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走向后马克思

仰海峰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3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

仰海峰  

页数:

353  

字数:

277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文本学解读方法,揭示了早期鲍德里亚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虽然早期鲍德里亚的思想在总体上处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中,并且将马克思的生产逻辑作为自己分析的理论构架,但他又认为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被符码所操控,外在的权力操控转变为无意识层面的自我投注。在消费社会中,既不是物,也不是主体占据着统治地位,而是符号统治一切,因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必须结合现代符号学研究的成果,发展为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正是在这个结合过程中,鲍德里亚意识到自己与马克思哲学思路间的差异,认为马电思从政治经济学出发的哲学批判,仍然处于现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之中。他认为面对现代资本上义社会,必须从马克思的生产逻辑转向符号逻辑,以另一种符号体系——象征交换体系取代符号政治经济学体系。通过对生产之镜的批评,鲍德里亚开始转向后马克思思潮。鲍德里亚虽然提出了一些很深的问题,但由于他对马克思以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单向度阅读,从而陷入到符号之镜中。

作者简介

仰海峰,男,1970年1月生,安徽潜山人。2002年在南京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1997年以来,先后出版合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书籍目录

丛书总序 引论 走近鲍德里亚 一、鲍德里亚其人其事 二、符号一物、虚像与大众文化解码 三、勒斐伏尔与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批判 四、商品社会、景观社会、符号社会第一章 物体的星球与消费的以太之光 第一节 物体的零度:功能分析 第二节 物体的零度:动机分析 第三节 物体的叙述:意识形态批判 第四节 消费:一个主动的结构第二章 符号政治经济学:消费社会的编码方式 第一节 消费、社会区分与符号编码 第二节 符号与拜物教批判 第三节 现代艺术与符号拜物教 第四节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一般理论建构 第五节 符号政治经济学的技术结构:媒介批评第二章 符号政治经济学:消费社会的编码方式 第三章 马克思与生产之镜 结束语 早期鲍德里亚与符号之镜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走向后马克思 PDF格式下载



当然,有赖于一批批学人的不同解读与更新


视角新颖,值得一看


大师是一个社会最宝贵的财富!理解大师、尊重大师!


国内研究布希亚的专著,有帮助!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