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就这样,挺过创业难关

许琼林 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

许琼林  

页数:

172  

Tag标签:

无  

前言

  对于创业者来说,从雇员变成老板,要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是始料未及的,不仅具体层面的项目、资金、市场、管理、人才、客户关系要事事操心,还要应对精神上的无助和焦虑。经受不住这千头万绪、百转千回的精神历练,创业恐怕很难成功。正因为如此,初期创业者对于实战经验指导求之不得。  老一代的柳传志、任正非,新一代的马云、牛根生当然是创业典范,他们的故事鼓舞了很多创业者,但他们已经飞得太高、走得太远,经验很难复制。  还有一些理论研究者,高屋建瓴谈论创业需要的条件,但多少让人感觉隔靴挠痒,不着实际。  所以,当前市场上有关创业的指导书热热闹闹、层出不穷,但创业者如实记录自己创业历程的却很鲜见。  本书作者许琼林先生,恰恰是个例外。他在一家工商类媒体工作多年,一直关注和研究民营企业发展,对于当前很多成功企业家的创业历程非常熟悉,一个个创业成功故事激励了他,也培养了他。后来作为《民营经济内参》主编,出于研究民营经济的需要,为了真正了解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许琼林先生亲身试水,从一个完全崭新的行业--汽车销售入手,开始创业。尽管与其他创业者一样,面临许多实际问题。

内容概要

许先生为人低调,不愿强调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但办企业的同时,许先生兼任中科院研究生院MBA课程导师,他把自己七年的创业历程总结为一堂精彩的实战创业课,与创业者一起分享。以上是《就这样,挺过创业难关》这本书能够面世的机缘,也是读者的幸运,通过本书,创业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切实的帮助: 第一,作者再现了创业第一年到第七年一些关键的创业情景,展示了企业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可以帮创业者清楚了解企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做到心中有底,临事不慌; 第二,讲述每个企业创业初期都会遇到的主要困难,并给出当时的临阵应对与反思后得出的合理的解决办法,可以让创业者跳出自己的困境进行参照,有些经验可以直接借鉴。 第三,非常重要的一点,作者从一开始就非常关注创业者的情绪管理问题,对于创业者人人都要遭遇的茫然、焦虑、心理压力进行了重点分析与开导,让创业者感同身受, “今天不是世界末日”的信念能够帮助创业者找回内心的平衡与安然。这是创业者取得成功的精神保障。 或许许琼林先生七年创业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只能让您说声:“哦,原来他也这么难,但挺过来了。相信我也可以。”如果如此,这本书就发挥了它的作用。它就像是创业者的一面镜子,里面显现的,都是您正在或即将遭遇到的挑战。 《就这样,挺过创业难关》是当前创业实战指导类图书的精品,能够帮助创业者少走弯路,取得成功。

作者简介

许琼林
1962年出生,安徽肥东人。从事民营经济创业研究多年,曾任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2000年创办了《民营经济内参》,并连续7年担任该刊主编。
为深入研究创业者由创业梦想到创业成功的路径,亲自耕耘“创业实验田”——创办私营企业,备尝其间的酸甜苦辣,由此获得颇多心得。现在“在商言商”的同时,兼任中科院研究生院MBA中心导师。

书籍目录

前言:一堂精彩的实战创业课序:下海预备篇 克服“临变综合症” 克服“临变综合症”创业篇 我的七年 第一章 创业第一年。义无反顾搭架子  情景再现  ◎机缘点燃梦想  ◎着手各项筹备  ◎公司开业  第一年的难题  ◎首要难题:茫然  ◎次要难题:迷路  ◎一般难题:遭遇白眼  反思我的第一年  第二章 创业第二年,摸索生意的“样子”  情景再现  ◎急  ◎遭遇“非典”  ◎困境中的转机  ◎与刁蛮客户狭路相逢  第二年的难题   ◎首要难题:无助感   ◎次要难题:坚持,还是逃离?  ◎一般难题:如何为客户留下好印象?  反思我的第二年  第三章 创业第三年,逐步完善企业功能  情景再现  ◎企业状态: “宝马车头拉马车”  ◎创建企业沟通模式  ◎半途而废的淘汰机制  第三年的难题  ◎首要难题:打磨员工  ◎次要难题:建立适合的员工基础管理体系  ◎一般难题:创造激发士气的企业氛围  反思我的第三年 第四章 创业第四年,关注领导团队建设  情景再现   ◎易得于金,难求一将   ◎主动上门的专业人士  ◎“哥们儿”引起的混乱  ◎家族成员风波  第四年的难题  ◎首要难题:如何任用并管理管理者  ◎次要难题:抓好家族人员的管理  ◎一般难题:抓好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反思我的第四年 第五章 创业第五年,初步确立合作理念 第六章 创业第六年,脚踏实地聚焦创业 第七章 创业第七年,百尺竿头干事业回悟篇 创业的果实 第八章 为投身创业做好准备 第九章 创业者的成功后记

章节摘录

  克服“临变综合症”  2001年,在强烈的实验心态驱使下,创业的念头在我的脑海中反复出现。  与大多数萌生过创业念头的人一样,我的创业念头出现后,犹豫和不安便接踵而来。或许只有极少数人,创业之前会毫不犹豫,而像我一样的绝大多数,在当前工作和生活还过得去的情况下,真到要独立干一番事业,“所有问题都自己扛”的时候。都或多或少会出现临战前的退缩。  这种现象被我称为“临变综合症”。  人是群居动物。离开一个熟悉的群体,单独出来闯荡,孤独感便首先袭来。当我向原单位领导和同事提出自己想要离开去创业的想法时,同事们纷纷表示舍不得,领导也提出了许多让我不好意思离去的劝留理由,15年来我在原单位工作业绩和人缘都不错,能算个“小班长”,领导和同事们的挽留让我心生暖意,我不断地想,真要离开么?离开了,可就是一个人了,没有人可以帮我。  这时,我想起了一句已经被人们说烂的话:要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创业”这只螃蟹早已经被别人吃过了,重要的不是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是要“自己第一次吃螃蟹”。对于“创业”这只螃蟹的味道,有人赞叹,有人皱眉,而我,还没有尝过。权衡之下,我仍然决定要创业。  我在原单位的身份是自由的,因此,我没有马上辞去原工作,而采取了“走半步”的方式开始创业。  一个人干心里没底,我便动员一位好哥们儿一起创业。他很有办事能力,曾在广东干过几年,对市场经济氛围很熟悉也很留恋。听了我对他的邀请后。他开始时很是激动,表示是应该合在一起好好干一场了,但之后就没了下文。过了3个多月,他来对我表示歉意。他说妻子不同意他抛弃现在这份很不错的工作,万一弄砸了,全家人的温饱都成问题。  我当然很理解这位哥们儿的难处,实际上我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远在老家的母亲和姐妹,听说我准备自己办公司,纷纷打电话来劝我不要冒险,不要太累。  母亲、姐妹规劝的话语时常在耳边响起,哥们儿的婉言拒绝让我再次停下来认真思考。  从上中学时起,许多事我基本上都自己拿主意。家里人虽也知道劝不住我,但总是要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面对这种情况,我通常是不辩解,但也不会过多地考虑他们的担心。  但这一次,对夫人的思想工作还是要认真做的。  夫人早就知道我有创业梦想。十几年前。我就测算过街边那些煎饼果子摊、烤白薯小贩们的利润是否与我在单位的收入差不多,我还向夫人宣传过自己准备利用业余时间去干点儿小买卖补贴家用。我还常赞扬那些创业成功者,赞扬他们当初是如何不顾家人反对坚决创业直到取得成功的,我不断向夫人表示准备自己创业的意愿。多年来,我的夫人已习惯了由我独自去决断大事,对于我的决定,她很少干涉。因此,当我这次向夫人提出开始创业时,她不仅没有太多反对,反而给了我不少安慰。我的激情又再次被鼓荡起来。  当最后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创业的时候,我很认真地问了夫人一个问题:“如果我真的失败了,所有的东西都赔进去,回到家里还能不能给我一碗粥喝?”  我其实是在问她今后还能不能接纳一位失败者。夫人坚定地点点头,我得到了期待的答案。有了这个答案垫底,我觉得我可以开始创业了。  不少人在创业开始前出现犹豫,都是因为自己面对“第一次”产生了心理障碍,解决之道其实就是--走到跳台上,啥也别想。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忍受孤独是成功者的必经之路;忍受失败是重新振作的力量源泉,忍受屈辱是成就大业的必然前提。忍受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你背后的巨大动力,也是你成功的必然要素。  ——俞敏洪  90%的困难你现在想都没有想到,你都不知道那是困难。  ——史玉柱  从创业的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困难不能躲避,不能让别人替你去扛。任何困难都必须你自己去面对。创业者就是要面对困难。  很多企业跟我谈创业的艰难,创业里最艰难的东西是永不放弃。我希望中国有更多永不放弃、有自己独特思考的人。这种创业者越多,中国企业才越有希望,中国企业才能走向世界。  ——马云


编辑推荐

  创业,走一条“有方向,没把握”的实践之路  创业难题……茫然……迷路……无助感……逃离还是坚守……突破方法  就这样,挺过创业难关,献给饱尝辛酸,不断进取的创业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就这样,挺过创业难关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