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李东垣医学全书

张年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

张年顺  

页数:

36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李东垣,名杲,为金元四大著名医学家之一,“补土派”的代表人物。历代流传的署李杲之名的书籍很多,今根据任应秋先生的意见,将确为李东垣的七种著作汇编一册,包括《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活法机要》《医学发明》《东垣试效方》和《脉诀指掌》。 另外,在本书原著后还附有“李东垣医学学术思想研究”论文一篇,以及“李东垣医学研究论文题录”和“李东垣方剂索引,非常方便读者学习、研究和应用。

书籍目录

内外伤辨惑论 序 卷上  辨阴证阳证  辨脉  辨寒热  辨外感八风之邪  辨手心手背  辨口鼻  辨气少年盛  辨头痛  辨筋骨四肢  辨外伤不恶食  辨渴与不渴  辨劳役受病表虚不作表实治之  辨证与中热颇相似 卷中  饮食劳倦论   补中益气汤   朱砂安神丸  四时用药加减法   除风湿羌活汤   通气防风汤   羌活胜湿汤   升阳顺气汤   升阳补气汤  暑伤胃气论   清署益气汤   参术调中汤   升阳散火汤   当归补血汤   朱砂凉膈丸   黄连清膈丸……脾胃论半室秘藏活法机要医学发明东垣试效方脉诀指掌李东垣医学学术思想研究李东垣医学学术论文题录李东垣方剂索引

章节摘录

  夫胃病其脉缓,脾病其脉迟,且其人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若火乘土位,其脉洪缓,更有身热、心中不便之证。此阳气衰弱不能生发,不当于五脏中用药法治之,当从《藏气法时论》中升降浮沉补泻法用药耳。  如脉缓,病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或大便泄泻,此湿胜,从平胃散。若脉弦,气弱自汗,四肢发热,或大便泄泻,或皮毛枯摘、发脱落,从黄芪建中汤。脉虚而血弱,于四物汤中摘一味或二味,以本显证中加之。或真气虚弱,及气短脉弱,从四君子汤。或渴,或小便闭涩,赤黄多少,从五苓散去桂,摘一二味加正药中。以上五药,当于本证中随所兼见证加减。  假令表虚自汗,春夏加黄芪,秋冬加桂。如腹中急缩,或脉弦,加防风;急甚加甘草;腹中窄狭,或气短者亦加之;腹满、气不转者勿加;虽气不转,而脾胃中气不和者勿去,但加厚朴以破滞气,然亦不可多用,于甘草五分中加一分可也。腹中夯闷,此非腹胀,乃散而不收,可加芍药收之。如肺气短促,或不足者,加人参、白芍药。中焦用白芍药,则脾中升阳,使肝胆之邪不敢犯也。腹中窄狭及缩急者去之,及诸酸涩药亦不可用。腹中痛者加甘草、白芍药,稼穑作甘,甘者已也。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甲己化土,此仲景妙法也。腹痛兼发热加黄芩,恶寒或腹中觉寒加桂。怠惰嗜卧有湿,胃虚不能食,或沉困,或泄泻,加苍术。自汗加白术。小便不利加茯苓,渴亦加之。气弱者加白茯苓、人参。气盛者加赤茯苓、缩砂仁。气复不能转运有热者,微加黄连,心烦乱亦加之。小便少者加猪苓、泽泻。汗多、津液竭于上,勿加之,是津液还入胃中,欲自行也。不渴而小便闭塞不通,加炒黄柏、知母。小便涩者加炒滑石,小便淋涩者加泽泻。且五苓散治渴而小便不利,无恶寒者不得用桂。不渴而小便自利,妄见妄闻,乃瘀血证,用炒黄柏、知母,以除肾中燥热。窍不利而淋,加泽泻、炒滑石。只治窍不利者,六一散中加木通亦可。心脏热者,用钱氏方中导赤散。中满或但腹胀者,加厚朴,气不顺加橘皮,气滞加青皮一、橘皮三。气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汤中去茯苓,加黄芪以补之。如腹中气不转者,更加甘草一半。腹中刺痛,或周身刺痛者,或里急者,腹中不宽快是也。或虚坐而大便不得者,皆血虚也。血虚则里急,或血气虚弱而目睛痛者,皆加当归身。头痛者加川芎,苦头痛加细辛,此少阴头痛也。发脱落及脐下痛,加熟地黄。  予平昔调理脾胃虚弱,于此五药中加减,如五脏证中互显一二证,各对证加药无不验。然终不能使人完复,后或有因而再至者,亦由督、任、冲三脉为邪,皆胃气虚弱之所致也。法虽依证加减,执方疗病,不依《素问》法度耳。  是以检讨《素问》《难经》及《黄帝针经》中说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从六气不足、升降浮沉法,随证用药治之。盖脾胃不足,不同余脏,无定体故也。其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惟益脾胃之药为切。  《经》言: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乘之也。  至而不至者,谓从后来者为虚邪,心与小肠来乘脾胃也。脾胃脉中见浮大而弦,其病或烦躁闷乱,或四肢发热,或口苦、舌干、咽干。盖心主火,小肠主热,火热来乘土位,乃湿热相合,故烦躁闷乱也。四肢者,脾胃也。火乘之,故四肢发热也。饮食不节,劳役所伤,以致脾胃虚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千、咽干也。病人自以为渴,医者治以五苓散,谓止渴燥,而反加渴燥,乃重竭津液以至危亡。《经》云:虚则补其母。当于心与小肠中,以补脾胃之根蒂也。甘温之药为之主,以苦寒之药为之使,以酸味为之臣佐,以其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火旺则肺金受邪,金虚则以酸补之,次以甘温及甘寒之剂,于脾胃中泻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李东垣医学全书 PDF格式下载



李东垣,名杲,为金元四大著名医学家之一,“补土派”的代表人物。历代流传的署李杲之名的书籍很多,今根据任应秋先生的意见,将确为李东垣的七种著作汇编一册,包括《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活法机要》《医学发明》《东垣试效方》和《脉诀指掌》。


李东垣医学全书——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


四大名家之一李东垣的书,全!


期待已久 终于集齐金元四大家了


经典书籍,读后应该很有收获。


开本、质量都是首选。含作者全部著作


很不错,都收入了,不用到处去找他的著作


学习啊,值得收藏


这本书绝对是值得让你一看的


呵呵好好好好好呵呵好好


非常好,从中能学到一点两点都是幸运的。


内容系统,很不错


经典,绝对好书


很想得到的书


祖宗的东西很有用!


好书大家共赏,书内容归类齐全


祖宗留下的书,好好看


慢慢的看


这系列的书都很大。只能在桌上看啊,躺床上看就累了


是好书,很受益


一代医者的经验总结。


质量好,内容极好


中医大家。


好书 全面


名家的书。对于中医爱好者来说可以采从家之长。书有些大,书皮硬,不能躺着看。


经典图书,值得一读


很好 适合临床


该书对于中医爱好者非常有好处


中医经典,值得一读!


是好书,值得一读且受益非浅


慢慢读,毕竟是不是白话的,


李东垣医学全书包括了东垣老人的基本专著,主要阐述了补土的理念~是补土门派必须深入研究的一本专著,里面很多理论和方剂,现今还在广泛使用。


李东垣,是看过央视的节目才知道的,以前对中国的名医知之甚少


学医的李东垣的是要看看


中医药出版社这套丛书,所收集的内容很全,包括一再别的书没有的,,还有一些研究论文。


书当然是好的,只是缺少注释,有的地方读起来就有点费解了.可惜.


出版社多几页纸就好了。


整体不错 值得购买和收藏


包装很好,发货很快的,很满意。


是一部中医名著哦


书不错,字体大小适中,看着也很舒服,要是有注释就更好了


专业书籍,业余看会吃力


还不错,质量一般,与其他同系列的书有些差别


这个版本的书籍很不错,装帧不错


太经典 经典合集 慢慢学习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