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粉墨生涯六十年

赵荣琛 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0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

赵荣琛  

页数:

30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著名京剧大师赵荣琛回首粉墨生涯六十年亲历往事,批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史实逸事,再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诸多政要及文化名人的活动踪影,折射了中国社会变迁的痕迹。

作者简介

赵荣琛(1916-1996),安徽太湖县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出身世代簪缨的书香门第。上世纪30年代初,因酷爱京剧,醉心程砚秋的艺术,毅然弃学从艺,身入梨园。抗战期间,名噪四川,并得以列身程砚秋门墙,膺“重庆程砚秋”雅号。
  赵荣琛的舞台艺术成就卓著,是程派艺术出色的传承者,享名国内外。晚年在大力课徒传艺的同时,潜心写作,总结自己的艺术经验,记述自己与众不同的艺术足迹,撰写发表了数十万字的文稿。

书籍目录

一 我的四代翰林之家 首代翰林——状元、天使 二代翰林及与曾国藩、李鸿章的关系 三、四代翰林奋力治学二 公子哥儿的童年生活 “翰林府”的“五相公” 上海的京剧启蒙三人名牌学府却与京剧结缘 举家北上 广看京剧如鱼得水 师大附中使我京剧入门 国剧研习社结拜六兄弟四 出走山东身入梨园 偶然报考,决定了一生命运 高水平的戏剧院校 我的学艺生活 关于韩复榘 在山东期间可记的几件事五 艰苦跋涉进四川 千里大逃亡 故里小停叉赴武汉 西行入川重庆扎营 奇缘天降立雪程门六 程门立雪偿宿愿 同王泊生分手独闯成都 与政要、名流的往来和恒社义演 创办大风剧社得程师函授 “大风”之盛和为蒋介石演出七 东行寻师求深造与梅、程二位同台 为寻师毅然离四川 初谒程师,湖社补行拜师礼 解我困难 厚赐行头 随梅、程两大师义演八 十三年后重返北平 到北平烦事不断 青龙桥师徒夜话 古瑁轩中受益多 故都舞台得献艺 北平解放前的郁闷和排遣九 新中国成立后首赴东北 与杨宝森合作无缘 在东北开始创排新戏 “高登甲武装赵荣琛” 情况有变被迫离开东北十 无奈返京,退而再树“大风”旗号 哑嗓子——祖师爷赏饭吃 “点灯笼”换成开窗户 在南京小驻足十一 程砚秋师的生前死后 诀别杨宝森和恩师程砚秋 由“纪程”到筹建程派剧团 程派剧团响起了锣鼓 收徒授艺和中南海“传差” 程派剧团由盛而衰十二 不堪回首话“文革” 心惊肉跳的“轻闲” 人受折磨家被抄 生死系于一念之间 暴虐中见到真性情 在“黑屋”中煎熬岁月 “白公馆”事件前后 江青的“恨”与“怕” 重见天日后的劳动惩罚 诬蔑不实之词决不接受十三 花甲之后传艺忙 三十年后手足重相见 得机缘两女送出国 花甲开外重登台 不意竞成“赵一出” 传艺教学著书立说 再次被迫离开舞台 赴关国巡回讲学 青山州欢度夏天 美国各地讲座忙 自制道具上课堂 承舆论学者奖掖 谢友人题诗赠画 纽约票社晤旧友 耶鲁大学会故交 初登宝岛得奇遇 首访香港叙友情 把宝岛同胞深情遍告天下 师徒京津同台种种 南行赴沪录音录像忙 发起再次纪念恩师程砚秋十四 最后的演出和授业 传道授业 责无旁贷 尽己之力向孩子献爱心 再次赴美发扬国粹 香港讲学偿宿愿 示范演出有内情 南北合演是非多 宵小拨弄反受气 在山东中止舞台生活 去西德探亲旅游散心 结束本文之前再饶舌跋

章节摘录

第二代翰林是我的高祖父赵昀,字芸谱,号岵存,五旬后又号遂园,别称遂翁,家中后辈尊称遂园公。清嘉庆十三年生,光绪三年卒,历经五朝,居官数十载,以翰林数放学政、府道及书院主讲:诗文传世广,门生遍天下,为四代翰林之家构筑了坚实的基础。遂园公出生即孤,未见父面,童年艰辛。《遂翁自订年谱》中有:“余生即乏乳,家贫不能蓄乳媪,数月后食益多,因继以糜。”孤儿寡母生活本来艰难,介山公留产不多,又被析产分家,王太夫人率子女单独立户,生活更为困苦。长辈们说过:那时家中饮食清淡,偶有咸鸭蛋佐餐,视如开荤过年,遂园公舍不得把一个鸭蛋吃完,吃半个留半个,王太夫人用纸把蛋口黏封,留下餐再用。尽管生活拮据,王太夫人盼子出人头地,不惜卖田当产延师严教,督促两个儿子苦读上进,绝不倚赖以状元之子、天恩祖德而出道:“学而优则仕”,只能和普通人处于同一起跑线苦读,须靠自己一步步向前迈进。由此也更激励了遂园公奋发图强之心。王太夫人望子成龙,含辛茹苦;遂园公幼年立志,发奋苦读,活脱又一出《三娘教子》了。母子俩劳累过度,先后咯血致病,幸苍天保佑遇难呈祥。人皆重义。介山公卒后,京中同年友好知其身后萧条,聚金奠仪资其眷属;此款未能及时送转太湖,而留京生息,十几年后本息达千两,才专送太湖。已析产分居的张、王两夫人各半。王太夫人有此五百金,得以添田数十亩,窘境有所缓解。遂园公十年寒窗,业有大进。介山公同榜探花帅仙舟丁忧返里,从太湖跨省到湖北黄梅,见到18岁的年侄,试其作业诗文,大为惊喜,慨叹:“介山不死矣!”命将文字随时寄阅,详加指点。遂园公更加刻苦,“与仲兄(我伯高祖赵唆)互作窗课,夜漏三下始寝”,“自五月患疟至十月始痊,然未尝一日旷课也”。19岁县试第一名,兄唆公人府学,府学史汪巽泉是介山公同年榜眼,见故友之后,甚为欣慰。可是,遂园公的科举之途,也是蹭蹬颇多:早中秀才后,乡试举人却屡屡落第,直至道光十五年28岁时才考中举人,之后会试仍不顺利,又过了六年34岁时才得中二甲十七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为科举赴考,遂园公几次入京,因贫借住于介山公门生汤金钊家中,边教馆边读书,还考任八旗官学教习,以维生活。王太夫人守节抚孤,曾受旨旌表;盼子成名,祈天保佑,摆香案叩响头竟使前额隆肿,其情殊悯。遂园公37岁授翰林院编修,39岁补国史馆修撰官,以40天写成《漕运志》。41岁任国史馆总纂官,先后放顺天府、四川省乡试学政:中进士后返里祭祖,就被聘为安徽最高学府敬敷书院主讲官。因家境不裕,遂园公在京居官,开始不携眷,不赁房,一度借住在宣外永光寺中街五显财神庙中,“一岁俸银及生徒修金、文字润笔约四百金。岁用总在三百以内,朋辈或面加非笑,不顾也。”道光帝曾两次召见,一次是授编修后于圆明园,知其为前朝状元之子,慰勉有加:另次是四川学政归来,道光帝病中召见于慎德堂:“尔曾召见,知尔可用。何在记名与否?”指本年京察,因外放学政未得功保举。咸丰帝即位后,遂园公亦受重用,几次召见,授上书房行走、《宣宗(道光)皇帝实录》总纂官;命为圆明园作书画,派写数十件,最大联幅长丈五宽九尺;居圆明园司胪,后派云南等地学政,政声文名得以远布。此时正值国家多事之秋。先是外敌人侵的鸦片战争和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清王朝夙以天朝自居,视外国为夷邦,不谙外事,几乎没有外交活动;咸丰初年,遂园公受命编纂《筹办夷务始末》,是为我国较早的外交典籍。后是太平天国从两广兴起,发展甚快,国家根基受到动摇。遂园公咸丰二年云南学差归来,经湖南常德,适遇太平军久围长沙不克,分兵陷益阳,攻襄阳,形势险峻。他沿途察访军情,见“兵畏贼,不畏将;将畏兵,不畏法。军威日挫,贼势日张,东南半壁大局可虑”。归来面奏:“目前急计惟在申明军法,力选将才,惕以严刑,歆以重赏,庶几稍可挽回。”这是从巩固清室江山的立场谏奏进言,亦系忠于皇朝的封建士大夫所必然。而这也导致他走上参与平定太平天国之路。本已简放广东潮州道遗缺知府的遂园公,突然被任命帮办安徽团练防务。立即驰任。因为太平军席卷长江两岸,安徽省城失陷,形势危急;曾国藩在湖南办团练维持防务,已取得成功经验,皖省也照此进行。遂园公和袁甲三(袁世凯伯父)帮办安徽巡抚办训团练,赞划军务,奔波于安徽各地,劳心瘁力,持续三年。安徽战事激烈,太湖赵氏故居房舍被毁,存书、杂物遭焚,赵氏宗族死伤三十余,王太夫人率眷属入深山避难;遂园公只身军旅,无暇顾之,中间曾几次授广东、湖北、甘肃府道职,皆未到任,专心军务。皖事初定,吏争又起,遂园公退步抽身,赴广东惠潮道任,一任四年,政务艰难,神劳力拙,决心交卸,奉母回湖南寓所赡养。P9-11

后记

2006年3月25日是已故的京剧程派大家、戏曲教育家赵荣琛先生冥寿九十;转眼间,他辞世也已经10年了。今承他的最后遗作《宦门之后梨园游——赵荣琛粉墨生涯六十年忆往》单独出版之际,作为与他相识交往近40年、又皆出自著名的北京师大附中、是相差17年的“师兄弟”,还与他有过16年的文字合作关系,又是荣琛大兄此作的执笔者,还是有几句话要向读者说一说。我想,读者朋友看完此书,在赵先生自述之外,或许还想多知道一点赵先生的情况,故再饶舌几句,或许对读者还略为有益。当我在敲击此文时,我的脑海中不时浮现他生前的种种:温文尔雅、宽厚对人的学者风度;面露微笑、喁喁而谈的传艺情景;伏案挥笔、深夜不眠的殚精竭虑精神……我在他过世后,曾有两文追念他,称之为“儒伶”,与乃师程砚秋先生的“义伶”之称(康有为诗赠,赞程厚葬其师罗瘿公)交相辉映。这个说法并不为过。因为在老一辈的京剧艺术家中,他确是文化修养较高的,诗词、文史、书法以至英语兼通——说赵通英语绝不夸张,因为昔年他就学的师大附中,英文要求很高,有些理科课程在初中就使用英文原本讲授。笔者1946年入学,此时的英语要求已非比赵在校时;但仍使我打下了坚实基础,至今受益。故赵说他在美国讲学和后来移居美国后的社会交往中,语言没有太大障碍,我信其实。因为他身上具有浓郁、高雅的书卷气,而绝少在梨园行多见的粗俗的戏班之风;初见却不知其详者,可能会想不到他是一个驰骋于舞台的京剧伶人,而以为他是某一学科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我与荣琛先生初识于1959年暮春。那是纪念程砚秋逝世一周年演出后不久,由中国戏剧出版社陈北鸥先生介绍认识的。那天,四十出头、身着藏蓝色华达呢中山装的他,到我供职的《戏剧报》找我,洽商他写的一篇《荒山泪》的文章。此文由我编发在《戏剧报》上。他给我的印象就是风度翩翩、气质非凡,为京剧界中少见。我们从此订交。20年后的1979年,经过“文革”残酷迫害的赵先生终于获得平反复出。他意识到自己已年逾花甲、白发满头,舞台生活已余Et不多,有意整理一下自己的艺术经验写些文章,约我在文字上做点协助。赵先生是能写文章的,1959年那篇《荒山泪》的文章,就是他自己写的。他们那一辈京剧艺术家幼而失学的较多。.尽管舞台实践丰富,艺术成就很高,有独到的见解,但大多握笔困难,能谈不能写还是好的,不少人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赵先生这一辈,能自己执笔写文章的,除赵外,仅言慧珠、张云溪、李玉茹、新凤霞、云燕铭等不多几位;其中,张、李、新、云又与赵、言不同:他(她)们从小学戏,读书学文化是后来的事,练习写作很艰苦,常常通宵达旦;但有志者事竟成,这几位的文章都写得很好,还出了书。赵、言上过学读过书而后从艺,文化水平较高是有利条件。但赵先生写文章很慢,花费的时间精力要比一般手快的多得多。所以他找我协助,目的是寻找一个多出活快出活的方法。从1979年到1995年,我们合作了16年。我利用工余协助他撰写发表了近50万字的著作,其出包括20万字的本书和几十篇文章。这个数字在京剧艺术家中是不算少的。我们的工作方式是初、二、三稿制。成文前,我们共同研究文章的内容,赵先生讲述他的艺术经历和见解,由我写出初稿交他阅改。这时他就完全自己动手了,在初稿上,有时他修改的很多,有的大段删去,有的地方又大段增补,如何遣词用字、表述精当,他都反复推敲易改,遂成二稿。这二稿,他所花费的心思,绝不比我的一稿少,且进度不快:万把字的文章初稿,我只需几天就可给他,他修改往往需要两三周甚至更多。白天诸事驳杂,他多是夜深人静时伏案工作,一干就到两三点以至东方现曙。这也是他约我协助的原因之一:若他完全自己干,花费的时间精力还要更多,速度只会更慢。他对亲手改出的二稿,可能还会觉得有些地方不大满意,又一时没想出更好的文字表述,我们再商谈怎么改得更好些,由我再整理出三稿。所以他的署名之作,绝不是只动口不动手的。十几年的共事,我们的友情日厚,相知较深,艺术观点比较一致,故合作默契,写稿为文也越来越顺利,但这三稿历程一直没有变。 20世纪80年代中期,赵的多年挚友、大书法家欧阳中石兄,建议他写回忆录,出一部书。这也是他和我的想法。但赵先生是个慢性子,什么事都不着急,再加上他的教学和社会活动多,此事一直拖到1993年初夏才动手,而且还是由香港《大成》杂志主编、已故的沈苇窗先生在香港当面约稿,并在刊物上发了预告给逼出来的。由于我们已有十几年的合作,对他的出身经历、家庭、艺术道路很熟悉了,但我们还是整整聊了一个夏天,他口述外,还提供了许多文字材料,包括两巨册台湾出版的、记述他祖上四代翰林的经历和书文的《赵氏家集丛刻》。仍是三稿制,我写一节,他修改一节。初稿我是稿纸隔行而写,留出他修改的地方,他有时还觉得不够用,有的修改补添文字只好写在稿纸背面上,一写好几页,或另写几页粘在初稿旁,或干脆打个记号,我们再商量怎么改,如何措辞、增删。我写全部书稿,只用了几个月,而他加工修改二稿却将近两年。之间,他往返于北京、洛杉矶,箱中总带着厚重的原稿,到美国去修改,回京时再带回交我。这就是此部书稿的诞生经过。十几年来,全部几十万字经他修改加工的各种原稿,大多存放在我处,翻看他那密密麻麻的修改笔迹,感慨良深:他真是个不惮其烦、精益求精的人。这部文稿,我原拟题《宦门公子走梨园》,他斟酌再三,改为《宦门之后梨园游》,又加了副题《赵荣琛粉墨生涯六十年忆往》。书稿从1993年11月到1995年6月在香港《大成》杂志连载了18个月,其内容、尤其是标题颇受海外人士赞赏。开始连载时,我手头只有5节定稿,为免“断炊”之危,我们流水作业,无论在北京或洛杉矶,他改好一节,就交我或寄我,由我整理出三稿寄发。在北京可就近相商,他在美国,只有靠绿衣信使了,直到1995年3月初,他返回美国送别他患肝癌不治的四哥,行前抓紧时间改定最后一节。为了不误发稿,他又不断熬夜。说他为这部书稿损耗了健康而致病也不为过。行前,他把最后一节的二稿交我,笑语:“总算完稿了,一切拜托。这次我去送别赵四郎,底下就该我赵五郎了。”虽为玩笑,不想竞成谶语:1995年6月《宦》文连载结束,他在美国发现了晚期肺癌,9月返京,多方治救无效,丁亥年除夕(1996年2月18日)辞世,竟未经年。而最后他住在协和医院已不能动,说话已很困难,还在给来探望他的弟子们说戏指点,要把身上的东西力求留下来。张火丁要争梅花奖,赵先生让她在病床前一遍又一遍走出她要参演的剧目,打起精神看。之后把火丁叫到床边,让她低下头,耳朵几乎贴着先生的嘴,昕他声音低微、断续喘着气地指点,他想示个范,胳膊已无力动了。这种最后的传艺,一直坚持到他临终前一星期。我在旁看着实在心酸!又佩服之至。以至我在他逝世前夕,看到一切皆已无望,而他的临终前把艺术献给人民、后辈的高尚品格,实让我感动万分,竞不顾禁忌,写了短文《临终之前犹诲人》,把人所难知的他在最后阶段表现出的高尚无私的精神品格,告诉大家;让群众更了解这位他们景仰的艺术家高尚的精神世界。文章刚刊出,他就走了。他也不是仅对他的弟子学生如此,就是同辈的程派,如有需求,他也照样帮忙说戏;这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于北京、上海都是常有的,有的还是王瑶卿老夫子对他这个再传弟子亲口布置的,因为他是尚小云的业师、清官内廷供奉孙怡云先生的得意门生,基础好,会的戏多,程派的艺术实践时间早和长。对同辈的弟子学生以至业余爱好者,若有需要,他也照教无误,倾囊相授。真应了孔子的“有教无类”的名训,和他自己的“搞艺术不搞权术,搞流派不搞宗派”的信条。这也与他独特的出身、经历、教养和做人原则分不开。返40年友谊、近20年的合作,我们之间的友情是深厚的。赵先生长我18岁。由于有师大附中先后同砚之谊,我们一直兄弟相称。我们的笔墨合作是友谊、道义、事业当先,双方都不计较名利。赵先生发表了几十万字经我手撰写的作品,作为执笔者,我从来没有也根本不打算署名,今天还是这样。对我来说,这不是大事,何况我自己已有不少文字著作问世。这纯粹是朋友问互相帮助。而且与赵先生的近20年的合作中,我也是受益匪浅的:对我研究程砚秋和程派艺术以至写出专著和论文,他给了我不少帮助。在《宦门之后梨园游》于香港发表10年后,得以全文单独结集以当代中国出版社的“百年文化丛书”之一出版,作为执笔者和赵荣琛先生的好友,我觉得这是纪念他诞生90周年、辞世10周年的有意义的心香一瓣,而且也感谢出版社编者慧眼识珠。这里我仅是就我见到和经历的略做说明,还感谢赵大嫂和几位侄女,在荣琛大兄西行后,对我仍是一如既往,颇为关照,这也体现了赵荣琛先生的为人和家风的下延传承,令人欣慰。本书在香港《大成》杂志连载时的题名是《宦门之后梨园游》;现在新版,书名改为《粉墨生涯六十年》,似比原名更明朗贴切,想泉下的荣琛大兄也会同意的。胡金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粉墨生涯六十年 PDF格式下载



京剧爱好者不可不看的一本好书。


早就想买了,正好搞活动,就买了。本人酷爱程派,非常喜欢赵先生的艺术。这本书很好,写得很详尽,赵先生的文笔也非常好。还有很多剧照。


程派第一人,值得好好研究。


还没来得急看,不过目录很吸引我,应该会很好!


喜欢火丁,当然也要认识老师了


对京剧的了解,始于张火丁,从火丁而知赵荣琛老先生,这本书拿到手后,立即在扉页上题字;曰:赵荣琛最大的收获是收了张火丁这个关门弟子。然读完全本,一夜深思;深不以为然。荣琛老先生成名甚早,且文革之中饱受蹂躏屈辱之苦,不仅近身程砚秋大师聆讯,得程派真传,且温文儒雅、博学宽厚,又有戏曲教育家、理论家之范,深得戏迷爱戴。读至情深处,不觉笔墨生情、犹如切身感受老先生之戏品高德。唯一觉一点不足之处:本书自始至终均强调老先生为“四代翰林之后”;略有承蒙先人福荫之感,此评是否准确?有待斧正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