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历史文化通览

周菁 编 研究出版
出版时间:

2010-12  

出版社:

研究出版  

作者:

周菁 编  

页数:

216  

前言

纵观当今世界,高科技日新月异,新知识方兴未艾,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可谓瞬息万变。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作为领导干部,如何应对目前多变的信息世界及信息爆炸带来的公共危机、信任危机和自身面对的庞大压力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治心养性,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同理得证:读书学习亦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孔子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领导干部在党内和社会上处于重要位置,具有强大的行为导向和风气引领作用。领导干部既要做读书的自觉实践者,又要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倡导者,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并知行合一、付诸实践。当下,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承担着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肩负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要使命。因此,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领导干部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难以担当领导职责,就会贻误党和国家的事业。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干部若要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经受住各种考验,就得坚持在读书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所以,读书是新形势下做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然而,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绝非读书数量的简单叠加,就像运动健将的体魄不是蛋白质与脂肪的综合一样,他需要科学的、合理的“营养搭配”,要遵循知识的整体性、层次性、比例性及动态性的原则。基于这些原则,研究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学习型组织系列教程》系列,从知识的种类、内容的广度及深度做了科学的遴选。人选的内容都是与领导工作相关度较高的基础知识,是领导干部的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构件。因此,《学习型组织系列教程》应是一套“温故”并“知新”又系统规范的现代实用知识丛书。这套《学习型组织系列教程》,包括《从政要论》《科技发展简史》《世界国体政体要览》《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影响人类文明的主要学说导论》《中国法律知识释要》《电子政务管理》《现代金融理论与实务》《现代经济学理论》《中国历史文化通览》《逻辑思维训练》《领导干部压力缓解与心理健康调适》。内容涉及当下的理论热点、公共危机、地方经济、领导艺术等方方面面。从帮助领导干部提高理论水平,认清当前形势,综合提升施政的实践能力来说,此套丛书可视为重要的参考读物。

内容概要

通过研读历史,领导干部可以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起到“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的作用;通过研读哲学,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通过研读伦理,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格。多学经典知识,以养“底气”;多学党的重大政治理论,以养“清气”:多学人文哲学知识,以养“大气”;多学科技和管理知识,以养“才气”。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血液里,融汇到从政当中;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作者简介

周菁,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硕士,致力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研究,现任清华大学出版社副编审。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文化的定义及其实质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特征 第三节 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起源 第一节 中国人的起源 第二节 原始农业与畜牧业 第三节 原始社会的文化艺术 第四节 原始宗第二章 夏商周:中国文化的勃兴 第一节 青铜时代文化制度的创建 第二节 春秋战国:从士的崛起到百家争鸣第三章 秦汉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大一统的历史观念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国文化的动荡与融合第五章 隋唐五代:中国文化的繁荣第六章 两宋时期:中国文化的成熟第七章 辽夏金元时期:中国文化的南北大交融第八章 明清时期:中国文化的极致第九章 近代:中国文化的转折第十章 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建立与发展结语 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与走向

章节摘录

“自汉以后,天下太平,武帝复以孔子之说统一之。其时新遭秦火,儒家唯以抱残守缺为事,其为诸子之学者,亦但守其师说,无创作之思想,学界稍稍停滞矣。佛教之东,适值吾国思想凋敝之后。当此之时,学者见之,如饥者之得食、渴者之得饮,担簦访道者接武于葱岭之道,翻经译论者云集于南北之都。自六朝至于唐室,而佛佗之教,极千古之盛矣。此为吾国思想受动之时代。然当是时,吾国固有之思想与印度之思想互相并行,而不相化合;至宋儒出,而一调合之,此又由受动之时代而稍带能动之性质者也。”在中国文化史上,只有明清时期西学东渐(常被学人视为“第二度的佛教人华”)的冲击力堪与之相匹。佛教消极面对来世的世界观,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与西方在罗马帝国之后受基督教统治一样,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几百年问,中国可以说成为了一个佛教国家。正是在此种文化背景下才有唐代中叶以后的文化复兴运动。魏晋至中唐间,又是一个民族的大融合期。以华夏族为主体、聚居在黄河、长江等地的中国人,经过秦汉帝国统一的政治和经济生活,已经成为东亚大陆一个具有独特文化风貌的大民族。然而东汉末年以后,西部和北部的许多民族,如匈奴、鲜卑、羯、羌、氐,都陆续向内地迁移,与汉族人民错杂混居。这些民族在波浪式内迁过程中,分别建立自己的政权,如匈奴人建立汉和前赵政权,鲜卑人建立前燕、后燕、西秦、西燕、北魏、南燕、南凉政权,羯人建立后赵政权,氐人建立后凉政权等。在北方胡族“十六国”的压迫下,原来建都中原的汉族政权不得不向东方和南方迁徙,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五胡乱华”。胡族内迁、政治割据和汉族政治中心的南移,所产生的客观效果有二:一是促进了中国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的开发;二是促进了胡汉民族的大融合,各胡族很快实现汉化,同时汉族也广泛吸收胡族文化中的新鲜内涵,使得隋唐帝国重新统一之后,中国文化更增添了雄健、自信和向上的豪迈之气,这便是鲁迅所说的“大有胡气”。与周边胡族文化的互动,与南亚印度文化的互动,将中国文化推进到“亚洲之中国”阶段。


编辑推荐

《中国历史文化通览》:“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历史文化喻之根乳,当政者汲取匪止。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历史文化通览 PDF格式下载



读了此书,眼前一亮,历史的长河在不断的前进!


和我预想的质量的要差一些,送货很快,便宜又方面


还没顾上看,但看书的包装好,满意


书质咋样不太清楚 只是觉得速度 还可以


很喜欢历史的书!


书还没看,但看目录,还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