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外资银行在中国

陈澍 当代中国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当代中国  

作者:

陈澍  

页数:

16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自2008年金融危机伊始,曾经被视为站在金融巅峰屹立不倒的欧美大鳄们纷纷告急,其在中国的业务也受到不小影响,但没有一位金融大鳄宣布要全面退出中国市场。这是中国当前强劲的经济势头使然,同时也包含着外资银行与中国漫长悠久的历史渊源。 本书围绕着外资银行在华起源、生存和成长展开论述,内容涵盖了外资银行在中国150多年的发展历程,笔墨着重于改革开放之后,外资银行重回中国市场的迅猛发展。从最初作为“侵略者”的经济帮手到如今作为推动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催化剂”,中国经济与外资银行都经历了巨变。 现如今,外资银行与中国经济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都正朝着“双赢”的合作模式而共同努力。 本书作者陈澍是一位资深行业记者,在本书中,他以时间为主轴,以银行为联系点,串联起这150多年来中国银行业的巨变。在为读者描述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长卷的同时,本书也展现出中国百年以来金融领域的发展变化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和即将面临的新挑战。 本书中涉及到外资银行不仅包括在华“老牌”外资银行,譬如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等,还包括如恒生银行、东亚银行等港资银行,他们也对推动外资银行在华发展起到很大作用。此外,本书还不惜笔墨,着重介绍被许多外资银行家堪称“最后一战”的花旗与法国法兴银行长达两年多时间,竞购广东发展银行一事,其中的利害关系、谈判技巧值得读者细细体会。

作者简介

陈澍,1980年出生于上海,2008年赴香港工作,现任路透社投资中国主编。做新闻八年,伴随中国银行业改革一起成长,见证国有银行重组、引资、上市,跻身当今世界市值最大银行之列。其独家报道和行业分析常见于《国际先驱论坛报》(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香港《南华早报》(South Chine Morning Post)、cnBC财经电视台等国内外主流媒体。

书籍目录

序言一 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公使衔参赞黄任刚序言二 原法国法兴银行中国区首席代表普瓦耶前言 与大象共舞第一阶段 初试啼声 清朝末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第1章 开路先锋 汇丰:乱世佳缘 渣打:合并扩张 花旗:后来居上 第2章 香江风云 东亚:服务华商 恒生:错位竞争 危机:危险?机遇? 第3章 偏隅争雄 战火纷飞 惨淡经营 香港斗法第二阶段 王者归来 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 第4章 改革开放 北京来信 重装上阵 东亚:渐入佳境 汇丰:本土化经营 花旗:力争上游 人物志 汇丰庞约翰离任,一个时代的终结 中国入世 新机遇新挑战 改革在即 多事之秋 第5章 中外联姻 汇丰:布局中国 小试牛刀:上海银行 重中之重:交通银行 专访 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卓曦文 花旗:辗转反侧 初恋浦发银行 竞标建行败北 海外上市 建行打头阵 上市后反思 外资入股热浪 第6章 大战广发行第三阶段 同舟共济 从现在到将来 第7章 扎根中国 第8章 中产阶级在中国 第9章 多元化发展 第10章 中国改变世界作者致谢跋语一 澳新银行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叶杨诗明(Christine Ip)跋语二 路透社全球公司新闻总编辑Jack Reerink参考资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外资银行在中国 PDF格式下载



很好的一本书,推荐大家购买。介绍了外资银行的历史很现状,感觉知识很丰富


了解外资银行的好书


到底是校友写的 对外资银行的在华历史有了非常全面以及深入的了解 作者笔锋很精彩


对外资银行的历史和近况还是写得比较生动


作者还写关于上海和香港的专栏,在路透中文网可以找到,支持!


算是一个不错的知识普及。需要知道的故事都写了。不过总是觉得字里行间有一种情绪感染力,个人更喜欢客观中立冷静的风格。


沪港小生的大作 果然名不虚传


一口氣買了十本,自受用也送人.


很喜欢 一直在南华上看他的专栏~


首先,作为金融专业的人来审视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官方”味道有点浓,概括来说就是以官方角度来欢迎外资银行,缺点是角度比较单一,而这一点并未从书的名字中体现,我认为既然是“外资银行在中国”,就应该不局限于官方,呵呵,个人见解
第二,这本书的有效资料还算挺多,数据翔实
第三,应该是这本书最大特点了吧,融合了记者报道的风格,故事性较强,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读性较强,但是如果要参考这个写论文可能不太够用
不管怎么说这本书也算提供了不少的专业知识,值得一读


外资银行在中国 不錯 值得學習


这本书介绍了外资金银行进入内、在国内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给人以不少启示,值得一看。


内容比较广告味,粉饰外资银行的味道很浓重。。。。

有点五毛党的感觉。。。


写的还凑合吧,资料比较多,可以普及了解看


书的质量很差、好几页都烂拉,很难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