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
2007-9
宗教文化出版社
杨维中
532
440000
无
“心性论”是中国哲学最重要的“哲学问题”,中国古代儒、道、佛三家都有丰富的心性思想,而又以佛教心性思想最先成熟,儒家、道教正是在佛教心性论的影响之下,完善了自己的心性论思想。然而,近年来的儒学研究无论在传统心性思想的整理方面,还是在创造性转化方面,都走在了佛教研究的前面。这不能不说是佛教研究中的一个缺憾。此部论著则可以算作这一方面的积极尝试。
杨维中,男,陕西省千阳县人,1966年8月生。哲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佛学、佛教史、儒道佛哲学比较研究等。主要著作有《心性与佛性》、《新译佛国记》、《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新译华严经十地品》、《经典诠释与中国佛学》、《唯识无境:佛教唯识观》、《中国唯识宗通史》等。发表《天人之辨的伦理意蕴》、《孝道与现代家庭伦理》、《唐初三阶教大德惠恭行历及其佛学思想》、《论<楞严经>的真伪之争及其佛学思想》等四十余篇学术论文。
总序
引论:“心”、“性”与“心性问题”
第一章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形成背景
第一节印度佛教心性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由无我论到实相论
二、心性本净与心性本不净
三、如来藏义与阿赖耶识
第二节儒家学说的心学传统
一、先秦心、性范畴的历史形成
二、性善论与性恶论
三、尽心知性与心知“道”论
第三节道家、玄学与般若中观
一、道家道体论与玄学本体论
二、格义生解与六家七宗
三、《肇论》与玄佛互释
四、法性·法身·涅槃
第二章本净与本觉
第一节当现二常与南北两道
一、理体与顿悟
二、本体与修为
三、本净与本不净
第二节真识与妄识
一、阿黎耶识与阿摩罗识
二、真心与妄心
三、理体与心体
第三节一心二门与本净本觉
一、一心·二门·三大
二、本觉与本不觉
三、真如无明互熏与体用合一
第三章理体与心体
第一节理超四句与中道佛性
一、诸法实相与名言戏论
二、理超四句与四种四句
三、四重二谛与中道佛性
第二节一念心与性具善恶
一、一心与一念无明法性心
二、善恶释义与三因互具
三、染净不二与理毒性恶
第三节心意识与离言真如
一、心体与心意识
二、离言真如与四重二谛
三、三性与相名五法
第四节自性清净圆明体与真妄交彻
一、一心与自性清净圆明体
二、真妄交彻与性具善恶
三、心体心用与迷染悟净
第五节本寂真心与本觉自心
一、本寂真心与守本归真
二、自心本体与“三无”之旨
三、空寂之知与性在作用
第四章生佛与佛性
第一节识体理体与生佛两界
一、种姓与种子
二、佛性与无漏种子
三、识体理体与一分无性
第二节生佛互具与无情有性
一、生佛互具与三法无差
二、十界互具与一念十界
三、真如遍在与无情有性
第三节五教佛性与即生即佛
一、五教佛性与心性本体
二、因果圆融与即生即佛
三、海印三昧与华严境界
第四节无心合道与即心即佛
一、即事而真与无心合道
二、无情无性与无情说法
三、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
第五章唯心与唯识
第一节一念三千与三谛圆融
一、性具实相与一念三千
二、色心不二与内外不二
三、一心三观与三谛圆融
第二节心意识与唯识无境
一、三能变与名言熏习
二、四分与三类境
三、唯识无境与唯识九难
第三节一真法界与法界圆融
一、三性同异与染净缘起
二、四种法界与法界圆融
三、相即相入与唯心回转
第六章心性与解脱
第一节止观并重与妄尽还源
一、贪欲即道与止观双修
二、妄尽还源与华严三昧
三、妄心观与真心观
第二节染净善恶与转识成智
一、善恶三性与五位百法
二、转识成智与四缘具足
三、五重唯识与修行五位
第三节顿悟成佛与语境显性
一、不立文字与言下便悟
二、语境显性与言语机锋
三、公案颂古与借言悟禅
第七章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发展路向及其基本特征
第一节中国佛教心性论范式的历史形成
一、一个方法论原则:哲学诠释学
二、儒家、道家、玄学对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影响
三、中国佛教心性论范式的历史形成
第二节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四种范式及其比较
一、天台宗的性具范式
二、法相唯识宗的藏识范式
三、华严宗的性起范式
四、禅宗的自心范式
五、中国佛教心性论范式的比较
第三节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基本特征
一、“心性本寂”与“心性本觉”
二、中国佛教心性论的人本化特征
三、中国佛教心性论的人心化、伦理化特征
四、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形而上特征
第八章中国佛教心性论对儒道心性论的影响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中国佛教心性论对儒学心性论的影响
一、中国佛教心性本体论与宋明理学的道德形而上学
二、中国佛教心性论与宋明理学的人性论
三、中国佛教心性解脱论与儒家道德修养论
第二节中国佛教心性论对道教心性论的影响
一、中国佛教心性论与道教心性论的历史形成
二、中国佛教心性论与道教道体论
三、中国佛教心性论与道教道性论
四、中国佛教心性论与道教内丹心性论
第三节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历史地位
一、中国佛教的反传统倾向与日本的“批判佛教”
二、如来藏思想与本觉思想的底蕴
三、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历史地位
附录:主要参考资料
(一)印度佛教典籍
(二)中国佛教典籍
(三)研究著作
(四)研究论文
后记
无
心性本寂
这书,块头是不小!论的也仔细,作者下来功夫论证和考证,就是这块头~~~~~~~~~~~~~~~感觉现在的书都有这通病,似乎块头不大,就卖不上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