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

严玉树 蓝天
出版时间:

2007-7  

出版社:

蓝天  

作者:

严玉树  

页数:

180  

前言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英雄模范辈出的伟大军队。 从南昌城头打响开创历史的第一枪,到今天陆海空三军筑起威武雄壮的钢铁长城,中国共产党亲手缔造和指挥的人民军队,已经走过了八十年的光辉历程。在八十年的奋斗历程中,我军在党的领导下,忠诚履行神圣使命,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涌现出成千上万的英雄模范人物。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李向群、杨业功,就是我军众多英雄模范的杰出代表。他们响亮的名字和不朽的功绩,永载我党我军和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他们庄严、英勇、亲切感人的画像悬挂在全军连级以上单位的俱乐部,对广大官兵健康成长具有极大的激励和示范作用。 全军八位挂像英模如八座丰碑,彰显着革命战士、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风范。他们中,既有战争年代冲锋陷阵的英雄,又有和平时期舍生忘死的勇士;既有献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楷模,又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既有普通士兵学习的榜样,又有领导干部效仿的标杆。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年代,有着不同成长经历,以及不同年龄和职务,但却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人生追求,这就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繁荣富强,为了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勇于牺牲个人的一切。八位挂像英模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人民军队的优秀品质。他们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践行者和杰出传播者。他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广大官兵成长进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落实军委胡锦涛主席关于“大力弘扬部队先进典型的崇高精神”的指示要求,推动部队学英模活动深入开展,经总政领导批准,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中国人民解放军挂像英模传记丛书》。通过翔实、生动、感人的叙述,展现八位挂像英模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探寻他们成长奋斗的足迹,挖掘他们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世界,帮助广大官兵进一步走近英模、熟悉英模、学习英模,并通过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感悟我党我军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相信八位挂像英模传记丛书,必将以高品位高质量的政治营养、精神引导和思想启迪,激励全军广大官兵以英模为榜样,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坚持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在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续写新的英雄篇章。 总政治部组织部 二○○七年七月

内容概要

  《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从南昌城头打响开创历史的第一枪,到今天陆海空三军筑起威武雄壮的钢铁长城,中国共产党亲手缔造和指挥的人民军队,已经走过了八十年的光辉历程。在八十年的奋斗历程中,我军在党的领导下,忠诚履行神圣使命,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涌现出成千上万的英雄模范人物。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李向群、杨业功,就是我军众多英雄模范的杰出代表。他们响亮的名字和不朽的功绩,永载我党我军和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他们庄严、英勇、亲切感人的画像悬挂在全军连级以上单位的俱乐部,对广大官兵健康成长具有极大的激励和示范作用。一起来翻阅《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吧!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血战万里 保卫苏维埃 西渡嘉陵江 北进南下 心向陕北第二章 忠贞信念 留守战士 调人中央军委警卫营 开荒 学习 烧炭第三章 服从需要 陕北就是咱的家 大家都叫他张班长 又当战士第四章 在领袖身边 毛主席记下过他的名字 枣园哨兵 他又烧炭去了第五章 永恒的祭文 一九四四年九月五日 轰动延安的追悼会尾声

章节摘录

张思德四人很顺当地就进了瓦子场。张思德背着一筐木炭到各处侦察,走着走着遇到民团的团丁用枪顶着不让他过,他就拐弯,转另一个地方,很快把场子转遍了。他心里记着,凡遇团丁不让过的地方,肯定住着兵。路过一个大院时,见门口站着四个岗,张思德想,这肯定是个重要的地方,就故意踉跄一下,把背筐里的木炭撒出来,想趁捡木炭的时机观察大院里的情况。这时,一个民团头目走过来:“嘿,木炭。快给老子送过去。”张思德假装要跑,那头目一把抓住:“往哪跑,小崽子,爷爷就看上这烤火炭了,给我背进去。”张思德跟着进了大院,放下木炭,装着跟他要钱,把大院里的情况看了个遍,认准了这就是民团团部。 等到一切侦察清楚,张思德不动声色地撤了出来,向营长详细地汇报了情况。反攻开始了,聂营长带领部队冲进了瓦子场。张思德领路,直扑民团团部,很快就端了胡子贞的老窝。可惜胡子贞跑了,没有抓住。 不几天,被打散的敌人又纠集起来,在瓦子场苏区的福禄寨集合,企图再攻瓦子场。团长命令二营,一定要设法歼灭这股民团,不能像上次那样赶跑了事。聂营长带着张恩德和赵永年看了地形。那寨子在高坡平坝上,坝子前一大块开阔地,易守难攻。营长决定诱敌下山,再设法围歼。这天下午,太阳快落山时,号声吹响,全营紧急集合。部队呼呼啦啦地分成两路,向长胜方向跑步前进,一路吆吆喝喝,故意搞得动静很大。天黑后,部队在大湾会合,下半夜又悄悄分成三路绕回福禄寨,隐蔽潜伏。果然,敌人以为独立团去了立山镇,瓦子场只剩游击队防守了,天蒙蒙亮时,就下山往瓦子场开来。进了伏击圈,聂营长一声“打”,全营一齐开火,敌人这才知道上了当。当时独立团装备也很差,大部分战士还没有枪,只有大刀和长矛,战斗打响之后,主要靠近战歼敌,用大刀砍、长矛刺。民团被打散后四处趴着不动,战士们一冲锋,他们就开枪还击。特别是他们还有一挺机关枪,压得二营冲不上去。聂营长很着急。张思德一直跟在营长身边,他是通信员,有一支步枪。营长说,把机枪手干掉!张思德瞄了瞄,第一枪没打中,接着又放,真的把那机枪手打掉了。二营呼啦啦冲上去,不到半小时就结束了战斗。这一次,砍死砍伤敌人一百多个,缴获步枪一百多支,还活捉了匪首胡子贞。不知为什么,打扫战场时,就是找不到那挺机关枪,聂营长觉得很遗憾。第二天上午,瓦子区苏维埃开了庆功大会,张思德等二十多名战士立功或受到嘉奖。P5-6


编辑推荐

严玉树编著的《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内容简介:张思德(1915—1944)实践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光辉典范,四川省仪陇县六合场(今思德乡)人。中央警备团战士,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员,曾担任过警卫班长和主席的内卫班战士,参加过长征,作战勇敢,多次负伤,1944年9月1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执行煤炭任务时,因炭窑崩塌不幸牺牲,9月18日,主席在中央直属机关为张思德同志举行的追悼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演,号召全党全军向张思德同志学习。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