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金匮要略

张家礼 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9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

张家礼 编  

页数:

505  

内容概要

  《金匮要略方论》,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公元152—219年)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该书对于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所以被古今医家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是学习中医学必读的古典医籍之一。  该书大致经历了成书、散佚、整理校订三个时期。约在公元3世纪初(200~210年),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书共十六卷(十卷论伤寒,六卷论杂病)。但该书从东汉到西晋的一段时期,因战乱而散失。后经魏晋太医令王叔和加以搜集编次(约220~256年),为《伤寒论》十卷,而杂病部分在《脉经》中保存了基本内容。宋仁宗时期(1023~1063年),翰林学士王洙在翰林院所存的残旧书籍中发现《伤寒杂病论》的节略本《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论伤寒病,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剂及妇科病。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林亿等在校订此书时,因为《伤寒论》已有比较完整的王叔和编次的单行本,于是删去了上卷而只保留了论述杂病和妇人病的中、下卷。为“使仓卒之际,便于检用”,又把下卷的方剂部分,分别列在各证候之下,仍编为上、中、下三卷。此外,还采集各家方书中转载仲景治疗杂病的医方及后世一些医家的良方,分类附在篇末“以广其法”,题书名为《金匮要略方论》。金匮者,以金为匮(柜)也;要略者,要领韬略也。意在表明本书内容精要,有方有论,价值珍贵,应当慎重保藏。这就是后世通行的《金匮要略》(以下简称“原书”)。

书籍目录

绪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百合孤(或虫)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疟病脉并治第四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第十一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水气病脉证治第十四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疮痈肠痈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治第十九妇人妊娠病脉证治第二十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杂疗方第二十三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附录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金匮要略 PDF格式下载



最早的中医就是天地人三才文化,老祖宗善于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观人事,才有的中医,取象比类,从动物到植物纠正人体的偏向,趋于健康状态!张仲景善于总结三才规律,用药如用兵,善于,用兵就是军事思想,善于用药就是中医理论的辩证,很深奥,其实也很浅显。


很满意此书,原文是繁体字,有释义,有按语,有临床应用与研究,有选注,有医按举例还有词解。
对于购买此书真的很满意,价钱也适中。要是能更便宜一点就更好。


书的质量很不错,看起是正版,寝室一共买了六本。都挺喜欢的、、、


很好的书,别的地方没有买到,在这里找到了,很开心


北京中医药大学专用的教材,很好!很详细!


和想象中类似,纸张不错。虽然还没看,但应该不错。


质量尚可,内容详实


应该不错的教材,粗粗看了一下不错


很不错,哈哈,会好好拜读的


挺不错的,速度也很给力。。。


速度快,书本质量也还可以


非常好,只是纸张应再好点


比同类其他教科书更全面些


质量这么好


货号为1962409445,当时购书说100送20劵,为什么至今未收到


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医学成果通过本书为医学工作者指明了前进道路的方向。


和其他书一起买的,包装的不是很好,书都有些破损,希望下次包好一点


非常喜欢 -- 这本书非常好看,非常满意 ,,这本书挺好看的


还没看,默认好评吧!


版本高级,价钱也高级,内容很实惠全面


这本比七版教材详细些,有必要备一本,做为工具书


纸张印刷一般。


盗版。。。不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