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庸处世之道

水成冰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8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

水成冰  

页数:

336  

Tag标签:

无  

前言

  孔子的思想方法论也就是平常说的“中庸”,“中庸”内涵十分广泛,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则是它主要的内容。但是长期以来,孔子的“中庸”思想在理论与实践中受到曲解,一提及“中庸”,人们时常就会把它与“折中主义”“圆滑”划等号,无疑把它视为贬义词。  但是,“中庸”思想之所以能够千古传承下来,是有它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和固有的文化内涵的。“中庸”思想体现了事物自身的内在规律,反映在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对于现代人的身心发展、协调人际关系等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对于“中庸”思想的现代解读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现代人被日益汹涌的物欲所困,追名逐利,甚至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惜以破坏为手段,结果可想而知,误解、抛弃和毁坏了许多宝贵的东西,把本不该误解、抛弃和毁坏的思想和智慧否定了,其中就包括“中庸”思想里的许多合理成分,如做人要讲诚信、要仁爱,不偏不倚,做事要有尺度,不走极端、要恰到好处等等,他们认为这些思想已经跟不上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变化了,已经老套了。的确是这样吗?作者认为作为思想方法论的“中庸”是不能否定的,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对今天认识和观察世界、处理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诸多问题仍具有极大的价值。  首先,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是在承认事物矛盾对立的前提下,为人处世“执中”、“用中”,这并不是主观地排除或消除事物的矛盾,因为矛盾着的“两端”始终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孔子还认为“中”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时间和外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提出了“时中”的概念。《中庸》载:“子日: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宋代朱熹在注释“时中”说:“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即因“时”而“中”,因“地”而“中”。  其次,“中庸”思想里孔子创立的儒学具有人学特质。“人”一直是孔子思考和关怀的对象。“中庸”思想在现代人处理个人与社会、家庭、朋友、同事、异性交往等关系中,依旧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一点是任何一个与外界有必然联系的人所不可否定的。  孔子仁学思想的两大内容就是“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孔学中的“仁”具有强调突出政治、注重主体修养、侧重抑制个体的特点。孔子以“仁”为儒学的基本范畴,纳“仁”人“礼”,形成“仁”、“礼”结合的“仁礼”学说,进而以仁礼学说为指导提出“天下归仁”的“德治”纲领,这是与现在推行的“八荣八耻”是密切相关的,也是相互照应的。  另外,“中庸”思想以“至诚”为做人做事的准则。《中庸》是这样说的:“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交往得以“诚”为重,从而在为人处世中,达到“中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也正是当今社会迫切需要做到的一点,就是“和谐”。  从上述三点来看,“中庸”不但不是老古董,也不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和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反过来,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方法,也是实现“和谐”的基本途径。  本书旨在结合“中庸”思想理念,从修养自身和交往处世两个大方面,将其中的有现实意义的部分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阐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出与现代社会、现代人息息相关的共通点,以便于更好地为现代人借鉴,从而,在使人与人、社会、万物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内容概要

  “中庸”不但不是老古董,也不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和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反过来,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方法,也是实现“和谐”的基本途径。 本书旨在结合“中庸”思想理念,从修养自身和交往处世两个大方面,将其中的有现实意义的部分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阐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出与现代社会、现代人息息相关的共通点,以便于更好地为现代人借鉴,从而,在使人与人、社会、万物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是在承认事物矛盾对立的前提下,为人处世“执中”、“用中”,这并不是主观地排除或消除事物的矛盾,因为矛盾着的“两端”始终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孔子还认为“中”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时间和外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提出了“时中”的概念。《中庸》载:“子日: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宋代朱熹在注释“时中”说:“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即因“时”而“中”,因“地”而“中”。 “中庸”思想里孔子创立的儒学具有人学特质。“人”一直是孔子思考和关怀的对象。

书籍目录

  第一篇 修身正己,和谐中正——修身养性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第一章 诚于中,信于外——诚信是与人交往的基石  第二章 韬光养晦,明哲保身——如何在交际中处在有利地位  第三章 宠辱不惊,居以俟命——为人处世,心态至关重要  第四章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以仁道修养本性  第二篇 情动于中,仁者爱人——用爱心与人交往  第一章 与人为善,信誉为重——善与信誉都不可忽缺  第二章 和而不流,中立不倚——与朋友来往要身正行直  第三章 无徵不信,不尊不信——怎样与上级或下级交往  第四章 言顾行,行顾言——如何与异性相处  第三篇 素位而行,恭敬中礼——怎样让人对你感兴趣  第一章 中正平和,不露锋芒——使人感到你平易近人  第二章 有进有退,中规中矩——怎样在交际中运用好口才  第三章 物极必反,兼听则明——善于听取和采纳他人意见  第四章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让人感受你崇高的品格  第四篇 中道而立,和以立中——运用亲和力与人沟通  第一章 正道直行,正己无怨——与人相处要事实求是  第二章 推心置腹,开诚布公——以坦诚的魅力去打动人  第三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他人是社交成功的关键  第四章 明则诚,诚则明——怎样与陌生人交往  第五篇 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取得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  第一章 执其两端,用其中——注意场合,言行举止要适中  第二章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与人交往中的“过”与“不及”  第三章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人际交往中礼仪的分寸  第四章 鱼和熊掌,适可而止——正确对待为人处世中的利害得失  第六篇 变通之道,比中而行——交际中需要因势利导  第一章 权衡两极,处之适当——掌握交际尺度,万事不可走极端  第二章 刚柔并用,进退有度——与人交往不要硬碰也不应逃避  第三章 失诸正鹄,反求其身——变换思维,多从自身找原因  第四章 道不远人,远人非道——变通,让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交圈

章节摘录

  6.欺诈之人永远没有好下场  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能让它失去。这句的话外音就是:从“中庸”里得到了“诚”的好处,就要一直践行下去,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因此而走人“欺诈”的歧途。“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菜根谭》)一个人要是时常怀疑别人,别人未必都是狡诈,而自己已经先成为狡诈的人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恪守“中庸”之道,说话办事要都能做到恰如其分,不偏不倚,而且以“诚信”立身,对人待事要由衷而做。有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对于“防”这个字,也要做到“中”,当今社会有很多人为人处世,时常“以小人这心,度君子之腹。”这是不可取的。而对于那些,既有防人之心又有害人之心的人,他们信奉的是“人无诈不立”,“无毒不丈夫”的信条,他们见利忘义(又或者说在他们心里从来没有“义”这个概念),蝇营狗苟,机关算尽。对于这样的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应该退而避之。因为在他们眼里,利益、金钱至上,“诚信”在他们看来根本就狗屁不是,诚信的人也应该有清醒的头脑,更要擦亮眼睛。隋炀帝杨广为了从太子杨勇手中夺得皇位,其欺诈世人的手段可谓是一流的。他不喜声色,虽然有众多姬妾,但他也不和她们在一起寻欢作乐,只与肖妃一人住在一起;房间里所挂的琴弦都断了,表面上都蒙着灰尘,让人看起来是很久没用过了;每天早上上朝的时候,车马随从,都很是俭朴,对待朝臣也都恭敬有礼。有一次下雨的时候,侍从连忙递过雨衣,他却说:士卒毕沾湿,我独衣此乎?、因此,上到皇上下到侍从都连口称赞杨广仁义。谁也想不到,那杨广夺得太子之位以后,就凶相毕露:他趁隋文帝病重,人宫侍寝,趁机奸淫其父的妃子,又因被父亲发现就使人杀了他,伪诏将皇位传与自己,并赐杨勇死刑。即位以后,更是变本加厉,专制残忍,排挤和打击旧臣,对献媚自己的人给以高官厚禄,而那些忠诚之士往往惨死在他的屠刀之下。这样的欺诈手段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而大家都知道,杨广最终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身败名裂,而且也得到了像桀、纣那样的暴君应有的下场。胡林翼有说过这样的一段话:诚信的最好道理,能够挽救人走出欺诈的极端。一个人能欺骗一件事,不能欺骗所有的事;能欺骗一人,不能欺骗所有的人;能够欺骗一时,却不能欺骗万代。在实际的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怎样分辨诚实的人还是欺诈的人呢?诚实的人,品格高尚,为人正直,待人处世不愠不怒;诚实的人,会有一大群要好的朋友,而且都是正直的朋友;诚实的人,能将你托付的事情办理的很好,而不提回报;诚实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也不会背弃信义;诚实的人,不一定有钱,但会让你觉得和他在一起很快乐;诚实的人,不一定会长的好看,但当你“看”过他“至诚至信”的心之后,你会发觉他是世界最美的人。欺诈的人,花言巧语,弄虚作假,曲意奉承;欺诈的人,可能也有一大群朋友,不是狐朋狗友就是酒肉朋友;欺诈的人,他有不声不响让你上当的手段,会在你面前数落别人的不是;欺诈的人,也许会很有钱,但你时常会闻到那钱的臭味,有时也会装着可怜兮兮的样子:欺诈的人,可能外表看起来很漂亮很英俊,但当你揭开他的面具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就像一只怕见光的老鼠,猥琐而丑陋。P12-13


编辑推荐

  《中庸处世之道》中“中庸”思想在现代人处理个人与社会、家庭、朋友、同事、异性交往等关系中,依旧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一点是任何一个与外界有必然联系的人所不可否定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庸处世之道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