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民间师承中医学

刘文澄 中医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  

出版社:

中医古籍出版社  

作者:

刘文澄  

页数:

439  

字数:

354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共分13个章节,对民间师承中医学中的太极阴阳元气论、方证临床、条解伤寒论、养生、无药疗法、六经阴阳辩证治疗纲领等内容作了介绍。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作者简介

刘文澄,男,民间师承中医,号照澈(澄空)。幼承庭训,修习儒、佛、道(医)家理论,及长则专攻家传中医举卜临床以宇宙间的“气”立论,阴阳合则气化成有神,阴阳离则气化停无神、失神、阴阳和合身体健,阴阳离决百病生。宗《内经》治病察色、按脉、写形、听声,先别生理阴(精、血、津、液)阳(气、神)、病理阴阳.(寒热之真假),创立“六经、阴阳、精、气、血、津、液”辨证法,治寒以热,治热以寒,形不足者温之以气(辛甘温热),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酸甘),有是证(六经证)则用是药。
  临床疗病务使形与神俱,三教合一。观看疾病无非心想生。吃、喝、嫖、赌、抽这些坏习性,所欲不遂就会出现怨、恨、恼、怒、烦,此五毒伤五脏,五脏动摇,六腑不通,筋脉失养,经脉不通,百病遂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太极阴阳元气论(本原论) 疾病根本论(气精血津液湿痰饮瘀) 三阴三阳六经(十二经络)六气六脏六腑 六经阴阳(精气血津液)辨证 概论 阴阳辨证(两仪) 阴阳(寒热)证 阴阳辨证金口诀 总纲领 阴证 阳证 阴阳辨证寒热真假杂病诀 伤寒杂病与温病 温病(彭子益)开宗正义第一篇 六经阴阳(精血津液)辨证法 阳明病 少阳病 太阴病 少阴病 厥阴病第二章 中药 1 导读 2 太阳病用药 3 阳明病用药 4 少阳病用药 5 太阴病用药 6 少阴病用药 7 厥阴病用药第三章 方证临床 药用指南第四章 条解伤寒论 自序 说伤寒 水谷精微与湿痰饮瘀的生成说明 伤寒论贯解 条解伤寒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厥阴病脉证并治第五章 养生 健康与自然 食疗处方第六章 无药疗法 第一节 金刚疗法 按、摩、跷、针、灸 总论 临证举例 经筋 第二节 熏蒸法 ……第七章 医论篇第八章 医案篇第九章 暝眩反应(排病反应)第十章 古代中医议病式第十一章 六经阴阳辩证治疗纲领第十二章 六经方证用药预览第十三章 儒道释中医附录 弟子规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太极阴阳元气论(本原论)  我们生活的时空仅是浩瀚宇宙时空(无极)的一个极小部分。我们用肉眼看得见的叫阳,看不见的叫阴。宇为空间四方上下,宙为时间,也就是古往今来。人顶天立地,得天地之中气而生。我们居住的地球就是一个小宇宙,周围有大气包裹,人类的活动会影响这个时空,同时这个时空也会制约人类的行为。有人把这叫自然现象,其实它是因果轮回。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研究人体就不能离开对自然现象的研究。  无极生太极,太极就是小宇宙。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小宇宙与大宇宙息息相通。合于天地阴阳则长久,悖于阴阳则病。太极生两仪,两仪即是阴阳。  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者须臾不可离也。阳化气,阴成形。阴为物质,阳为功能;阴为寒,阳为热。阳为生长,阴为收藏。阴为水,阳为火;阴为内,阳为外。阴阳合则气化成。  在人体,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为元阴,精化之气为元气,元气为先天本气,后天之气来源于水谷精微,神是精化气之显现,血是后天水谷精微与大气合成,津液来滋养,精、血、津、液化气合一神气加。精亏则元气亏,神衰无气力,血亏脉络空,肌肉瘦削枯。血、津、液可载精,精化气将其摄。一元论,精气论,气是水火之化身,精、血、津、液化成气,周流脏腑肢体百脉间,足则行,盈则通,亏则滞涩难于行。  水为阴,精、血、津、液属其身。火为阳,君火在心藏,相火辅其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民间师承中医学 PDF格式下载



作者学验俱丰,所传尽实用的心法,所传皆中国传统医学正宗,与学院派有很大差别。与我所学相类似,四圣心法传至钱塘张志聪,闽省陈修园诸贤医。依此路径错不了!学院派中医学者更应细读此类型医书,不然会自误误他一辈子,仍不自省,多可怕!书名应称《中国传统中医学》更贴切。


民间中医的精华!没有俗套,没有假、大、空。


但愿天下中医都是“武林高手”!


仍在学习过程中,作者融贯中西,见解独特。获益匪浅。


科班出身的要好好思考了。


文笔流畅清新


这书确实很有价值,实用性很强,只是不知道作者的道行到底有多深,所以书中的方法还是审慎使用,但是书还是很有启发的,很有价值,不错.


学中医人士,值得购买


思路可参,不可尽信


这书还是可以的,当作一本指南不错!


这本书几乎就是将彭子《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还有郑钦安的《医学三书》杂合而成,还有叶天士、陈修园的,很多都是大段大段的抄录。还有里面的歌诀也几乎是略作改编之后抄录。幸亏诸贤作古,否则非从坟墓里跑出来告侵犯版权不可


的确,作者药量太过骇人,我见过不少虚寒的病人,干姜用到10克以上,还是会出现燥热的现象.因为不敢置病人于险境,没有继续探寻.
难道是药量不足的问题么?非亲眼所见,不敢尽信!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