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
2003-1
经济管理出版社
刘光明
404
481000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明了以企业信用制度、食用机制、信用文化内在建设为主体的内涵,同时揭示了企业信用担保、企业形象以及政府信用等外在表现的操作性机理。更为突出的“亮点”还在于作者紧紧抓住“诚信”这个核心概念,对企业诚信文化、诚信机制、诚信品格及其由以定格之核心能力的企业诚信范式做出了全方位、多视角的透视。全书构建起了一个既富有理论指导意义,又颇具操作价值的企业信用文化体系。
刘光明,浙江杭州人。1995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教授、研究员。现在主要从事企业管理、企业信用、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企业经营战略、品牌战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研究。曾为荣事达、东方通信、雅戈尔、
1 企业信用与经济秩序 1.1 经济繁荣与市场秩序 1.2 市场秩序与企业信用 1.3 信用意识是市场秩序的基础 1.4 建立有效的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和评价体系 1.5 经济秩序的企业信用基础2 企业信用与信息经济学 2.1 信息和信用 2.2 房地产开发商的信用危机 2.3 职务消费:经营者、委托人信息不对称 2.4 社会征信、企业信用与信息 3 企业应用与竞争力4 企业信用与制度安排5 金融信用6 政府信用7 个人信用与企业信用8 企业信和信用担保9 企业信用与信用担保制度10 企业信用与企业形象11 企业信用、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12 信用的历史传承与现代打造13 管理层收购与企业信用14 国外企业信用小结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信用和财富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企业信用、企业伦理、企业文化和企业业绩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关联性?刘光明博士在本书中提出了这个十分重要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在经济学中,信用是一种资本,资本有多种含义,对资本的传统理解是生产其他货物和提供劳务时所使用的商品和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