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林徽因经典作品

林徽因 当代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9-1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作者:

林徽因  

页数:

23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经典是时间淘洗后留存的精品,它们是人性的画像,是人性的注解。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们依然是读书人书架上不变的风景。 本书收录了林徽因经典作品,其中涉及了散文、诗歌、小说、剧本四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3-1955),女诗人、建筑学家。原名徽音。福建闽侯人。1919年父去英国,1921年回国。1923年赴美国留学,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后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1928年回国,参与创办文艺刊物《绿》。1930年后在东北大学、燕京大学任教。30年代从事诗歌创作,为新月派成员之一。主要作品有:小说《九十九度中》,散文《窗子以外》,剧本《梅真和他们》。建国后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

书籍目录

散文 悼志摩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窗子以外 蛛丝和梅花 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 究竟怎么一回事 彼此 一片阳光 平郊建筑杂录 诗歌 那一晚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仍然 深夜里听到乐声 笑 激昂 情愿 一首桃花 中夜钟声 莲灯 山中一个夏夜 秋天、这秋天 年关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亿 弔玮德 灵感 城楼上 深笑 风筝 别丢掉 雨后天 记忆 静院 无题 题剔空菩提叶 黄昏过泰山 昼梦 八月的忧愁 过杨柳 冥思 空想(外四章) 红叶里的信念 山中 静坐 十月独行 时间 …… 小说 剧本

章节摘录

  九十九度中 三个人肩上各挑着黄色,有“美丰楼”字号的大圆篓,用着六个满是 泥泞凝结的布鞋,走完一条被太阳晒得滚烫的马路之后,转弯进了一个胡 同里去。 “劳驾,借光——三十四号甲在哪一头?”在酸梅汤的摊子前面,让 过一辆正在飞奔的家车——钢丝轮子亮得晃眼的——又向蹲在墙角影子底 下的老头儿,问清了张宅方向后,这三个流汗的挑夫便又努力地往前走。 那六只泥泞布履的脚,无条件地,继续着他们机械式的展动。 在那轻快的一瞥中,坐在洋车上的卢二爷看到黄篓上饭庄的字号,完 全明白里面装的是丰盛的筵席,自然地,他估计到他自己午饭的问题。家 里饭乏味,菜蔬缺乏个性,太太的脸难看,你简直就不能对她提到那厨子 问题。这几天天太热,太热,并且今天已经二十二,什么事她都能够牵扯 到薪水问题上,孩子们再一吵,谁能够在家里吃中饭! “美丰楼饭庄”黄篓上黑字写得很笨大,方才第三个挑夫挑得特别吃 劲,摇摇摆摆地使那黄篓左右的晃…… 美丰楼的菜不能算坏,义永居的汤面实在也不错……于是义永居的汤 面?还是市场万花斋的点心?东城或西城?找谁同去聊天?逸九新从南边 来的住在哪里?或许老孟知道,何不到和记理发馆借个电话?卢二爷估计 着,犹豫着,随着洋车的起落。他又好像已经决定了在和记借电话,听到 伙计们的招呼:“……二爷您好早?……用电话,这边您哪!……” 伸出手臂,他睨一眼金表上所指示的时间,细小的两针分停在两个钟 点上,但是分明的都在挣扎着到达十二点上边。在这时间中,车夫感觉到 主人在车上翻动不安,便更抓稳了车把,弯下一点背,勇猛地狂跑。二爷 心里仍然疑问着面或点心;东城或西城;车已赶过前面的几辆。一个女人 骑着自行车,由他左侧冲过去,快镜似的一瞥鲜艳的颜色,脚与腿,腰与 背,侧脸、眼和头发,全映进老卢的眼里,那又是谁说过的……老卢就是 爱看女人!女人谁又不爱?难道你在街上真闭上眼不瞧那过路的漂亮的! “到市场,快点。”老卢吩咐他车夫奔驰的终点,于是主人和车夫戴 着两顶价格极不相同的草帽,便同在一个太阳底下,向东安市场奔去。 很多好看的碟子和鲜果点心,全都在大厨房院里,从黄色层篓中检点 出来。立着监视的有饭庄的“二掌柜”和张宅的“大师傅”;两人都因为 胖的缘故,手里都有把大蒲扇。大师傅举着扇扑一下进来凑热闹的大黄狗 。 “这东西最讨嫌不过!”这句话大师傅一半拿来骂狗,一半也是来权 作和掌柜的寒暄。 “可不是?他×的,这东西真可恶。”二掌柜好脾气地用粗话也骂起 狗。 狗无聊地转过头到垃圾堆边闻嗅隔夜的肉骨。 奶妈抱着孙少爷进来,七少奶每月用六元现洋雇她,抱孙少爷到厨房 ,门房,大门口,街上一些地方喂奶连游玩的。今天的厨房又是这样的不 同;饭庄的“头把刀”带着几个伙计在灶边手忙脚乱地炒菜切肉丝,奶妈 觉得孙少爷是更不能不来看:果然看到了生人,看到狗,看到厨房桌上全 是好看的干果,鲜果,糕饼,点心,孙少爷格外高兴,在奶妈怀里跳,手 指着要吃。奶妈随手赶开了几只苍蝇,拣一块山楂糕放到孩子口里,一面 和伙计们打招呼。 忽然看到陈升走到院子里找赵奶奶,奶妈对他挤了挤眼,含笑地问: “什么事值得这么忙?”同时她打开衣襟露出前胸喂孩子奶吃。 “外边挑担子的要酒钱。”陈升没有平时的温和,或许是太忙了的缘 故。老太太这次做寿,比上个月四少奶小孙少爷的满月酒的确忙多了。 此刻那三个粗蠢的挑夫蹲在外院槐树荫下,用黯黑的毛巾擦他们的脑 袋,等候着他们这满身淋汗的代价。一个探首到里院偷偷看院内华丽的景 象。 里院和厨房所呈的纷乱固然完全不同,但是它们纷乱的主要原因则是 同样的,为着六十九年前的今天。六十九年前的今天,江南一个富家里又 添了一个绸缎金银裹托着的小生命。经过六十九个像今年这样流汗天气的 夏天,又产生过另十一个同样需要绸缎金银的生命以后,那个生命乃被称 为长寿而又有福气的妇人。这个妇人,今早由两个老妈扶着,坐在床前, 拢一下斑白稀疏的鬓发,对着半碗火腿稀饭摇头: “赵妈,我哪里吃得下这许多?你把锅里的拿去给七少奶的云乖乖吃 罢……” 七十年的穿插,已经卷在历史的章页里,在今天的院里能呈露出多少 ,谁也不敢说。事实是今天,将有很多打扮得极体面的男女来庆祝,庆祝 能够维持这样长久寿命的女人,并且为这一庆祝,饭庄里已将许多生物的 寿命裁削了,拿它们的肌肉来补充这庆祝者的肠胃。 前两天这院子就为了这事改变了模样,簇新的喜棚支出瓦檐丈余尺高 。两旁红喜字玻璃方窗,由胡同的东头,和顺车厂的院里是可以看得很清 楚的。前晚上六点左右,小三和环子,两个洋车夫的儿子,倒土筐的时候 看到了,就告诉他们嬷:“张家喜棚都搭好了,是哪一个孙少爷娶新娘子 ?”他们嬷为这事,还拿了鞋样到陈大嫂家说个话儿。正看到她在包饺子 ,笑嘻嘻地得意得很,说老太太做整寿,——多好福气——她当家的跟了 张老太爷多少年。昨天张家三少奶还叫她进去,说到日子要她去帮个忙儿 。 喜棚底下圆桌面就有七、八张,方凳更是成叠地堆在一边;几个夫役 持着鸡毛帚,忙了半早上才排好五桌。小孩子又多,什么孙少爷,侄孙少 爷,姑太太们带来的那几位都够淘气的。李贵这边排好几张,那边小爷们 又扯走了排火车玩。天热得厉害,苍蝇是免不了多,点心干果都不敢先往 桌子上摆。冰化得也快,篓子底下冰水化了满地!汽水瓶子挤满了厢房的 廊上,五少奶看见了只嚷不行,全要冰起来。 全要冰起来!真是的,今天的食品全摆起来够像个菜市,四个冰箱也 腾不出一点空隙。这新买来的冰又放在哪里好?李贵手里捧着两个绿瓦盆 ,私下里咕噜着为这筵席所发生的难题。 赵妈走到外院传话,听到陈升很不高兴地在问三个挑夫要多少酒钱。 “瞅着给罢。”一个说。 “怪热天多赏点吧。”又一个抿了抿干燥的口唇,想到方才胡同口的 酸梅汤摊子,嘴里觉着渴。 就是这嘴里渴得难受,杨三把卢二爷拉到东安市场西门口,心想方才 在那个“喜什么堂”门首,明明看到王康坐在洋车脚蹬上睡午觉。王康上 月底欠了杨三十四吊钱,到现在仍不肯还;只顾着躲他。今天债主遇到赊 债的赌鬼,心头起了各种的计算——杨三到饿的时候,脾气常常要比平时 坏一点。天本来就太热,太阳简直是冒火,谁又受得了!方才二爷坐在车 上,尽管用劲踩铃,金鱼胡同走道的学生们又多,你撞我闯的,挤得真可 以的。杨三擦了汗一手抓住车把,拉了空车转回头去找王康要账。 “要不着八吊要六吊,再要不着,要他×的几个混蛋嘴巴!”杨三脖 干儿上太阳烫得像火烧。“四吊多钱我买点羊肉,吃一顿好的。葱花烙饼 也不坏——谁又说大热天不能喝酒?喝点又怕什么——睡得更香。卢二爷 到市场吃饭,进去少不了好几个钟头……” 喜燕堂门口挂着彩,几个乐队里人穿着红色制服,坐在门口喝茶—— 他们把大铜鼓撂在一旁,铜喇叭夹在两膝中间。杨三知道这又是哪一家办 喜事。反正一礼拜短不了有两天好日子,就在这喜燕堂,哪一个礼拜没有 一辆花马车,里面搀出花溜溜的新娘?今天的花车还停在一旁……(P166- 169)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林徽因经典作品 PDF格式下载



最初知道林徽因是在她诞辰100周年,那一年就连大街上的天桥上都在热销她的传记,在她去年49年之后她又开始光彩夺目走入不同人的心。有不同版本的林徽因传,有关她的名字及生平轶事也常见于各种画册,文本中,被渲染与神化。真正的林徵因可能人们还是陌生的,那部《人间四月天》的电视剧也实在不能算数。她是诗人与建筑学家,伴她一生的是启思成、徐志摩与金岳霖的英名,在她生就的那个多变的20世纪,她享尽了文艺那个圈的赞誉。关于她的好无须多赘,最美丽、最热情、最惋惜的词汇都不吝给了她——“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极赞欲何词”;“绝顶聪明,又是一副赤热的心肠,口快,性子直,好强,几乎妇女全把她当做仇敌”。在这里,我只是写一点读她作品的心得,对于她的才华与境界我是带着妒嫉的爱,一个经典的女人。前几年我读了她的传记《莲灯微光里的梦》,也许那不是一个最好的版本,但对她的生平与贡献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像温润的影投射在我的心上。最近我较有系统的读了她的作品选,以及一些对其人与其作品的评论,也因为有了一些人生的沉淀,终于使这个美丽的影离我近了一些,也亲切了一些;但由于林徵因的出身,才赋与经历都是独特,还是隔着距离与我,我想很多人的想法怕也如此,与她同年代的名家都对这个才女应接不睱,何况肤浅的与年轻的我。诗——跳跃的灵动,暖的贪恋我以前是从来不看诗的,到现在为止我读的诗也实在不多,受着修养与悟性的限制,我只喜欢极脍炙的诗,海子的几首,汪国真的几首,艾青的几首,就是大家知道的我都知道,大家不懂的我也不易懂。但是林徽因的几首诗我尤其的爱,在她不多的文学作品中,诗的比重最大,每一首都像一枚清丽的叶,一滴温润的雨,且有的诗激昂着情感,有着男子的气质,但更多的是为女性的感,暖与空灵。她的诗句却不易读,词与词的组合曲折却合理,打破时空限制直抵宇宙与人生。最爱的还是那《人间四月天》《八月的忧愁》《莲灯》《那一晚》《谁爱这不息的幻灭》,让人感到这文字不是写出来的,是从心的迸发。很有些李清照的样子,却比李清照更热情,更率真。散文——真理的追问,美的思辨林的散文,要在一个很静的雨夜读起。没有具体的事体,都是闪念与闪念的跳跃,要细细看,慢慢悟。我读得很吃力,常叹她的功力实在不凡,跟不上她思辨的步伐。我也猜不出这有数的几篇散文是她偶得之,还是细耕之作,毫无技巧痕迹却令人称妙,那语言的精准与发现,不是修养可以解释的,只能是天赋所至。小说——细致的观察,情的波澜林徽因的心中一定有一个很奇巧的人间,这里面有人的美,有事的巧,有时光的组合。几篇小说读来意味无穷,让人发现她的情感细腻到何种程度,对人生命运疾苦有着超俗的刻画与赞美。她的《钟绿》,写了一个真正的美人,美人写美人,写到令人惊叹;《吉公》写了一个旧时家族里的机械爱好者,命运被描述的别有洞天又有些微无奈;《绣绣》让我想起了林海音的笔下的“妞”,不知道旧时这样的小孩子是不是很多,总之读来他们的笔触是那样相似,只是描写的角度不同。最著名的《九十九度中》也是争议最大的,后李健吾为它“平了反”,说它是诸多小说中那么不同的一篇。对于没有多少美学感的我来说,读着实在有些吃力,李健吾说它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剖面,我数了一下一万多字的篇幅竟有30多个人物。有些句子倒是犀利的可爱,这个别篇是要当奇花来赏的,林徽因的才智真是枝蔓横生不受什么章法与局限,一出手就到达这样一个高度,倘若她写下去,是会让很多男性作家都黯然的。剧本——命运的探究,讨巧的坦诚在林笔下有两个活跃的丫头,分别是文珍与梅真,单看名字,你就知道林徽因对这两个女主人公是如何偏爱了。我喜欢文珍,在那篇小说里,林给了她一个勇敢大胆的婚姻结局。对于梅真,我是心疼的,且尤爱她的嘴不饶人与心中有数,爱她的雅俗同在与真情流露。没想到林的剧本写得这样好,虽四幕剧只完成了三幕但一点不觉得残,那个名字最讨巧——《梅真同他们》——多么自然与奇巧,十多个男女青年人的纠结塑造出了梅真这样一个活泼泼的丫头。因为聪明读过书,使她的命运陷入尴尬,在当时的社会中,她不属于哪一个阶层或角色。因她的不寻常两个男子为她倾心,由于小姐们的加入她一个都不能接受,好像只有接受那杂货老板的求婚才算正常,戏虽没定论,但足令人叹息。一个人的命运常常是有定数的,除非她有着卓绝的智慧与意志将平凡征服,否则别人的同情也只是一把把无用的泪——琼、琪、霞都是极好的人,但他们也不能有一个妥贴的办法安排梅真。第四幕,林徽因会如何安排呢?或许会探讨一种命运,让她走出大家族生存与独立,那样她会得到更多的才智来改变命运,也能得到更多的敬重与帮助,为出身的不公做出抗争。放开一切正确安排自己的生活,不做那些不屑于她的平俗小姐的牺牲品,不做那胆怯男人的自慰品。但旧时女人门弟观念深重,即使是念过书,性情活泼,也不足以支撑她的那一小份愿望,权且只能是令她不甘人生而已。倘不出走就只有留下来挣扎,空留几许少女的烂漫与嗔怨,全怪了命里的注定。林徽因这不足10万字的文字,就种体裁均涉猎,她的兴趣广泛,文学只一个爱好却常有不凡见解。她说诚实胜过一切,只有自己内心的熟知的东西才能写到最好,一个抒发却成大家。这不能让叫我等自知,除却一切他物干扰,倘若勤奋不能补拙那也只能安之若命了,不凡的女子总是寥若晨星,空留我们这平凡的大多数,守着一段年华造不出一个可爱的篇章来。惭愧至极、自知不如、安之若命,恐怕只能如此吧!


经典是时间淘洗后留存的精品,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依然是读书人书架上不变的风景。


很不错的一本书,清新素雅的装帧,宛若人间四月天的徽因一般,内容是林徽因最经典的散文诗歌,印刷精良,十分推荐


虽然林徽因毁掉了徐志摩的康桥日记。
虽然林徽因最后没有嫁给徐志摩。
虽然林徽因没有为徐志摩出版作品。
我还是忍不住喜欢她,喜欢她诗歌的清雅、淡然、聘婷、高洁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 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
那轻 /那娉婷/
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 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
雪化后那片鹅黄/ 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 /
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的白莲 /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 /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知道林徽因是因为徐志摩。与她同时代的才女也不少,如凌叔华和陆小曼,可是她的作品依然别具一格,也许是与她学习建筑有关,她的诗读起来让人觉得十分的协调自然


一代才女林徽因人如其诗,诗如其人,秀外慧中,情思细腻,才华横溢。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旋涡。艳丽如同露珠,朵朵的笑向贝齿的闪光里躲。那是笑——神的笑,笑的笑:水的映影,风的轻歌。笑的是她惺忪的卷发,静乱的挨着她耳朵。轻软如同花影,痒痒的甜蜜涌进了你的心窝。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云的留痕,浪的柔波。(《笑》)人间的季节永远不断在转变春时你留下多处残红,翩然辞别,本不想回来时同谁叹息秋天!现在连秋云黄叶又已失落去辽远里,剩下灰色的长空一片透彻的寂寞,你忍听冷风独雨?(《时间》)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的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或流云一朵,在橙蓝天,和大地再没有牵连。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志,去触遇没着落的帐惘;在黄昏,夜半,蹑着脚走,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忘掉谁又曾有过爱恋;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情愿》)梅花你这残了后的枝条,是你无法述说的唉愁!今晚这一阵雨点落过以后,我关上窗子又要同你分手。但我幻想夜色安慰你伤心,下弦月照白了你,最是同情,我睡了,我的诗记下你的温柔,我不妨安心放芽去做成绿荫。(《对残枝》)读着她的诗,想着她的人。她是人间的天使,她是凡间的缪斯。她的音容,她的笑貌,她的才艺,她的魅力,虽然隔世,仍令我痴迷。我很羡慕梁思诚,我更同情徐志摩。


近现代女作家的作品,最值得看其中一个就是林徽因了。也许是因为她在文学史上的成就不如建筑史,在书店要买她的书是很难的,现在终于买到了,很是喜欢。如果说读谁的现代诗最好,那么我会说是林徽因,她的诗歌语言清丽,韵律优美,极具意境。


林徽因经典作品 选 非常好 价格优惠


都是林徽因的经典作品!


我是6月24号订的书,今天就取到了,共两本张清平著的《林徽因传》及《林徽因经典作品》。当当的工作人员将书包装的好好的,送到我手里的是一本完美的书籍。谢谢当当网的工作人员们!


作品收集比较全面,不只是诗歌,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林徽因。


这本书的封面简洁舒服,里面的内容十分充实,印刷很不错。很久之前就像读林徽因的作品了,现在总算如愿了。


林徽因的作品,如果你喜欢林徽因,那么就买了读吧,开卷有益。


书收集了林徽因不同时期的诗,散文和小说。印刷质量也比较好,值得收藏。


林徽因真是才女
上班之余看的,看了后面的《钟绿》、《吉公》、《文珍》、《绣绣》
印象很深,对林徽因的才华真是羡慕嫉妒恨都来不及呀


对于林徽因的一生感兴趣,先从作品了解先


还没开始看,因为看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的小片段,被吸引了,所以好奇打算看看关于林徽因的作品~


朋友推荐的书,林徽因的作品比较全,而且很便宜


非常佩服林徽因的才华,原来散文和诗是可以这样写的,很特别。她笔下的人物,活灵活现,似乎真的就在你眼前。


通过同学才知道的林徽因这个身世不凡的一代女才子。很敬佩、书很好


收录了很多东西挺好的喜欢林徽因~


收录了散文,诗歌,小说,和剧本~有空的时候好好读下~


果真很林徽因的味道.她的文字有点利索(或许是犀利)的感觉.尤其是<<梅真同他们>>很具有代表性.里面的小说<<窘>>我很喜欢.她的诗对我来说很朦胧,有些深奥.但文字确实很有灵气.书的设计很朴素,很有特点.纸张也蛮不错的.(这只是我个人的感受)


林徽因这个旷世才女,应该读一读,书不错,刚开始看,我会好好阅读的。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个让人敬佩的女子。很是敬佩林徽因。这本书也不错,当当的价格好便宜呢!


这是买给女儿看的书,女儿的评价:文字很美,应该写这个文字的人也很美吧!女儿的问题是:林徽因和鲁迅都是同一时代的人,为什么他们两写的文字那么的不同呢?


本着特价去买的,事实上,林徽因的文笔真的不咋的,人倒是长得很漂亮。志摩大哥喜欢的大概是她的那一类知性。我觉得看诗不如自己去写诗,去发现诗意,在别人的诗意里获得真谛很难啊,嚼别人的口香糖,呵呵,如果你喜欢林徽因,可以看看别的集子,


看见这个书名,我说了一句话:我竟然还有这本书?太神奇了!哈哈,其实我根本就不喜欢林徽因……


希望借这本书了解林徽因


喜欢林徽因的,当然就会喜欢这本书。书的印刷质量也很好!


我非常喜欢林徽因,也非常喜欢她的人间四月天
她的那一首诗我总是时时想起 非常好
林徽因是一个非常美丽,非常聪明的女人
这本书非常好 我很喜欢


林徽因的文字很不错。


很好的书,能更好的了解林徽因


一直很喜欢林徽因


喜欢这种风格,喜欢林徽因


喜欢林徽因,一代才女


很喜欢林徽因 书很不错


以前不是特别喜欢林徽因 说不上 只是不喜欢 被吸引完全是因为她和徐志摩的一段情 惊天动地的爱情 往往都是草草的结尾 在还来不及时 淡淡哀伤 一缕忧愁
因为是特价书 所以对于质量及包装没太大要求 但精美的包装还是让我有些意外 继续加油吧


一直以来就喜欢民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林徽因,尤其是其与徐志摩在新月社的点点滴滴,不得不说这是一场悲美的爱情,但是作为才女的她,文章中露出的淡淡的忧伤与甜美


一贯喜欢林徽因


一代女杰林徽因,看完之后就这个感觉!


文章就是林徽因的精神家园,派遣她浅浅的忧郁,抒发心中的美好。


有诗歌,散文,小说。很不错,在读。


拿到书后粗略翻了一下,很好,是值得一读的经典。


收到就翻了几页,很有感觉,很吸引我继续读下去,真的很经典!值得收藏!


还没读完,不过经典还是经典,不错!


迷上林徽因后才看这本书,更加深了这迷恋,终于从一个女人的美丽外表走入了她美丽的心灵。喜欢林,不仅因美丽,因气质,因智慧,因个性,因独一无二。。。还因为她是追逐的完美的归宿,是心中另一个我。。。生错了时代的人成为时代最美丽的风景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喜欢她的诗歌,这本书内容较为丰富,无质量问题,还可以。


内容自不必说了,已是经典。书的质量是很好的。值得收藏。,


才女之作值得拜读!经典之作!


她是一个才女,字字透露了与普通人不同的想法。这是诗歌,更是她的感悟!


这本书不错里面有林微因的诗集小说短文剧本,满足了我的需求,而且发货速度很快,态度不错,我很喜欢


很早就喜欢林的作品,更喜欢林的人品,所以买了这本书.这本书内容很好,非常值得一读.尤其是对孩子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用来收藏的,偶尔捧着书,读几页,感受诗人轻盈灵动的灵魂。


这本书包裹了许多,有散文,诗集,话剧等等,从另一面展示了才女


嗯,水平有限啦,不太能看进去。不过作品倒也挺全


看看里面的文章,感覺不錯的。一代才女,感情細膩,才華橫溢,不可多得。其作品當然也是非常優秀的。


诗很美!读起来是人一种说不出的感受!缠绕在心!


散文的文笔很好


收到的书封面和显示的不大一样,不过内容一样。值得一读。


内容和印刷质量都不错,值得一读。


此书收录皆为代表,不错!


在闲暇时间读读这本书很是适宜,感情充沛,语言朴实有思想,很喜欢!


很喜欢这本书,清淡馨香,读来轻风扑面。朗诵起来柔情万种。


才女的书,学习一下


特别好的书,好好学习吧。


寄回家了,还没有时间看,过年回家,可以好好看看


静下心来读大才女的文字,会有很多思考


喜欢林,所以买了,还没仔细读。


送货很及时,包装很好,是一本不错的书,值得一读。


以前读过,这次买来存书的


还没怎么开始读呢不过我蛮喜欢她的诗的


还 没有读


很不错 读起来很舒服,字迹清晰,排版简单


读林的文字,如聆天籁。


读着这样的文章有细小的感动~~~最喜欢的是诗静静的看一篇能回味很久


我爱这个女子,她聪颖,她坚强,字里行间萦绕着是一个知识女性的全部自尊和自立,又有着独属于女子的温柔和缠绵,就像一行清凉的水,不经意的进入人的心头。个人认为,《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远远逊色于林徽因自己的文章,她的文章灵动 机巧,有着与生俱来的让人感动的东西,而非华丽的辞藻或是温柔词句的堆砌。所以,有的人,其实不用狗尾续貂,一切尽在她的文章中……


送人的,包装很好啦


挺不错的。喜欢。送人的


书本身是用一层塑膜封装的,让人感觉很舒服,书籍保护完好。


喜欢,但是深奥,不是一般人可以欣赏的。我也只能看看热闹。


如她的人一样,行文如流水,美丽清新


印刷质量很好,正版好书,内容是选集


包装很好。无损坏。内容很不错。而且价钱十分低廉。真正的物美价廉哈。


书的内容还没仔细阅读,应该很不错。


书刚刚到,喜欢舒服的封面和纸张---干干净净,内容还没仔细看过,才女的东西应该不会错的!


欣赏她的才华 通过本书 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她的一生


很不错的我看这本书是朋友推荐的


很好的一本书,帮同事买的,她很喜欢,发货很快,物流态度很好,书的品相好,拿在手里很有感觉。


不管怎么样,这本书买得值


美女、才女、美文!值得一看!真挚的情感,灵动的文字,很不错的一本书!


老实说,这本书而言我还没有看过买这本书完全是出于对她的迷恋……


印刷还好了,不过想了解徽因从这本书入手还是相当不错的


非常好,最喜欢了,呵呵呵呵呵呵呵


因为徐志摩,因为金岳霖,我才关注她,真是一位才女的在那个时代。


欣赏她的才气,看她的书都觉得很舒服。


度过诗集 感觉非常优美


才女的文章,看看吧!


想到了解了解,所以就买了


总体还好吧 就是封面破损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