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汉学的教育思想与论着选读(套装上下册)
2010-12
人民武警出版社 人民武警出版社 (2010-12出版)
《乾嘉汉学的教育思想与论着选读(套装上下册)》主要内容包括:乾嘉汉学教育思想与教育文论选读;考据学教育思想与教育文论选读;习行教育思想与教育文论选读等。《乾嘉汉学的教育思想与论着选读(套装上下册)》为了继承古今中外教育遗产,学习和吸收人类教育文明的深厚精华,适应教师职业化、专业化要求,提高教师职业素质素养,促进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我们组织相关专家系统、完整地编选、编译、注评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教师必读文库》。其编选原则和方针是:
1.教育家的教育实践风范和教育思想对当代和后世的影响远大于制度影响,同时,对当代教师的成长也有借鉴和参考作用。作为职业教师,总要涉及但在学校图书馆里总缺乏的那些教育家、教育思想和著作,古今中外有代表性和对当代及后世教育发生过直接影响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代表作品、经典论述,是我们这次系统编选的重点。
2.全套分中国卷20种、外国卷20种,共40种,同时出齐。详细评价和介绍古今中外教育家的生平、教育事迹、教育成就、教育思想,同时编选其经典教育论著选读并详加注解、助读、导读,这对于全面深刻和原原本本地了解学习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遗产和运用教育著作文本资料的精华是十分有益的。
3.唯求其精,精到的评价和介绍,精练的表述,精神本质最集中的文本精华编选,精确精准的注解和助读。
上册[清]焦循、阮元、章学诚 乾嘉汉学教育思想与教育文论选读乾嘉汉学的形成(一)对儒家思想传统的清理(二)对理学的清算焦循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论人性与教育的作用(一)食色即性(二)人性无不善(三)人为善是性情才与环境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四)人各一性,同而实异治生与修身的德育论(一)新义利观与治生论(二)以权修身因材量时、博学多闻、自出性灵的教学论(一)因材量时(二)博学多闻(三)自出其性灵焦循教育文论选读述难三辨学说矜学童读尔雅答答汪孝婴问师道书……[清]戴震 考据学教育思想与教育文论选读下册[清]颜元、李塨 习行教育思想与教育文论选读颜元学术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理念生平及其教育思想产生的因素颜元的性理论和知识论李塨和颜元的学术异同“习事务实"的新教育观以“行”为特点的实用教育体系颜元的弟子及颜学的发展颜元的教育教学思想(一)批判传统教育(二)主张学校为“人才之本(三)“真学”、“实学”的教育内容(四)强调“习行”的教学法(五)劳动教育思想颜元教育论著选读颜元教育语录分类解读(一)关于哲学思想(二)关于人性论(三)关于教育目的与作用(四)关于教育内容(五)关于教学方法附:颜元的教育实践活动资料……
在这里他虽肯定“教必本于富”,治天下小人不能舍利,但还是认为君子修身守己是可以舍利不言。不过作为一个曾靠朋友接济,方不至饥寒的乡村教书先生来讲,面对现实,善于思考的焦循对传统的义利观产生了怀疑,从而也使他的教育观发生了变化。焦循在晚年曾多次教诲子弟:“儒者以治生为要”。②在他看来,以往道德教育教人“不计家人生产”的做法是绝对有害,最误人子弟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认为“一切不善多由于贫”,也就是说贫穷是不善的根源,它最容易导致邪恶的产生。对寒士来讲,如果“藉训蒙所入不足以供一岁之食,势必借贷或干与外事”,非但不能著书立说,而且连洁身自好都无法保证。因为没有任何人会心甘情愿挨饿,这是人天性所使,“不甘其饿,则有不能自守者矣”,所以“无所入则饿,饿则无所不为”,③当儒者被贫穷饥饿逼到走投无路时,他与农工商一样,势必要为改善自己境遇而抗争,在这种时刻,圣贤遗训和社会规范往往会失去作用,各种出格失道的行为也会层出不穷。这样,焦循实际上承认君子和小人一样,追求道德完善不能脱离物质基础——“利”。义利之辨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中的基本问题,朱熹曾说过:“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围绕着这个问题的争论此起彼伏。明清之际,许多著名的学者都对儒家的“重义轻利”观点进行了激烈的批判。焦循“儒者以治生为要”的主张,正是这一批判运动的延续和深入。焦循认为人类社会变化和发展的动力和目的在于“利”,“元亨利贞之间必合利以成四德,……盖贞仅能成己,必利而及物,然后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由始而终,元亨贞也,不俟终舍而有始,变而通之,以尽利,……能变通则无不利,不能变通,无论得失存亡,皆归于不利而已”。④他从自己的《易《学理论和对《论语》、《孟子》诸典籍的研究中,得出“义”“利”本是一事的结论。他说:“言有古今之不同,赖圣贤发明之。文王系《易《以利为重,其时所谓利,以利物言”。⑤“至春秋时人第知利己,其能及物遂别为之义,故孔子赞《易》以义释利。
《乾嘉汉学的教育思想与论着选读(套装上下册)》是教师必读文库,中国教育名家名著精读丛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