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速读《资治通鉴》

李传印 汪高鑫 蓝天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2  

出版社:

蓝天出版社  

作者:

李传印 汪高鑫  

页数:

28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快速阅读中外名著丛书:速读资治通鉴》内容思想之博大精深,录事之求实考信,通古今之变,兼收并蓄,拾遗补缺,而成为学史、研史者不可不读之书,又以其考评前世之兴衰得失.通鉴于后人,有资于治国,而成为领导国家者不可不读之书,普通大众不可不读之书。”《资治通鉴》几乎相伴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他非常痴迷这部史学名著,前后共读了17遍,某些章节的书页已变得残破不堪。他屡次向各级领导大力推荐这部史学名著,对司马光及《资治通鉴》都有极高的评价。他说“司马光可说是有毅力、有决心噢?他在四十八岁到六十多的黄金时代完成了这项大工程。”

书籍目录

第一篇: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一、“独乐园”里著《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写作的时代背景二、清如水,直知矢的司马光——司马光其人三、为官从政者的案头书:《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简介第二篇:选读评介一、千古兴亡多少事——《资治通鉴》中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二、治国平天下——《资治通鉴》中的治国智慧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资治通鉴》中治国用兵的智谋四、金戈铁马,气吞万里——《资治通鉴》中的战争五、留得清气在人间——《资治通鉴》中的正气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资治通鉴》中的宗室之乱七、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第三篇:名言警句一、为君之道二、为人之道三、治国之术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5 李牧冤死 始皇帝十八年(壬申,公元前二二九年)王翦将上地兵下井陉,端和将河内兵共伐赵。赵李牧、司马尚御之。秦人多与赵王嬖臣郭开金,使毁牧及尚,言其欲反。赵王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之。李牧不受命,赵人捕而杀之;废司马尚。 《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一】 【评介】 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叫“反问计”。李牧之死就是“反间计”的经典之作。有句俗语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又说:自毁长城。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内部不团结,往往是失败的开始。在秦灭赵的最后一战中,秦人通过贿赂、挑唆赵人的计谋,促使赵君怀疑并废弃前线的得力大将李牧,导致赵国最终败亡。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身为一国之君,言行举止维系着国家、军队的安危命运,岂能不识部属为人而在大敌当前时轻易动摇命将信心? 6.土翦败楚 始皇帝二十一年(乙亥,公元前二二六年)王贲伐楚,取十余城。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日:“不过用二十万。”王以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遂使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人伐楚;王翦因谢病归频阳。 始皇帝二十二年(丙子,公元前二二五年)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楚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合,大败李信,人两壁,杀七都尉;李信奔还。 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曰:“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秦军。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病不能将”,王曰:“已矣,勿复言!”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王送至霸上,王翦请美田宅甚众。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响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王大笑。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日:“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王怛中而不信人,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 始皇帝下二十三年(丁丑,公元前二二四年)王翦取陈以南至平舆。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楚人数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王翦曰:“可用矣!”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王翦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师,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楚师遂败走。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


编辑推荐

《速读资治通鉴》由蓝天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速读《资治通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