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知青史

刘小萌 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

刘小萌  

页数:

871  

Tag标签:

无  

前言

  潮起潮落,自有一定之规。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早已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趋于沉寂。但是,它留下的历史震荡还没有完全消失,而人们对它的认真审省还刚刚开始。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掀起初澜,“文化大革命”期间形成席卷全国的高潮。从1962年到70年代末,曾有1700万以上的城镇知识青年被送往农村,而家居农村、在城镇学校读书毕业后回乡务农的知识青年为数更多。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不仅改变了一代青年的人生道路,还牵动了亿万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当知识青年散布到广大农村后,又使为数众多的农民不同程度受到它的影响。因此,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篇章。  如今,当人们把审视历史的焦距对准它时,看到的还只是模糊不清的轮廓。关于它的真实面貌,人们仍缺乏基本的了解,即使是这场运动的众多亲历者,又何尝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难怪人们围绕这个话题,会流露出那么浓厚的兴趣,会提出那么多的“为什么”。人们希望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从发生、发展、衰落,直到尾声;人们希望知道,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是如何在最高领袖一声号召下拔地而起,化为亿万人社会实践的;在它轰轰烈烈的表象后面,掩蔽着怎样的复杂背景;70年代末,当历史掀开崭新一页时,新一代高层领导人又是如何走出这一误区的。  将上山下乡运动波澜起伏的历史如实告诉读者,是本书的首要任务。历史是不应忘却的。特别是对我们这个在几十年风风雨雨中经历了不少挫折、走过了不少弯路的民族来说,时时聆听历史的回响,从中汲取教训,获得启迪,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上山下乡运动的发展演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历史过程,接踵而至的政治运动,以及经济建设中一再重演的“过热”与“紧缩”,无不给它的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它是一面镜子,不仅映射着新中国青年蹉跎与奋进的身影,而且集中反映出共和国曲折发展的足迹。因此,这是一段内容异常丰富又非常值得研究的历史。认真回顾这段历史,予以科学总结,对于推动我国的现代史研究、经济史研究、青运史研究,对于深刻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断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深远意义,都是有所裨益的。

内容概要

完成一部完整、客观、科学的上山下乡运动史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中外学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研究领域的拓宽和深入仍有待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学者的协同并进。本书只是这方面的一个初步成果,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搜集资料是一项艰辛浩繁的工作。本书的资料来源主要有几个方面:一、公开出版的报纸、杂志,“文革”初的红卫兵小报和印刷品;二、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知青办公室形成的历史档案;三、“文革”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出版的与上山下乡运动相关的宣传品、文件集、资料集、统计年鉴、大事记、劳动史志、研究著作;四、知识青年的回忆录。在以上资料中,各种官方资料是利用的重点。我在研究中,对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整理、鉴定、筛选,旨在使本书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历史的原貌。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前后持续达1/4世纪以上,堪称建国以来最旷日持久的一场由政府组织的社会活动。由于时间背景的不同,使这段历史形成鲜明的阶段性。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1966年,为“文革”前阶段,从规模和走向来说,又是上山下乡活动的兴起阶段;第二阶段,从1967年至1976年,为“文革”中阶段,也是上山下乡活动演变为一场狂暴运动的高潮阶段;第三阶段,1977年至1980年,为“文革”后阶段,又是运动急剧衰落的阶段。  本书主要研究“文革”以来的上山下乡运动史。根据以上阶段划分,将全书分为序论和上、中、下三篇。序论部分,扼要叙述了“文革”前上山下乡活动的兴起历程,把这作为展开全书线索的一个铺垫。上篇《大潮涌起》、中篇《再起高潮》,将“文革”十年中上山下乡运动前后衔接的两次高潮分别叙写。笔者以为,这样编排既突出了全书的重点,也易于把握运动的动态变化。下篇《大潮跌落》,考察了运动衰落的前因后果,惊心动魄的知青“返城风”是阐述的重点。最后得出关于这场运动的若干结论。

作者简介

刘小萌,史学博士。1952年生于北京市。1968年赴内蒙古牧区插队。1973年转回河北农村原籍,后上技校,当工人。1978年考入大学。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顾问,日本东北学院大学文学院史学科客座教授,台湾东吴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著有《中国知青口述史》、《满族的部落与国家》(第二、三版《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爱新觉罗家族全史》、《满族的社会与生活》(论文集)、《清通鉴•前编》、《清代北京旗人社会》、《胥吏》、《正说清朝十二王》、《八旗子弟》(插图本《清代八旗子弟》)、《中国民族文化史图典•东北卷》。合著《中国知青事典》、《萨满教与东北民族》、《中国民族史概要》、《中国通史》第11册等。主编《世纪存疑——历史考古卷》。

书籍目录

绪论 上山下乡的前奏(1954—1966年) 一 一个“就业”新方向 二 渐入坎坷之境 三 “红旗卷起农奴戟”——知青返城风上篇 (1967—1973年) 第一章 红卫兵吹响进军号   一 上山下乡,如箭在弦  二 第一声号角  三 “老三届”的足迹 第二章 高潮来临  一 “毕业生分配是个普遍问题”  二 席卷全国的狂澜 第三章 下乡知青的安置  一 地点的选择  二 安置经费及物资补助  三 安置的方式 第四章 “再教育”运动  一 “再教育”理论的由来  二 “再教育”理论的实施  三 典型的力量  四 “再教育”的后果  五 城市中的“配教”活动  六 关于“春节不回城”的倡议  七 落实政策的初步尝试 第五章 陷入困境的运动  一 运动大滑坡  二 知青问题面面观 第六章 振兴运动的努力  一 忧国愤世上书人  二 闻风而动  三 全国知识青年工作会议的召开中篇 再起高潮(1974—1976年) 第七章 新举措的出台   一 加强领导  二 解决知青的生活困难  三 改进安置办法  四 修订毕业生分配政策  五 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培养  六 兵团改制 第八章 知识青年的返城道路   一 两招一征  二 病退与困退  三 “曲线返城”种种 第九章 婚姻——一个日愈凸显的新问题   一 婚姻政策  二 婚姻率的分析  三 婚姻的类型  四 已婚知青的窘境 第十章 极左势力影响的加剧   一 反“走后门”与“三箭齐发”  二 “坚持乡村的伟大胜利”  三 培养“反潮流”典型  四 知青工作“左”转迹象  五 知青工作遭破坏 第十一章 政治冤案   一 “一打三反”运动中的冤案  二 现代“文字狱”  三 知青觉悟的历程下篇 大潮跌落(1977—1980年) 第十二章 知青问题的“拨乱反正”   一 华国锋坚持“过去方针”  二 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三 一篇振聋发聩的评论员文章  四 知青政策的调整  五 恢复高考制度  六 平反冤假错案  七 典型人物的归宿  八 第二次全国知识青年工作会议的召开 第十三章 震撼全国的返城风  一 前奏  二 “今夜有暴风雪”——黑龙江农场知青大返勘戋  三 云南农场知青“胜利大逃亡”  四 一波三折的新疆农场知青返城风  五 城市飓风  六 几段插曲  七 最后的风采 第十四章 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  一 改革劳动就业制度  二 改革招工制度 第十五章 “盛筵必散”——运动的尾声  一 推广集体所有制知青场队  二 变“一举两害”为“一举两得”  三 经费清理与财产折价结束语附录主要参考书后记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上篇( 1967—1973年)第一章红卫兵吹响进军号由于红卫兵的积极参与,上山下乡运动被赋予了激进的政治意义。它似乎不再是将城市“剩余劳动力”无情地向乡村倾泻的一种手段,而是成为革命青年在红色祭坛前奉献赤胆忠诚的极端形式。这种戏剧性的变化,是以“文化大革命”疾风暴雨式的政治运动为先导的。一 上山下乡,如箭在弦1966年夏季,随着毛泽东“炮打司令部”一声令下,“文化大革命”这只“潘多拉的盒子”被一下子打开。文化教育、工农业生产和其他各行各业,都受到猛烈冲击。8月在各大中城市掀起的红卫兵运动和尾随其后的“大串联”,将“造反”的狂潮迅速推向全国。1967年1月,在张春桥、姚文元等人策划下,上海市一部分“造反派”组织夺了上海市委、上海市人委的领导权,宣布成立“上海市人民公社”(后改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这一事件被官方喉舌誉为“一月风暴”,它标志着“文化大革命”进入“全面夺权”阶段。同时,“革命委员会”这种在极左路线卵翼下产生的权力形式,成为“文化大革命”中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权力机构的基本模式。“一月风暴”咆哮所至,从中央到地方,一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被揪斗,“靠边站”,甚至“被打倒”,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陷人瘫痪和半瘫痪状态。伴随各地“造反派”夺权任务的实现,“文革”的领导者着手建立各级革命委员会控制下的新秩序。针对教育部门,首先向全国发出了停止外出串联,大、中、小学开始“复课闹革命”的号召,促使桀骜不驯的红卫兵们回到学校,置于纪律的约束之下。3月7日,毛泽东在给《天津延安中学以教学班为基础实现全校大联合和整顿巩固发展红卫兵的体会》的材料所作批示中提出:军队应分期分批对大学、中学和小学高年级实行军训,并且参与关于开学、整顿组织、建立三结合领导机构和实行斗批改的工作。毛的批示和有关材料经中共中央批转,要求各地参照执行。军训团(有些地方又称军宣队,即中国人民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进入学校,师生陆续返校,解散了为数众多的跨班级、跨部门、师生混合的群众组织,实现按教学班为基础的大联合。接着开展“革命大批判”,解放干部,组建学校的临时领导机构,即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军训团进校,对结束学校的混乱秩序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同时也把林彪在军队中搞的一套工作方式和作风带入学校,助长了空头政治、形式主义、命令主义和极左思想理论的传播。许多学校撤销教研室(组),取消班级建制和班主任制,将师生按班、排、连的军事建制编队,设立连队委员会,政治指导员。“早请示、晚汇报”,“天天读”,“讲用会”等等“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及“突出政治”的做法风行大、中、小学校。这对“文革”期间的学校教育和历届学生分配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中共中央宣布“复课闹革命”后,各地的形势发展大多一波三折。一些地方的大、中学生,依旧滞留校外,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造反派”纠集在一起,以致武斗升级,流血事件层出不穷。7月22日,江青提出“文攻武卫”的口号,对武斗升级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许多学校遭到破坏,秩序开始稳定下来的学校,重新陷入混乱状态。为此中共中央于9月23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在外地串联的学生以及其他人员,立即无条件地全部返回原地、原单位。此举最终使迁延一年之久、已完全处在“无政府”状态的红卫兵大串联销声匿迹。10月14日,中共中央再次发出“复课闹革命”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大学、中学、小学一律立即开学。在此以后各地学校陆续复课。中学普遍复课后,一个严峻问题很快突显出来:“文革”爆发不久,所有大专院校就停止了招生,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工作同时中断,使毕业生的升学道路完全堵塞。另一方面“文革”引发的大动乱造成1967年生产大幅度滑坡,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减少9.6%(其中工业产值减少13.8%)。各地工矿企业大多苦于派性争斗,生产步履维艰,接纳新工人人厂的工作尚无从谈起。这样,中学毕业生就业之路也变得异常狭窄了。当时全国中学积压的1966、1967年两届初、高中毕业生多达402万人①,大批毕业生分配无门,终日无所事事,成为学校恢复教学和招收新生的障碍。1967年10月22日,教育部在关于复课闹革命情况的材料中,将毕业生分配作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指出:毕业生不分配出去,新的学生进不来,而今年毕业和招生人数又比往年多一倍以上,这不仅涉及教师和校舍问题,还需要解决这些学生是一批毕业出去,还是分批毕业的问题。尽管毕业生分配问题迫在眉睫,但全国许多地方还为严重动乱所困扰,一些地区因不断的武斗处在失控或半失控的状态。当许多地方还未建立起革命委员会的情况下,像中学毕业生分配这样一项涉及面很广,需要不同地区和单位协同合作,自上而下周密计划、布置的工作还不可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文革在12月15日有关教改问题的批示中,要求大、中、小学校继续将“教育革命”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复课闹革命,搞好革命的大批判,搞好革命的大联合和革命的三结合,搞好本单位的斗、批、改。进入1968年,解决中学毕业生分配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积压在校的毕业生除1966、1967两届,又加上1968届的598万人,三届毕业生(以后习称“老三届”)共达1000万人。如此众多的毕业生积压在校,他们的出路何在?在以后若干年里,高中和大学停止招生,升学道路被完全堵死。而整个国民经济又呈现继续衰退的形势,1968年工农业总产值在上年已经下降9.6%的基础上,再降4.2%,只相当于1966年的86.2%。在这种令人沮丧的形势下,对绝大多数工矿和基层单位而言,招收新职工根本提不上议事日程。“老三届”毕业生实际上已经成为城镇的剩余劳动力。于是,一场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崭露头角。二 第一声号角“文革”中的上山下乡活动,最初并不是政府动员组织的结果,而是由首都北京的一些“老三届”中学生自发倡始的。“文革”十年,与“老三届”中学生息息相关的有两场运动,即红卫兵运动和上山下乡运动。红卫兵运动曾如摧枯拉朽的飓风扫荡全国,震惊世界。它将一批年轻气盛、富于革命激情的青年学生推上政治舞台。1967年8月18日,当毛泽东身穿绿军装,佩戴红卫兵袖章,向欣喜若狂的革命小将高呼“我支持你们”时,年轻的红卫兵们天真地认为,自己似乎已成为决定中国前途乃至世界之命运的主宰。但是,随着10月3日《红旗》第13期社论号召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进而把群众运动的矛头进一步引向各级领导干部,以干部子弟为中坚的红卫兵运动便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与此同时,江青、陈伯达、张春桥等极左派控制的中央文革领导小组结束了对老红卫兵(为与尔后兴起的“造反派”红卫兵,又称新红卫兵相区别,将这一时期的红卫兵称“老红卫兵”)的利用,转而扶持运动初期受到“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迫害的“造反派”学生,并以他们为核心重新组建了在各级革命委员会有效控制下的红卫兵组织,即所谓“造反派”红卫兵(新红卫兵)。在此基础上,建立跨学校、跨地区的“中学红卫兵代表大会”(简称“中学红代会”)。中学红代会的建立,标志着“老三届”学生领袖的“改朝换代”。然而,无论是老红卫兵,还是新红卫兵,是所谓“保守派”还是“造反派”,他们的政治取向、思想观念大都如出一辙。1967年9月发轫于北京的上山下乡活动,就是由雄心勃勃的“造反派”红卫兵头头率先组织起来的。他们天真地认为,自己在发动一场“继续革命”的新长征。(一)真诚的探索者早在1966年6月“文革”爆发初,在全国每一所大、中学里,大字报、大标语,铺天盖地;声讨会,批判会,通宵达旦。6月6日,北京女一中高三年级的几十名学生率先提出:“彻底砸烂整个旧的教育制度”,其中包括废除旧的高考制度。她们认为,旧的高考制度“突出业务,突出分数,贬低政治标准”,“排斥工农子女”,“扩大三大差别,和封建社会考状元没什么两样”。……

后记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是我与定宜庄多年研究的一个课题,当初曾有一个大致的分工,即她主要研究“文革”前一段,我则把重点放在“文革”以来的历史上。我们的研究虽然分头进行,但其间多有合作和交流。今天,我们的两部书稿作为同一研究系列即将付梓印行,无疑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前国家政协副主席马文瑞同志对我们的研究一向给予了热情鼓励和支持,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先曾为《中国知青事典》一书(我们与史卫民、何岚合著)作序,这次又欣然挥毫为《中国知青史》题写书名。在此谨向马老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本书出版,承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特别是责任编辑马晓光同志的鼎力相助。晓光同志在认真编辑书稿过程中,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修改意见,使我受益匪浅,谨致以由衷的谢意!


编辑推荐

《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讲述的是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并在60年代初掀起初澜、“文化大革命”期间席卷全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运动,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它不仅映射着中国青年蹉跎与奋进的身影,而且集中反映出共和国曲折发展的足迹。随着“文革”的结束,它早已成为往事,但它留下的历史震荡不有完全消失,而人们对它的认真审省,还刚刚开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知青史 PDF格式下载



本书客观真实地描述了中国知青运动的历史,分析合理而正确,对成因,影响,对后代的启示,都写得可信,观点正确,符合历史,符合人性,符合社会规律,是一部难得的信史、好史!


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知青,现在他们来往的也是那时的“插友”,有时听他们的谈话时那么的有趣,但也知他们那时的艰辛。对这本书的了解,源于《作家文摘》。其中也只是一点节选,父母亲也想仔细看看,我也想了解当时的背景。进入21世纪,大多数知青已垂垂老矣,正如他们自己说的:正值青春年少学习时,遇到全民“下乡”;正值年轻力壮大有作为时,全民又“下岗”了。在他们即将走完人生之路时,希望有本书能真实的反映当时的历史,让子孙后代对我们的老辈有一点了解!推荐和《中国文化大革命10史》一起看!


一部了解中国知青史的好资料。


可以大概了解一下那个年代的知青历史,以及相关的大背景


想深入研究知青史,读这本书是首选……正在读


那些年轻人才十几二十岁,想想看现在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在干嘛?花着父母的钱,读着小资的书,人云亦云又自以为是的说着自己的个性……四五十年前,同样那批年轻人,却以为自己是主人可以改天换地——其实也没改天换地去,是为了做“毛主席忠诚的战士”。想过没有,这种思维状态下的改天换地,是一种家奴思维?没办法,这个社会被裹挟了,有良知的人被杀的杀关的关,他们的子女如果自己不表现“奴”一点,不去门口守着让人家下乡团接受,命运可能更差。但是,这段历史是被掩盖的,即使没有刻意,但是也没有反思。似乎被政治裹挟的社会,大家都有责任也大家都没有责任了。他们其实也是我们祖国的孩子,他们这些孩子虽然成了老年,但是那个时期的孩子的“美好时光”被这个政治给剥夺了——有比被剥夺时光更残忍的事情么?这个社会的发展和文明,需要反思这段历史,最重要需要反思的事情是:无论政治派别如何斗争,不要去裹挟那些涉世未深的孩子们。而对孩子们最大需要规避的事情是,无论什么远大的理想,都不要以伤害别人以及自己作为代价……


一代历史,各说各话,这本书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些东西。《南京知青之歌》


对这本说了解一些,总体来说是一本很好的说。使我文化大革命,这一段历史。市面上这样的说不多。其实,有些事情必须深刻的反思后教育后代了。


讲述知青的历史太少太少,我们需要铭记那段岁月。


内容翔实,全面,文字朴实,以叙述为主,但细读也感人肺腑。疯狂的年代,疯狂的历史,对于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不失为一本好读物。


第一次看关于知青的大部头书,期待内容更精彩


用一个下午和晚上看完,心情比较沉重,没人愿意回到那个时代。
现在对广场上的大妈倒多了几分宽容,她们大多都是那个时代的知青。


历史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这段历史残缺的好严重80后在不了解些我们的子孙就会彻底忘记了.为了子孙后代的留下点记忆残片吧!~推荐大家阅读


看此书,遥想当年的知青生活.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介绍知青的书籍


虽然不是我出生那个年代的事儿,但是比较感兴趣,买来还没看,就结给同事了。她也没看呢,主要都是有孩子的人,平时下班回家忙孩子,都没太多时间看书。我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希望拿到手好好看看。那一代人啊。


不错,全书材料很丰富,有助于了解历史。


很想了解这段历史,特别是看完《高考1977》之后!


对于这段历史的是非值得去关注!


值得了解那一段历史


非常好的书 每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段历史


近二笔都在订单的第二天就收到书,非常捧,赞一个


给父亲买的,他看后非常喜欢,说写的很真实也很深刻。看上一遍,也是对他走过的路的回忆。有时间我也会拿过来细看一下


那年那月那帮人,一个字惨


非常详细的讲解了知青的发展和命运!


朋友说我是愤青,推荐我看这本书!


物流非常快!!!!


很好。快递很及时。


人生若能得幸福安稳,谁又愿颠沛流离


了解那个时代,看看


当当一如既往的好,客服快递都很给力,支持


嗯。值得仔细读的书


此书值得收藏!慢慢看!


喜欢在当当买书,价格便宜不说,货也正,发货速度也快,还支持货到付款,让人更放心!


给个好评给个好评


还没看,但浏览了一下,喜欢


波澜壮阔


质量不错哦,还没看!


我们曾有过开国元勋们组成的政府,老革命组成的政府,当年热血青年组成的政府,留苏学生组成的政府……

再过数年,差不多便能有知青组成的政府了;以及再过若干年,会有“出国热”之海归们组成的政府。

这是阅读此类书籍的其中一个益处:了解掌握社会主要决策权和资源分配权的人们,其心路历程、人生轨迹中最重要的部分。知之谅之解之。

回到普通人的生活,我的父亲便是知青,他广泛的朋友圈中,最核心的那部分便是基于“同为知青”。感情角度,颇似我的同学圈子。

于是,知青、上山下乡,回城、户口等等词语都是我从小听到大的。那也曾经是家中激励我好好念书,出人头地的主要素材。

如今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了,于是翻看这本知青史,更能明白这段历史的前因后果,并印证普通人们的反应、自有一套的诠释,颇耐人寻味,颇感慨……


颇为专业的知青史、文革史,可以和作者的知青口述史结合看。就是字体略小,知青朋友看起来想必吃力。


从小,一吃饭就会听到父亲讲述(回忆)他的知青岁月,在他的叙述中,既有艰苦的生活,也有同学间(一个队的知青多是来自同一个中学的同学)的亲密友谊,而记忆中他参加的聚会最多的就是和知青们一起的。所以,对于“知青”这个话题,对于这个群体,我也一直比较关注。前面的评论中有朋友认为本书只见数据不见人,我反倒觉得过去30年来,关于知青的个人叙事的作品,其实并不少,而恰恰是能站在全局把握这段历史和这个特定人群的好作品不多,而这部书尽管因为种种原因,并不能真正地完全拔开历史的迷雾来记述这段历史,不过就目前而言,已算是同类作品中不错的了。近几年,随着大多数知青的逐渐老去而已经进入到社会生活的边缘,希望在他们走完整个人生之前,能有一部或者更多部好书能还那段历史更真实的面目。类似《高考1977》的那种只见革命烂漫主义,不见残酷现实的作品,还是少点为好。


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整过新中国的发展脉络。


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


刚刚开始看,由于没买到《初澜》,所以读的比较慢。


好书,有点贵。11年买的初澜,和这次一样都是好书,可是为什么每次的书都弄脏了点,我~


这本书是给妈妈买的,她说还可以。书比较厚。


内容翔实,史料丰富~灰常不错~很厚重的一本书适合随时翻着看,如果从头看到尾就很累了~纸质有点差~嗯~


他们有和我们很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也有与我们本质的区别。
  但是我们距离他们太远,尤其是精神方面。
  我们当应反思,我们的物质如此之好,但是我们精神为何相差如此之远!


书的质量不好,封面很脏


看看老一辈的人曾经的生活


发货很快质量也很好不过这似乎应该是爸爸妈妈那代人看的书。。呵呵呵


尽管有点冗长还是值得收藏


60代的人,为什么不呢


喜欢、内容不错


还好,是第一步反应知青史的书吧,只是最价格再低些就更好了。


就像文史资料的堆积,不像可读性的图书


有些些乏味教科书式的叙述


还行,给领导买来忆苦思甜用的


果然是催眠书


 时间:2009年3月8日 15:00(周日)    地点:中关村图书大厦5层多功能厅    主题:《中国知青史》新书首发暨作品研讨会    嘉宾:刘小萌 定宜庄 吴思 斯琴高娃 徐友渔 等等


这很适合书迷朋友,比较详细,有点记叙文字的意味,挺喜欢的。不过如果怕看文字的朋友就不要买了,因为实在是太厚了!


收到的书被压坏啦。看的真不爽


历史的见证,一代人的悲哀


速度不错,内容页挺好,质量也不错


书好旧~~~~~~~


包装很好,没有任何损污。谢谢。


很厚一本书,描述客观!


到手打开看了一下 感觉还行 回去仔细看看 发现有的页的油墨都粘在之上 黑乎乎的 还有的页正反互相都看得见。。。很不舒服。。。感觉不是正品货。。。第一次在亚马逊买东西。。。给我的印象太糟糕了。。。。


书籍很不错,数据详实具体,结论较客观。没有太多的主流书籍的一边倒观点


内容不错,但感觉书不是很新


史实性强,象政府工作报告。


真的是本好书!读得荡气回肠,心灵震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