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电子化供应链管理

张福荣 中国税务
出版时间:

2005-1  

出版社:

中国税务  

作者:

张福荣  

页数:

432  

内容概要

  《电子化供应链管理:e-Businese观点》的架构分为四大部分,包括概念篇、技术篇、协同作业篇与应用篇。此种撰写模式是希望先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开始着手,使读者在对供应链管理建立初步认识之后,再进一步探讨其他的领域。概念篇中分别就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加以介绍,其内容不仅只是介绍供应链管理。事实上,是从产业趋势开始讨论,如此有助于使读者了解为何供应链管理会成为一股管理主流。另外,实务作业中,就供应链管理之软件供应商到底有哪些知名业者,未来发展趋势如何等问题,均简单地加以介绍。最后,甚至对推动供应链管理可能面对的风险,予以深入浅出的说明,使初学者避免产生供应链管理的导入一定是万无一失的错误想法。

作者简介

张福荣:(台湾)经济部加工出口区管理处科长、工研院电子所产品企划工程师。

书籍目录

序 i导 读v概念篇/1第一章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3第一节 产业趋势/3第二节供应链管理初论/13第三节供应链管理的产业探讨/28第四节 推动供应链管理的风险/34第二章 电子化供应链管理的导入/47第一节 电子化供应链管理的导入/47第二节 电子化供应链管理的推动元件/57第三章 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化架构/79第一节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化策略/79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化架构/84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应用系统模式/94第四章供应链管理推动之基石/105第一节企业文化塑造/107第二节 组织变革/113第三节企业流程再造/121第四节 专案管理/131第五节供应链绩效评估/145技术篇/161第五章 运筹管理/163第一节 订单处理/163第二节 存货管理/173第三节 仓储管理/183第四节运输管理/199第五节 采购管理/209第六章 电子化供应链管理之相关科技技术/219第一节 企业资源计划/219第二节 先进规划与排程系统/234第三节 EDI与XML/242第四节 电子商务平台技术/251第五节 网络通讯相关技术/257第六节 线上资金流通技术/26l第七节 资讯安全技术/264协同作业篇/275第七章供应管理与需求管理/277第一节 供应管理/277第二节 需求管/289第三节 客户关系管/293第四节 自动化协同作业/310第八章 专业物流公司/319第一节 物流中心/319第二节 物流共同化/326第三节委外物流/332第四节 专业物流公司/341应用篇/351第九章 全球运筹管理与快速反应系统/353第一节 全球运筹管理/353第二节 快速反应系统/370第十章 电子采购与电子交易市场/391第一节 电子采购/391第二节 电子交易市场/404参考文献/425

章节摘录

书摘)经营评估 本阶段是为了解企业目前所处的环境及所制定的经营策略。其作业内容如下。 1.剖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其目标 (1)了解企业所经营的产品及目标。这些资料可从专业期刊、年鉴等搜集。 (2)决定企业的竞争策略:决定企业每项产品的竞争基础(如低成本、差异化等),并了解其利基。 (3)评价企业的经营策略是否符合其经营目标。 (4)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考核是否与目标相符。 2.剖析企业所处的产业状况 (1)了解产业结构与关联性。 (2)确认市场占有率及市场成长率。 (3)拟定企业的竞争力与方向。 3.分析达成企业经营目标所需之竞争需求 (1)企业所处价值链的分析。 (2)描绘企业主要活动的财务情形。 (3)评价企业的主要策略及关键成功因素,并依据产业状况及企业本身目标,排列出其关键成功因素之优先顺序。 4.了解企业经营结构与品质水准 (1)组织结构确认。 (2)拟定策略性经营功能与流程。 (3)拟定企业转型的动机。 (4)评估企业品质策略与领导力。(四)顾客满意度调查评估 本阶段是为评估企业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的流程,了解企业是否重视顾客意见,以改善营运绩效。其作业内容如下。 1.找出关键的需求。 (1)了解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否为顾客需求。 (2)评价此程序的优点,并将观察结果向高阶主管报告。 (3)利用市调法评估关键顾客对本公司产品或服务的需求。 (4)设计新流程协助企业继续取得顾客真正的需求。 2.取得最佳企业的绩效指标值(具体步骤与前项大致相同)。 3.接收及解决顾客的抱怨(同上)。 4.分析顾客抱怨的真正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同上)。 (五)流程评估 本阶段是为了解企业营运流程及企业现状与主要流程的关联性。其作业内容如下。 1.确认外在顾客 (1)确认外在顾客,并加以分类。 (2)了解顾客需求。 (3)确认供应商,并加以分类。 (4)确认企业与顾客、供应商之间的互动关系。 ·找出企业与顾客、供应商互动关系的流程。 ·找出15~20条企业流程。 ·分辨核心流程及支援流程。 2.定义企业流程的绩效评估指标 (1)在15~20条企业流程中,界定外部顾客对企业绩效评估指标及指标值。 (2)找出企业指标值与业界指标值的差异及问题所在。 3.确认现有流程运作模式 (1)确认每一流程目标及其所需活动。 (2)界定流程范围。 (3)确定流程的运作方式,并制作流程图。 (4)界定流程之关键成功因素。 4.确认企业内部与外部流程运作模式 (1)确认内部流程与外部供应商、客户之互动关系。 (2)外部流程评估指标及方法的确认。 (3)研讨外部流程纳入整个流程运作模式中。 5.了解流程对顾客的价值 以顾客观点来看,剖析企业运作时所需之主要活动,及这些活动具有多少附加价值。 6.确认流程与组织的关系 包括企业人数、职责及组织图、每一流程的主协办单位、确认流程与组织的关联、找出最熟悉流程各活动的人员。 7.确认流程的资源及成本 (1)估计流程各主要活动的频率。 (2)估计活动流程人力与单位成本。 (3)估计流程总成本。 8.决定流程优先顺序 (1)以达成企业目标为依据,分析各流程改造的重要性。 (2)以企业所需要的资源为依据,分析各流程的重要性。 (3)以受影响的时间、风险和其他社会因素的机会成本,分析各流改造的重要性。 (4)决定流程改造的优先顺序,并拟定其日程。P.125-128


编辑推荐

本书从概念篇、管理技术篇、协同作业篇与管理应用篇,广义探讨电子化供应链管理。全书采取整合性的撰写方式,将供应链管理可能涉及的相关管理技术与电子化技术,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尽可能给予读者有较广泛的接触。而且本书不仅讨论了供应链管理的理论部分,更着重讨论了实务面的作业内容,尽可能以理论与实务并重的方式,提供许多个案供读者相互研讨,如此,即便对初次接触电子化供应链管理的读者而言,能较易快速了解其内涵与实质作业内容。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电子化供应链管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