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清代各家闲章清赏

缪缤 华龄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华龄  

作者:

缪缤  

页数:

192  

Tag标签:

无  

前言

印章的拥有和使用,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历史上一个共同的文化现象。但在漫漫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其它三个古国的印章逐渐衰落,唯有中国印一直紧密地与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文化、艺术等相结合,并在各个领域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中国印,从实用走向艺术,历史岁月漫长。有人说,契刻是线与刀的艺术。的确,当人在刻画出第一条线,却不是用来从事改造自然的劳动时,线的艺术便诞生了。这线的艺术,便是人类为改造自身的精神创造的产品。线的艺术先于文字,但当中华民族的先民们所创造的、始于象形的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出现以后,线的艺术获得了最为成功的发展。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知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从目前出土的大约15万片甲骨上,统计出4500多个单字,已识别的约有1500个,而现在的契刻中常用的约有1000个。在今天看来,这种原始文字已拥有点横撇捺、疏密有序的结构,其中一些字体不仅具有力度,而且非常柔美,已经初具书法的某些基础要旨,很值得欣赏与品位。汉字不仅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工具,它还积淀凝聚了丰富、深厚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充满魅力而且最具生命力的载体。甲骨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都因各自文明的戛然中止而早早失传,仅有中国的汉字伴随着源远流长不曾中断的中华文明,从33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一直沿用至今。从这个意义上说,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老文字,堪称老寿星。契刻与线的艺术发展逐步形成了最为著目的标志,这就是印文书法。印文书法靠一种不断约束自己,并创造自己的规范,把人类自己富有思维与理智的精神创造活动,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同时,又在不断创造全新的此前没有的“自己”,即创造的理想境界——意境。而印文书法的意境,即它所包含的精神、意识、情感的艺术创造部分,绚丽非凡,魅力无穷,一刀一划,会使你顶礼膜拜,陶醉终生!

内容概要

当我们在欣赏古今印人的名作时,如果对作者的身世、兴趣、往来亲朋、生活轶事等略知一二,就会增加对作品理解的深度,并领略到作品艺术感染力的强度。知其事,赏其印,如观其心;读其印,知其情,如见其人。这不仅缩短了与作品的距离,而且使我们在欣赏其作品时如身临其境,从而对作品中所蕴藏的内在美将会有进一步的洞察与感受。

作者简介

缪缤男,1961年出生。任职于江苏省常熟市广播电视台,1998年加人中国收藏家协会。80年代中期,为爱护先泽又发于仁孝之诚,继承先辈文革劫后余存,力避世俗浮兢之习,出入藏界,玩古怡情。2000年9月在互联网常熟虞城热线特设《印章收藏阁》,刊登介绍的数百方明清各家闲章

书籍目录

一、承前启后的清初印风 1、鲜为人知的“塔影园派”顾苓 2、纵情于翰墨风雅之间的陈渭二、苍劲质朴的西泠印派 1、鹤立鸡群的浙派开创者丁敬 2、厚重凝炼的蒋仁 3、古拙生辣稳健老到的黄易 4、独出心裁的奚冈 5、秀丽工致时见巧思的陈豫钟 6、稀世珍品“曼生壶”的创制者陈鸿寿 7、强烈正统的浙派形象赵之琛 8、浙派的反叛者钱松 9、仅次于“西泠八家”的高手胡震 10、“江南篆刻第一名手”杨澥 11、辑有《陈氏所藏古印谱》的陈埙三、刚健婀娜的邓派与歙派 1、竹印篆刻高手潘西凤 2、身怀绝技的艺术家董洵 3、行刀如笔的大师邓石如 4、匠心独运无丝毫火气的巴慰祖 5、艺林中名声甚高的胡唐 6、士大夫雅玩心态十足的文鼎 7、擅长刻多字印的周芬 8、独游曲阜观碑的朱文震 9、鸳湖四山之一孙三锡四、各具风采的晚清印家 1、书印一体别开生面的一代宗师吴让之 2、抑扬飘宕的徐三庚 3、印坛奇才赵之谦 4、好集古精鉴别的广东、湖南巡抚吴大潋 5、挺拔瘦劲布局极尽匠心的胡镬 6、誉满海内外的一代宗师吴昌硕 7、光洁挺拔不失古趣的篆刻大师黄士陵 8、神、形酷似缶庐的徐新周 9、绝摹仿恶整理戛戛独造的齐白石 10、入古不泥别开一宗的赵古泥 11、无尘俗之气的童大年 12、一时名震沪上的篆刻大家赵叔儒 13、创设西泠印社的功臣王褆 14、虞山弟子邓散木 15、冰铁王大炘 16、金石碑碣入目立判真伪的唐醉石 17、现代文人画家陈衡恪 18、苦心经营的叶为铭藏品鉴定:谁说了算数后记/险艰自得力金石不随波

章节摘录

插图:

后记

印章珍品的鍪赏和收藏,和其它艺术品的鉴藏一样.它给人们开辟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大道,有风险有曲折。因为,在市场流通过程中,鱼目混珠在所难免,很多艺术珍品的鉴定、投资、收藏意义和价值.恰恰就体现在这里。如今,在謇偷闲沉心静气地欣赏自己的收藏.西冷八家那印文和碎刀切出的线条,给人一种苍山不老的感觉。蒋仁剖“翠玲珑”“我得无诤三昧”,用单刀凿出长题边款,表现出非凡的功力。邓石如刺“白发多时故人少”石章,不但印文布局天衣无缝,边款“戊申维夏为江农作古浣子”,印人以刀代笔,完全是写出来的吴昌硕剖“闲情雅趣”石章,黄牧甫的“美意延年”石章.徐三庚的“深心托豪素”石章,胡镘刻的“别有风趣”都是天赐之石,神来之刀.创出新意从书中印上可以看出赵之琛之严守家法,杨懈、钱松则虽爱熏染而终于变化,浙派印风延续至清末而流韵未泯,邓石如印派经吴熙栽推向精熟,在这些印风不同的艺术品前,视觉、感觉一直在转变着,如禅师论禅,常常透露出难以参透的禅机多年来的收藏实践,使我对明清闲章情有独钟,深慨我国印章及原拓、初拓印谱之贫乏,理论上存在的一千二百部印谱已名存实亡,存世三分之一,也是互相重叠反复出现又如篆刻史上明确记载生平剖印一万多方的吴熙载,今天从书刊中汇总他的遗印也不足八百方,其余九千多方印石不知能有多少存世7奉人多年收藏过程中就曾有幸见过现存印谱中不曾见的吴熙载原印几十方,可叹囊中羞涩,失之交臂文革动乱年代,各地被抄家没收的“四旧”印章不计其数,一部分被抄家物资销售旧货商店廉价售出.另一部分运香港出口换外汇。


编辑推荐

收藏清代名家闲章成为众多收藏门类里,最为潇洒、最引人痴迷,也最令藏家困惑的一件事。《清代各家闲章清赏》作者以独特见解,把握明清各家闲章辨伪的四个落眼处,帮助读者断绝一吃药一,而真实地享受古人传下的一份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精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清代各家闲章清赏 PDF格式下载



印拓不够清楚,整体不错


印刷精美,清晰!收藏


很喜欢书中的印章,特别对田黄石刻就的印章情有独钟,喜欢的朋友可以看看


印刷精美,取材恰当,文笔好,关键是图片,清晰度高,石料的质感也见!价格有些偏贵!


作为一个门外汉,希望通过此书了解闲章的概况。浏览此书,觉得目的已经达成。图版很不错,如同原物在手。


印章图片清晰度高,石料的质感可见。
但是印文的颜色就不行了,不饱满!!!╮(╯▽╰)╭


印面不清晰、模糊,这是要命的事。没法欣赏到篆刻中的美,失望。


之前还以为有关于印的讲解,结果没有。。书倒是还不错


图片精美,内容翔实,感觉不错


看了之后,说不上原因,都不准备收藏清代闲章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