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贱金属

汤普森 中国海关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  

出版社:

中国海关出版社  

作者:

汤普森  

页数:

401  

译者:

王华  

Tag标签:

无  

前言

  总序  上个世纪,“冷战”结束前后,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见凸显。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已经形成。  1978年,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20多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实现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开放,中国社会的现代形态的大模样逐渐形成。中国加入WTO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两大事件,是中国融入世界最重要的历史性标志之一。  这是历史性的准备。  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生存和发展,是中国经济当今和未来所面临的基本问题。面对机遇和挑战,“历史性的准备”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发展市场经济和实行对外开放。在以经济资源的全球配置为基础、以世界市场为舞台的背景下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实现本国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仅有“必要的条件”是不够的。只有具备国际竞争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才能为实现本国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提供充分的条件。  “胸有全局”一语,再普通不过。人们在行动前、在行动过程中或在行动后,常常用它来关照自己的决定和行为。当然,这些决定和行为,有的是关乎日常生活的个人事务,有的是关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国家及全球事务。“全球契约”(里斯本小组)是对经济全球化的形象描述。具备国际竞争意识无非就是以“全球契约”的思维方式来处置各种计划、方案、设计、策略、战略等。不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企业、国家),只有以“全球契约”的方式来处置问题,才有可能将自身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产生和创造出国际竞争能力。  WTO规则,是规制全球经济运行的主要规则之一。目前,大多数中国企业尚不完全了解WTO规则,尚不完全了解与自己相关的产业和行业的国际发展水平和技术状况,尚不具备运用WTO规则开展国际贸易的丰富经验。翻译出版《商品国际工贸指南译丛》意在为中国企业以及与中国企业的商品生产、贸易相关的各个方面提供实用的参考读物。《商品国际工贸指南译丛》以最新资料、全球背景和权威分析,展示了在“全球契约”的思维方式下描绘出的商品生产和商品贸易的全球市场运行图。  二  我们在思考:中国加入WTO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在“将来时态”下的应对,而是在“进行时态”下的践行。出版者有义务有责任奉上可为他们的践行提供指南的“善本”。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人们思维自然沿着这样的轨迹振荡:世界一国家一产业/行业一企业一商品/产品。世界一国家一产业/行业一企业一商品/产品。这一思维轨迹的终点和起点都是商品/产品。以商品、以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商品、以经济日益全球化环境中的商品为核心去展开,必然是全景式的“全球化”。《商品国际工贸指南译丛》正是我们要为读者寻找的、要为读者展开的“善本”。  《商品国际工贸指南译丛》有8个分册,分别介绍了木材、化肥、贱金属、纸、茶、烈性酒、葡萄酒、糖8大类商品的生产加工、国际贸易、供应/物流、国际市场结构、消费状况、国际标准与规则、专业组织,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态/环境、资源分布、历史/演变等方面的情况,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上述种类商品的生产和贸易的全球状况。我们相信,它一定能给因阅读这套丛书而花去宝贵时间的每一位读者以有价值的回报。  《商品国际工贸指南译丛》各分册以商品的名称命名。其中有的是以介绍某类商品的工业生产为主,述及其他;有的是以介绍某类商品的国际贸易为主,述及其他。虽然,它们各有侧重,但都介绍了某类商品生产和贸易的国际标准、规范、规则,它们在“实际”、“实用”方面是相同的。  《商品国际工贸指南译丛》中所介绍的内容大致有两个时间段。一个时间段是从1980年前后至今;一个时间段是从1990年前后至今。不论是哪个时间段,其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为7章,第1章对贱金属的总体状况做了介绍,包括贱金属的历史及市场的结构和运作模式,重点介绍了伦敦金属交易所;其他6章依次论述了6种贱金属铝、铜、铅、锌、镍和锡,内容包括金属的历史、产地、生产工艺、用途、销售以及正反两个方面的前景预测;还涉及金属矿物储量、生产过程、终用途消费趋势、贸易模式;书中还有关于生产、消费、进出口和存储量的数据的表格,并罗列了全球范围内金属矿山、冶炼厂和精炼厂的名录。除此之外,还论述金属的市场发展和金属的交易情况。本手册是一本综合性的工具书,是英国出版界最成功的行业性出版物之一,被誉为金属贸易领域里的“圣经”。
本书内容涉及了贱金属的方方面面,全面而细致;大量的图表使内容更加直观明了;作者谙熟国际市场和贸易,因此本书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本书的附录相信也会给读者检索信息带来极大的便利。

作者简介

本书的作者都是在相应的专业领域内有丰富经验的金属市场专业人士和知名专家。主编马丁·汤普森于1968年加盟Rio Tinto股份公司,任公司的商业顾问直到1999年年退休。初期,他致力于铁和黄铁矿的研究,自1976年以后,主要从事贱金属的研究,尤其是铜的研究。他定期撰写贱金

书籍目录

《商品国际工贸指南译丛》总序作者简介前言1 贱金属市场 历史背景 伦敦金属交易所:发展历程和结构 现状和未来2 铝 资源和提炼 消费 市场3 铜 资源和提炼 消费 市场4 铅 资源和开采 消费 市场5 锌 资源和提炼 消费 市场6 镍 资源与提炼 消费 市场7 锡 资源与提炼 消费 市场附录1 数据来源附录2 索引

章节摘录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  对所有参战的国家而言,1914~1918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耗尽了大量的国内资源,它使得工9世纪最强大和最有影响的大英帝国开始走下坡路。但是,伦敦持续走向繁荣,其中的伦敦金属交易所已经成为了训练有素且经验丰富的实体。然而,持续到1939年的两次世界大  战之间的时期,伦敦金属交易所成为动荡、挑战和不幸的地盘之一。战争给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交易活动受到了大量的限制,到一战后期,政府要求铜、铅和锌按固定价格交易,所有的库存被消耗殆尽。只有到了1918年初期,锡市场才完全被控制下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使采矿和冶炼行业的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一段时间内,由于电力传输和电传的发展,铜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为了满足战争对铜的大量需求,美国的铜生产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同时,由美国控制的大部分矿山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这些矿山分  布在智利、墨西哥和加拿大。欧洲的锌工业也几乎被完全破坏了,美国便扩大锌的产量以满足市场需求。澳大利亚的绝大多数矿山一度在德国人的控制之下,战争结束后,开采的矿石出口到英国。澳大利亚国内冶炼厂的生产能力也增加了。加拿大的生产也受到了战争的激励。由  于欧洲矿石资源趋于枯竭,或为了满足新用途的需要,一些新矿山投人生产。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使得金属公司(即前面提及的“章鱼”)解体,它在英国和美国的分支机构被没收,随后转移到其英国和美国的股东以及一些高层次的雇员手中。金属公司对国际铅市场的垄断地位瓦解,它在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的锌供货渠道也被切断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色金属繁荣与低靡共存。在战争后期,由于疯狂的投机行动,有色金属出现了短暂的繁荣期,但不久便夭折。1920~1921年,爆发了第一次全球危机。由于铜、铅和锌的大量生产,造成了库存大量积压;在饱受战争创伤的欧洲,回收了大量的各种规格的锡金属和废锡,从而使得锡市场难以承受。  这一时期,货币危机时常发生,兑换率经常出现波动,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1922年德国马克的暴跌。货币危机诱发了大规模的投机贸易,尤其是金属的投机贸易。  1925年,金本位制度再次引入到市场,从而使得市场的稳定性增加。事实上,大规模的经济复苏已在美国拉开帷幕。在美国,大规模的建筑和电气工程以及愈来愈受青睐的汽车工业刺激了经济的发展。这样,战后的大量库存便很快被消耗掉了。  但是,问题仍然存在。工929年,大规模的锡市场破产风云大大动摇了社会各阶层的信心,随后,全球危机爆发,金融业波动不定。同时,英国到工931年尚未引入金本位制度,美国则是在1933年才引入金本位制度。所有这些因素诱发了一系列的货币贬值以及币值波动事件。此时,贸易保护主义也以丑恶的面目登台,表现为新的关税、进口配额以及双边贸易协定等,典型的例子是:1932年英国的“帝国特惠制”。该项制度有利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两个国家向英国出口铅和锌的关税为零,相应的铅锌金属有贴水,幅度为英国向其他非英联邦国家征收的进口税的10%。该项制度立即给市场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首先是关税从价计税,这样,在市场价格动荡不定的情况下,开展贸易更加困难。绝大多数进口的铅锌都是根据伦敦金属交易所合约,按船上交货进行交易的,由于“帝国特惠制”的实施,伦敦金属交易所中没有一种金属能够享受这一优惠,因此,交易量暴跌。之后,关税下降,并通过修改,成为固定价格。到1939年,每吨铅的关税为7先令6便士,每吨锌为30先令。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一关税仍然存在,并持续到工973年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为止。相应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铅锌金属可直接转运到消费者和其他贸易商手中。这种脱离中介贸易的新的销售方式已经在铜行业立足。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一些规模和影响力较大的生产者就开始采用了通过代理商直接向消费者送货的方式,只有在极端情况下,他们才通过贸易商向消费者供货。在战争期间,全球主要的铜生产厂家都开始采用这种新的贸易方式。他们指定代理商(如英国金属公司)代表厂家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并相应地付给代理商佣金。通常情况下,指定的代理机构是主要的贸易商,他们以前与相应的生产厂家都有业务联系,并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做了套期保值,以避免价格波动带来损失。  由于销售方式的变化,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实际交货能力大规模地稳步减少。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合约再也不能反映购买者的实际需求了,这又进一步加快了交易能力减少的趋势。然而,实际交货能力的下降通过大规模地套期保值得到了补偿,铅锌贸易表现得尤其突出。早在工920年,铅锌的套期保值贸易就已经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外围展开。在以前,铅锌被牢牢地控制在一些有影响力的财团手中,这些财团至少包括前面提及的“章鱼”公司。“大萧条”  对贱金属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可以通过西方国家1929、1932和1936年的消费情况得到体现(表1.1)。表中的数据可以直观地说明这一点,同时,表中的数据突出了如下的事实:只是到了近期,铜的消费量才超过了铅锌的消费量。另外,在“大萧条”时期,铜消费出现了相对。  “大萧条”过后,市场的复苏十分缓慢,自1933~1934年以后,消费增长,市场逐渐从“大萧条”中摆脱出来。然而,金属的价格并没有跟上这一步伐。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价格始终处于低迷状态,迄今为止,尚无法确定其中的缘由。金属市场的繁荣时期持续到1929年,在此期间,早期的大量库存被消费掉。除此之外,在世界的许多地方,一些低成本的矿山设施投入运行,使生产能力增加。事实上,即使在消费市场刚开始复苏时,许多矿山已经做好了开工的准备,以利用短暂的价格反弹从中获利。  两次大战之间时期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试图控制市场价格。大量的企业联合组织,以及大量的辅助计划项目纷纷出台,但取得成功的程度参差不齐。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  在二战爆发之后,尤其是继1939年9月1曰德国入侵波兰后不久,英国政府就立即征用了全部有色金属库存。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所有铜、铅、锌交易被中止。当时的国际锡委员会已经有效地控制了锡市场。英国政府通过它的殖民部参与了锡市场的扶持项目,因此,交易活动一直持续到工941年。在这一年,日本偷袭珍珠港,迫使美国参战。  在战争期间,英国的有色金属控制部负责金属的发放,并对库存进行控制,随后,该部归人英国政府的供应部。没有服现役的伦敦金属交易所董事会和委员会成员继续保持着联系,并计划在战争结束后重新启动自由交易市场。然而,他们的计划很快破产。在战争后大选获胜  的工党奉行所谓的“计划经济”政策。政府认为国营贸易是一种公平的可靠的方法,它能够满足战后工业发展的需要,并能稳定价格。政府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在英国自治领和殖民地等英镑区(1939年成立的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集团——译者注)购买储备外汇,尤其是美元。


编辑推荐

  该书有望成为贱金属贸易的所有参与者共同遵守的标准,成为中国业内人士的标准参考书。本书特色:1、全面而详细。涉及了贱金属的方方面面,详细到具体冶炼厂的产值及贸易额等情况。2、直观明了。书中的大量图表使内容更客观也更直观。3、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本书作者均谙熟国际市场和贸易,因此使本书在同类书中更具优势。4、 检索方便。书中所附的索引相信会给读者带来更大的便利。5、 装帧精良,版式美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贱金属 PDF格式下载



非常好,作为经济投资者,不能看它们的价格预测.


基本知识全面权威.可惜资料不是最新的.


这是一本有关基本金属生产消费交易的书籍,如果想了解伦敦交易所的细节,这本书显然不能满足。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