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释迦牟尼的故事

张琳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8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

张琳  

页数:

218  

Tag标签:

无  

前言

  这是苏东坡的一首诗,写的是佛。所谓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诗小,意境却不小,反映出中国古代知识精英的一种文化胸襟和精神建构。  对佛(释迦牟尼)和他所创立的佛教,我们可以疏离,可以批评,却无法漠视其影响。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指出:“这一件工作(指佛教研究),不管多么艰巨,是迟早非做不行的,而且早比迟要好,否则我们就无法写什么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再细分起来,更无法写中国绘画史、中国语言史、中国音韵学史、中国建筑史、中国音乐史、中国舞蹈史,等等。”(1986年第10期纹史知识》应该说,这样的论断并非耸人听闻,它是有充分的事实作根据的。

内容概要

本书是著者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方面解析释迦牟尼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让读者在探知佛祖内心世界的同时,感悟佛教的博大精深。同时,本书通过科学简明的编写体例、流畅生动的叙述文字、丰富精美的图片和新颖独到的版式设计,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使读者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象空间和愉快体验。

作者简介

张琳,1979年7月生于山东省淄博市,2001年毕业于山东省聊城师范学院,2002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现于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任教。主要文章有:《关于T·S·艾略特数字化生存状态的普查、描述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李正荣,1958年生于黑龙江省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觉者的降生 第一节 蓝毗尼的清晨 第二节 佛花盛开第二章 尘世中成长 第一节 童年与少年 第二节 思索和探问 第三节 面对世间责任第三章 太子弃荣华 第一节 认识无常,舍弃王位 第二节 追寻无上正法第四章 证悟大智慧 第一节 誓证大道 第二节 降魔 第三节 证得菩提道果第五章 世尊亲传法 第一节 于红尘中度化众生 第二节 法雨洒故国 第三节 在罪业中传播救赎之道第六章 佛法在世间 第一节 送别父王 第二节 涅槃前的嘱托 第三节 涅槃专题导读 寻访释迦牟尼故迹 见证佛舍利 佛祖十大弟子 佛的世界

章节摘录

  吉日一到,太子进入学堂开始学习。老师毗奢婆密多罗从远处看见太子,立即起身顶礼,又看到虚空中天神、天王守护着太子,将各种香花洒在太子身上,顿时感到自身的渺小。太子刚刚进入学堂就问老师说:“天下有许多书,梵王所说之书、仙人所说之书涵盖了宗教、习俗、传统、哲学、医学、建筑、诗歌、音乐等六十四种,不知老师您要教我哪一种书呢?”毗奢婆密多罗听到太子说到种种书名,越发感到惭愧,不再有傲慢之心。他说:“太子,您是世间少有的既清净又有智慧的人,精通各种世间的法门。您自己通晓各种论著,却反过来进入我的课堂。您刚才所说的书名,有很多我都不曾知晓,您却全都诵读过并且领会了其中的要旨。您寻访名师授业,但您自己却恰恰正是天地间高大尊贵的老师啊!”悉达多太子微微笑着,不以为意,仍然以师生之礼厚待毗奢婆密多罗。过了几天,毗奢婆密多罗和诸婆罗门学者拜见净饭王说:“伟大的陛下,我们怎么教得了太子?他是天地间第一尊师,通晓一切学问。我们自愧不如,与太子相比我们差得太远了,需要向太子学习才是啊。”净饭王听了非常高兴,厚赏各位老师,请他们无论技艺、艺术、典籍、地理、天文、历法等等都可以随意教授,与太子切磋。于是太子每日在学堂与老师谈天说地,切磋研究。老师们也增长了许多学问。所有伴随太子读书的贵族子弟也都通达书数经论。不久太子便对包括五明、四吠陀在内的知识更加精通了。  ……


编辑推荐

  《释迦牟尼的故事》内容丰富以故事形式讲述佛祖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深入剖析释迦牟尼作为人和作为佛祖的思想、情感,传递给读者以爱与慧。80多个独立的精彩故事连缀在一起,完整再现释迦牟尼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引领读者感悟宇宙和人生的真谛。图片精美200余幅精美图片,包括绘画、雕塑、壁画、建筑等,与文字交相辉映,使读者可以立体、具象地了解佛教的文化和艺术。全新视角以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为主线,多角度解读佛教文化,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让读者在探知佛祖内心世界的同时,感悟佛教的博大精深。艺术理:念版式设计与封面设计注重凸现历史厚重感,兼具艺术性与时尚性,以全面提升《释迦牟尼的故事》的欣赏价值、阅读价值和收藏价值。理想读本图文互注的编排形式,晓畅易懂的叙述语言,新颖独到的版式设计,全面革新和紧扣时代脉搏的独特视角,是读者了解佛祖事迹的理想读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释迦牟尼的故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