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毕业生快乐求职

王金华,刘光华主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2  

出版社: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作者:

王金华,刘光华主  

内容概要

《毕业生快乐求职》帮助毕业生在求职前科学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合理的进行职业定位,提早储备求职能量,帮助毕业生在职场赢得心仪的工作。《毕业生快乐求职》从策划、构思、起草到编辑成书,历时几载,增删数次,汇集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心血、智慧和研究成果。他们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力求将最新颖、最精美、最香甜的求职大餐奉献给广大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求职者。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求职准备 1.毕业生求职的思想准备 2.毕业生求职的心理准备 3.毕业生求职择业的技能准备 4.毕业生的心理定位 5.求职必须从实际出发 6.给自己的薪资一个合理的定位 7.毕业生该怎样拣“麦穗” 8.找工作就像谈恋爱 9.了解就业渠道 10.应聘前的准备工作 11.获得适合的证书 12.清晰表述你的生涯规划 13.工作履历最怕空白 14.了解用人单位心理 15.把握名企选才的脉搏 16.用人单位优先考虑的五项因素 17.毕业生求职的新战略 18.求职保持平常心 19.成功求职要耐得住寂寞 20.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烦恼 21.10种不健康的求职心理 22.求职被拒的心态调整 23.降低求职的痛苦指数 24.克服求职者六大恐惧 25.识破虚假招聘 26.给毕业生的九条求职建议 27.大专生的求职困惑 28.高学历求职者的求职准备 29.应聘前后的战略战术 30.为求职操心的毕业生要将求职进行到底 第二篇 择业思考 31.毕业生的择业原则 32.毕业生求职心态透视 33.专家分析大学生就业 34.职业介绍的五种模式 35.未来大学生就业的八种趋势 36.改变未来世界的五大趋势 37.外国大学生就业状况 38.提升就业指数 39.近观大学生中的“不就业族” 40.投资引发新一轮人才需求 41.被注水的就业率 42.不再追求高薪资 43.外语能力创造就业机会 44.相貌带来就业歧视 45.人才秋季呈旺势 46.时尚催生新职业 47.毕业生求职失败的原因 48.毕业生求职存在的误区 49.不受欢迎的四类求职者 50.求职谬误十二种 51.如何走出低薪的“泥潭” 52.“镀金”提升职业价值 53.用人单位不满娇贵大学生 第三篇 简历设计 54.怎样写好求职简历 55.填写简历独辟新径 56.让HR“一见钟情”的简历 57.简历不要过度包装 58.利用“E-mail”求职 59.正确运用电子简历 60.用人单位看好可视简历 61.成功率最高的简历类型 62.撰写简历有诀窍 63.简历写作三原则 64.写好自荐信 65.劣势求职者的强势简历 66.简历中的细节问题 67.履历表上展示“工作经验” 68.要让简历变得“楚楚动人” 69.商业语言增强简历效果 70.从招聘单位的角度看简历 71.预备几份不同的简历 72.网上求职慎填简历 73.为个人信息添油加醋 74.注重简历中的细节 第四篇 面试对策 75.求职前奏曲 76.面试的一般程序 77.标准的面试程序 78.透视面试流程 79.如何参加面试 80.面试前的准备 81.面试技巧的运用 82.面试如何开好头 83.常见面试题的回答技巧 84.面试题巧答集萃 85.为面试题妙答支招 86.主考官的心理分析 87.面试中的“三权分立” 88.10个面试必胜技巧 89.中医“四诊法”在面试中的应用 90.求职面试的18个误区 91.面试时谈薪的技巧 92.细数面试十五忌 93.赢得考官赏识的技巧 94.读懂考官的“外交语言” 95.化解面试的7种提问方式 96.面试中容易犯的12种高级错误 97.外企面试问题及回答技巧大公开 98.轻松对付8种“难办型”考官 99.冷静面对考官的沉默 100.自我推荐八要领 101. 10人面试经验谈:成功与失败的面试个案 第五篇 求职技巧 102.自荐的艺术与技巧 103.成功找到职场“切入口” 104.自荐资料的准备 105.求职的“另类”技巧 106.网络求职谋略 107.网上求职的方法和技巧 108.签订就业协议的方法 109.如何保护在试用期的合法权益 110.求职防骗高招 111.再试一次 112.求职定价四参照 113.薪资待遇不多问 114.求职讲究避实就虚 115.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 116.求职者要慎重提问 …… 第六篇 求职经验 第七篇 求职外企 第八篇 女性求职

章节摘录

版权页: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要做好求职择业的思想准备,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打破旧的思想,就不能走出思想误区,树立新的就业思想。现在,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已经基本上为新的就业制度所代替,上大学已不是就业的保证,而只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目前,一些大城市和高层次的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经过多年的补充已逐渐饱和,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已经明显呈现下降的趋势;中小城市、乡镇基层单位、非国有企业已成为接收毕业生的广阔渠道。可是,有些学生依然存在“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传统观念,存在“父母在,不远游”的家庭观念,存在“人不亲土还亲”的故乡观念。这些旧的就业观念严重地妨碍了大学生提高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应该更新就业观念,做好思想准备,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目前,在少数大学生中存在的择业思想误区有:①主次不分。部分大学生以选择一个好地方为目的,择业以地域为主而非以事业为主。②自知不明。有的人不知道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人才,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工作、不适合于什么工作,缺乏必要的自我分析能力。有的人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给个县长、市长也照样能当,却不知道这些职业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③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忽略职业的发展前景。④物质至上。过分尊崇物质的力量,求职择业以金钱为主要衡量标准。⑤树下乘凉。想依靠父母的关系网得到工作和生活上的照顾,忽视自身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必须纠正这些不正确的思想,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需要,找到与自己实际相符合的理想职业。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应确立高尚的职业理想。 (2)正确选择,追求高尚 如果说,中小学时代是一个人的职业理想的萌芽阶段,那么,大学时代则是一个人的职业理想茁壮成长的时期。大学生在走向社会的时候,职业理想通常已经形成,对今后的职业生涯具有长远的重大影响。 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是指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是指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和构思。这是决定大学生选择职业类型和原因的决定性因素,求职择业的一切都以此为基本出发点。 大学生高尚的职业理想应当是把个人志向与国家利益、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走出个人的小天地。如果纯粹只从个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就非常容易走进死胡同。 (3)认识市场,适应市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问一问自己:自己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需要吗?企业进入了市场,商品进入了市场,人才也要进入市场。如果不想被历史的潮流无情地淘汰,就必须努力去认识市场,适应市场,树立市场观念。有的人认为,大学生的天职主要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后未必在经济领域工作,有无市场观念关系不大,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引入到大学生的就业之中,建立起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人才成长环境。


编辑推荐

《毕业生快乐求职》既可以作为茶余饭后的“看资”,又可作为指点迷津的教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毕业生快乐求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