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金粉世家(全三册)

张恨水 团结出版
出版时间:

2007-1  

出版社:

团结出版  

作者:

张恨水  

页数:

921  

字数:

1047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洋洋一百万字,被誉为20世纪的《红楼梦》。 作品以北洋内阁总理之子金燕西与小家碧玉冷清秋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写了封建大家妻妾倾轧、子女放荡的腐朽没落生活,揭示了在复杂环境中人性的幽暗与蜕变,宛如一部豪门贵族动荡岁月的兴衰史。

作者简介

张恨水
原名心远。安徽潜山人。肄业于蒙藏边疆垦殖学堂。后历任《皖江报》总编辑,《世界日报》编辑,北平《世界日报》编辑,上海《立报》主笔,南京人报社社长,北平《新民报》主审兼经理,1949年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1917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书籍目录

作者原序上卷 楔子 燕市书春奇才惊客过 朱门忆旧热泪向人弹 第一回 陌上闲游坠鞭惊素女 阶前小谑策杖戏娇嬛 第二回 月夜访情俦重来永巷 绮宴招腻友双款幽斋 第三回 遣使接芳邻巧言善诱 通幽羡老屋重价相求 第四回 屋自穴东墙暗惊乍见 人来尽乡礼共感隆情 第五回 春服为亲筹来供锦盒 歌台得小聚同坐归车 第六回 倩影不能描枣花帘底 清歌何处起杨柳楼前 第七回 空弄娇嗔看山散游伴 故藏机巧赠婢戏青年 第八回 大会无遮艳情市芍药 春装可念新饰配珍珠 第九回 题扇通情别号夸高雅 修书祝寿隆仪慰寂寥 第十回 一队诗人解诗兼颂祷 半天韵事斗韵极酸麻 第十一回 独具慧心诗媛疑醉悟 别饶兴趣闺秀有欧风 第十二回 花月四围尽情吐心事 竹城一战有意作调人 第十三回 约指勾金名山结誓后 撩人杯酒小宴定情时 第十四回 隔户听闺嘲漏传消息 登堂难客问怒起风波 第十五回 盛会伴名姝夫人学得 令仪夸上客吉士诱之 第十六回 种玉问侯门尺书求友 系绳烦情使杯酒联欢 第十七回 歌院重逢自惭真面目 绣花独赏暗寓爱根苗 第十八回 谨谢主人怜不为绿叶 难明女儿意终惜明珠 第十九回 初议佳期快谈银幕下 又蒙厚惠释虑白镪中 第二十回 传字粉奁会心还密柬 藏身花架得意听娇声 第二十一回 爱海独航依人逃小鸟 情场别悟结伴看闲花 第二十二回 眷眷初逢寻芳过夜半 沉沉晚醉踏月到天明 第二十三回 芳影突生疑细君兴妒 闲身频作乐公子呼穷 第二十四回 远交近攻一家连竹阵 上和下睦三婢闹书斋 第二十五回 一扇想遮藏良人道苦 两宵疑阻隔少女情痴 第二十六回 屡泄春光偕行露秀色 别翻花样说古听乡音 第二十七回 玉趾暗来会心情脉脉 高轩乍过握手话绵绵 第二十八回 携妓消愁是非都不白 醵金献寿授受各相宜 第二十九回 小集腾欢举家生笑谑 隆仪敬领满目喜琳琅 第三十回 粉墨登场难为贤伉俪 黄金论价欲组小家庭 第三十一回 藕断丝连挥金营外室 夜阑人静倚枕泣空房 第三十二回 妇令夫从笑煞终归鹤 弟为兄隐瞒将善吼狮 第三十三回 笔语欺智囊歌场秘史 馈肴成画饼醋海微波 第三十四回 纨绔聚豪家灭灯醉月 艳姬伴夜宴和索当歌 第三十五回 佳节动襟怀补游郊外 秋光扑眉宇更人山中 第三十六回 山馆留宾归途行不得 月窗寻梦旅舍夜如何 第三十七回 兄弟各多情丛生韵事 友朋何独妒忽绝游踪 第三十八回 拥翠依红无人不含笑 勾心斗角有女乞垂怜 第三十九回 情电逐踪来争笑甜蜜 小星含泪问故示宽宏 第四十回 胜负不分斗牌酬密令 老少咸集把酒闹新居 第四十一回 当面作醉容明施巧计 隔屏说闲话暗泄情关 第四十二回 云破月来良人避冢妇 莺嗔燕咤娇妾屈家翁 第四十三回 绿暗红愁娇羞说秘事 水落石出惆怅卜婚期 第四十四回 水乳樽前各增心上喜 参商局外偏向局中愁 第四十五回 瓜蔓内援时狂施舌辩 椿萱淡视处忽起禅机 第四十六回 手足情深芸篇诳老父 夫妻道苦莲舌弄良人 第四十七回 屡数奇珍量珠羡求凤 一谈信物解佩快乘龙 第四十八回 谐谑有余情笑生别墅 咄嗟成盛典喜溢朱门 第四十九回 吉日集群英众星拱月 华堂成大礼美眷如仙 第五十回 新妇见家人一堂沆瀣 少年避众客十目驰骋 第五十一回 顷刻千金诗吟花烛夜 中西一贯礼别缙绅家 第五十二回 有约期来畅谈分小惠 过门不人辣语启微嫌 第五十三回 永夜涌心潮新婚味苦 暇居生口角多室情难 第五十四回 珍品分输付资则老母 债台暗筑济款是夫人 第五十五回 出入一人钱皱眉有自 奔忙两家事慰醉无由下卷 第五十六回 授柬示高情分金解困 登堂瞻盛泽除夕承欢 第五十七回 暗访寒家追恩原不忝 遣怀舞榭相见若为情 第五十八回 情种恨风波醉真拚命 严父嗤豚犬忿欲分居  第五十九回 绝路转佳音上官筹策 深闺成秘画浪子登程   第六十回 渴慕未忘通媒烦说客 坠欢可拾补过走情邮  第六十一回 利舌似联珠诛求无厌 名花成断絮浪漫堪疑  第六十二回 叩户喜重逢谁能遣此 登门求独见人何以堪  第六十三回 席卷香巢美人何处去 躬参盛会知己有因来  第六十四回 若不经心清谈销永日 何曾有恨闲话种深仇  第六十五回 鹰犬亦工谗含沙射影 芝兰能独秀饮泣吞声  第六十六回 含笑看蛮花可怜模样 吟诗问止水无限情怀  第六十七回 一客远归来落花早谢 合家都忭悦玉树双辉  第六十八回 堂上说狂欢召优志庆 车前惊乍过仰伴留痕  第六十九回 野草闲花突来空引怨 翠帘绣幕静坐暗生愁  第七十回 救友肯驰驱弥缝黑幕 释囚何慷慨接受黄金  第七十一回 四座惊奇引觞成眷属 两厢默契坠帕种相思  第七十二回 苦笑道多财难中求助 逍遥为急使忙里偷闲  第七十三回 扶榻问黄金心医解困 并头嘲白发蔗境分甘  第七十四回 三戒异时微言寓深意 百花同寿断句写哀思  第七十五回 日半登楼祝嘏开小宴 酒酣谢席赴约赏浓装  第七十六回 声色无边群居春夜短 风云不测一醉泰山颓  第七十七回 百药已无灵中西杂进 一瞑终不视老幼同哀  第七十八回 不惜铺张慎终成大典 慢云长厚殉节见真情  第七十九回 苍莽前途病床谈事业 凄凉小院雨夜忆家山  第八十回 发奋笑空劳书未读 理财谋悉据借箸高谈  第八十一回 飞鸟投林夜窗闻愤语 杯蛇幻影晚巷走奔车  第八十二回 匣剑帷灯是非身外事 素车白马冷热个中人  第八十三回 对簿理家财群雏失望 当堂争遗产一母伤心  第八十四回 得失爱何曾愤来逐鹿 逍遥咬自己丧后游园  第八十五回 衰服近优怜不亏好友 红颜计柴米贻笑方家  第八十六回 白玉锡佳名二花争艳 黄金供滥用一客无愁  第八十七回 私念故乡偏房兴去意 忽翻陈案记室背崇恩  第八十八回 故主宣言群奴半日散 旁人屈指一子八月生  第八十九回 临榻看新孙难言此隐 怀金窥上客愿为谁容  第九十回 露影太荒唐封金预告 怀诗忽解脱对月长嗟  第九十一回 泉水出山残文留旧迹 衣衫刺目烈火火余痕  第九十二回 伏枕染重疴母怀戚戚 传笺盼一顾郎趾匆匆  第九十三回 半夜驰车娓娓谈浮海 清晨破镜凄凉卜下场  第九十四回 病榻起疑团乍惊惨色 情场增裂缝名动离怀  第九十五回 强夺球针病狂怀璧遁 永离鸳帐封步闭楼居  第九十六回 风景不殊游踪增感慨 情怀莫逆闲话自缠绵  第九十七回 冰炭人情失官求内助 泥云身世访主忆前情  第九十八回 院宇出榛芜大家中落 主翁成骨肉小婢高攀  第九十九回 谈笑弄娇嗔新装十索 言行失常态情局孤忙  第一百回 惨语断生平小楼伴佛 狂呼惊夜半烈焰冲霄  第一百一回 两走恸慈怀共看瓦砾 同胞作愤语全没心肝  第一百二回 对客道烦忧初尝苦境 替人流急泪重见残装  第一百三回 对坐无卿愁城生怨色 远来有意情海起新澜  第一百四回 上室迎宾故谈风土好 大庭训子严斥羽毛丰  第一百五回 得意让花骄权门夜叩 失踪惊屋闭旧巷空来  第一百六回 亦假亦真旧邻传噩耗 疑非疑是胜地觅芳踪  第一百七回 决绝一书旧家成隔世 模糊双影盛事忆当年  第一百八回 寄爱写小诗投邮有意 对亲作快语析产何惭  第一百九回 巨室瓜分最怜孺子去 情场球戏难受美人狂  第一百十回 航海倚英雌更谋捷径 弃家付儿辈独隐名山  第一百十一回 驴背遇穷途昙花一现 禅心伤晚节珠泪双垂  第一百十二回 金粉各飘零情场永别 轮蹄相驰逐旧事重提 尾声 消息索哀词人悲秋扇 生涯寄幻影梦老春婆


编辑推荐

  《金粉世家》(上下册)洋洋一百万字,被誉为20世纪的《红楼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金粉世家(全三册) PDF格式下载



先看的电视,后买的书,发现电视中将金燕西给美化了,他完全辜负了冷清秋,他就是一个纨绔子弟。也真映照了婚配时“门当户对”的古话,冷清秋小家碧玉在这个豪门中,不知不觉的就走到了谁都不稀罕,得罪了那些卖弄心计的人


张恨水的文字功底实在了得,追求情节的曲折起伏,故事的生动有味,注重语言的平易晓畅,注意读者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运用章回体这一艺术形式表现现代生活,他的作品总是能在读者之间产生强烈的反响,原著比电视剧更吸引人,张恨水先生用他的文字描摹出了人物更本质,更真实的外在与内心。


据说鲁讯的母亲不喜欢看自己儿子写的书,却极其喜欢张恨水的作品。个人认为文学作品无所谓高雅和通俗,大众喜欢并能够流传后世的就值得一读。收藏!


这本书的下册左上角被不小心撕坏了一点,不过还是很喜欢书的封面,比想象中厚而且字又密密麻麻的,可算是找到一本经看的书了!


先看的电视剧,几乎是爱上冷清秋了,可惜原著中对于冷清秋的描写没有电视剧中丰富,但总体是不错的,值得一看。


书的排版有点紧,但是字不小,正文两边各留五个字的距离吧。总体是本很不错的书那


总体来说,字太小了,感觉密密麻麻的。


比电视剧更无情,大家族“齐大非偶”,实在令人叹惋!!!


就是纸张有点透......


   看《金粉世家》,我完全被书中的冷清秋给迷住了。他们的爱情悲剧,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的,她自己也看得透,“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如果真将他们的悲剧推到金燕西以及他们家族身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站得住脚的,然而今天我只想谈谈冷清秋自己的问题。冷清秋在诀别信中写道“西楼一火,劳燕遂分”,这里面不正镶嵌着金燕西的名字吗?也许从一开始作者就基本将这封信写好了。冷清秋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从始至终都不是,只不过因为她非常之爱金燕西,才让她在很大程度就迁就着燕西,即使她在那个纸醉金粉的家族里,她依然有着最清醒的认识。齐大非偶,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作者爱情观,总之在以前我是不太赞成这种观点的,但是至少在现在我是不反对的的。只是主张自我独立,主张自食其力,不过这一切在那种寄生虫的家庭里注定不会实现。除了读者,在作品里,所有的优势都不向着清秋,即使四姐和八妹和她关系都特别好。也许只能说如果冷清秋没有读过那么多书,没有那么明白道理,抑或是不和燕西冷对抗,事情不或许不会太坏,但是她放不下她的才华,她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这也是我最佩服的地方,但是这也恰好是她悲剧的来源。强极则辱,这是金庸的话,其实在读《孔雀东南飞》的时候我就想过,兰芝的悲剧也源于此。唉,这种事除了长叹,却也实在不赞成女子无才便是德。实在没有必要批判金燕西那种废柴,不值得。


  
  
  看完《金粉世家》,有很多感慨。这是一个悲伤的结局,却又是一个无可挽回的注定的结局。
  
  
  冷清秋是满腹诗书而又清丽绝伦的女子,她清高,也有文人都有的那种孤傲,她娴静美好,这样的她,轻易打动了金燕西那颗桀骜不驯的心,初初相见,她如一股清泉汩汩地涌动在他的心里。她与他见过的大多数女子都不同,如果说她们是娇艳欲滴的玫瑰,那么她就是那清丽温婉的百合,不浓烈,却自有淡淡的幽香。见惯了那么多的浓妆艳抹,乍见这一抹清新脱俗、淡雅素朴,自是与众不同,别具一格。他想方设法地接近她,讨好她,大张旗鼓、大费周章地住在她的隔壁,绞尽脑汁又不着痕迹地送她这个,送她那个,连带地讨好她的家人,终于,赢得清秋的心……
  
  
  可是,仓促间促成的婚姻并没有像他们预期的那样长长久久地幸福下去。我总觉得他们的结局是一早就注定的,是的,如果他们的遇见是一场意外,那么一场美丽的意外,那么,就此开始的两个命运的交缠就是命中注定。注定相遇,注定彼此吸引,注定相爱,注定分离。一个是小家碧玉,一个是富家公子,一个娴静淡雅,一个跳脱浮夸,一个满腹诗书,一个空有皮囊,这样的他们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我想,燕西是不懂清秋的,即使是在他们爱情最浓烈的时候。她的心并不大,她要的只是细水长流的日子,她顾全他的自尊,她给他完全的社交自由,她不干涉他的财政,即使是金铨去世后家中光景大不如前,她可以也愿意和他一起过着精打细算但又平平和和的日子,不图大富大贵……只是,所有这些,燕西不懂,他不懂清秋所想,不知道她的多愁善感所为何事。其实,他们的差距一直一直都在,只不过当爱情还在时,这些被爱情的光芒遮住了,一旦爱情不在,甜蜜不在,那些被遮住的东西便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大行其道。清秋一味地退让容忍,而燕西又只顾自己……
  
  
  冷清秋,人如其名,个性不免冷了一点,又极重视自己的人格尊严,在金家又是处处小心,时不时地想着所谓的“齐大非偶”,又多愁善感,而燕西又不大管束自己,结了婚依旧整日整宿地不回家,又捧戏子,又会朋友,好不热闹?!如果换了别的女子,也许就将就着过了一辈子,谁又不是这样的呢,可是,她不是别的女子,她是冷清秋,她要的幸福不是这样的,如果不能圆满,那就索性不要了吧。这样决绝清高的她,不免让人怜惜又敬重,读完书很久,现在想起来还是会有淡淡的忧伤。
  
  
  想起以前零零星星看过的《金粉世家》的电视剧,看完了书,再想想,感觉拍得很不错,董洁饰演的冷清秋倒是蛮符合书里的人物,我要再追一追这个剧。
  
  


    金燕西身上有几乎所有纨绔子弟的缺点,只有对那些爱他敬他的女子,他才能轻佻玩弄辜负伤害,而那些摆明了把他当凯子的女人却将他吃的死死的,一言以蔽之,贱格。
    爱他的人,比如说他妈和他姐姐,苦苦的劝他,想帮他改掉那些个纨绔的毛病,可是他呢,哄之骗之,一边口不对心的应着,一边变着法子从母亲和姐姐手上骗点钱使。
    白秀珠爱他的时候,他有时候也去安抚一下她的小姐脾气,但毕竟还是见异思迁,被三儿的可不光是冷清秋一人,金燕西见了什么样的女人都要去风流倜傥一把的,我要是白秀珠,不说后来哥哥有势力了,就算破落了也不能找这么一个人受这个气。
    冷清秋倒是爱他,想跟他好好的过日子,可人大少爷嫌这位七少奶奶又是迂腐无趣,又是小门小户,嫌她管他,嫌她给脸色看,嫌她身上每一件东西都姓金。就算是感情最深的时候,也不是金燕西一见钟情非卿不娶,他惊艳了一小下子,吩咐下人去找这个姑娘,等手下找到告诉他的时候,他早就把这个女学生给忘了。
    他这么有本事,如果索性对谁都这样吧,也算是个风月场中的浪子,可惜一遇上狠的他就成了雏儿。白莲花白玉花两个戏子,从他手上连敲带骗的弄到的钱,可比冷清秋到手的多多了,就这样人家还没卖身呢,最后金少没钱了,俩女人当场就甩了这个大头又傍上一个,结果我们的金七爷就恨恨的想了想,觉得犯不上和两人有眼无珠的女人较劲,转身走了。要我说,秀珠你逊毙了,一样姓白,你看人家那两个戏子,他们泡你的男朋友,同时花着他的钱,你自己还得拿着你哥哥的势力往上贴,你中二的没边了你自己意识到没有?
    要我说,金家败就败在性别错乱上,他家的几位女公子,个个坚毅果敢,冷静睿智,要眼光有眼光,要志向有志向。而他家的少爷,就连包个二奶都包不好,还指望他们干别的?至于那几个少奶奶,更是春兰秋菊各领风骚,打总理太太往下,名门风范的大少奶奶,女权先锋的二少奶奶,贼不走空的三少奶奶,满腹诗书的七少奶奶……但凡这些女人中有一个是男的能当起家,金家也不至于败成那个样子。


  金燕西劈腿冷清秋,白秀珠几天之间就成了旧人。
  
  书里冷清秋的性格还没有白秀珠来的讨喜,白秀珠小性子到底是直来直去的,冷清秋却是敏感至极要强至极。逼着金燕西将两人关系在两家挑破那段就是,虽然金燕西是在踌躇犹豫,但冷清秋那股逼人的劲儿足以见得结婚后,肯定是个要把金燕西看的死死的妇人。
  
  金燕西给阿囡写信那一段很是喜欢,戏里是给小怜写的,那时候看戏就很印象深刻。
  
  梅丽要去做傧相,但这戏全都到了小怜身上了,又是新衣服,又是剪头发,家常事真是热热闹闹快快活活的。那时候剪短发是女子赶时髦,那时的齐肩短发或齐耳短发可真乖啊。
  
  金鹏振捧的戏子叫“玉芳”,他老婆叫“玉芬”,名字起得真好,一看就知道有戏。


  若说一句话评价《金粉世家》,感觉只这题目四个字,就已评价的恰到好处了,再多说也不过是为此四字衍生的赘言。
  我有着很深的先入为主的概念,虽然很清楚电视剧与原作的差别甚大,但依然觉得,电视剧版本也是一部很优秀的作品。每当看到书中人物,不论角色大小,甚至是金荣,清秋的舅舅,很自然的都会把剧中的形象嵌进书中。虽然到后期,因燕西与清秋已经越发与剧中不同而开始有了自己的形象,但至全书结尾,对金家众人的感觉依然觉得就是剧中的样子。不得不说,剧中的每个人物,真的演绎的太是精准,恰到好处。
  书中的燕西,真的无情,太过无情,原来真的只是一个纨绔子弟为了一时的兴趣去追求的一件东西,得到了,到手了,玩腻了,就完全撇了不要了,一丁点的情谊都没有,甚至都不会再去想下那个曾经喜欢过的东西。
  这样的燕西,越看到后期越是心寒,越是想念电视剧中的那个燕西,想到陈坤冒着大雨在路上追清秋,想到他看到清秋住的房子最终在他眼前烧成灰烬时那颗心也同时被烧成灰的绝望,至少这个纨绔子弟曾经说过“我这辈子从没爱过清秋以外的女人”。
  可是,书中的清秋,本也没有那么清濯无污,她嫁给燕西也是希望从此能过上美好富足的生活啊。不过,追求美好生活的想法谁没有,到最后她能不拿金家一针一线的离开,也真的是一位有骨气的女子。
  另一位印象很深刻的人,其实是金太太。我很喜欢她最后在山上目送女儿们回北京时说的那些话。北京就如同一个巨大的梦境,每个人都在里面追着自己的梦,而纷纷扰扰大半辈子,最后又留下了什么呢?反而是这深山中的清净最自在。只是不太接受,这样一个历经前清和民国游遍中外的金太太,最后却因为放不下儿女而觉得自己的修行很失败而伤心的觉得将不久人事。若反而看开那多好呢。就算依然放不开,也可觉得继续修行,甚至说同时也为儿女祈福,又为何变得如此消极呢?
  书中的每个人物,真的刻画的都很真实,每人的性格都很丰满,都实实在在。就不一一列举了。
  最后,当一代豪门终将解体,真的就如同火车上燕西拿着的线条,即使再长,在火车中也不过能牵扯那么不到一分钟。要散的,终将会散。
  不过真的很好奇,被清秋培养大的儿子,长大后是个什么样子的呢?


  抱著讀一本長篇小說來消磨時間的心態就借來了金粉世家。小時候是看過電視劇的,情節什麼的卻什麼也不記得了,如今來讀也猶如新故事一般。初讀時感覺是不入味的,加之每回如紅樓夢似的小標題,讓人抱著一種任重而道遠的態度去啃,讀之後來卻越覺有味,張恨水將這一大本人情帳記錄得如此也實在不易,清秋與燕西的愛情只是線索,在這個金氏大家庭裏,每個人都是主角,品著自己的酸甜苦辣,努力地過活。


  的确和电视剧感觉相差挺大。没那么浪漫,现实的很多。
  
  看看燕西父亲和哥哥们的样子,就不要奢求燕西是个钟情的男子了。身边的男人们都是那个样子,他要不是那个样子,倒是奇了怪了。也别说燕西从没有爱过清秋。那时候他们都还不到20岁,相恋相伴的岁月短短不到两年时间。这两年对他也刻骨到要演三部电影,那不是没有爱过。只不过在他的逻辑里,他做的都是好的,都是对的。
  
  清秋呢,开始的时候是被燕西用钱所表达的真心所动,对燕西并不了解,对燕西家里的男人们也不了解。不知道她开始是怎样期待燕西的。这样就为他怀了孩子,喜忧参半的嫁给他。后来倒是清高的不得了,非要出去独立不可。看看佩芳,大着肚子男人在外面找妓女做小老婆,日子也过来了,最后凤举查帐查到了她,倒是没给个结果出来。清秋并不适合过这种所谓的贵妇生活。
  
  很好奇,捧戏子这件事情是不是就是书里写的这样简单。对燕西而言,花那么多钱捧两个女戏子,得到了什么呢?图了个什么?就是抱着跳跳舞这么简单吗?
  
  还有金老太太为了大家庭的解散,悲伤的不得了。她要是今天翻起身来看一眼,还不得后悔自己流了那么多眼泪。今天怕是没有人愿意过那样大家庭的生活了吧?
  
  唉,爱情这件事情,发生过后,幸福与不幸福,真是难说啊。


  小时候看的是电视剧,只不过被简单的戏剧冲突吸引。感觉不过是讲述两个青年男女的情爱故事而已。而且为冷清秋的遭遇愤愤不平,也频频唾弃那些太太们的丑恶嘴脸。直到高中时认真把原著读完,才开始了对这部被称作“民国红楼”的巨著开始全面的思考。
  
  金在五行中取萧杀之意,书名就注定了金家其家族的败亡,燕西其婚姻的毁灭。在五行之中,若把冷家当做“水”,那么按照金能生水。结局应该不会太差。清秋舅舅因为结识金家,谋得了好差,冷家社会地位提高不少,况且冷家本来就不是穷困潦倒的境遇。如此一来,清秋悲惨的结局全都归咎于燕西的过错。从读者(观众)的角度来说,清秋年轻貌美,又知书达理,自然能博得大家的无限同情。燕西自然摆脱不了纨绔子弟的标签。从现实意义来说,是什么注定了燕西这样的个性,金家应该担当责任吗,燕西对清秋的不忠,是对民国时期上流社会的折射吗。
  
  开门见山地说,我认为张恨水先生不过是塑造了一个庞大虚幻的金家,用于展开故事,和衬托清秋命运多舛的一生。并非对现实又所指。因为,出身豪门与成为纨绔子弟,完全无关。
  
  直至现在,大家受新闻事件和洪水猛兽般舆论的影响,还对富二代,官二代嗤之以鼻。用这样本身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标签去看待人和事,真是冲动和不成熟的行为。便于和原著的时代更为接近。所以,先从民国时期的人物说起。
  
  《金粉世家》中,金家的命脉,系与燕西父亲金铨一身,金铨作为国务总理。事实将会证明,身处国务总理高位的人并非不懂怎样教子,怎样持家。国务总理之子也并非成天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吃喝嫖赌。唯一记得的一个民国总理是段祺瑞,对其家室和生平不甚了解,故不作评判。1927年民国迁都南京,国务总理便更替为行政院长。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至今,那么多行政院长,宋子文,孔祥熙,蒋介石,蒋经国,孙科,何应钦,直到连战。哪一位不是出身豪门且饱读诗书,终成大器。并没有抬高这些政治领袖的意味。
  
  宋子文之父宋耀茹,留美归来结识孙中山并随其访问日本,民国成立后与夫人蕴育子女六人。其中除了企业家宋子安和音乐家宋子良。其余不是政界精英,就是嫁给了政界精英。儿子宋子文和女婿孔祥熙后来也成为了行政院长,女儿宋美龄更是第一夫人。
  
  除了宋家,蒋家子女也毫不逊色,长子蒋经国,次子蒋纬国,均是留洋归来的军事领袖。四大家族其余的孔家和陈家也不必多说。
  
  若这些民门望族都像金家那样的衰败,民国何以延续那么久,岂不成了付不起来的阿斗了。
  
  毕竟不同于红楼,金粉世家的历史背景没有那么遥远,读者难免要与现实对照。怜悯和同情伴随着的极大仇恨,想必不是那么理智吧。
  
  


  金家的少爷邂逅了冷家的小姐,她的乖巧,她的脱俗,给这位七少爷带来了不一样的风。
  他心想,这样乖巧的女子,若是娶回来做老婆,定不会像米斯特白那样处处管着我。
  她琢磨,只听说金家家大业大,到底是怎样的情形,能去他家看看就好了。
  就这样,经过各种“巧合”,两人相识,相爱,私定终身。
  冷太太说了四个字:齐大非偶。
  她说:妈,等到我和燕西结婚了,我们就一起读大学,一起出国。
  带着这样的信念,冷小姐披上了婚纱,成了了金家的七少奶奶。
  新婚里,她想回娘家,他带她偷偷回去。她不想过得太奢侈,他把账目交给她。
  新婚后,她觉得丈夫花钱大手大脚,他觉得太太不懂得为人处世。她觉得丈夫不学无术,他觉得太太顽固无情趣。
  就这样,小变扭变成了大矛盾,大矛盾变成了大争吵,大争吵又变成了大冷战,最后变成了一纸诀别书。
  冷清秋带着孩子走了,靠卖字为生,养活儿子,对燕西竟没有了一丝留恋。金燕西也走了,收到诀别书时,没有任何的感伤,就连儿子离开他,也毫无感觉。一家人只是在担心,清秋的离开会不会把金家的丑事揭露。
  就这样,两个不一样的人吵着闹着要在一起,最终又吵着闹着要离开。没有凄美,只有凄凉。
  还记得电视剧中金燕西的一段台词“百合花就是百合花,种在葡萄架上,最终还是会凋谢。”这其中没有谁对谁错,只是自己都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那么爱着对方。于是,先骗了自己,也骗了彼此。
  若人生只若初见,或许结局会比这个更好吧。
  


   清秋是金家最后一缕精魂。她一走,金家便如失掉了生气,“迅速地萎谢了”。满屋华贵也不抵一袭素衣。清秋也是料到了如此吧,加之燕西对她既无伉俪之情,于怀中骨肉更无父子之义,便借火而遁,宁肯旧家成隔世,盛世忆当年,也不愿异心以散居,貌合而神离。先前我说她是涉世未深的肤浅女子,只因她碰见的是燕西这般的翩翩公子,出手大方,言谈生趣,叫一个未出阁的女子如何拒绝?“齐大非偶,古有明训,秋幼习是言,而长乃昧于是义,是秋有今日,秋自取之”,这样的句子,只会教人心痛,谁舍得责她当年清纯无知!
  
   以一种决绝的姿态,舍掉万千繁华,纵蓬窗茅户,几榻生尘,亦可安身。那个清丽淡雅的女子身体里面蕴藏着令人心惊的悲壮与绝美,一旦迸发,便足以淹没那金玉砌成的败絮之家。这一股洪流,燃气了那场大火,卷走了最燕西的最后一丝念想,把他阻挡在自己的生命之外。更何况,他早已投向了白秀珠,以往的钟情,不知又分给了几人。
  
   鲁迅说娜拉出走以后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可清秋这一下实在漂亮,诀别书更是字字铿锵,觉悟怨妇弃妇的声气。“高明之家,鬼瞰其室,虎尾春冰,宜有以防其渐。以先翁位高德茂,继祖业而起来兹,本无可议。若至晚辈,则南朝金粉之香,冠盖京华之盛,未免兼取而并进,是非青年所以自处之道也。”与君长诀后,不忘醒其家人,可惜这一堂混账,无文治武功,长挑拨弄巧,如此沉重肃正之言,众人只见其文采,却略其苦心,祖宗荫德败光之日不远矣。
  
   忽又想起卓文君那一首《白头吟》,未尝不是清嘉响亮,却带有她特有的智慧,深情仍不忘,留君退路耳。她气犹未平,又补写道:“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卓文君是在与一个已无意的男人诀别,而清秋要舍却的,更有家族与时代的锁链!
  
   从古观之,闺怨诗弃妇诗不尽其数,连那骄奢权重的陈阿娇也请司马相如作了《长门赋》凭吊自己的爱情。写了又如何?那司马相如也曾无意卓文君而欲纳妾,又怎明白女儿心思?这厢书罢墨犹香,那厢多情手已把玩新人发。女人家哭哭啼啼,实在叫人心烦。倒不如手放开,还他清净,归我本心。中国的这些诗就是一阵又一阵的哭声,怨男子不专,恨自己命苦,几千年间有几人逃出了这固有的模式?
  
   清秋的这一把火,燃尽旧日尘念,烧光种种羁绊,更把女子的怨变成了灰烬。我可以看见,从火光里走出的清秋,已不是那个不谙世事的少女。与其说她逃离了这个囚笼,不如说她琵琶别抱为自己另开了一扇门。她身后,是无尽旧日空茫迷梦。


  没看过电视版,所以无法评价电视版和小说的区别
  
  看完之后的感觉就是这样的爱情才是现实中的爱情
  
  清秋与燕西,两人间的感情不过就是白玫瑰与红玫瑰的另一版本
  
  没得到的,总是好的
  
  几个月后,对于燕西来说,清秋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了
  
  其实,清秋还是那个文静,清冷,富有文采的清秋
  
  只不过过了新鲜期,对于燕西,她已不再有神秘感了
  
  已经是自己的妻子了,不再是那个遥遥不可及的人了
  
  无论妻子是谁,注定都是要被他抛弃的
  
  只不过清秋不幸,不幸被他的花言巧语多迷惑
  
  无知的少女,总是容易这样看似美好的东西所迷住
  
  悲剧的原因很多
  
  不过说到底还是燕西的贪玩,花心,清秋的涉世未深
  
  有人说,这是民国版的红楼梦
  
  一个大家庭,无论过往多么繁华,最终还是逃不过树倒猢狲散
  
  而金家的解散,更多还是归咎于金家少爷们的堕落
  
  纸醉金迷的生活,以为有个靠山变可一直堕落下去
  
  但人的一生却始终还是要靠自己的
  
  他人的命运和心始终都是变数
  
  想要好好生活,始终还是自己有些本事的好
  
  金夫人,到头来儿子们竟一个也不成器
  
  不得不说也是悲哀的事
  
  不到一年的时间,却把人间该经历的都经历
  
  无法释怀的书,无法言语的感触
  
  烟消云散,不必太过于强求,不必太过于较真
  


  每思及《金粉世家》,感慨不能言,然胸中终日有回肠之荡气,必抒之而后快。
  概张所书乃民初朱门之事,以燕秋爱情之由记金家荣衰。然余又觉此言失之偏颇,似有以燕秋爱情为主题之错觉。窃以为大家庭人情世故乃作者立意所在,颇似曹梦阮所著之红楼。
  燕似宝玉,然灵气有余,而痴性不足也。宝玉以女儿为水,弃男子如敝履,燕则浑然无所知。痴处亦痴,为秋辗转。然终仅是一喜花之人,既摘之则弃之。及至以秋为妇,而后生厌,冷漠相恨不相见,实令人心寒。论及其为珠、二花所费之心思,所掷之钱财,亦豪门纨绔习气也,终不能与宝玉之疼惜相拟。
  秋遍览经纶,诗才堪比咏絮,素日亦以清高许人。惜以百合之质,终陷泥淖。始则以自身之皎皎见误于人,终则见弃于燕。及至卧病床榻,俯对孤儿,唯与青灯长泪为伴,不亦悲乎!
  世人赞珠者鲜,以其骄纵失礼,然余爱其爱憎分明。初时心许于燕,则轰轰然不畏人知。既伴燕左右而不知燕心已别属,纯真如斯,非一小姐脾气可简括之。吵闹啼哭,皆因真性情。
  秋似钗,珠比黛,皆女子中极品。然燕非宝玉,惜哉!


   读完许久,不知如何下笔。
   有时爱情徒有虚名。
   徒有虚名的又何止是爱情?
   更是人心。
  
   这世上最常见的就是人心,最难辨识的也同样是人心。《金粉世家》残酷、精彩、动情、感人,也正因为它是一部关于人心的书。
   有人把《红楼梦》与《金粉世家》对比,因为都是讲诉大家族的兴衰荣辱,悲欢离合,但《红楼梦》的人心却实实简单得多,也不现实得多。而《金粉世家》则是更为尖锐,冷眼看待人心。
   冷清秋不是林妹妹,心中有着更多的多的自己的盘算,也更符合自己的名字,冷清秋,冷眼对世,清静无为,又决绝如秋风,毫不留情。读罢全文觉得对于清秋有两段最为精致且切中恳切的描写。一段是她婚后回家探母,感目伤怀的心理描写,“心想,这种境界,茶热香温,酒阑灯烧,有一个合意郎君,并肩共话,多么好!有这种碧窗朱户,绣帘翠幕,只住了我一个含辱忍垢的女子,真是彼此都辜负了。自己明明知道燕西是个纨绔子弟,齐大非偶。”清秋看人不可谓不毒,此时也已经将二人的关系看的清清楚楚了。只是看清容易,斩断情丝却太难太难。如果清秋此时可以拂袖而去,或者之后的伤害也便可以避免了。毕竟,燕西与清秋除了互相辜负,慢慢的也变成了互相折磨,互相消耗。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清秋不一定想不到这层,只是身不由己,心不由己。可是这一心软,也便注定了之后的悲剧。另外一段,也便是全文中最为动人,也是最为体现张恨水功力的清秋的绝交信了。“君子绝交,不出恶声,秋虽非君子,既对君钟情于前,亦雅不欲于今日作无谓之争论。” 这种在分手时极其浓重的感情,太多复杂。有失望,有自尊,有高傲。非极端高傲之人,难以以如此姿态面对深爱之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也便是对清秋最好的注脚。只是美人不再风华绝代,也无人再为佳人倾心相许。
   金燕西,也真真不是宝哥哥。深吸一口气,重重的在键盘上敲出九个字的字,金燕西是一薄情之人。他从不知道何为爱,追求清秋只是为了得到。他也从不知道何为孝,听从父母只是为了金钱。他更从不知何为仁义,日日忙碌无一不是拈花惹草的少爷习气。然而本书最为成功的却也是金燕西这一人物。他的无情,不着痕迹,但令人发指,超过晚香,超过玉芬。张恨水先生也毫不吝惜地把全文最为无情,甚至无耻的句子交给了燕西,在听完清秋的绝交信后,“她自己愿意写这信和我脱离关系,我也没有什么对她不住。只是自己第一个儿子,白白是让她带走了,心里总不能完全抛得下。但是留了儿子,其实也不能不留他的娘,崭新的人物,牺牲个吧儿女,又值得什么放在心上。”每个字都有千斤之重。果真是至亲至疏夫妻。不想再用刻薄的语言去描述这个男子,毕竟连清秋都能放得下,我又何须挂怀。毕竟岁月有情,做无谓的争论又有何用。
  
   其他人物也不想一一赘述了,读者自可细细品读,无一不是红尘中的痴傻人。但却不想指责其中任何一位,因为终究这都是人心。错的或许真的是清秋,她进错了故事,看错了人间,听惯了才子佳人,嫣然一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童话,也便相信了。其实这世间有的是悲欢离合,人情世故,独独少了童话。世界这样本没有错,但是身处之中,却无法看清,也便不能怨怼他人。
   梦境可怕的地方在于不到梦醒时分,自己不会发现在做梦。梦境残酷的地方也在于梦醒时分,自己已回不到睡梦中了。
   但是也只有此时才懂得,其实自己爱上的可能不过是梦魇中的百转千回、胆战心惊。
  
   因为经历,所以懂得。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金家最热闹的时候是看戏。老大衙门挂职,烟花巷一夜走遍;老二、老三戏楼常客,男伶坤角一把抓;四、五、六、八淑女名媛,老七燕西翩翩公子。这一家子,对看戏有着不减的热情。你看那,老爷公子在后台与众伶调笑,媳妇小姐于前座切嘴皮子,好不和谐。金家偌大的戏台子哈桑,不知演的谁的传奇。
   燕西结婚,几位公子腾了地儿给自己留了个小戏台,惹得几个嫂嫂暗窥频频,这一段着实精彩。最喜佩芳与玉芬百叶窗外的情形。佩芳看见凤举闹,本来有气,好在他是有姨太太的人,自己虽胜不过姨太太,也不愿丈夫为姨太太一人夺去,现既有女戏子有来与姨太太争,虽然心里很不痛快,却也味同鸡肋,恋之无味,弃之可惜。倒是玉芬气不下,眼神飞过窗叶缝把鹏振不知剐了多少刀。这一对妯娌,佩芳自己寻了平衡,反过来又去安抚玉芬了,其实她何尝不是另一种心理安慰:这几兄弟都好不在哪儿,怄气的不止我一个。想着这样一个大家庭,亏空的亏空,捧角的捧角,讨小的讨小,自己这档子事儿,不过是这一片金碧辉煌中,落地大窗钱质地优良做工精美的窗帘下摆缀着的一点流苏,谁人在意呢?先生妙笔,寥寥数句而已。
   金铨临死,哥儿几个四处寻不着,到了还是在后台醉生梦死。才于温柔乡中偎红倚翠,却听家中大梁轰然倾塌。这一出叫“声色无边群居春夜短,风云不测一醉泰山颓”。又是戏台的故事。
   老夫在燕西婚礼上发表了一通自由恋爱民主治家的讲话后,摇身一变又成了封建家长制的代表。戏院这种地方,他自然是不去的。于是,太太接了他的授权,在金家搭起了戏台子,玉芬鹏振过了一把戏瘾,座下人纷纷叫好。喝彩声仍犹在耳,花败人散两不知。
   金家人听着戏子依依呀呀,感受着戏内的悲欢离合,亲历者西外的人情冷暖;而局外人又以金家为戏,回念繁华似昨,嗟叹人生如梦,过去的车水马龙已如尘烟般逸散,徒留今日的爱恨情仇都付与那断壁残垣。小怜一游,金家败落之势已无可挽回。后记中有了燕西清秋,却只字不提余下人等。有好友劝张恨水先生仿《红楼》,各人结局一一点明,先生却没那么做。点明作甚?不过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我得来说说变心这回事。或者是突然变心这回事。
  一段感情结束的时候,总有人问:“他怎么就变心了呢?”他怎么突然就变心了呢,明明还好好的啊?“
  我觉得金燕西在此是个非常好的解释。
  认识冷清秋之前,金燕西和白秀珠是公认的一对,两人一段时间形影不离的,白秀珠脾气不好,每次说话话里带刺的,金燕西就去哄,单单这一段,和宝黛又有何差别?然后燕西认识的清秋,一见钟情,他让金荣去寻找这个姑娘,等金荣费劲心思找到了,回去告诉燕西,其实他已经忘了这回事。或许就没这个故事了。这个时候,他的想法是既然找到了,就去看看。然后他开始接近清秋,租房子,办诗社,送鞋子,送珍珠,约看戏,学写诗,翩翩公子,清秋也被感动了,聪明的没有看出燕西的诗其实是她舅舅代写的,送来那么贵的珍珠,她也市侩的收下了,书香门第,看得出知书达理一切按照规矩的姑娘,竟然婚前怀孕了。
  我想,要不是因为这样,怀孕的时候正值燕西感情正浓的时候,或许他们也未必能结婚了。于是匆匆忙忙的结了婚,不知道突然被抛弃的白秀珠,不知道燕西正在捧的戏子白莲花,不知道很多很多的红粉女朋友,清秋忘却了”齐大非偶“的教训出嫁了。
  换个角度想想白秀珠,以前郎情妾意,现在如客人相待,竟然到了燕西结婚的时候才明白知道自己被抛弃了,情何以堪。
  婚后的日子没好几天,燕西又开始也不归家,或者半夜才回来,他捧戏子,会朋友,一天一天很忙。佳人在侧,他已经没有感觉了。他看着几个哥哥嫂子,最怕的就是清秋会约束他。存着这样的念头,他时时防备,处处多心,清秋随便问一句话就觉得”你果然也学嫂子来管我了“,他又遇上了白莲花的妹妹白玉花,这个戏子,这个姑娘,有别的戏子没有的文气,他一眼就喜欢上了。为了博她一笑,他带着这姐妹两买首饰买鞋子买各种,姐妹两也变着法子用他的钱,这是这书里我最最讨厌的两个人了,精明世俗,白长了一副好皮囊,可是燕西喜欢,即使老爹死了,老妈病了,分家了,钱没几个了,清秋自从生产后一直病着,他不管不顾。他甚至连清秋的首饰都拿了去送她们。清秋要阻止,他说,你看看你全身上下,什么姓金,什么姓冷,这是金家的东西。
  一把火,把清秋住的房子烧了,清秋生死不明。燕西连登报寻人都不是很愿意,有消息说清秋跳河死了,燕西说如果死了,我倒是愿意出丧葬费,连他姐姐都看不下去了。又有消息说清秋没死,燕西一听,又嫌多了样烦心事。清秋走了,还带了他的儿子,燕西只说我这么年轻,孩子总还是会有的,丝毫没一丝挂念。
  又说道白秀珠,金家没落的时候,秀珠打算和燕西一起去德国,按照电视放的,秀珠是耍了燕西一场,书上虽也有白秀珠为了报复冷清秋抢了她爱人故意和燕子走进一段,但是在去德国这件事情上我觉得还是真诚的,只是后来出了意外没有顺利的去成,如果燕西真心对她坚持下去,出去也是可能的。但是燕西巴结了一阵子之后,又觉得何必这样苦苦伺候她,说道”伺候“,又可见燕西对她不过是利用成分更多,何谈感情。
  书的最后,清秋带着孩子走了,燕西和秀珠也没有再联系,燕西跟着姐姐出国,走前遇到了白莲花两姐妹,他想避开没避成,只好坐下来寒暄了几句,这时对她们燕西也没什么感情了,她们,只怕是一直就没感情在燕西身上吧,连送都没有去送。
  纵观燕西对女子的感情,好的时候,恨不得把什么都双手奉上,不好了,连死了都没啥二话。你说他怎么突然不爱你了,其实,他爱过你吗?
  什么都没发生,就不好了,再也没法挽回了。
  或许是爱自己居高临下,对待感情看似奉承,实则施舍的,讨好自己的感觉罢了。
  


   初中时看完同名电视剧,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问同桌:“燕西是爱过清秋的吧?”同桌幽幽地来了一句:“什么叫‘爱过’,分明是一直爱!”两人便又在一片百合的意象中嗟叹不已。高中终于有机会看原著,说来惭愧,洋洋百万字都是在语文课上翻过。张恨水先生《读书百宜录》兴许可加一条:清风扶柳,淡日满身,学堂无事,旁有知己,宜共读《金粉世家》。后排一男生,同我一样对电视剧版推崇之至,便邀来同读。在那样紧张的气氛里,我们一同挥霍那所剩无多的青春。
   这情景,大概和剧里燕西任国文老师一幕有些相似。清秋这样的女子,如何才能和燕西刚刚好碰撞?一个怒放在幽谷,一个盛开在闹世;一个是一抹“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淡淡春痕,一个是一缕“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浓浓夏风。公园、酒馆、舞厅、诗社,似乎都不合适。只有在大街上。最是平常的地方,能让人看透一切背景。千千万万人之中,他独看见了她的掩嘴一笑,马鞭落地而不自知。我喜欢品玩人这样的痴态,置万物于不顾,随着自己的心性,目光所及之处,便成一片风景。
   这样的开头在现在可能充满梦幻,结局亦是团圆,可直至看完最后一章,相似的场景再次出现,金粉依然飘零,千言万语只剩一把惘然。他们原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燕西的不经意一瞥,才有了后来的故事。可是,是从什么时候起,清秋已暗暗接纳了他?布料,剪发,珍珠?都是些物质的东西,难不成要我承认冷清秋是那种被表象蒙蔽的涉世未深的肤浅女子?及至后来的未婚先孕,我才霎时从自己的世界里掉了出来——燕西或是不愿意吧,若不是为了这事。他一步步地搭建同乡苍穹的梯子,想要得到那颗他认为不同寻常的星星,他是得到了,拿在手里却无从适从,那么,便带它回世间罢,星星倒是还散发着光芒,他却渐渐发现了,在世间他可以随手携来一片云,降下一阵雨,采取一捧花,献给一群人。他把星星温柔地用丝裹起,放在其他人其实自己也不会去碰的地方,安心地去做各种省力且讨好的营生。燕西是纨绔子弟,清秋不是不知道,她只是在努力维持一段不知何时开始却在开始的一刹那便已结束的爱情。情感本虚无,沉浸在感情的世界里,惝恍迷离,不知所往。
   世界将把我们带向何方?怀着未知踏上征程,醒来时才发觉,我们仍旧停留在开始的地方。


古文功底不错


金燕西是个混蛋,让人又爱又恨,欲罢不能


“你说他怎么突然不爱你了,其实,他爱过你吗?”《金粉世家》全篇最好的解答


真的不喜欢书中的金燕西。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