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远去的背影

汪东林 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

汪东林  

页数:

281  

Tag标签:

无  

前言

自1988年拙作《梁漱溟问答录》出版之后,我继续挖掘有关梁漱溟先生新的史料,十多年来,撰写了若干文章。四十余年来,我一直在全国政协工作,掌握了不少第一手资料。近几年来,又撰写了有关赵朴初、十世班禅、程思远、章乃器、宋希濂、黄维等一批我所结识的爱国民主人士的中短篇传记作品。前不久,当代中国出版社的同志登门约稿,要我把从80年代以来发表的在海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中短篇名人传记精选结集出版,题为《远去的背影——政协人物记》,我以此再次与广大读者结缘。是为序。汪东林2004年6月于北京文溪斋

内容概要

这本书的作者汪东林1960年毕业于复旦中文系,1962年至2004年4月在全国政协机关供职四十余年,是名副其实的政协老人。 但这老人却与全国政协委员老人有不同,而且汪东林在《远去的背影》中正是以目击者的身份记录下了许多老人们许多细微之处。他们是赵朴初、十世班禅、梁漱溟、章乃器、宋希濂、章伯钧等。汪东林的记录大都是以与老人们的谈话为蓝本,缀以一些背景资料而成。特别是关于梁漱溟先生的一系列历史足迹,都大段引用了梁本人的发言稿、文字稿,谈来尤其令人信服。 由于汪东林的身份与工作关系,他能近距离地与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们交流,也能看到一些普通人所难见的“另一面”,这对充分了解研究历史名人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而且细心阅读时,还能发现,虽然作者在整本书中都采用了记叙的笔法,但是在一些关键点上,他还是很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评判。旁观者清,还是一句值得思量的古话!

作者简介

汪东林,男,汉族,曾用郑直淑、郑言、汪洋波等笔名。中国作协会员,祖籍安徽徽州。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62年至2004年4月在全国政协机关工作四十余年。历任全国政协机关干事、秘书、副局长、巡视员,并担任《人民政协报》副总编辑和高级读者,现兼任《百年潮》、《群言》杂志编委。是第八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主要作品有:《李宗仁归来》(与他人合作)、《宋希濂今昔录》、《梁漱溟问答录》、《名人传记集萃》、《十年风暴中的爱国民主人士》等,约一百余万字。

书籍目录

漫忆赵朴初听十世班禅谈往事于树德先生忆柯灵同志梁漱溟其人其事1958年,梁漱溟向党交心梁漱溟与冯友兰“文革”乍起时的政协知名人士在全国政协“五七”干校的岁月1967年记事全国政协文化组为1976年天安门事件平反呼吁纪实章乃器侧影宋希濂与瞿秋白宋希濂重结良缘固执的黄维程思远的沉默和困惑

章节摘录

我在全国政协工作组办公室工作不久,即调到当时工作更加繁忙的学习委员会办公室任学习秘书。学习委员会(简称学委会)的工作何以繁忙?那是因为在当时的60年代,学委会的工作直接关系到非中共全国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近两百人的经常性的思想改造工作,这在当时是统一战线范围内的头等重要的任务。因此在全国政协学委会之下,八个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都设立了分会和办公室。此外还有数十名无党派或无所属的非中共全国政协委员专门成立了一个政协直属学习小组,由政协学委会直接领导,办公室派学习秘书具体负责会务、记录和简报工作。我是这个学习组的工作秘书之一。自1963年开始,至70年代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都没有离开这个岗位。十分巧合的是,赵朴初同志时任全国政协常委,是政协直属学习组的召集人(即组长)之一。另两位召集人也是全国政协常委,是无党派人士,一位是于树德,时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副主任,一位是王芸生,原《大公报》社长兼总编辑。在这个学习小组里,有许多知名人士,如马寅初、梁漱溟、巨赞、皮漱石、阎迦勒、向达(历史学家)、翁独健(民族学家)、董竹君(上海锦江饭店老板)、唐生明(唐生智之弟)、赵君迈(湖南军阀赵恒惕之胞弟,当过国民党政府长春市长的起义人士)以及后来陆续入组的程思远、杜聿明、范汉杰、宋希濂、沈醉、爱新觉罗·溥仪、爱新觉罗·溥杰,等等,其中最突出的人物是梁漱溟。我这里所说的突出,并非指知名度,而是梁漱溟先生在1963年至1978年的15年间,实际上是政协直属小组大批判的“活靶子”。概括起来,最集中的批判有三次:一是1965年“科学道德之事”(梁漱溟语——笔者注),梁先生明确反对以“阶级斗争”来解释新中国15年来成就之取得;二是1974年江青之流掀起“批林批孔”运动,梁先生拍案而起,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百分之一百否定的“批孔”,也不理解“批林”竟能与“批孔”联系在一起;三是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梁先生几次长篇发言,探讨“文革”发生的原因,严词要彻底否定“文革”。梁先生上述三次受批判,基本场所就在政协直属学习组,有时扩大到有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学习成员参加的两百人左右的联组批判会。但所有这些批判都是在政协内进行的,当时的报刊未作过只字报道。笔者是参加了全过程的政协机关工作人员,即该学习组的工作秘书,因而在80年代之后陆陆续续披露一些上述材料,并结合材料对梁先生进行长期采访,最后出版了两本书,让世人了解此一公案,这是后话。赵朴初同志是这15年学习改造工作和批判梁漱溟运动的亲身经历者之一,而且是该学习组四位召集人当中的一位(于、王、赵之后,1974年后又增加了程思远先生为召集人)。那么,赵朴初先生对待梁漱溟先生的批判,持什么态度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得概括地交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即在一条“左”的错误路线和指导思想的直接影响下,政协的内部学习改造和大批判运动与社会上的政治运动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在方式上稍微温和些。比如也戴帽子,最多是被某某人勒令站起来,但超不出一分钟,召集人又会招呼被批判人坐下,并强调要“摆事实,讲道理”。包括梁漱溟先生,虽然早已被多次称为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是难得的“反面教员”,在学习组内也没有受过体罚。实际上呢,尽管人人表态,与梁某人划清界限,但大多数人是违心之言,“口是心非”。公开敢出来为梁漱溟辩护者没有,但私下议论梁某人是“硬骨头”者大有人在。在每次大批判刚开始时,常常有一哄而上、挨个发言的场面,但不用多久就接不上气了。有的人就在台下有意无意地为梁解脱,要求尽快结束批判,转入正规学习,大可不必为梁一人而耽误了大家的学习时间,等等。在这种大环境、大背景下,赵朴初先生当然也发过言,也“批判”过梁漱溟先生。现在要查找档案材料,照样可以查到。然而我作为亲身经历者之一,中国的这段历史,光凭文字档案是不行的,它的真实的面貌常常藏在文字之外,或者说,不在会上的侃侃而言,而在会下的窃窃私语和心中所想。赵朴初先生当时怎样对待梁漱溟先生,也要从这个角度予以细细观察。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继去年《梁漱溟问答录》 修订版出版之后,汪东林著《远去的背影——政协人物记》最近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该书仍以作者亲身经历为主线,披露了赵朴初、梁漱溟、柯灵、于树德、十世班禅、程思远、宋希濂、黄维、章乃器等老一代爱国民主人士与中国共产党人交往合作中许多鲜为人知的事迹,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远去的背影 PDF格式下载



工作需要买的资料,内容一般。


基本上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对事情做了陈述。这种题材可能不便展开吧。几乎没有对人物或时代背景、学术、思想作铺垫,是一本感觉上“不用功”的作品。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