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符号中国书系

于乐,法苏恬,陈光中 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

于乐,法苏恬,陈光中  

前言

很久以前,在古老的东方大地上,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字——汉字。从汉字诞生之日起,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就不断把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感受注入其中,不断创造着汉字的美,享受着汉字的美。人们把这种经过美化了的汉字称为书法,书法也就成为一门表现汉字美的艺术。书法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舒畅和恬静、浪漫和奔放,更是心灵的自由、美的享受。书法伴随着汉字的发展和使用走过了漫漫的3000余年,并成为中华文明独特的文化遗产。直到今日,书法更是以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标志性符号之一。它的美,独一无二;它的美,新颖别致;它的美,五彩斑斓。书法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共有的文明。今天的书法艺术在中华大地上依然生机勃勃,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人们对那悠久、灿烂的书法史中记载的名家名作充满向往和好奇:洒脱雅逸的《兰亭序》、雄浑磅礴的《颜礼碑》、豪迈奔腾的《自叙帖》……琳琅满目的书法瑰宝会让人目不暇接、心动不已。这些作品究竟为什么能够带给人们种种不同的奇妙感觉,让人为之陶醉?那些名垂青史、令人敬仰的书法圣贤:王羲之、颜真卿、怀素……他们是如何学习书法,又是如何创造出众多不朽作品的呢?让我们一起走入中国书法,领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吧!

内容概要

  《符号中国》这套书中所蕴含的中国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具有超越时空、绵延不绝的永恒价值和魅力。本套丛书共12卷本,包括中国旗袍、印、茶、瓷器、中医、玉、京剧、太极、胡同、园林、书法、笔墨纸砚,1000多种中国元素的解读,全面展示中国文化风俗,5000余幅细腻反映中国人喜爱的印章、旗袍等物品带给我们生活改变的生动图片立体凸显光辉灿烂的中华五千年社会文明成果,是有品位家庭必须珍藏的“中国词典”、馈赠亲朋好友和外国友人的最佳礼物。  本套丛书还包括:《中国印》、《太极》、《中医》、《中国园林》、《中国玉》、《中国书法》、《笔墨纸砚》、《中国茶》、《中国京剧》、《中国瓷》、《北京胡同》。

书籍目录

《中国旗袍》 第一章 花样年华  旗袍缘起  旗袍的演进  旗袍的新发展 第二章 样式变迁  领型起伏  开襟方式  袖型变化  裙摆飞飞 第三章 旗袍之美  色之美  形之美  质之美  纹之美 第四章 一件旗袍的诞生  工具图解  『诞生』过程  制作工艺 第五章 百变搭配  妆容  首饰  装饰  鞋与袜  内衣与外衣《中国印》《太极》《中医》《中国园林》《中国玉》《中国书法》《笔墨纸砚》《中国茶》《中国京剧》《中国瓷》《北京胡同》

章节摘录

插图:商代的统治者迷信尚神,每有祭祀、战争、游猎、出行、疾病、生育等等,事无巨细,都要进行占卜以问凶吉,并把占卜的内容和应验的结果都刻在特制的龟甲、兽骨上。这些当时的特殊文字资料,随着商王朝的灭亡和商都城(今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毁灭变成废墟而长埋于地下。后世当地农民耕田时有发现,把它当作“龙骨”卖给药材商贩。直到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无意间在京城药铺所售入药的“龙骨”上发现有若干古朴的刻字。这一偶然事件导致了甲骨文的发现,揭开了中国上古文字研究和上古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一页。迄今为止,陆续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等地出土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共十万余块。除一部分流失海外,其余则保留在国内。甲骨文均是用刀一类的尖锐工具契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有些则是先由毛笔书写然后契刻的。从文字角度讲,甲骨文作为记录大量上古语言的早期汉字,其象形、象意的“图画性”还比较强,并且尚未定型。一个字往往有繁有简,异构很多,还有不少的合文(即两个字合为一个字写);偏旁部首的写法及位置也不固定;字的长短、大小、正反也无定则。


编辑推荐

《文化礼品盒(套装共12册)》:5000多幅全彩图,油画,工笔画,1000多种中国元素风趣解读,包括中国旗袍、印、茶、瓷器、中医、玉、京剧、太极、胡同、园林、笔墨纸砚等。图文并茂,轻松悦读,是你相伴左右的良师益友。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符号中国书系 PDF格式下载



作为中国人,还是应当多读这样的书--中国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就不是中国了,那才真是亡国了


老公非常满意,值得推广的中国文化书籍。


内容不够深入,但足够滋润国人对中华无知的认识


礼盒的封皮已经破损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