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最新公文写作答疑解惑350题

张保忠,岳海翔著 中国言实
出版时间:

2004-1  

出版社:

中国言实  

作者:

张保忠,岳海翔著  

页数:

345  

字数:

300000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针对公文写作与公文处理方面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的专著。全书针对性强,体例独特,富有可读性,是近十年来作者在与广大公文工作者及公文教学人员广泛接触和交流过程中进行答疑解惑的宝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 为了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公文处理法规的一系列新精神、新要求和新标准,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近十年来先后在大连、青岛、北戴河、烟台等地举办了多期国全国性的“党和国家最新公文知识讲习班”。本书分作“公文文种”、“公文格式”、“行文规则”、“公文处理”、“公文写作”等5个篇章,以问答的形式立题,编写成书。希望本书通过朴实真切的阐述、实实在在的介绍,能帮助广大读者解开疑惑谜团,真正成为他们在公文写作、公文处理以及公文教学中的得力助手。

作者简介

张保忠,1934年11月出生于天津,1951年参加工作,退休前的绝大部分时间工作在党政机关的秘书工作岗位上。从事公文研究多年。至今已发表公文学研究方面的文章400多篇;累计出版公文写作,公文处理方面的书籍20部,其中个人专著9部,主编7部,合著4部。曾任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公文文种 1.新《办法》发布后,还能使用"通知"发布行政规章吗? 2."建议报告"还能使用吗? 3."指示"还能使用吗? 4.联系当前工作实际,在公文文种的使用上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5.一个直辖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可否制定"条例"?其制定的法规、规章性文件,可以使用"命令"在媒体上公开发布吗? 6.使用"命令"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有什么限定吗? 7.使用"行政令"发布重大行政措施有什么限定吗? 8."批示"与"批转"、"转发"是否一个意思? 9.一个单位的数份"请示"或数个单位的同一内容的"请示",是在同一办公会议 上审批的,这样可否只使用一份"批复"来解决? 10.对下级的"请示"进行批复时,有时上级用"批复",而有时又用"函",这是为 什么? 11.把"函"说咸是唯一的平行文,对吗?"意见"不也可以平行吗? 12.下级与上级相互答复询问应用什么文种? 13.用"通知"转发上级的"通知",如何解决标题中几个"通知"重复出现的问题? 14.县教委向县财政局申请核准追加学校校舍修缮费用,其申请与答复为什么不能使用"请示"与"批复"? 15.不相录属的机关之间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应选用何文种? 16.向下级询问有关事宜,使用“通知”可不可以? 17.下级答复上级的询问使用“报告”那上级答复下级的询问是否可以使用“批复? 18.向上有询问有关事宜,是否可用“请示” 19.同一个内容的事情,同样要求下级贯彻执行,为什么有时会用“通知”,而有时又用“通报”? 20.“批复”和“批示”是一码事吗? 21.“报告”与“请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2.“报告”与“请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3.“通报”从发布形式上看有几种?各自的表达手法有何区别? 24.结合具体事例,说明上级指挥下级工作何时使用“通知”何时使用“通报” 25.如何理解“意见”的特征? 26.如何把握“意见”的特征? 27.上报的“意见”与“请示”有什么区别? 28.下行的“意见”与“指示”、“指示性通知”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9.平行的“意见”与“函”有什么区别? 30.“公告”、“布告”、“通告”三个交种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31.个人或地方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使用“公告”发布应遵守或周知的事项吗? 32.什么是“法规性公文”? 33.“条例”、“规定”在党政机关公文中各自的地位如何? 34.为什么说“计划”不是单一文种,而是一个小的集合群体? 35.什么是“法规”、“规章”和“类规章文件”? 36.“新闻纪实”、“新闻评论”以及“社论”、“短评”、“杂谈”、“特写”“通迅”闻方面的文种是公文吗? ……第二篇 公文格式第三篇 行文规则第四篇 公文撰写第五篇 公文处理附录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最新公文写作答疑解惑350题 PDF格式下载



刚看书的目录的时候就已经有信心我没买错还是不错的从实际出发对比、解决问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