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

中宣部宣教局 学习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  

出版社:

学习出版社  

作者:

中宣部宣教局  

页数:

290  

内容概要

  《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介绍了在汶川大地震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交相辉映,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抗震精神,生成了一种无坚不摧、勇往直前的巨大力量。也感谢了在汶川在地震时牺牲的好人们,我们应该感谢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及医疗人员、志愿者等在这次救灾中所做的贡献;三是奋进,我们应将抗震救灾的精神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逝者安息,生者奋进。听完自抗震救灾一线的英模们为我们讲述这次抗震救灾历程中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我的心灵受到了洗礼,他们的伟大让我震撼,我将化感动为动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书籍目录

抗震救灾英模事迹首场报告会在京举行李长春习近平出席并会见报告团成员贺国强强调:向抗震救灾涌现出的英模人物学习中组部举行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李源潮接见报告成员郭伯雄徐才厚强调:激励斗志 鼓舞士气更好地完成抗震救灾任务在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上的主持词 师生共铸爱的丰碑31小时生死挺进震中汶川白衣战士托起生命的希望震不垮的战斗堡垒不放过每一个角落不放弃每一个生命为灾区人民架起空中生命通道汶川·向世界报道大悲无泪写忠诚用铁的意志打硬仗不惜一切救治灾区人民生命师爱定格在生死瞬间经历磨难我长大了面对灾难我选择坚强灾区伤员就是我的亲人永远和人民在一起难忘三江救援的日日夜夜誓死捍卫“生命线”只有一个念头:救人,救人抢通第一条生命线的三天三夜八千里路救灾情唐山农民和灾区人民心连心豁出命干也心甘再难再险也要把群众救出来一个都不能少把生命高高举过头顶抢通宝成线豁出命也值架起群众生命的通道人民群众就是我的亲人紧急大投送天路救亲人在灾难中挺起脊梁我也是一个兵“老师,老师”我给灾区孩子当妈妈绝不放弃一个可能的幸存者抢险攻坚鏖战陇南勇当破障攻坚的抗震尖兵……

章节摘录

  冲过这个险段后,我让部队慢下来喘口气。这时,我想应该给老婆孩子留句话,就在手机里给女儿写了一条短信:“女儿,爸爸正在去汶川的路上,走的时候没来得及告诉你们,如果爸爸回不来了,你一定要坚强,要替爸爸照顾好妈妈。”  临近傍晚,走到一个羌寨,部队短暂休息。大家又累又饿,很多同志刚坐下就睡着了。得知我们要到汶川去救灾,村民们把刚煮好的一锅粥端给我们,我们不喝,就拦着不让走,他们说:来了天灾,都在往外逃,你们当兵的却不要命地往里走,就以粥代酒,给你们壮行吧!这碗粥,我们是含着泪喝下去的。一位羌族老大妈,说什么也要看着女战士把两个粽子吃下去,自己却转过身去,偷偷地舔粘在手上的米粒。一名胳膊上缠着黑纱的中年妇女,非要给我们带路,她说:“我的丈夫和孩子都没了,我给你们带路,你们就能走快一些,多救出几个人,多保住几个家。”望着善良淳朴的群众,沉甸甸的责任涌上心头: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是人民养育了我们,人民有难,就是赴汤蹈火、粉身碎骨,我们也要勇往直前!  晚上9点左右,我们行进到距汶川不足5公里的桑坪电站,天又下起了滂沱大雨,道路被泥石流和塌方彻底阻断,已经再没有路可走了。我们急忙找群众打听,一位村民告诉我们:到汶川县城,有一条古栈道,但多年没人走了,弄不好要丢命的。我斩钉截铁地说:“只要是路,我们就敢走!”这条路,悬在半空中,下面是汹涌的岷江,最窄的地方不到一尺,地震使栈道上落满了一层厚厚的泥土,雨水一浇,又湿又滑,插在石壁中的木桩早已腐烂,只能紧贴石壁一步一步往前挪动。我一直走在最前面,就在快到头的时候,脚踩的一根木桩“咔嚓”一声断了,上面铺的石板一下掉进江中,我死死抓住一条树根,使尽全身力气,才够到下一根木桩。短短不到两公里的栈道,我们竟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闯过了最后一道险关。  经过31个小时的生死挺进,5月13日23时15分,我们终于到达了汶川县城。我立即与县领导取得联系,组织部队展开救援,开辟空投空降场,警戒重要民生目标。随即,我用海事卫星电话,向指挥部详细报告了情况。与外界隔绝33个小时的汶川灾情,随着电波传到了北京,传到了中南海。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