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国民素质危机

解思忠 长安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09  

出版社:

长安出版社  

作者:

解思忠  

页数:

220  

字数:

22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上世纪末,我们国家绘制了一个宏伟蓝图——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现代化,包括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的两个方面;社会现代化又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现代化。 传统人所拥有的品质使他们容忍或安于不良的现状,终身固守在现时所处的地位和境况中而不求变革。那些陈腐过时的、常常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制度就暗暗地靠着这些传统的人格性质,长久顽固地延续下去,死死抓住人们。要冲破这个牢固的束缚,就必须要求人们在精神上变得现代化起来,形成现代的态度、价值观、思想和行为的方式,并把这些熔铸在他们的基本人格之中。

作者简介

解思忠先生:
国民素质研究专家,曾作国务院研究室教科文卫司司长,现任国务院副部长级职务,兼任北京大学国民素质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工程师。

书籍目录

前言上篇 国民人格素质之缺陷 1.“伯公仆”的奴隶型人格 2.“靠单位”的依附型人格 3.“随大溜”的盲从型人格中篇 国民人格素质缺陷之观念根源 观念枷锁之一:“咱一个草民” 观念枷锁之二:“主奴意识 观念枷锁之三:“当官要为民做主” 观念枷锁之四:“拜官主义” 观念枷锁之五:“国家事管他娘” 观念枷锁之六:“民主不适合目前的国情 观念枷锁之七:“法治要和人治结合起来 观念枷锁之八:“人情大于王法 观念枷锁之九:“法不责众 观念枷锁之十:“屈死不告状” 观念枷锁之十一:“人权问题不是提” 观念枷锁之十二:个性强是缺点 观念枷锁之十三:人随大众不挨骂,羊随大群不挨打 观念枷锁之十四:自我设计是无政府主义和利已主义的表现 观念枷锁之十五: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观念枷锁之十六:有饭大家吃下篇 现代人务备之人格素质 1.独立人格 2.主体意识 3.个性解放 4.自我实现 5.个人尊严 6.宽容精神 7.自由精神 8.平等精神 9.民主精神 10.法治精神 11.人权意识 12.公民意识附录一 解思忠:中南海里的学者官员附录二 “公民世纪”书系简介 1.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2.中国人性分析报告 3.中国人格病态批判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国民素质危机 PDF格式下载



国民素质三部曲的精华部分,作者堪称当代中国的脊梁。


此书堪称经典,写的非常真实,将中国人的素质大白于天下,值得每个人深思。这种素质在所谓的“老一代人”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他们在压抑着我们这一代人,不让我们发展、一点儿空间也不留给我们。


相当不错的作品,值得推荐!


责任归谁?


通俗易懂,要读读


值得深思。


本书虽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理论,但作者以大量的实际案例来说明国民素质的危机,并对这些案例进行反思,从而达到期许目的,全文通俗易懂,适合平民的通读,但如果要用学术的眼光来要求则不合适了。因此我劝读者们在看完“世纪公民”系列的书以后,有必要去看看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鲁迅的国民性批判著作、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以及一些近现代的我国大学者的相关国民文化素质的著作,相信你对国民素质的危机的认识更理论化、更系统化。


刚读完解教授所著前言与上编,总体感觉算是一针见血,但又感觉解老比较偏激,我们现在的国民整体素质是不咋的,但这是国民自身造成的吗?外国总统总是被媒体曝光,因为他们认为总统是公人,个人有隐私权,但总统就不一样了他有公隐权,国民有知道的权利,但中国呢?所以,应该第一追究的是我们的体制,其次是我们体制的解读者和执行者,话说:上梁不正下梁弯。我觉得老教授不可以偷换概念。


书是少一些国内作家应有的一部分写作风格;多了更多的真实的实例与务实的道理。不错,赞一个。


我喜欢用平民的语言直抒胸臆不用浪费时间去揣测琢磨作为一本普及性读物OK!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