第七章 刑事庭审方式比较研究第八章 严打型司法之问题及其改造第九章 刑事裁量权的合理控制第十章 中国刑事诉讼改革的困局与出路第十一章 法院制度的现代化参考文献后记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所有家庭都是正在进展中的事业,无论是单亲家庭、混合家庭、同性恋家庭,还是双职工家庭或单职工家庭。本书作者对于增强家庭凝聚力的众多因素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在书中号召重建美国家庭生存所必需的社会生态系统。” ——Arlie Russell Hochshil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教授 “这本书使你想去拥抱你的孩子,重新安排你的生涯、甚至重新安排你的周围的世界。” ——Barbara Kingsolver,作家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制度与逻辑 PDF格式下载



虽是老书,但作为资料是必需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