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司汤达论爱情

司汤达 团结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8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作者:

司汤达  

页数:

495  

Tag标签:

无  

前言

一个作者请求广大读者宽宥是徒劳的,因为书已出版的事实正好否定了这种所谓谦虚。他宁愿信赖他的读者的公正、耐心和不偏不倚。尤其是最后这一条,正是本书作者所希冀的。由于在法国经常听到谈论对“真正法国的”作品、见解、情感,所以他有理由担心,他如实地描写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且只对无处不在的真正情感和见解表示尊重,他可就要惹得那种专有的感情来攻击他自己了,因为我们知道,若干时候以来,是把那种专有的感情当作美德来看待的,尽管其特性是什么还是非常模棱两可的。事实上,如果人们刚一跨过莱茵河,越过各条山脉或英吉利海峡,什么历史、道德、甚至科学和文学都必须是真正德国的、真正俄国的或意大利的、真正西班牙的或英国的,那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如何来看待这种地理的裁定或事实呢?当我们看到诸如“真正西班牙的献身精神”、“真正英国的美德”之类的说法被严肃地用于外国爱国者的演说中时,也正是我们怀疑这种在别处也起着支配作用的一切相似的感情之时。在君士坦丁堡:和在所有蛮族人那里,这种对自己国家盲目的和狭隘的偏袒,乃是一种只论血统的狂热;而在各文明国家的人民中,那就是一种痛苦的、不幸的、令人不安的虚荣心了。而这种虚荣心,你一旦多少伤害它一点儿,就会陷入绝境。

内容概要

  这本书在初版时,几乎无人问津。问世后11年,只卖出了17本。  但今天没有人不认为它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思想家常常不见容于他的同时代人,司汤达活在18世纪与19世纪之交,却是“为20世纪而写作”的。他的“伟大”,是在一个世纪之后。  这本书被认为是充分展现作者“两面人”性格的最典型作品:深刻感受与冷峻分析、多愁善感与理智有加、自大与自虐、真情与把玩……  他对梅蒂尔德一往情深,但梅蒂尔德不爱他,也不理解他。他以“失恋者”的身份,成就了这部书。它是一位“失恋者”情感的宣泄,所以这本书被视为作者本人情感经验与追求方面的“秘密忏悔”。  在这一点上,它有点类似于文豪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司汤达(Stendhal)司汤达(Stendhal),死于1842年,他的文学声望,迟至50年后的19世纪末才到来。他在世的时候,几乎没有人承认他的“小说家天才”。巴尔扎克算是惟一的一位,但巴尔扎克文章的发表,是在司汤达临死前两年。 他对“情感”的问题敏感。他七岁时失去母亲,刺痛他的心。他感到孤独,同时产生对父亲的怨恨。他一生都在强调丧母后家中的沉闷压抑气氛。父亲也许是爱他的,但他从此感受不到 这份爱。 他主要以长篇小说闻名于世。他被视为19世纪上半叶法国最具独创性、最复杂的作家之一。

书籍目录

初版序序一序二最后序言1.关于爱情2.关于爱情的产生3.关于期望6.萨尔茨堡的树枝7.两性在爱情产生上的不同10.结晶的例子12.结晶(续)13.关于初恋、上流社会和不幸17.爱情胜过美貌19.进一步探讨美的种种局限21.关于“第一眼”22.关于迷恋23.关于“一见倾心”24.在一陌生国度里旅行25.介绍26.关于羞耻心27.关于眼色28.关于女性的高傲29.关于女人的勇敢30.怪异而可悲的情景31.萨尔维亚蒂的日记摘录32.关于亲近34.关于信义35.关于嫉妒36.关于嫉妒(续)37.罗克桑娜38.关于受伤的自尊心39.关于争吵中的爱情医治爱情的药方41.关于各国的爱情生活状况.法国42.法国(续)43.意大利44.罗马45.英国46.英国(续)47.西班牙48.爱情在德国49.佛罗伦萨一日50.爱情在美国51.爱情在年北方蛮族征服图卢兹前的普罗旺斯52.十二世纪的普罗旺斯53.阿拉伯54.关于妇女的教育55.对妇女教育的反对意见56.续(之二)关于婚姻57.关于所谓的美德58.欧洲婚姻情况59.维特和唐·璜60.关于惨败零里摘录

章节摘录

注意,正是在这时,而不是以后,那个他所爱的女子能残酷地扼杀他的期望,用当众鄙视他的态度来对待他,使他想再见她的愿望成为泡影。爱情的产生可以在所有这些阶段有较长的期限。在那些冷漠和谨慎的人身上,爱的期望更持久。对上了年纪的人亦复如此。能使爱情保持长久的,是第二次结晶,在这个时期,人们时刻都会感到,要么被爱,要么去死。你对爱愈来愈坚信不疑,又经过几个月的爱恋而成了习惯之后,难以想像会中止这种爱?个性越是坚强,就越不会对爱情不专一。在被过快地委身于你的女子所激起的爱情中,几乎完全没有第二次结晶。自从结晶产生,尤其是更强烈的第二次结晶产生,若非全神贯注,就再也辨认不出原来的树枝了。因为,第一,它已被各种至善尽美的事物或钻石装饰了起来;第二,要么他们不把这看做是至善尽美的东西。P16德?罗索的恋人的一个以前的追求者曾对他详细地谈及她的各种至善尽美的媚人之处。他看到这个人讲时眼中闪耀着生动的光芒。这成了罗索的结晶中的一颗钻石。这种在晚间产生的思想,使他梦想了一整夜。一番出人意外的机敏的答话,使我清楚地看到一颗温柔、宽厚、炽热的心灵,或者像俗话所说的浪漫的心灵,以致把只是同情人午夜在僻静的树林中散散步这样普通的愉快,看得高于国王们的幸福,这都能使我梦想一整夜。他会说,我的情人是一个假装正经的女人;我则说,他的情人是一个“妓女”。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阅读本书的理由: 他说“爱情是文明的奇迹”;又说“爱情是一朵香气袭人的鲜花”,需要人“到骇人的用悬崖峭壁上去摘取”,还说“没有爱的婚姻是违反自然状态的”,“只有真正的激情支配的结合才是永远合法的惟一结合”;…… 他被视为同浪漫主义保持距离的浪漫主义者,怀念革命前之世界的反权力主义者。他明明是一个梦想家和软心肠的热心人,却故意把自己装扮成玩世不恭者;他明明有奔放的激情,却不热衷于理性主义的分析;…… 建议以下人群阅读本书: 情场老手或情窦初开者,法国文学爱好者或反对者,屡屡失恋者或“情圣”,中年半百者或少男少女,全体大中学生……


编辑推荐

《司汤达论爱情:英中文双语读本》:阅读《司汤达论爱情.英中文双语读本》的理由:他说“爱情是文明的奇迹”;又说“爱情是一朵香气袭人的鲜花”,需要人“到骇人的用悬崖峭壁上去摘取”,还说“没有爱的婚姻是违反自然状态的”,“只有真正的激情支配的结合才是永远合法的惟一结合”;……他被视为同浪漫主义保持距离的浪漫主义者,怀念革命前之世界的反权力主义者。他明明是一个梦想家和软心肠的热心人,却故意把自己装扮成玩世不恭者;他明明有奔放的激情,却不热衷于理性主义的分析;……建议以下人群阅读《司汤达论爱情.英中文双语读本》:情场老手或情窦初开者,法国文学爱好者或反对者,屡屡失恋者或“情圣”,中年半百者或少男少女,全体大中学生……这本书分“爱情”为四类型:激情之爱、趣味之爱、肉体之爱和虚荣之爱。又分“爱情过程”为七个阶段:惊叹、幸福、希望、诞生、第一次结晶、怀疑、第二次结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司汤达论爱情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要是有人民文学或者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就好了,就是出版社不怎么好!


同学买了,说不错,虽然没看,但我相信他们的眼光。


主要是自己特想看一下这本书,只有这个版本,也就随意了。注重内容。


尽管只有一本书,但还是在外面包了一张挺大的塑料薄膜,是可以挤泡泡的那种。所以书没有受到丝毫损伤,感谢卖家的贴心服务,希望能够一直保持下去~


   司汤达自撰墓志铭:“米兰人,活过、爱过、写过。”他对意大利有特殊感情:母亲是意大利人后裔,自己又在米兰读书、旅行,生活过一段时间;他热爱意大利艺术,撰写过《意大利绘画史》、《罗西尼传》、《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意大利遗事》是根据一个意大利抄本故事编写的,《帕尔马修道院》以意大利生活为背景;此外,他终生都爱恋一个意大利女子,玛蒂尔德·邓波夫斯基。
  
   玛蒂尔德是意大利民族革命组织烧炭党人,富爱国心,受良好教育,致力于反抗奥地利统治运动。司汤达1818年遇见玛蒂尔德并迅速爱上她。但玛蒂尔德始终不接受司汤达的爱情。受恋情磨折,又想探究爱情是什么,试图了解一个高傲、敏感而富有才情的女性的内心世界,司汤达撰写了大量随笔,就是这本《论爱情》。我读的是刘阳译本,江苏人民出版社版,书名改为《十九世纪的爱情》。
  
   出于对玛蒂尔德的敬意,书中从未直接流露玛蒂尔德的名字,当不得不描述恋人的言谈举止性情时,常将玛蒂尔德化身为很多女子。加上司汤达经常性的情感冲动,内心矛盾而纠缠,在意大利的处境(他甚至被认为是法国间谍)使他习惯于躲躲闪闪,使得这本书的结构、叙述看上去有点混乱,有些阐述不够透彻,有些相当主观,甚至前后矛盾。但关于爱情有相当敏锐深刻细致的理解。1825年,玛蒂尔德逝世。司汤达悲痛之极,在自己这本书的一个抄本上写了“作者逝世”,表示自己的心已随玛蒂尔德逝去;还画了一把手枪,表示自杀的意愿。他没有死,却将对玛蒂尔德的深情融入到众多的文学形象中。比如《红与黑》中的于连、德·瑞那夫人,《帕尔马修道院》中的法布利斯、克莱莉娅等主要人物身上,都可以看到司汤达及其恋人的影子。
  
   在《十九世纪的爱情》中,司汤达将爱情称为“结晶”,分为四种:激情之爱、虚荣之爱、肉体之爱、趣味之爱。还提出,但只简单列了个提纲。司汤达列这七阶段提纲,是从男性的视角。而本文却试图从一个女性视角,反向行之去阐释、体会他所说的爱情诞生的七个阶段:
  
   1.惊叹
  
   陷于爱情的女子是盲目的。她可能傲慢、聪慧,出身良好,举手投足都是优雅,对围绕身边的男子不屑一顾,甚至嘲笑那些陷于情感的人。一旦她命定的主神降临,这个人,也许在旁人看来,平庸、轻浮,浑身是缺点,不知如何她偏就奉他为神明,一举手一投足都牵动心思。他的刚愎被惊叹为“自信”“自傲”,他的固执,被惊叹为“执着”,他的多疑与反复,被认为是“思虑细密”,他的笨拙,被当作“朴质”。她不许旁人说他半点不好,只要有人稍稍异议,马上以其全部智慧反唇相讥,认为别人是“居心叵测”。女子的天性是,她全部的生活都以情感为重心,这就注定了一个陷入爱情的女子,会以她的幻想,无限放大爱人的优点。一个女子,如果说爱上一个人,不如说,她爱上的是她的想象。
  
   2.多么幸福,等等
  
   司汤达说,从第一阶段“惊叹”到第二阶段“多么幸福”,间隔一年。一个19世纪的男子大概需要一年,但那个时代的女子爱上某位男子,情况就更糟,我们常在小说中读到某女情感无法慰藉,郁郁而终,魂魄飘零。男子会制造各种机会接近女子,比如渥龙斯基之于安娜,于连对德·瑞那夫人,他们总是主动的。19世纪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羞于表露自己内心,只能寄希望男子的偶然垂青。一次偶遇,眼神的偶然交汇,舞会的短暂拉手,一封信的几个动人语词,一次交谈的亲切语气,马上会令她感觉“多么幸福”。女子性别决定了她是被追逐、被左右、被爱着的。现代社会的女子也同样如此。一个陷入爱情的女子,内心如此敏感,不仅仅她的恋人的顾盼会让她产生“多么幸福”的感觉,美丽的花,迷人的影象,小说里的爱情故事,一段缠绵悱恻的旋律,都会令她感到“多么幸福”而经常性地热泪盈眶,因为,爱和美是如此相象,全都让内心情感丰沛而充满感动。
  
   3.希望
  
   从幸福的可能,到萌生希望,司汤达说,间隔一个月。其实或者更短、同时。希望有更多的触碰,更亲密、更深切的心灵交流,与众不同的眼神,独属于他和她的小秘密,心照不宣的感觉,由最早很单纯的思念,演变为更多更渴望的肉体纠缠;从仅仅是呆在一块,到希望拉手,到拥抱、接吻,到更长时间的厮守,希望,是逐步增强的。男子从眼神纠缠到拥抱接吻,中间可能没有过度,而女子,将更多想象停留在语词、眼神、内心、情感上,她们有时候害怕直接的肉体接触,生怕那种不洁感会摧毁内心想象。但火焰总是越煽越高。一旦希望得不到满足,摧毁性的绝望就迅速降临。希望、绝望,恢复希望,再次绝望,一个小小的细节错失,一次偶然的言语误会,一个不合宜的动作,都可能导致恋爱中人的巨大绝望:“我永远失去他了,我再也不可能和他在一起了。”她大声哭泣,自己折磨自己,自怨自艾,这种情形,一直要等到希望重新萌发,她就转眼破涕为笑了。
  
   4.爱情诞生了
  
   司汤达说,从希望到爱情诞生只是一瞬。决定性的一瞬,必须以什么途径完成呢?一次眼神交汇?一个微笑?也可能就是直接亲吻,突如其来的拥抱。我想,爱情,绝不可能只停留在语词与幻想上。像柴可夫斯基与梅塔夫人那种,书信往来、绝不见面的一辈子的爱情,不是真的,是想象的,回避一种实质性的爱。真正的爱,激情之爱的同时,必定伴随相当程度的虚荣(征服与被征服)、肉体(将精神之爱落实和维系下来)、趣味(有共同的审美旨趣、语言,交流的可能)。激情之爱如火花闪现,后面的那些,则相当具体与绵长,司汤达将他们割裂,显然不现实。
  
   5.第一次结晶
  
   在司汤达这里,结晶就是爱情。他说这两个阶段没有间隔。他说的其实是一个阶段。结晶,更近于因爱情发生的肉体行为。对男子来讲,毫无疑问,肉体行为不等于爱;但对于年轻女子而言,只有爱情才能伴随肉体行为。甘愿将自己肉体奉献给心爱的人,是一种勇敢的行为。尤其处女,第一次的奉献,伴随巨大的恐惧与绝望,对自我消失、由少女变成一个妇人的绝望。其实对于成熟妇人,在肉体上的不自信,犹疑不决,恐惧感,也与少女一样,她不能保证发生肉体行为后,爱情是否还存在。她们同样需要勇气,来完成爱的结晶。
  
   6.怀疑出现
  
   由于爱情诞生只是一瞬间,这个瞬间会反复出现。爱着,怀疑,确认,爱着,再怀疑,再确认。尤其是女孩,当她陷入爱恋,她总是不自觉拿幻想中的那个人,去与现实的“他”比对,一些小举动,一个小事故,与想象中略略偏差,她的怀疑就出现了。而后,她会晃动她那羚羊般的小脑袋,在离开他的时间里,反复回想每个细节,因合乎内心幻想而微笑,因出现偏差而皱眉,女孩子们往往叹息:天哪,你永远不要接近你爱的那个人,你就让他呆在远方,你只要远远地看着他就够了。一挨近,你就会失望。
  
   7.第二次结晶
  
   这种怀疑,一旦被合理解释后,幸福又降临了。恋人间类似的反复无常经常发生。为一些小事别扭、生闷气,几天之后,又幸福地在一起有说有笑,这种事情难道会少吗?第二次会被认为比前一次情爱更浓,每一次相互怀疑后的再次聚合,都被恋人们认为是最幸福、最让人又哭又笑的和好。每一次都是最难忘最深刻的爱恋,每一次都是最幸福的结晶。直至将自己的热情全部耗尽。
  
  【转载于《中华读书报》2011年08月03日11 版 作者:赵荔红】


  对于爱情,古今中外一矣。司汤达数年求爱未果,遂成此书。书中对于男女的爱情心理把握甚好,思考甚多,读来颇有意思。试想司汤达若是当年求爱成功了,还会有这部堪称爱情心理学的著作问世吗?嘿嘿......他对爱情如此理性多半是因为失败了的关系,不然谁会认真思索这样的事呢?看来世人都一样,总觉得不到才是最好。一旦得到,说不定也觉索然。   这是个令人很纠结的问题。得与失不能两全,你会选择哪一个?而我呢?


  1、只有伟大的心灵才敢于用率真的风格写作。
  
  2、一个人感到的欢乐越广泛,他的欢乐就越不深刻。
  
  3、真正的爱情使人经常、轻易、毫不恐惧地想到死,它是一个简单的对比标准,是人们对许多事物要付出代价。
  
  4、在欧洲,人的欲望因受约束而被激发起来,在美国,它则被自由所削弱。
  
  5、只有受一种真正的激情所支配的婚姻,才是永远合法的结合。---M
  
  在本书附录部分,司汤达记录了关于十二世纪爱情法庭所依据的共31条法律。摘抄如下。
  
  第二条 不知隐讳,即不知爱。
  
  第九条 若不能保证对爱情之确信,(希望被对方所爱),任何人不能去爱。
  
  第十二条 真正之情人必然强烈希望获其所钟爱之女子的爱抚。
  
  第十三条 被泄露出去的爱情极难持久。
  
  第十八条 唯有功勋得以配爱情。
  
  第二十条 恋人永远是胆战心惊的。
  
  第二十六条 爱情不可能排斥爱。
  
  第二十七条 情人不可能只以其所钟爱之对象的快乐为满足。
  
  
  
  


缘于对一个得不到的女人的爱


世界上必然是经历挫折的人才能更深入的思考,因为顺风顺水的人根本就碰不到问题,自然也无从思考,或者即便想思考,但从未真实经历过问题,导致他只能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臆测,也就无法得到深刻正确的思考结果。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