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新读大讲堂
2009-1
孟轲、 司马哲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09-01出版)
司马哲 著
306
《孟子》位于“四书”之列,曾是元明清三代科举考试的科目,也是学者必读之书。在这近3.5万字的著作中,作者构建了一个完整而庞大的孟学体系。千百年来,无数学者投身于这一庞大的学说体系,将其加以条分缕析,或以注疏、章旨形式,或以旁通、体认等名目,指出孟学所蕴含的价值。总体看来,《孟子》是中国古代集政治、伦理、哲学、教育、心理乃至美学为一身的经典著作,堪称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孟子其人孟子,名轲(约公元前372-约前289),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邹(今山东省邹县)人。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生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去世很早,孟子主要由其母亲仉氏养育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韩婴编纂的《韩诗外传》以及刘向编纂的《烈女传》中都保存有孟母教子的故事。而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孟母三迁”和“孟母断机杼”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孟子从小就得到了良好的人格塑造。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孟子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也就是说,他是子思的徒孙,至于具体师傅是谁,已无从考证。不过,就其学术思想的渊源来说,子思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孙子,是战国初期大名鼎鼎的儒学大师,孟子师从子思门人,也就为其对儒家学说的终身信仰奠定了基础。不知是否与孟子一直自命为孔子继承人有关,孟子的生平行事也与孔子有一定的相似性,即短暂的出仕、聚徒讲学、游历诸国,最后年老而归,整理典籍,著书立说。中年时期的孟子以儒学大师的身份,先后游历各国近二十年。在其游历的多个国家中,齐国是孟子的第一站。当时齐国是东方强国,当政的齐威王也是一代雄主,孟子去齐宣扬王道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意欲开拓疆土、富国强兵的齐威王对孟子的仁义学说并没有太大兴趣。无奈之下,孟子只能转游他国。其中滕国是孟子游历的另外重要一站。滕虽然是个小国,但是滕文公却是个乐于采纳孟子主张,把“仁政”付诸实践的人,从而使孟子的仁政思想和主张得到了充分的宣扬。然而这毕竟只是一个例外,在孟子近二十年的奔波中,其学派影响很大,到处都有诸侯以礼相待,但真正施行他的政治主张的却是凤毛麟角。所以晚年的孟子对于游说诸侯,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已不抱有希望。于是开始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潜心于文献整理和著书立说,遂成《孟子》一书,流传至今。《孟子》其书《孟子》原本七篇,顺序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东汉赵岐又把每一篇分为上下卷,遂有十四卷。但两汉之际,特别是东汉时期,流传的《孟子》的篇数有十一篇之说。赵岐作《孟子章句》时把《孟子》的十一篇分为《内书》七篇,《外书》四篇,即《性善变》、《文说》、《孝经》、《为政》。相传赵岐在注《孟子》时发现“外书”与孟子本人的思想有明显的距离,实属伪作,不予作注,因此这四篇“外书”也就渐渐亡佚了。古今对《孟子》的注释著作甚多,比较好的有赵岐的《孟子章句》、朱熹的《孟子集注》以及今人杨伯峻的《孟子译注》等,本书的译注则多参考《孟子章句》及《孟子集注》。关于《孟子》的作者,向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孟子》由孟子所著而有其门人参与,这在司马迁的《史记·孟子苟卿列传》中有所体现(“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另一种说法是《孟子》乃“孟子之所做”(赵岐《孟子题辞》),故名。还有一种说法是孟子死后,由其门人万章、公孙丑等人根据他生前的言论共同记述的,持这种说法的有唐代的韩愈(“孟轲之书,非轲自著。轲既殁,其徒万章,公孙丑与记轲所言焉耳”)、清代的崔述等。以上三种说法比较起来,当以司马迁的说法最接近实情,也最为后人所接受。所以现在我们普遍认为,《孟子》一书,是由孟子及其弟子所著。孟子的思想孟子的思想从性善论的角度出发,进而表现在政治、修身、哲学、教育等多个方面。“人之初,性本善”是《三字经》里几乎尽人皆知的两句话,所要表达的就是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人性是善是恶,一直是中国思想史上众多思想家争论不休的问题。自孔子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论断后,比孟子稍后的荀子、告子等人先后提出了“性恶”论,“性无善无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论等。所以在先秦诸子众多的人性论中,孟子的性善论是独具一格的。孟子的性善论归结起来可分为“四心”、“四端”“四德”三个层次。所谓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认为“恻隐之心”是人皆有之的,由这一根本点可以推论出人也应该皆有另外“三心”。而这“四心”又是“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的发端。基于这一论断可以得出,性善不仅是人所特有的,而且是必然的,所谓“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然而性善论并不排除后天教育的作用,孟子认为,“人皆有之”的善性,起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必须经过自我修养,才能发展成完美的道德,即“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水平。这就涉及了自身修养的问题。关于自身修养,孟子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尽心知性”的思想体系。所谓“尽心”,就是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扩充到极致;所谓“知性”,即指本性中的仁、义、礼、智等道德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并付诸实践。“尽心”乃“知性”的前提,只有做到“尽心”,才能实现“养性”。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孟子对此做了三方面的概括:即“寡欲”、“内省”、“养气”。其中,“寡欲”就是要淡泊物欲,“内省”就是要反求诸己,这二者是道德修养的初级阶段,而“养气”则是道德修养的高级阶段,其目标是“养吾浩然之气”。关于这一点,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问。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正是有了这样的浩然之气,才能培养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孟子的这一思想,激励了无数在逆境中抗争的人,使中国历史因而增添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既然人性是善的,那由此推导出所谓“仁政”、“王道”的政治思想就非常自然了。所以在政治主张上,孟子以推行“仁政”为己任,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学说。这里人民位列第一,可见他已认识到,统治者要巩固政权统一天下,就必须得到百姓的拥护,此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那么怎样才能得到民心呢?这就需要统治者的“仁政”了。其具体内容体现为反对兼并战争,要求减轻刑罚和赋税,强调君主与民同乐等。在《梁惠王上》中,他曾讲述了他所设想的王道社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失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在当时“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战乱年代,不能不说是个切实可行的主张,只是没有被君王重视罢了。 在教育思想上,孟子主张对人进行道德教育要顺应自然,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同时还要注意因材施教,提出了“教亦多术”的论点。此外,孟子还十分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及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在学习上,孟子提倡独立思考,指出“心之官则思”,“尽信书不如无书”,提倡知人论世,强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等。其中很多观点都属于哲学范畴,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极深的。当然,孟子的思想也有落后的一面。由于他所处时代的局限性,所以他把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道德观点硬说是人类共同的道德观点,把统治阶级制定的君臣父子的伦理秩序认为是天经地义,出于人的本性的。而其性善说,则过分强调了主观作用,对此,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孟子》的其地位及影响《孟子》在宋以前,人们是把它当作“子书”看待的,并没有取得儒家经典的地位。司马迁为孟子作传,篇幅很短,且未单独立传。东汉班固作《汉书》时,也只把《孟子》放在《诸子略·儒家类》。然而从北宋中期到南宋中期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当时的思想界关于孟子的地位问题开始发生激烈的争辩。以李觏、司马光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激烈的排孟、抑孟,说孟子是“鬻先王之道以售其身”。然而以二程和朱熹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则极力地尊孟、扬孟。二程说:“孟子有功于世。”朱熹说:“《六经》如千斛之舟,而孟子是运舟之人。”从朱熹写了《读余隐之尊孟辩》这篇文章后,对于孟子的争论才逐渐偃旗息鼓。《孟子》在儒家“经书”的地位也就成了定论。到了1190年,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汇集在一起,合称“四书”,并为其作注。《四书》问世以后,就和《五经》并列起来,通称《四书》、《五经》。此后一直到明清,“四书”成为读书人的必读教材。注释方面,朱熹有《孟子章句集注》,论述精辟简明,是南宋到明清最有影响的注释本。清代的焦循有《孟子正义》,注释详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从其思想角度来讲,孟子的性善论肯定了人的善良本性,鼓励了人对自身的挖掘和塑造,从而让人们相信人都是善良,并愿意朝着善的方向行进。而他关于君子自身修养的阐述,更是时刻激励和规范着有志之士保有的高尚节操,如关于守节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如关于交友的“友民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如关于取舍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的这些话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同时,他在政治上所提出的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直到现在也不乏其进步意义。从文学作品角度来看,《孟子》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较高的地位。我们知道,我国散文具有悠久的传统,最早可上溯到《尚书》,但那部书不过是极古奥的皇室文诰而已。真正具有文学性质的散文,应该从《庄子》和《孟子》算起。而从对后世的影响看,《孟子》比《庄子》更大。有人认为,《孟子》之于中国散文,犹如《诗经》之于中国诗歌。可见《孟子》文学地位之高。《孟子》对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对唐宋古文家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吕祖谦《古文关键》中说,韩愈的文章“简古,一本于经,亦学《孟子》”。汪洋恣肆的论辩风格,明白晓畅的语言,贴切的比喻,精致工巧的结构,使得《孟子》成了古代汉语的典范。总体来说,《孟子》一书,语言凝练,准确生动,为后世传颂的名言警句颇多。而本书在原著的基础上,给每小章加了标题、注释、译文和点评,将其思想作了导读式的分析,意在使读者更快地接触到《孟子》的精髓。当然对于经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本书的分析谨供参考。
《孟子全书(双色图文版)》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全书(双色图文版)》一书在文学领域上也有极大的成就。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其语言凝炼,准确生动,仅后代作为成语的就达几十条之多,如拔苗助长、五十笑百步、以邻为壑、专心致志、出尔反尔、独夫民贼、事半功倍、舍我其谁、水深火热、一曝十寒、自暴自弃、由博返约、舍生取义、引而不发等等,书中俯拾皆是。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山东邹城人。着有《孟子》一书。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卷一 梁惠王上卷二 梁惠王下卷三 公孙丑上卷四 公孙丑下卷五 滕文公上卷六 滕文公下卷七 离娄上卷八 离娄下卷九 万章上卷十 万章下卷十一 告子上卷十二 告子下卷十三 尽心上卷十四 尽心下
插图:卷一 梁惠王上民望若望云霓齐国攻打燕国,吞并了它。其他诸侯国谋划救助燕国。齐宣王说:“很多诸侯国都在谋划攻打我国,该怎么对待他们呢?”孟子回答说:“我听说商汤以方圆七十里的土地就取得了天下的统治权。没听说过国土方圆千里还害怕别国的。《尚书》上说:‘汤的征伐,是从葛这个国家开始的。’天下人都拥护,当他向东面征伐时,西边各族的百姓就抱怨;向南面征伐时,北边各族的百姓就抱怨说:‘为什么要把解放我们放到后面?’人民盼望他们,就像大旱之时盼望着有云下雨那样。汤的征伐,一点也不惊扰百姓,做生意的照样做生意,种庄稼的照样种庄稼。诛杀他们的国君,却抚恤他们的百姓,像下了一场及时雨。百姓很高兴。《尚书》上说:‘等待我们的国君,国君来了我们就得救了。’当今燕国君主虐待他的百姓,大王过去征讨他,百姓以为是将他们拯救于水火之中,都用箪盛着饭,用壶盛着酒水来迎接您的队伍。但是您却杀了他们的父母兄弟,捆绑他们的小孩,毁坏他们的宗庙,夺走他们国家的宝器,这怎么能行呢?天下人本来就畏惧强大的齐国,现在又增加了领土却不施行仁政,这等于要把诸侯国的兵都招过来。请大王快点下达命令,让老人和小孩回家,停止搬运宝器,和燕国的人商议一下,为他们挑选一个国君就从燕国撤兵,这样或许还可以让各国停止发兵救燕。”点评本篇紧接上本篇,再次强调胜利后要救民于水火,而不能滥杀无辜,肆意掠夺。滥杀和掠夺只能让百姓愤恨,人心尽失。所以孟子劝诫齐宣王,为了主止诸侯讨伐,就必须停止一切暴行,并为燕国择立新君然后离开,才能解除危机,可见人心是多么重要。
《孟子全书(双色图文版)》全书感情充沛、气势磅礴、言辞雄辩、富有力度。文章中包含着作者的激越之情,其所强调的志向、节操、尊严等完全压倒了对富贵利实录的追求和满足,表现出了对高尚人格和道德境界的孜孜追求。书中也对人民生活表现出极大的屿,蕴涵着孟子的人道主义思想。《孟子全书(双色图文版)》全书语言通俗易懂,风格多样,多种表达技巧的应用,使《孟子全书》更具可读性。一部影响深远的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中国古代政治学、伦理学、美学、心理学的经典、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集、中华民族五千年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于是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