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俾斯麦

鲁特维克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3-1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

鲁特维克  

页数:

465  

字数:

370000  

译者:

韩洁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俾斯麦在世的时候,很少有人会爱他,因为他很少去爱别人。在他死去之后,人们对他并没有多少怀念之情,只是为他塑了一座石像,冷泠清清地站在一处并不繁华的场所。他的目光肃穆地盯着前方,面部毫无表情,这使人们难以对他的内心世界做出合情合理的诠释。 我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描绘一个因为连连得胜而四处找事的将军的形象。在这本书里,我把俾斯麦写成是一个满肚子都是骄傲、勇敢和怨恨的人——这三种元素构成了他性格的基石。至今,对于俾斯麦的功过得失,人们褒贬不一,如果要想真正了解他,我们很有必要对他的精神历史作一些深入细致的研究。 历史人物常常是有机的统一体,性格构成比较繁杂。我们不必用学院方法,不需要许多注解,我们认为今天有必要把这种人物绘出具体形象,作为世人的榜样或警告。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人与政客是分不开的,情感与行为是互相关联的,公与私总是如影随形,美术家若能真正认真对待他的作品,他必须要从多个角度了解他的创作对象。 到1830年初,俾斯麦的性格已经基本上定型,当然,在此前的十五年间,他的性格波动是很大的。此后,俾斯麦所要做的不过是把刻好的线再弄得深一些。我们之所以要把他的少年时代(在没有从事政治活动之前)说得尽可能详细一些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大多数传记作家在此处只有寥寥数页,只有一位作家曾经较为细致地描写过俾斯麦的心理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位作家就是被人误会的克来因·哈丁根。1911年,我开始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描写俾斯麦那种令人难以猜度的性情以对抗关于这位“铁血宰相”的稗史。十年之后,我又创作了一部关于俾斯麦的戏剧,曾经希望能够在德意志的舞台上演。 我的较早的著作是不谈政治的,现在却有所改变。和我的第一本关于俾斯麦的书相比,这本书的视角更接近真实。在新旧两个版本中,只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其中的主人公的性格是别人无法猜度的。环境有所变化了,所以我要对俾斯麦作一个新颖而更为批判的描写。欧战之后,我们也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关于俾斯麦的事实材料,这给我的写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变换了视角后的俾斯麦,形象愈发显得丰满。显然,他不是为了那座无人喝彩的雕像,而是苦苦追寻一个奋斗家的功业。俾斯麦的一生永远是不停地奋斗,有时打胜仗,有时也打败仗,永不停止的激情,永不满意的现状。有时候他也办错了不少事,但即使办错了,也总是带着天才的特色。总之,他是一个令传记作家们着迷的人物。

作者简介

艾密尔鲁特维克(emil Ludwig)是20世纪德国最伟大的传记作家。他毕业于海德堡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早期主要创作诗歌和剧本。三卷书《歌德传--一个人的故事》出版,给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他开创了传记写作的新流派,以描写人物的心路历程以及性格分析而享有盛名。他的主

书籍目录

第1章 闲人 1、武士的后代 2、逆子 3、狂放少年 4、涉世之初 5、不甘寂莫的小乡神 6、一段柏拉图恋情 7、玛丽之死 8、订婚与信教 9、投身政治 10、当选议员 11、危机时刻 12、初露锋芒 13、婚姻生活 14、外交官第2章 斗士 1、大使生活 2、政治魔力 3、欧洲政坛新星 4、内心的渴望 5、威廉亲王摄政 6、赴任彼得堡 7、转折点 8、出使巴黎第3章 功臣 1、铁血宰相 2、君臣之间 3、持不同政见者 4、奥地利受挫 5、犹太人拉萨尔 6、什列斯维希一霍尔施坦问题 7、会见拿破仑三世 8、遇刺 ……第4章 执政第5章 逐臣

章节摘录

书摘第1卷武士的后代 这是一个闷热的夏天,有一个小孩在园里的一棵老橡树下嬉戏。这个小孩双眼乌黑发亮,有一头淡黄色的头发。 这是个四岁的小男孩,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显得大一些。此时,他耐心地用铲子刨土,把一块块的土装在小推车上,然后推走,堆在池边。他在那里用石头和泥土不知在筑造什么,看得出,他干得很卖力。到了吃饭的时间了,园丁跑过来请他回去吃饭,他拒绝了,而且还发了一通脾气。 他家的住宅是一所很简单的乡下房子,并不像一个乡绅的住宅。房子的材料基本上是木头,没有多少装饰,只有一层,中间却是两层,大概有五个窗户那么宽。 小男孩又出现了,他站在一楼明亮的窗前,出神地向远处望去,他的眼前呈现出一片广阔的平原,成熟的庄稼滚动着金黄色的波浪,这幅景象极其富有诗意。小男孩想起了父亲。每次,当父亲领着他去村子里的时候总是说道:“这都是我们的。”父亲新近在尼朴甫得了两千英亩的田地。 当小男孩一岁的时候,父亲就带着他离开萨克森的申豪森,来到波美拉尼亚。小男孩想道:“这全是我们的。”是的,整个村子都是他们的。他们没有佃户,只有种田的小工。小工住在破草房里。其实,他们就是农奴,尽管他们和雇佣他们的乡绅们都不肯承认这一点。村子里有煤窑,还有打铁铺。 有一天,小男孩跑入牛栏,快乐地在牛身下爬来爬去。管牛的老头,九十岁的布兰德着急地喊道:“少爷,小心呀!母牛会踢着你的眼睛。它只顾安心地吃草,眼睛可看不见你,它只要一踢就会把你的眼睛踢坏!”这个高龄的老头子称这个小孩子作“少爷”,他说的是下日耳曼方言。 七十年后,俾斯麦依然记得这个慈祥的乡下老人,他对孩提时的俾斯麦讲了许多关于前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的故事。据这位老人说,远在腓特烈皇帝之前,他就在库斯特林亲眼见过这位国王。 每次庆祝日,父亲带着俾斯麦来到那间有三个窗子的大厅时,就会讲起许多古老的故事。大厅中央挂了好几位祖先的画像,都是披戴盔甲的武士,年久日深,画架上都落满了尘土。五百多年前,祖先们大都在易北河畔做着乡绅。到了九岁俾斯麦更懂事的时候,父亲就会给他讲更多的故事。父亲说,好几百年以来,祖先们都是住在庄园和大宅里,有许多农奴为他们干活。他们都是一些在地方上有实权的地主,自古以来,每当星期日来临的时候,他们会与亲人分开,端坐在教堂里另外一个地方的橡木座位上——今天,许多地方还是这个样子。 也许,父亲还告诉过俾斯麦,祖先们都是旧玛赤的硬汉子,大多是对君主不满才远走他乡的。父亲说,很久以前,有一位诸侯强逼俾斯麦家族让出他们最好的森林,以此换得申豪森。一百年前,俾斯麦父亲费迪南的曾祖父去面见国王呈上旧玛赤的武士们的抗议书。那时,国王坚持要求他们纳税,他们坚决不肯,并说道:“我们是自由的武士,不是纳税的地主。”国王在临死之前交了一份黑名单给儿子小腓特烈,黑名单上开列了四个抗命不尊的姓氏,俾斯麦氏首当其冲。 俾斯麦的祖父喜欢饮酒,还喜欢打猎,据说他曾在一年内打过一百五十四只红鹿,俾斯麦长得最像他祖父。俾斯麦的父亲和祖父都不是武士。他的祖父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在他的年轻夫人死去的时候——刚好在威尔德时代之前——他发表了一篇动人的挽歌,用很赤裸大胆的字句描写他的夫人和他们结婚的细节。 俾斯麦的祖父还是卢梭的弟子,他只希望四个儿子都做谦谦君子。他称儿子们为“我的朋友”,他喜欢看儿子们写给他的文辞优美的信,他的藏书室内满世界都是学问高深的书籍。受父亲的影响,费迪南和他的几个兄弟都秉承了胸无大志的特性,几个兄弟虽然都打过仗,立过赫赫战功,但是他们都不愿去做官而宁愿悠闲地呆在家里。 费迪南二十二岁时打过一次仗之后,就甩手不干了,跑回家教育儿子去了,这令国王很生气,一怒之下革去了他的武职,收回了他的盔甲,直到很久以后才归还给他。其时正逢乱世,费迪南却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1806年,弗兰茨皇帝已经退位,当时费迪南不过四十岁,正当壮年,当年耶拿战役爆发之际,他还是躲在乡下不去打仗。 俾斯麦这位厌恶战争的父亲,有着高大魁伟的身躯和同儿子一样的急性子,感情异常丰富。在他的孩提时代,他曾同腓特烈大帝说过话,这件事令他记忆犹新。费迪南的父亲是法国文明的信徒,他既教育孩子们如何作一位贵族,又要求他们抛弃阶级偏见,平等待人。费迪南十分感谢父亲的谆谆教导,这使他一生居然能够保持一种泰然宁和的心境,自己当家作主,没有什么奢望。他的性情很温和,看上去很快乐,靠自己的产业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田产已交由别人管理),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打猎,要么就是饮酒——数百年以来,俾斯麦家族一向有好饮酒的习惯。这可以从费迪南的信中窥见一斑:“今日是奥托(即俾斯麦)的生日,我最喜欢的公羊死了,天气很糟糕……有两种葡萄酒好像不太够劲儿,所以我改喝波打和舍早,但愿能合我意,当然,没有浓咖啡,我可过不了。”随后又写了两句关于牡蛎和鹅肝冻的话。“我虽然净吃这些好东西,但还是腰痛——人老了,不中用了。” 他在三十五岁的时候娶了一位十七岁的少女做妻子,她长得很漂亮,高而挺拔的鼻子,乌黑明亮的大眼睛。她面容冷峻,神态显得很有教养。她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讲理不讲情,而且还有强烈的奢望。她的祖先是门肯氏,一百多年来一直是法律或历史教授,并把这两种素质遗传给了她的父亲。腓特烈皇帝在位的时候,门肯当过内阁参政,随后担任内阁主席,随之失宠被革职。这是1792年,正是国王对俾斯麦的父亲发怒的时候。到了1800年,门肯再度做官,随后弹劾腓特烈国王,要求国王确定权限,力劝他实行内阁责任制。门肯一再表示自己如同斯泰因男爵那样是一位改革家,斯泰因曾恭维他说,他是一个优秀的自由党分子。门肯的女儿就是俾斯麦的母亲,她承继了父亲的许多优点,对所作之事大多数都很有主见。她热爱城市生活,好出风头,还喜欢宫廷。她简直和她的丈夫格格不入,她的丈夫只想自己安安静静地过日子,极不希望受到干扰,她却不一样,表现得很不安分。 俾斯麦的理性,他的深入而不为情所动的睿智,都是母亲遗传给他的,但是他的脾气,他的性格,大概是从他父亲那儿得来的。他从父母那里得来的几种性情证实了叔本华的学说。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铁血宰相”俾斯麦是十九世纪欧洲政坛的传奇人物,他不但统一了德意志,更创造了日耳曼民族的特殊性格,有人说:他把德意志帝国变大,却把日耳曼人变小,也有人说:他以后德国人就不罗曼蒂克了,事实上他创造了欧洲的历史。


编辑推荐

我的较早的著作是不谈政治的,现在却有所改变。和我的第一本关于俾斯麦的书相比,这《俾斯麦》(精)的视角更接近真实。在新旧两个版本中,只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其中的主人公的性格是别人无法猜度的。环境有所变化了,所以我要对俾斯麦作一个新颖而更为批判的描写。欧战之后,我们也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关于俾斯麦的事实材料,这给我的写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变换了视角后的俾斯麦,形象愈发显得丰满。显然,他不是为了那座无人喝彩的雕像,而是苦苦追寻一个奋斗家的功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俾斯麦 PDF格式下载



只是从心理,性格的角度描写让我们了解这个人而已,不能从历史角度看这个人是成功还是失败,用历史唯物辨证去看才很好地去定位他,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意义。因为我们不是研究者,只是树立一个偶像激励自己。


总体还行!~~06年出版的!~~介绍的怪详细!~~不过太侧重心理描写,有点冗长!~~~建议不太完全了解的人o(>﹏<o千万别买!~~选一本简洁明了的!~~~~


书还行,但是有的地方跳跃性很强,不容易懂


我从小就很喜欢传记类的读物。好的传记类作品看的时候,都能令人有强烈的时代代入感. 作为一个繁忙的普通人,如果有大把的宅时间的话,偶尔在假想世界YY一下也蛮好——俾斯麦 这个人的一生以及他那个大时代很富有金庸式的“喜感”,可怜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那个”啥啥啥王帝“短寿残废扭曲叛逆. 总的来说,“传记类”有很多种写作形式。如果你是像我一样为了感性认知一个名人的话,像《俾斯麦》这种充满了小说风格的传记类的确比较有趣儿,其它的诸如大文豪雨果的作品你也可以关心一下. 当然,对于成熟严谨的人士来说,这本书比较垃圾,不算王品(关键价钱高).当然,茨威格的那种传记类,我觉得常人也难以消遣.P.S 我其实有点失算,这本书百度贴吧有扫描版的,(有热心的好事者打出来的)本人强烈建议,买书之前,先去百度书吧搜一搜.


这本书的原著不错 可只要读了第一章就会发现 这本书的翻译是多么的烂 把原本不错的原著给毁了


一定的历史时期,必须实行“铁血”政策!


读这一本书,足够了。


就是有些话写的莫名其妙


艾密尔.鲁特维克是德国的不是俄国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