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经济通史

本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作者:

本社  

页数:

818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部九卷本《中国经济通史》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原属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中的重点项目,课题名称“中国古代经济史断代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和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大学、郑州大学、山东大学的一批著名史学家担任各卷主编,组织各单位的学者参加,殚精竭虑,惨淡经营了十多个寒暑。部分分卷曾先行问世,饮誉海内外。现在九卷已全部完成,应经济日报出版社之请,一次付梓,除保留各分卷的名称之外,全书统一称《中国经济通史》。这实在是中国史学界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我受嘱写这篇总序,荣幸之余,首先是向各卷主编和作者祝贺,再就几个有关问题略抒管见。  本书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九个分卷。自有文字的商代算起,亦跨越三十几个世纪。通古今之变,它是一部中国经济通史,今天我们也需要这样一部通史。经济史以研究过程为主,非如政治、军事史之着重事件,从编写体例说亦以通考长、中、短时段环境、社会和经济的演变为宜。

书籍目录

总序关于中国封建经济制度发展的阶段问题(代绪论)第一编 宋代农业生产与土地诸关系第一章 宋代的人口和垦田第二章 宋代水利事业的发展第三章 农业生产工具、种子、肥料以及经营方式和单位面积产量第四章 商业性农业、经济作物的发展、多种经营的渐次展开第五章 宋统治地区内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制度。封建经济制度及其高度发展第六章 宋代土地所有制形式(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状况第七章 宋代土地所有制形式(中):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的状况第八章 宋代土地所有制形式(下):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关于宋代土地所有制演变的几点认识(第六、七、八章结) 第九章 宋代地租形态及其演变——兼论地价及其与地租的关系第十章 宋封建国家的赋役制度(上)——封建国家、地主、农民之间的关系第十一章 宋封建国家的赋役制度(下)——封建国家、地主、农民之间的关系第十二章 宋代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第一编结论)第二编 宋代手工生产以及手工业诸关系引言 宋代手工业布局第十三章 宋代采掘业和冶矿业的发展(上):煤炭和矿冶业的发展状况第十四章 宋代采掘业和冶矿业的发展(上):采冶生产内部关系的变革。宋代坑冶制度和冶户状况第十五章 宋代的铸钱业和军工工业第十六章 宋代纺织手工业的发展和各种形式的纺织手工业。染色、缝衣、制帽、制鞋等的专业化第十七章 宋代粮食加工、榨糖、榨油等手工业的状况第十八章 宋代的伐木、建筑和造船等手工业第十九章 宋代瓷器、漆器以及金银细工等特种手工艺的发展第二十章 宋代造纸业和刊刻印刷业的发展。墨、笔、砚的生产第二十一章 宋代手工业生产中的团行组织和匠师制度。雇工的广泛发展与新经济因素的积累第三编 宋代茶、盐、酒、矾的生产和封建国家专利制度第二十二章 宋代茶叶生产以及茶专利制度下国家与商人、茶园主、茶农之间的关系第二十三章 宋代盐的生产以及在榷盐制度下国家、商人、亭户之间的关系第二十四章 宋代酒醋的酿造和宋封建国家的榷酒榷醋制度第二十五章 宋代榷香榷矾制度第四编 宋代商业的发展及其与周边诸族海外诸国的贸易关系第二十六章 宋代商业、城镇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第二十七章 宋代的商品及其流向。商税的征收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二十八章 宋与周边各族的贸易。宋市舶制度以及与海外诸国的贸易第二十九章 宋代金属货币的流通和纸币的发行。物价波动状况第三十章 宋代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第五编 宋代社会经济思想第三十一章 北宋地主阶级改革派和保守派的经济思想第三十二章 南宋攻利主义的经济思想。邓牧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明代经济卷清代经济卷元代经济卷秦汉经济卷魏晋南北朝经济卷先秦经济卷隋唐五化经济卷辽夏金经济卷


编辑推荐

两宋统治的300年间,是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取得高度发展的时期,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漫长里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本书作者考察了宋代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诸方面。首先,论述了农业、手工业的巨大发展,揭示了封建租佃制关系300年间的演进,以及宋代封建国家的赋役制度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对宋代商业、国内外贸易、城市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做出了考察;对茶、盐、酒、醋、矾的生产和封建国家专利制度进行述评;对宋代货币、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状况及其运动作出阐述。本书还对宋代社会的经济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历史上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达到了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得出了规律性认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经济通史 PDF格式下载



近些年来,我一直在按中国文人传统方法———通读经典著作———学习中国历史,想学会从历史角度看问题。也许是本人天性愚钝,或许是缺少名师指导,读来读去,始终看不清中国几千年发展的基本脉络。我几年学习的收获仅是:几千年中国古代史,无非是几姓人家“你下来,我上去”的斗争史。于是想从经济角度观察了解中国古代社会。为此,近两年,或到市图书馆,或托朋友到南开大学图书馆,到处找有关中国古代、近代经济史的著作。先后借到十几本(这其中便有《中国经济通史》的几册),读后很有收获,它使我较清楚地了解几个朝代更替的深层次原因。由于在天津市几大图书馆能借到的仅是已被我读过的那几本,为了继续学习,便决定购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