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
2002-8
中国中医社
本社
380
595000
无
本教材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部分重点介绍中医外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使学生对中医外科概貌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其内容包括: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命名原则基本术语,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特点、治法和外科调护共六章。授课过程中要侧重介绍中医外科学特点,要突出外治方法的特色和优势,并要求学生掌握外科的专用方剂及外治药物疗法的各种剂型、适应证、用法等。 各论为临床篇,以中医病名为主(无恰当中医病名或争议较大者则用西医病名)分章列节,按中医外科的传统分类方法分为:疮疡、乳房疾病、瘿、瘤、岩、皮肤及性传播疾病、肛门直肠疾病、泌尿男性疾病、周围血管疾病及其他外科疾病共九章。重点介绍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辨证论治方法。并尽量处理好继承和发扬的关系,在保持中医外科理论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客观反映目前临床研究的新成就。
上篇 总论 第一节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第二章 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命名及基本术语 第一节 中医外科学范围 第二节 疾病的命名原则 第三节 基本术语 第三章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第一节 致病因素 第二节 发病机理 第四章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第一节 辨病 第二节 阴阳辨证 第三节 部位辨证 第四节 经络辨证 第五节 局部辨证 第五章 中医外科疾病治法 第一节 内治法 第二节 外治法 第六章 中医外科调护 第一节 一般护理 第二节 饮食护理下篇 各论 第七章 疮疡 第一节 疖 第二节 疔 第三节 痈 第四节 发 第五节 有头疽 第六节 流注 第七节 发颐 第八节 丹毒 第九节 无头疽 第十节 走黄与内陷 第十一节 流痰 第十二节 瘰疬 第十三节 褥疮 第十四节 窦道 第八章 乳房疾病 第一节 乳痈(附:乳发) 第二节 粉刺性乳痈 第三节 乳痨 第四节 乳漏 第五节 乳癖 第六节 乳疬 第七节 乳核 第八节 乳衄 第九章 乳岩 第九章 瘿 第一节 气瘿 第二节 肉瘿 第三节 瘿痈 第四节 石瘿 第十章 瘤、岩 第一节 血瘤 第二节 肉瘤 第三节 茧唇 第四节 失荣 第五节 肾岩 第十一章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第一节 热疮 第二节 蛇串疮 第三节 疣 第四节 风热疮 第五节 黄水疮 第六节 癣 第七节 虫咬皮炎 ……附:方剂索引
第一章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中医外科学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中医外科自身经历了经验的积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临床治疗方法的建立与完善等过程,并受到所处时代科学技术水平、中医学整体发展及西医外科学等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其学科体系逐渐成熟,学科特色更加鲜明,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中医外科学发展简史在原始社会,人们在劳动和生活中与野兽搏斗,与气候抗争,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创伤,从而产生了用植物包扎伤口、拔去体内异物、压迫伤口止血等最初的外科治疗方法。以后,发展到用砭石、石针刺开排脓治疗脓肿。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外科病名的记载,如“疾自(鼻)、疾耳、疾齿、疾舌、疾足、疾止(指或趾)、疥、疕”等。周代《周礼·天官》中所载“疡医”,即指外科医生,主治肿疡、溃疡、金创和折疡。《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书中已有痈、疽、创伤、痔疾、皮肤病等许多外科病的记载,并叙述了砭法、灸法、熨法、熏法、角法、按摩等疗法。《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为中医药学建立了系统的理论基础。《内经》涉及的外科疾病近30种,包括《素问》中的丁、痤、疿、痔、口疮、疝、厉风、瘕等及《灵枢》篇中人体不同部位的痈疽17种。书中阐述的痈疽疮疡的病因病机,现仍是外科疮疡类疾病证治的理论基础,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膏梁之变,足生大丁(丁与疗同)”等。书中还记载了针砭、按摩、猪膏外敷等多种外治方法,并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供中医类专业用)》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无
书很好,送货也快。
内容有针对性,印刷也很正,性价比很高,赞一个
书还不错啊,挺实用的
纸张好,跟学校发的差不多
比想象的满意多了 亚马逊的书还是信得过
很好,我的教科书丢了,终于买到了。哦也!
不知道书内容怎么样。先用着~~~~
还没看呢,不过看起来很好
买了送人的,收到的货封面有折痕,不过还是支持下亚马逊。
不多说,考研必备教科书
不错,是正版的,字迹清楚,纸张不错
教科书,就那样,自己看着办吧
很好的书本。。。。质量ok的。没得说
帮别人买的,别人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