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历史的碎片

张鸣 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

张鸣  

页数:

200  

Tag标签:

无  

前言

  闲话辛亥:发生在僻地山乡的一件小事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对于这样一个革掉了中国人的皇帝以及男人脑后辫子的大事件,赶上这样一个逢百的大纪念,我们这些以历史为饭碗的人,不说上几句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不过几十年以来,从国民党到共产党,从海峡的这边到海峡的那边,甚至从国内到国外,大家将辛亥革命的大事情、大人物连同大问题都说得差不多了。嚼点别人的老生常谈,权作纪念,对于我来说,一来没有资格,二来心有不甘。没奈何,翻旧书翻出了一点旧闻,记的是一件对于革命而言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权且倒腾出来,好借题说上点什么。  1911年夏天,地处广东偏远山区的紫金县,发生了一件事情。说是邻县的一位在广州测量学堂读书的学生放假路过此地,不留神碰上了几个防勇,由于他脑后没有辫子,而恰好此时又赶上广州黄花岗起义发生之后,两广总督张鸣岐下令在全境搜捕党人,所以防勇们抓了这个学生,要将他当革命党拿办,送到上面请赏。该学生急中生智,说我是学生,你们要拿我,先要跟我到学堂去通知一声。于是几个防勇押着那个广州测量学堂的学生来到了紫金县唯一的一所小学堂,找到了学堂从广州聘来的格致(即数理化)兼体育教员甘晖如(据说是位同盟会员)。甘教员对于这种剪了辫子的“同志”怀有天然的同情,马上将这位倒霉鬼藏到房里,又召集了几个学堂的学生,让他们去找学堂的总办——紫金最著名的乡绅钟荣山,就说是大兵闯学堂抓人。此时钟正在一位官员家里喝酒,仅仅听了学生的说词就立即要他们回学堂将防勇捆起来,一切有他做主。当学生们摩拳擦掌地回到学堂时,四个防勇见势不妙跑了三个,剩下一个跑得慢的随即让学生们给捆了起来。  紫金县当时的巡防营的负责人是哨官陈家裕,刚好其时他也与钟荣山在同一席间喝酒,闻讯后勃然大怒,当即质问钟荣山为什么纵容学生捆绑他的士兵。双方吵了起来,一个说,我做了几十年的官,没见过你这样的劣绅。一个道,我做了几十年的绅士,没见过你这样的“芝麻狗虱官”有这样的威风。一个说少了士兵要对方负责,一个说你敢纵容士兵骚扰学堂,所有的损失都要你赔偿。最后知县出面调停,说好由他负责调查处理。这期间,那个广州测量学堂的学生早就溜之乎也了。  第二天,学堂方面提出,学生方面被抢去白银二百两,金表一只,金戒指一枚,要求防营如数交还,缺一不可(当然都是浑扯),并要求哨官陈家裕办酒二十桌赔礼道歉。防营方面当然不肯,僵持良久,结果是由县署出了三百两银子,并办了十桌酒,事情才算平息。  这件事无论怎么看,除了那位测量学堂学生脑袋后面没辫子以外,与即将发生的革命似乎根本没什么关系。而在1911年,上海的报纸已经在公开要求剪辫,各大都市剪掉了辫子的学生和文化人如过江之鲫,公开地招摇过市,甚至在政府官员中也混杂了不少没辫客,甚至一些时髦的满人都剪了辫子。至于官府,对剪了辫人基本上是无可奈何。紫金县的事件之所以发生,关键是辛亥年广东的形势,被革命党闹得风声鹤唳的情形。我所感兴趣的,是这件小事透出了另外的一些信息,其实与革命也不无关联,这些信息实际上告诉了人们,这场革命能够推翻清王朝的更为深层的一些因素。  首先,我们看到,经过湘淮军兴起以来几十年发展,特别是新政地方自治的刺激,乡绅已经成为轻而易举地左右地方政治的势力,自新政以来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的求新尝试,基本上是由他们主导的。从地方自治、司法改革到兴办学堂和推动立宪,这些乡绅虽然相当一部分人头脑还没有真正从中世纪拔出来,但脚却已经很活跃地踏在了向西方学习的路上了。攫取和炫耀权力的欲望和趋时冲动也许还要加上强国的梦想扭结在一起,使得乡绅主导的学习西方的过程充满了莫名的兴奋和热情。似乎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大部分乡绅对于他们所学的东西不甚了了,结果学习的过程搀和进了许多实际上为他们的价值观根本不相容的内容。像甘晖如这样的“叛党”,就在求新的名目下,大量地被并不赞同革命的绅士们请进了他们花钱办的事业中。事实上,甚至可以说,具有反叛色彩的知识分子是与地方乡绅的势力同步成长的。这些热衷新政的地方乡绅和绅士的另一部分,即所谓立宪派人士,在整个新政过程中,已经成了革命党人某种意义上的共谋,开展西化事业的共谋,学堂办得越多,新军练得越多,革命党也就越多渗入的机会。梁启超的说法显然是有道理的,辛亥革命的成功,他们也有一部分功劳。  其次,这个事件让人感到,无论是乡绅还是地方官,对于朝廷的事业都漠不关心。防营士兵抓捕没有辫子的学生,从维护清王朝统治来看无疑是天经地义的,具有完全的“正当性”,但是,这个行动却遭到了乡绅的坚决抵制,而作为朝廷命官的知县却也不问“是非”,一味和稀泥,屁股明显坐在了乡绅一边。其实,无论乡绅还是知县都根本没有同情革命的迹象,他们能这么做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自己事业的关注。那个乡绅似乎根本没有考虑过那个学生是否可能真的是革命党,以及这样的公然“包庇”会不会给他带来麻烦,“大胆妄为”到了连一丁点起码的政治上的顾虑都没有了。对他来说,学堂是他的事业,而这个事业从来都是神圣而清正的,区区大兵敢到学堂骚扰,首先是伤了他的脸面,为了维护学堂的神圣地位,尤其是为了维护他的脸面,必须采取强硬手段回击。而那个哨官居然敢在席间撕破脸皮吵闹,一个武职的芝麻官胆敢如此放肆,真是斯文扫地,所以非得让大兵们赔钱陪情不可。至于知县,他关心的自然是他位置能不能坐稳,为政不得罪巨室是历来地方官的原则,所以他只能如此这般的和稀泥,破费一点,息事宁人了事。在这里,上司追查革命党的命令被搁置了,可能的谋反罪的追究不了了之了,朝廷的利益也没有了。而那些行为似乎有“正当性”的防营,抓捕外地学生的真实用意是为了维护朝廷利益还是借机勒索,还真是说不清楚,否则的话怎么会在自家的士兵被捆绑之后,会如此轻易地被摆平。  相反,在这里我们看到,清王朝的威信已经坠落到了无可挽救的谷底,出现了严重的合法性危机。原来作为政府支柱的官僚和乡绅,已经基本上对清朝政府的安危漠不关心,在广大的基层,即使真的发生对朝廷的反叛行为,他们也并不在乎,他们更在乎的是他们自己在地方的利益和面子,如果有叛乱的话,别在反叛和平叛之间被殃及。这种现象,漫说是在清朝盛期和中期,就是庚子义和团事件以前也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说,辛亥年的中国,不仅盛产“叛党”和“叛民”,而且连官绅也不再为朝廷尽心尽力了。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当朝廷倒行逆施,大肆收权的时候,人们的反叛心才会陡然升起,当位于中国中心的武昌响起起义的炮声以后,清朝统治才会出现土崩瓦解之势。大批的地方官不是痛快地“易帜”,就是麻利地弃城而逃,多数情况下连革命党的影子还没见到呢,几个冒充的蟊贼就足以让他们缴械交印。  应该说,自所谓的“同光中兴”之后,政治的重心已经开始从中央转移到了地方,开始了所谓的督抚专权的时代。然而到了新政时期,政治的发散趋向进一步加剧,各地大小的绅士以及新市民,开始成为地方势力新的代表,他们的利益不是可以被忽视,而是恰恰要逐渐满足,如果不满足,连要求立宪都搪塞,他们对朝廷的三心二意,就消解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恰是在朝野离心离德的时候,由满族贵族把持的中央政府,却一厢情愿地力求将已经散在地方的权力收回中央,甚至收回到满族贵族自家手里,结果是在最不该得罪人的时候得罪了最不该得罪的人。从紫金县的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在这个僻地小县最“牛气”的人,就是乡绅钟荣山,手中握有枪把子和印把子的哨官和知县都不得不让他三分——不,至少七分,他不仅敢于捆起了“执行公务”的防勇,而且理直气壮地倒打一耙,要求本来有理的防营赔偿损失和赔礼道歉。一个中的“理直气壮”,细想起来倒也不是全为无因,因为钟荣山维护的不仅是他个人的面子,还有新学堂的利益——这恰恰是代表着时代潮流的东西。凡是代表潮流的东西,都具有天然的正当性。其实,这个钟荣山一点都不革命,甚至不同情革命,后来革命到来的时候,他还是反动派,但是并不耽误他在革命前包庇一个革命党嫌疑的学生。  在今天看来,义和团失败以后的清政府处境的确很难,不变革吧,王朝要亡,变革吧,革命党这种洪水猛兽的东西在求新学习的过程中就溜进来了。然而,从省城到县城的绅士们却没有这样的两难,他们只管求新趋时,新的事业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现着他们的利益,甚至标志着他们地位的攀升。谘议局和自治局给了他们上干朝政,下断乡里的权力,而他们的子弟又纷纷进了学堂或者出了洋。虽然大家都知道从新军到新学堂,里面净是革命党,但不同的是,朝廷在追查,而绅士却在庇护。那些在内地活动的革命党人,除了那些铤而走险的,有几个没有受到过原本并不同情革命的绅士的庇护呢?实际上随着新政的推进,绅士已经将革命与学习西方看成是一类的事情,他们明知道学堂里的先生思想不安分,但却听任其将自家的子弟教得离经叛道。我曾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在革命真的到来之际,学堂的师生几乎都冲到台前,乡绅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学堂的学生是“懂革命的”,乐意将他们推到台前,哪怕那些学生仅仅还是些不谙世事的娃娃。  尽管我们说绅士阶层是历代王朝的支柱,但每当大厦将倾之际,他们总是比别人更早地弃树而去,将目光只盯在自己的地方范围之内。晚清时节当然也不例外,只是晚清的绅士们自以为手头多了一根救命稻草,那就是他们手中的求新事业,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对此还不甚了了,但他们相信那是已经被西方证明具有魅力的东西。  这也许就是紫金的乡绅钟荣山毫不犹豫地选择庇护学生对抗防营的真实背景。  当然,紫金事件能够告诉我们的还不止这些。在这次事件中,乡绅钟荣山之所以采取断然对抗的手段,还不仅仅只由于他的地位高势力大,还可能由于防营触犯了其绅士地位决定的某种忌讳,而这种忌讳,在传统社会里是为全社会所认可的。事实上,在废科举兴学堂的过程中,存在着很明显地将学堂比附于科举的社会意识,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认为,小学生相当于秀才,中学生相当于举人,大学生相当于进士,而当时的朝廷也确实将优秀的大中小学毕业生分别授予进士、举人、贡生的荣誉衔。所以,学堂至少在潜意识里是被人看成是学宫(过去生员,即秀才名义上读书的所在)的替代,对于紫金这种只有一所学堂的小县,恐怕这种比附意识就更强烈。而过去的学宫恰是一块立有“文武官员军民人等下轿马”的下马石的“禁地”,漫说大兵们不能进去造次,就是朝廷命官去了也得规规矩矩地下马落轿。在钟荣山气壮如牛的背后,很有可能具有这样的意识背景。只是这种旧的意识存留,在此时恰好起到了保护新学生和新事业的作用。  从另一个方面,在普遍具有“学堂神圣”意识的情况下,几个大兵居然敢上门等着拿人,也说明自湘淮军兴起以来,武人的地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晚清之前,漫说一个小小的哨官,就是正二品的总兵,也不敢对县政插半句嘴,更不敢随便靠近学宫半步。在这次事件中,一介芝麻大的哨官,居然敢当着知县的面跟乡绅对骂,虽然知县偏袒乡绅,但毕竟不能真的让防营出钱破费,只好两下和稀泥。看来,大兵们手中的枪杆子还是有分量的。这里,虽然有富国强兵国策的拉动,国人鼓吹纠正重文轻武风习被染,更多的却是王朝末世,文治秩序崩塌的必然结果。用不了几年,到袁世凯当政时,中国就进入武人跋扈的时代,新军(包括北洋军)演变成了大军阀,各地大大小小防营则转化成割据一方的土军阀,地方势力的代表则再一次发生转换,由绅士主导变成了军阀主导,或者说如陈志让所云,进入了军绅时代。如果那个哨官能知晓他们日后的命运,那么这件事情肯定不会这么轻易地了结。  历史总是乐意跟人开玩笑,在辛亥前后,巡防营是支在历史书上声名不佳的军队,因为他们往往更乐于忠于清廷,与革命党人作对,而大家对于新军则颇多溢美,因为在革命中他们往往扮演了起义中坚的角色。其实,在那个当口,巡防营响应革命的也不少,而新军也有忠于清朝的,只不过,当时前者是从绿营变过来的,人猥、枪次、饷也低,而后者则是效法洋人编练的西式军队,饷高、械良、人也精神,在人们的观感上就有凤鸭之别。加上在革命前后新军倾向革命的多一点,而巡防营倾向清廷的多一点,自然巡防营就遗臭万年了。其实,在革命以后,凤鸭之别的新军和巡防营却殊途同归,都演变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当年洋气十足的新军将领,也脱下戎装,跳下战马,坐上轿子,轻车熟路地干起抽大烟、讨小老婆的勾当,做起了一省或者数县的土皇帝。  俗话说,一叶知秋。即使在今天,即使是广东人,也没有多少人知道紫金这个小地方,但是发生辛亥革命前一个僻地小县的一件小事,实际上已经预兆了即将来临的大变动。

内容概要

  我这个人研究历史,或者说琢磨历史,没有科班出身的人那么多界限。经常在晚清和民国之间跳来跳去,东捞一把,西摸一下。像我这种野路子出来的人,没有家法,也就没有限制,也不想有限制。

作者简介

  张鸣,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长于北大荒。出生赶上鸣放,故曰:鸣。年幼时最大的理想是做图书管理员,好每天有书看。及长,幻想当作家,变成文学青年。一辈子养过猪,做过兽医,大学学的是农业机械,最后误打误撞,成了大学教历史的老师,众人眼中的学者。一生碰壁无数,头撞南墙不回头,不是墙破,就是我亡。由幼及长,从黑板报算起,写过的文字无数,黑板报都擦了,小说都烧了,所谓的学术文字和随笔评论,留下来的比较多,有些变成铅字,好像有十几本了,均遗憾多多。平时写点时评。年过五十,没有长进,再活五十年也许能好些。著有《直截了当的独白》《历史的坏脾气》《历史的底稿》《北洋裂变》等作品。其中《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获得2010南方阅读盛典最受读者关注年度图书(非文学类)。

书籍目录

序言 闲话辛亥:发生在僻地山乡的一件小事
末世的荒唐与苦痛
 林则徐的澳门之行
 西太后想要的“借口”和不想要的“扎花”
 男人的“不缠足运动”
 “光绪”来了
 给西太后讲立宪
 光绪之死的公案
 义和团的女人战阵
 义和团“刀枪不入”之谜
 世纪末的看客
 太监的酱缸动不得
 末世贵冑的货与色
 辫子王朝的闲话
西洋镜与中国景
 关于洋人跪拜的那点事儿
 被燎掉的大胡子
 八国联军与妓女以及“女人救国论”
 洋人的八股取士
 有关名人和辫子的故事
 民国时期的人头像章与个人崇拜
 失了手的警察头子
民国的扦格与风度
 名士与老妈子之间不得不说的事
 章太炎的政治疯病
 吴稚晖的两次”冤”的际遇
 上了梁山的<苏报)
 报纸的天窗与记者的牛
乱世的军事与政事
 《叫魂》的多余话
 一份“村图”的故事
 从洋枪队到八旗洋枪队
 新军脑后的辫子
 小站练兵的风波
 来了假冒的孙天生
 袍哥政府及其他
 军国与民国的两套逻辑
附录 辛亥革命大事记

章节摘录

  “光绪”来了  戊戌政变后次年的一天,武昌出大事了,街面上哄传,光绪来了。  传说中来了的光绪,只带了一个仆人,住在一个租来的小公馆中,杜门不出。不过,前来造访的人却不少。主人二三十岁的年纪,面白无须,干干净净,举手投足,都有点戏里“王帽子”的架式,仆人四五十岁,也面白无须,声音略带女腔。  主人用的被袱、玉碗,上面均有五爪金龙,而且仆人对主人,一口一个“圣上”地叫着,反正怎么看都像是一个皇上。一时间,武汉三镇的官民人等,着了魔似的往这里涌,有三跪九叩的,有送钱送物的,也有单纯看热闹的。有好事者为了验证那个仆人是不是太监,还设法把他弄到澡堂子里洗澡,脱了衣服大家定睛一看,嘿,人家还真的就没有男人的那个命根子。前来“恭迎圣驾”的人中,有官员按说是有见过光绪的,清朝的制度,地方官上任之前,哪怕仅仅是个七品知县,皇帝也要接见一下,只是见的时候工夫短不说,官员一般都低着头,即便偷偷看一眼,其实也看不清楚。眼下比照起来,只觉其像,越揣摩越像。  来到武昌的光绪,口口声声说要张之洞来见,但是身为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却做了缩头乌龟,一声不响,任凭外面闹翻了天。在汉口和上海的报纸连篇累牍地编“张之洞保驾”的故事的时候,张之洞暗中派人到京城打探,待得到光绪还囚在中南海瀛台的确切消息之后,马上派人把那主仆二人抓来,刑讯之下,俩人招了。原来,来了的“光绪”是个唱戏的旗人,多次入宫演戏,长相跟真光绪有几分相似,同行都叫他“假皇上”,仆人倒是个货真价实的太监,犯事逃了出来,俩人一拍即合,出来假扮光绪骗钱。  扮光绪的戏子把戏演砸了,因此丢了自己的脑袋,政变以来,多少有点跟康党不清不白的张之洞,因此立了一功,重新得到了西太后的信任。不过,当时的舆论,却不肯罢休,那些奉献了银两物品的人们,自然肉痛,而其他地方的人,在对张之洞失望而且愤愤之余,倒宁愿相信真有其事,是张之洞出卖了光绪,然后找了一个替死鬼结案。  自甲午战败,到庚子之乱这段时间,是中国人,尤其是士大夫和官僚阶层最为惶惶不安的年月。大家都知道中国必须变,不变,就要亡国,但却不知道怎么变,在变革过程中自是怎么回事,尤其是不知道变了以后自己会怎么样。到了中国输给小小的日本,而且输到如此丢脸的这般田地,当年像倭仁那样富有理想主义的顽固派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了,绝大多数害怕变革的人士,不过是担心变革带来的结果损害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所有反对变革的说辞,也不过是希图苟安一时的借口。只是维新人士的变革主张,却往往由于人们对其过于陌生,而顾虑重重。毕竟,中国大多数士大夫,对于西方乃至日本的情形,知道得太少,西学的ABC,对他们来说,已经足以吓得晚上睡不着觉了。  说起来,在近代史上特别闻名的戊戌维新,其实只是场雷声大雨点小的变法。维新人士把西方政治乃至社会变革的大多数口号都喊了,但真到变法诏书上,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制度变革,几乎没有任何东西。裁撤几个阑尾式的衙门,撤掉督抚同城的巡抚,甚至包括科举考试不用八股,都是传统政治框架内制度变革的应有之义,自秦汉以来,中国制度已经如此这般地变过很多回了。然而,吊诡的是,这种看起来既不伤筋也不动骨的改革举措,由于前面很西化的鼓噪,那些希图苟安的人们,往往会将之联想起来。什么事情,一联想就很可怕,尤其当这些希图苟安的既得利益者中很大一部分是旗人的情况下,类似的联想在茶馆酒楼之间流转,势必会演变成一股至少是颇有声势的反对声浪。  当然,反对的声浪,只有在当时特殊的帝后二元权力架构中才能掀起风浪。尽管明知道中国或者大清不变法不行,但面对只要变法成功自己就不得不真正“退休”的局面,西太后还是心里老大不舒服。这种不舒服在旗人的“群众意见”越来越多的时候,终于让老太婆从后台走到了前台,而维新派人士破釜沉舟的军事冒险,又恰好让她找到了囚禁光绪、亲自训政的最好借口;于是,维新人士死的死,逃的逃,可怜的光绪只好在瀛台以泪洗面了。  可是,事情到了这一步,京城的旗人们也许可以偷乐一时,但自甲午以来困扰着官绅们的难题并没有解决,“新法尽废”就能解决亡国的困局吗?太后当家就能顶事吗?对于被囚禁的光绪,从封疆大吏到一般士人,未必都如西太后那样义愤填膺,为之抱屈者大有人在。政变后的人心,其实更加惶惶,就算旗人,其实心里也没底。正是这种上上下下惶惑不安的气氛,才让那个会演戏的假皇上看到了机会,而且冒如此大的风险付诸行动。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张鸣写史,颇有著名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的风范;他的文笔恣肆汪洋,带评夹叙,非常好。  ——粱文道  张鸣的文章是我一向喜欢的——有思想,有见地,有学问,无官腔,十分好读。  ——易中天  张鸣的文章很好读,很好看,更重要的是他很关心社会现实问题,很有见地。张鸣有很多小文章,但揭示的问题却很深刻。看他的书,可以使我开拓心胸,开拓眼界。  ——王学泰  读张鸣的文章既可以作轻松的享受,也可以从里面学到很多近代史的知识,可以说是读史的捷径。  ——李零  我们能不能找到真的历史?现在有学者零零碎碎、点点滴滴在做这个事情,就是告诉你们,你们知道的这些事情在当时不是这样的。张鸣做的工作,就很重要。  ——陈丹青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历史的碎片 PDF格式下载



张教授的书买了不少,但因为个人学识浅薄,不敢妄加评论,加上本书收到后看了一半才发现有漏印,于是更不能随便说了。引用一位朋友的看法吧。“......一般认为张鸣的历史写作,介乎学术与通俗之间。我认为这种“之间”更偏向于正史清源型的写作:既非《明朝那些事儿》般卖弄历史、或者“百家讲坛”式的浅入浅出,也不是正襟危坐坐而论道、或者故纸堆里觅苍黄,而是从不计其数的文史材料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挑出大量的细节来组成自己的观点,潜入史实最深处,用事实说话,反思历史神话、化解革命符号。所以读《历史的坏脾气》、《历史的底稿》、《历史的空白处》、《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等著作,会让人耳目一新、又心服口服。而这其中尤以《辛亥:摇晃的中国》正面描写了辛亥前后的大格局大潮流,“看透枪杆子、了解锄把子”,力图还原一个时代的真相。    而这恰好和本书形成鲜明对比。  相比起前作凌厉的正面直击,本书选择了颇为柔和的“侧击”。名为历史随笔,则书中每每搜寻古中华没落文明的幽暗处,补阙拾遗,从人物、事件的侧面甚至背面入手,着力挖掘史料中含糊的细节。而借助所得的吉光片羽,某些事实的真相,也渐渐从历史的碎片中还原出来。比如戊戌变法,到底是光绪太优柔、康梁太颟顸,还是慈禧太后太毒辣?如果当时维新派胆大点选择西太后而非光绪,变法会不会更容易更彻底?因为单就委曲求全以维护统治而言,慈禧甚至能比光绪走得更远。可惜维新派人士也有自己一叶障目的盲点,更可惜历史不能重演,种种阴错阳差,导致最终不可改变的宿命,错失了一次又一次振兴的机会……    比起直击的大开大阖,侧击似乎只是小打小闹。一个个小事例,一桩桩糊涂案,只是辛亥大背景下的一抹淡彩。但是这一笔又一笔的涂抹,却同样标示出中国近代史的走向。在张鸣的笔下,其逻辑性之严密并不亚于大部头的鸿篇巨制。  不若日之直视,而取月之折光。这或许就是他所要达到的隔山打牛、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了。    纵观浩如烟海的史实,从辛亥之役解读百年中国政治动荡的缘由,巨笔如椽,写尽大变革中的复杂国民性。  从“帝师”王闿运、“顽童”吴稚晖、“政治病人”章太炎,到文人之脾气、军阀之脸谱、武夫之性格。从暗杀与炸弹、革命与保皇,到立宪与新政……写人,更是写事写史——历史的沉疴皆由此定,当代的命运皆由此起。    此外,透过这本小书,张鸣的治史风格也更加成熟而明朗。  首先,他始终坚持材料、事实和逻辑相结合,绝不无中生有、信口开河。其次,坚持寻找自己的声音,盲从则暗、兼听则明,绝不人云亦云。第三,观点犀利、文笔恣肆、语言生动,夹叙夹议,力争有思想的同时尽量好读易懂。    这正是我们所纪念的辛亥革命的重要特征——开启民智、唤醒民主。”


将历史的碎片还原,很好,有深度。看了好多天了,准备再买作者其他的书。


碎片连接历史!


张鸣侧击辛亥是虚招,实招直指当代命脉,隔山打牛,把历史的沉疴病渣击的粉碎,还一个清爽简单的新世界,佩服。被别人说成昏聩的那个,其实不一定昏聩。话都说成那样了——清朝走了几百年,其实还在——在归在,说这话都没人管,其实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看待历史的新视角,喜欢这样有争鸣的书籍


买来自己看看,增长历史知识,很好~


还可以吧,感觉这些历史类的书都比较难懂


好书,推荐,看看历史的小片段吧


很不错,视角独特,文笔也很生动,勾起了我对那段历史的浓厚兴趣!


张鸣教授的历史随笔我非常喜欢读。


张教授从另一方面给我们展现了真实的历史。


夹叙夹议讲历史,不错。


客观的历史,有别于课本读出不同的韵味


张铭是一位“另类”学者,原来专业是理工科,但后来成为历史学的博导。可能正如他自己所说,正因为不是“科班”出身,写作时就没有那么条条框框的限制。他得作品笔锋犀利,见地独到,虽然不属于严谨的学术论证文章,但却十分“好读”(易中天评语)。实际确实如此,他的角度很新颖,往往能从小事件的细节出发,引出对时代大变换的深刻思考。此书在当当网的价格也属实惠,因此推荐一读。


见解观点独到,见人所未见~好`


在单位也没法看书,太忙了,之翻看了一点点张鸣的另一本书《重说中国近代史》,刚看一点就觉得很兴奋,所以我想这本也应该不错吧


很有深度和启发的书,值得购买


很有意思。值得购买


该书印刷质量还可以


小故事读起来颇有意思。


对那段历史感兴趣的话可做参考。


张鸣的书,深入浅出,很好懂,又好看


这本书电子版本的我已经看过五遍了,感觉颠覆了我从高中到大学所学的所有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观点!


张鸣老师的好书,值得一读


立意很深,同时作者做到了深入浅出,让我受益匪浅。


喜欢作者进而追他的书,之前看的是北洋军阀,顺势来到辛亥革命
每一段的切入点都不大,能够反映出当年的风貌,进而指向当年政治和社会的核心和本质
值得反复阅读


收货到现在还没看,因为还订了其他书,没来得及,看样子会好看吧,小期待


支持张鸣


读了明国风度,在读这本书,可谓互补!


真的好书,值得一看


历史的碎片就象海边的贝壳,不拾是无法发现其中的风景的


里面是一个个小故事讲述历史,不论内容确凿与否,看起来很轻松,吸引人。


正在看,最近都在看张鸣的书,看书的同时补一补历史知识


选看了两段,关于太炎先生和吴稚晖。文笔很好,也很幽默。可作为本人阅读鲁迅作品的旁注。


辛亥题材的书现在这么火爆,是想借古喻今么?


最近一直在关注张鸣的作品,不过这本有点失望,不少能容都大同小异了


新颖的观点 发人深省 值得推荐


买了作者的好几本书,都挺好的。


部分内容与张教授其他书中章节重复,不过也算是本有趣的书。


替长辈买的,他很喜欢


每个章节都是相互独立的,读起来不吃力,有深度


读过之后,大家都懂的……


生活有时需要一点愤激


都是一篇一篇的,但是文字写的很一般 既不像文学作品也不像历史传记。当时看评论买的买回来看后很失望,作者的文笔实在一般,看这故事像写给小学生看的简单读物


本人在国外,看不到现书,结果买了张鸣的若干本书,一看都是大杂烩,惊呼**,以后凡是这位作者的书一概敬而远之。


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


论晚晴民国社会的好杂文


这个时期的很多东西还是值得去了解


历史的碎片


历史就该这样写


当代最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