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斯·韦伯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1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

马克斯·韦伯  

页数:

182  

字数:

166000  

译者:

韩水法,莫茜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收集马克斯·韦伯关于方法论方面的三篇论文译成。主要包括: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的“客观性”;文化科学逻辑批判领域的批判研究,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价值阙如”的意义,它给社会科学工作者以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启示。

书籍目录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论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文化科学逻辑领域内的批判性研究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译后记

章节摘录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论(汉译本序)  韩水法  马克斯·韦伯对当代社会科学和社会思想做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而这种贡献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他的方法论学说。他的社会科学研究常被评价为博大精深,而这种特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益于他自己的方法方面的素养和方法论上的见解。有人认为,韦伯的方法论学说是他的最大成就,尽管这不是一个普遍为人接受的观点。但他的方法论学说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还在不断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翻译了马克斯·韦伯这本《社会科学方法论》。此书实际上由选自《科学论文集》(Gesammelte Aufsatze zur Wissenschaftslehre,5Auflage,J,C,B.Mohe l Paul Siebeck]Tfibingen,1982。以下凡引《科学论文集》皆为此版本)的三篇长文组成,它们分别阐述了韦伯方法论思想中的一些最重要的内容,是韦伯方法论著述的代表作。当然,韦伯方法论思想绝不限于这三篇文章中所表述出来的内容,整部《科学论文集》就是一部方法论文集,这里译就的三篇文字只占其篇幅的三分之一。若要将韦伯方法论思想较为全面地介绍给汉语读者,翻译全部《科学论文集》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而这正是译者将服的笔砚之役。当然,韦伯还有一些重要的方法论思想包含在他的一些专门研究之中。我们之所以强调这里所选的三篇论文为韦伯方法论的代表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社会科学方法论 PDF格式下载



书名:社会科学方法论图书编号:318735出版社:中央编译ISBN:780109313作者:韦伯出版日期:2002-01-02简介:本书包括: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文化科学逻辑领域内的批判性研究;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等内容。目录: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论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文化科学逻辑领域内的批判性研究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译后记首先,如已经指出的那样,无偏见地与政治上的敌对者同处在一个中立的场所——无论是社交的还是思想上的——,这种可能性根据经验令人遗憾地,尤其是在德国的状况下,到处都有心理障碍。这种因素本来作为党派狂热的局限性和不发达的政治文化的标志,应予以无条件的反对。但对于像我们的这样一份杂志来说,这种因素将会得到根本性的强化,因为在社会科学领域,讨论科学问题的动因根据经验常常是由实际“问题”提供的,以致单是承认一个科学问题的存在,就与活生生的人的特殊希求发生了个人关联。对于一份在对某个具体问题的普遍兴趣影响下创办的杂志来说,常常会有一些人作为作者同处在它的栏目中;这些人之所以对该问题发生个人兴趣,乃是因为某些具体的情况在他们看来与他们所信奉的理想价值水火不容,会危及那些价值。在这种情况下,类似理想的亲和性将使这个作者圈子产生凝聚力,并且扩充新人,而这至少在讨论实际社会政策问题时又会赋予杂志某种“特性”,这种特性是极其敏感的人们的任何合作都会产生的伴随现象;这些人对问题的评价性表态即在纯理论的工作中也并不总是完全克制的,并在对实际建议和措施的批判中也——在上述前提条件下——完全合法地得到了表述。《文库》是在(传统意义上的)“劳动问题”的某些实际方面出现在社会科学讨论的前沿时创办的。那些认为《文库》要探讨的问题与最高的、起决定作用的价值观念密切相关,因而成为它的最稳定的作者的人,恰恰因此又成为一种受到那些价值观念相同的或者类似的影响的文化观的代表。众所周知,虽然杂志通过明确地局限于“科学的”讨论、明确地邀请“所有政治阵营的成员”而坚决地拒斥了遵循一种“倾向”的思想,但尽管如此,它肯定还有上述意义上的“特性”。这种特性是由其稳定的作者圈子造成的。一般来说,无论这些作者的观点如何不同,他们都把保护劳动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尽可能增加劳动群众对我们文化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分享作为目标,但把国家对物质利益领域的干预与现存政治秩序和法律秩序的自由发展相结合作为手段。他们——无论他们对更为遥远的未来的社会秩序构造持什么样的观点——之所以就当代而言肯定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它与更早的社会组织形式相比是更好的形式,而是因为它在实践上是不可避免的;从根本上反对它,并不是促进而是阻碍工人阶级在文化上的提高。在德国现今的条件——这里无须对它作出更进一步的说明——下,这在过去和现在都是不可避免的。的确,这种状况事实上成功地直接促进了对科学讨论的全面参与,对杂志来说宁可说是力量的一个要素,甚至——在既定的条件下——也许是其得以存在的理由之一。毫无疑问,如果对作者的选择成为一种有计划的单方面选择的话,那么,这种意义上的“特性”的发展对于一份科学杂志来说就可能并且实际上必然意味着对其科学工作的不偏不倚性构成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对那种“特性”的平抑实际上就无非意味着一种“倾向”的存在。编者们完全意识到了这种情况赋予他们的责任。他们既不打算有计划地改变《文库》的特性,也不打算通过有意识地把作者圈子限制在持某种派意见的学者身上来人为地保护这种特性。他们把这种特性作为既定的东西接受下来,观望着它的进一步“发展”。它将来采取什么样的形,也许会由于我们的作者圈子的必然扩大而有所改变,这首先取决于那些怀着为科学工作效力的意愿进入作者圈,并在杂志的栏目中成为或者保持为经常作者的人物的特点。这种情况必将随着问题的拓宽而进一步发展,而促进这种拓宽则是我们杂志为自己设定的目标。通过这种说明,我们就接触到了我们的工作领域的实际界定这个迄今尚未讨论的问题。但如果不在这里同时讨论一般社会科学认识的目标的本性这一问题,就无法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我们迄今由于区分了“价值判断”和“经验知识”,从而


本书奠定了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其“价值无涉”的方法论至今仍在社会科学中的各个领域中得到坚守。从本书,我们可以对社会科学的知识论进行研究,并同科学哲学相比较


了解韦伯思想的首看之书


韦伯老先生的名著,至今读起来振聋发聩。书的印刷很朴实、手感很好。


非常难懂的一本书,但是如果真的决心把它看完,甚至看懂,你会发现,你的阅读能力、鉴赏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比较全面细致,实用性比较强。


帮同事学法律的女儿买的书,质量都不错,价格也便宜。


学术精典,翻译精当


这书我都等了小半年了!


这本书的翻译可能有问题,但不懂德文,无法对照。


书的质量、内容都好


看完序就有点不知所云了,真是佩服那些代表性的长句,太磨人了,还好译者序已经尽可能详细地把正文内容用我看得懂的话梳理了一遍,不过较之原文来说肯定还有不完整的地方,不过我现在是无法挑战了,以后再说吧。总之,正文部分有点难!作者很厉害!


很好的书非常非常好


德国人的思想之晦涩,几乎令人难以接受。译者水平有限。买的话,建议先看一下实物。推荐教授购买。。。


有必要就需要有,既然选择了就得努力


感觉书页的质量不是很好呢


本人下订单已有20天,到现在还没收到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