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华姓氏谱(周)

李学勤主编 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9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作者:

李学勤主编  

页数:

389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中华姓氏谱中的“周”姓分册。书中从该姓的源流、变迁及其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以及该姓氏的地域分布、走向趋势及其特点;姓氏制度的深厚底蕴和家族流变。 本书内容丰富,广征博引,史料翔实,融知识性与可读性为一体,非常值得一读。

书籍目录

源流篇第一章周姓之根何处寻:周姓溯源系出黄帝,岐阳启姓:周姓的源起周王后裔,支脉有别:周姓群体主支的形成多源合流,有容乃大:周姓的其它得姓由来第二章风云际会,出将人相:秦汉时期周姓的兴盛周仁之后:汝南周氏护国功臣:沛国周氏秦汉时期周姓人物的地域分布与特点第三章 乱世英杰,盛世拜相:魏晋隋唐时期周姓的再起周郎妙计安天下:庐江周姓的荣显道学显世文持家:汝南周氏的兴盛一门五侯显名扬:宜兴周宾家族中兴名将定江南:寻阳周访家族盛世拜相:隋唐五代时期的周姓隋唐五代时期周姓新郡望的增加和形成第四章诗文传世:宋元时期的周姓望族江西地区的周氏家族湖南地区的周氏家族江浙地区的周氏家族第五章 四海为家:明清时期的周姓望族江苏周姓的兴盛浙江周姓的显贵江西地区的周姓上海地区的周姓望族“山西洪洞大槐树”:明清时期周姓人的播移第六章周姓在近现代史上的发展实业兴家枝叶茂:安徽东至周氏莲溪绵延泽后世:浙江绍兴周氏星火燎原:近现代史上周姓人物的地域分布第七章 少数民族中所见周姓发展概况第八章客家周姓与台湾周姓源流客家周姓源流台湾地区周姓概况……

章节摘录

  东晋南朝时,士家大族之兴盛,或以军功起家,或以外戚得势,或以儒学传家,或以道学显世。汝南周浚家族在东晋时,无疑是以军功起家的。而周朗则以外戚得势而显名于朝。至周朗族孙周颐时,家族之风大变,转而以道学显世,以文传家。  周腹字彦伦,为晋左光禄大夫周叛的七世孙。祖父周虎头,曾任员外常侍。父周恂,官至归乡相。周顺年少时为族祖周朗所识,用为海陵国侍郎。后为益州刺史萧惠开所赏识,周顺随其入蜀,以厉锋将军带肥乡、成都二县令,仍为府主簿。  周颇长于佛理,曾著有《三宗论》,阐述佛义颇精深。又善《老》、《易》之学,言辞玄妙,极善辩语。与宾友相聚,辞韵如流,听者倾心不知疲倦,乐而不归。生活上清贫寡欲,终日以素为食·虽有妻子,但却寄意山林之间,曾于钟山西立隐舍,常喜独处山舍之中。周颇言辩之时,甚为机敏,语虽不多,但却往往一语惊人。一次卫将军王俭问他:“你在山中居住时都以何为食?”答日:“赤米白盐,绿葵紫蓼。”文惠太子问他菜食中何昧最美,答曰:“春初早韭,秋未晚菘。”时国子祭酒何胤亦精于佛法,无妻。文惠太子问周腹:“你与何胤都笃于佛法,有什么牵累吗?”答日:“周妻何肉。”其言辞应变一至于此,故为当时士人所仰望,号为名士。  时宋明帝亦好玄理,以周版言语辞义精深。引入殿内,为身边亲近。明帝性情刻暴,其诸弟休韦占、休仁、休若等皆为其所杀,惟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以人才庸劣得免。周颇为人亦小心谨慎,不敢直接明谏,而是常诵经中因缘罪福之事,以此来感化明帝,明帝潜移默化中,亦受其感召,略有收敛。周颐也因此得以自保,深见赏遇。后累官至太子仆,兼著作,撰起居注。又迁中书郎,兼著作如故。再转国子博士,兼蓍作如故。著有《四声切韵》行于时。后卒于官。有子周拾。  周拾字升逸,幼时即聪颖过人,其父甚为奇异。至成人后,博学强闻,尤精于义理,善诵《诗》、《书》,音韵清辩。弱冠之年,便举为秀才,除太学博士。齐明帝建武(494—498年)中,魏人吴苞南归于齐。吴苞以儒学著称。周拾与之辩,辞理道逸,使吴苞大为折服,周拾遂以善口辩而闻名于世。时丹阳尹王亮闻周拾之名,辟其为主簿,旋迁太常丞。梁武帝即位后,周拾被召为尚书祠部郎,朝廷礼仪多自周拾所出。  周拾后迁鸿胪卿,王亮因罪去官归家,王亮旧友故朋都疏远他,惟周拾不忘旧恩。至王亮卒后,周拾亲自为其营殡葬事,时人由此称之。后周拾累官尚书吏部郎、太子右卫率、右卫将军、右骁骑将军知詹事。虽职务屡迁,但因其才行卓立,为梁武帝所宠信,故长期留于省内,日夜侍上,参与朝廷机密决策达20余年,未离皇上左右。梁武帝盛赞他有公辅之才。至周拾卒时,梁武帝亲往吊唁·哀痛不已,其情为左右所动。追赠为侍中、护军将军,谥号日“简子”。死后,有文集20卷留世。周拾有2子:周弘义、周弘信。2子事迹皆不显。周拾之后,其家族中闻名于世的是他的3个侄儿:周弘正、周弘让、周弘直。  周弘正,字思行.其父名宝始,为周捨之弟,曾为梁司徒祭酒。弘正幼年时,其父即逝,弘正、弘让、弘直三兄弟俱为伯父周捨所抚养.周捨视三侄如己出,待之甚厚,于三侄实有养育再造之恩。周弘正年方10岁时,即通晓《老子》、《周易》之学。周捨每与之谈,常感惊奇不已,曾言弘正“后世知名,当出吾右”。  弘正年十五,即召补为国于生,于国学中讲授《易经》。梁武帝普~(520-527年)中,弘正为司义侍郎.弘正年少时,一次有藏法师于开善寺讲说,门徒数百人齐集倾听。弘正着童子服踞门而听,加之弘正生就一副丑陋相貌,法师门徒皆蔑视之。后弘正于法师讲经间隙,向法师发问,语惊四座,法师疑其非世俗凡人’大加赞赏。至弘正成人之后,“特善玄言,兼明释典”,即使宿儒名僧,也常常向其请教。弘正以此而为当世所宗。梁末时号为“玄宗之冠”。  梁太清二年(548年),降将侯景叛梁。侯景字万景,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东北)人。先属北魏尔朱荣,继归高欢,为镇守河南的大将。大统十三年(547年),因恐被高澄(高欢于)所杀而降梁,受封为河南王。次年即与梁宗室萧正德勾结,举兵反叛,攻破建康城,第二年即攻下台城(宫城),武帝愤恨而死。侯景改立简文帝.时周弘正为避侯景祖讳,改姓为姬姓,拜为太常,使掌礼仪。至梁元帝承圣元年(552年),梁将王僧辩、陈霸先率军东讨侯景,弘正立刻归奔。元帝知弘正到,极为高兴。待弘正甚厚,礼数之优为朝臣所无比.弘正得授为黄门侍郎,直侍中省。不久又迁为左户尚书,加散骑常侍。  粱元帝曾著《金楼子》,言其于“诸僧重招提琰法师,隐士重华阳陶贞白,士大夫重汝南周弘正,其于义理清转无穷,亦一时之名士也.”梁元帝此语很能说明周弘正当时在朝廷和士大夫中的地位.梁敬帝太平元年(556年),周弘正又被授为侍中,领国子祭酒,迁太常卿、都官尚书。次年,陈霸先代梁为帝,是为陈武帝.梁亡,共6帝、56年。陈朝建立后,周弘正以德望素重,为陈武帝用为太子詹事。后历文帝、废帝、宣帝三朝,皆为朝廷重臣。宣帝太建六年(574年),周弘正卒于官,年79岁,赠侍中、中书监,谥曰“简子”。弘正所著有:《周易讲疏}16卷,《论语疏》u卷,《庄子疏》s卷,《孝经疏》2卷,文集20卷。弘正有z子;周豫玄、周 坟.周坟曾官至尚书吏部郎。  弘正弟弘让,性简素,博学多通.初仕时不得志,遂隐居于句 容之茅山。梁简文帝承圣(552--555年)初。为国子祭酒。二年. 为仁威将军.陈文帝天嘉(560--566年)初,以白衣领太常卿、光 禄大夫.加金章紫绶。  周弘直为弘正三弟,字思方.初仕梁湘东王外兵记室参军, 后除谘议参军.再封为滨县侯,累迁昌州刺史。陈代梁后,人陈 为太常卿、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太建七年(575年)卒,时距其长兄弘正之卒仅1年,年76岁。有集20卷。弘直有于周確,字士潜,博涉经史,笃好玄言。位至都官尚书。  一门五侯显名扬:宜兴周宾家族  宜兴周氏,指从周宾所繁衍下来的一大家族为主,也包括宜兴籍的其他周姓。宜兴周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才辈出,成为当时南方地区重要的家族。根据1988年在宜兴黄干发现的《黄千周氏宗谱》和正史记载统计,仅六朝300多年间,就出了10余位著名将领。  周宾,吴国广平太守。其于周鲂,年少好学,举孝廉,为宁国长.因镇压彭式、彭绮有功,先后升迁为都阳太守、昭仪校尉。赤壁之战后,曹魏仍控制着苏北、皖北一些地区,严重威胁着东吴政权。这时,孙权除派步骘招抚广、交地区的士燮兄弟,向岭南开疆拓土外,更将重点放在同曹操争夺荆州和江淮地区上。黄武七年(228年),孙权密旨周鲂,命他“求山中旧族名帅为北敌所闻知者,令谲挑魏大司马扬州牧曹休”“三国志.吴书.周鲂待》).周鲂受命后反复考虑,深怕“民帅小丑”不足担当这重要任各,“事或漏泄,不能致休”。乃向孙权画计7条,亲自致书曹休伪称投叛,并截发以示守信。曹休消除疑虑,率领步骑10万潜入皖地。周鲂随陆逊横截休军,斩首数万,重创了曹魏的有生力量.事后,孙权大会诸将欢宴,酒酣,谓鲂“君下发载义,成孤大事,君之功名,当书之竹帛”。遂加周鲂为裨将军,赐爵关内侯。  鲂独子周处,字子隐。周处年少之时,孔武好勇,力气过人,更兼不修细行,纵情肆欲,乡里父老皆患之.将其与南山猛虎、长桥恶蛟并称为当地之“三害”。周处幡然而恬,遂有周处“除害”的故事流传至今.后周处人吴向“二陆”(即陆机、陆云兄弟,西晋时著名文学家)求教。悔过自新以后,他首先因学识渊博、文采出众而出任了吴国的东观左丞一职。吴国末年又因义胆刚烈而投身戎旅,任无难督尉。吴国灭亡以后,他被随例北迁,在西晋担任新平、广汉等郡太守,抚慰百姓,政声远布,人称良吏。后来,他又入朝担任散骑常侍。不久又迁御史中丞,也都忠于职守,对皇上多所规谏,执法时不避权贵,被人称为正直的官吏。  周处对国家和皇上的忠心耿耿本应换来更大的荣耀,但当时是西晋末年,小人当道,政治腐败,他的正直却得罪了一些当权的人,加上周处作为原吴国降官,本来就与当权的北方豪族高官有矛盾.至公元296年,关中地区秦、雍二州氐、羌人起兵,朝廷中的当权者为了排挤周处,派他去作先锋,同时让与他有旧怨的梁王司马肜作他的上司.周处在梁王肜的陷害下,终于苦战而亡。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家庭,在非常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细胞。中国的家庭或者说家族,更是于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演变中,具有其特殊的性质和形式,而“姓”就是家族的一种标志。  现在我们许多人,每每对三代以上的家族历史说不清楚。追溯和认识本家族的过去是很普遍的兴趣和愿望。自己的“姓”源自何时何地,有过哪些人物事迹,家族如何移居变迁,都是大家希望了解的。尤其是身在异域的华侨华裔,聚合同“姓”同宗,探索“姓”的起源地,形成了寻根的情结。  中国的“姓”的本质及其形成变化,是一个非常有深度、广度的学术研究问题。在先秦时期,有“姓”有“氏”,意义截然不同。到战国晚年以后,原来的“姓”逐渐泯灭。汉代以来的“姓”实际是先秦的“氏”,反映了社会组织的重大变迁。至于少数民族的“姓”,又各有特色。中国自古至今,究竟存在有多少“姓”,尚有待研究确证。1985年出版的慕容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前言云“已知中华民族古今姓氏的总数有六千三百多个”,《辞典》实收4386条。1990年印行的毛玉良《千家姓》,收单字姓1886个、复姓637个,共2523个。考虑到古代姓氏多有佚失,这显然不能是古今姓氏的全数。窦学田所编《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中收录古今姓氏已达12000个之多,杜若甫、袁义达所编《中华姓氏大辞典》中收录的中华民族姓氏也有11969个,其中单字姓5327个、双字姓4329个、三个字以上的姓氏2313个。由此足见,对“姓”的研究,确实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学科分支。  家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十分巨大,古人对家族关系更极重视。在殷商甲骨文中已见有家谱刻辞,其先祖可上溯到商以前的夏代。到周代,“同姓不婚”已成为社会生活的原则,并且逐渐形成了严格显示家庭内部亲疏关系的丧服制度。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了专掌“奠系世,辨昭穆”,即家族谱系的史官。战国末成书的《世本》一书,应是这个传统的产物。到汉晋以下,谱系之学更加兴盛。早期仅有王公贵族有谱,后世各地各族普遍修谱,甚至山村海疆、海外华人,莫不有谱。数量庞大的家谱,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谱系之学虽然源远流长,各种家谱尤为繁多,汗牛充栋,然而由于年世绵远,其间缺失疑难,情况复杂。宋代洪迈作《容斋随笔》,已说:“姓氏所出,后世茫不可考,不过证以史传,然要为难晓。”现代关于中国“姓”的研究,必须在浩若烟海的材料中网罗辑集,求其真相,其难点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溯源问题。中国的“姓”,相当大的部分起源古远,但是史缺有间,谱系的早期段落很少线索可供寻觅。像孔子一家那样谱系足据,流传至今的,相当稀少。寻绛史传,探源溯本,不能不费很大的力量,很多时候尚有待新的发现。  第二是制度问题。如上所述,古今姓氏等制度变异颇大。我曾有小文《考古发现与古代姓氏制度》、《先秦人名的几个问题》,说明古时人名有姓、氏,有名、字,有的有爵与职官,有的死后有谥,复杂异常,而家族得氏(即后来的“姓”)常与这些有关。事实上各个时代“姓”的制度,都需要专门研讨。  第三是流变问题。中国古今姓氏,多所演变,有分有合,情形非常繁复。总的说来,我国的“姓”数目众多,但相对于数量很大的人口而言,“姓”又显得较少,和外国的“姓”,包括邻国如日本的“姓”,有着差别。我国怎样形成像“李”、“张”、“王”等等的人数特多的“姓”,又怎样保存非常冷僻罕遇的“姓”,很值得研究。  第四是民族问题。历史上少数民族的“姓”,自然应作专门探讨。东北师范大学陈连庆先生有《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提出:“古人对姓氏之考证,重点多在汉族之姓氏,而对非汉族之姓氏虽有注意但多忽略”,其说极是。陈书范围为秦汉魏晋南北朝,分为匈奴之属,鲜卑、乌桓、东夷之属,高车、柔然突厥之属,蛮、越、溪、俚之属,羌、氐、西南夷之属,西域之属。对于其他时代,也有必要做类似的工作。  尽管有这些难点,近年学术界对“姓”的研究还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揭示了一系列问题,澄清了好多混淆和疑难。今天,对古今的“姓”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普及有关学术知识的条件,可说已经具备了。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华姓氏谱(周) PDF格式下载



很受教育。同时在读书中也感受到通过历史走近了先祖。他们很了不起呀。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