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汉语方音字汇

北大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编 语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6  

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作者:

北大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编  

页数:

375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书第一版是在1962年9月出版的。这是在已故袁家骅先生的倡议和指导下,由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部分教师在1958年至1959年编纂的,目的是为研究汉语语音提供方便。借助它,可以进行方音和普通话语音、方音和方音、现代方音和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音之间的比较研究。出版后编纂者发现本书材料中存在若干错误与疏漏,曾经尝试补正。但直到1979年出版社计划再版本书时,修订工作才有机会进行。  修订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重新记录方言材料,全面核对字音,改错补漏;二、对原有2,722个字目做了部分调整,把同音字从附注移入正文,另补充三百多个常用字,删去数十个非常用字;三、原有17个方言点中,汉口一点改称武汉,另外增加合肥、阳江、建瓯三个方言点;四、修订各方言的音系,各方言点的标音统一以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作为依据;五、调整部分音标,使各方言标音的宽严趋于平衡;六、订正部分字目的中古音切;七、增加必要的注释。  修订工作从1980年开始,由现代汉语教研室王福堂(原属语言学教研室)负责。王福堂并记录了北京、双峰、厦门、福州、建瓯等方言,刘勋宁和张卫东(已调深圳大学)也分别记录了西安方言和双峰方言,李小凡编制了中古音音序索引。汉语专业其他教研室部分教师也帮助进行了核对工作。  在修订过程中,我们还得到各地许多语言工作者的支持和帮助。五年来,他们化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帮助核对补充字音材料,还提出了不少改进意见。没有他们的大力协助,本书的修订工作显然是不可能在目前完成的。  应约协助本书修订工作的语言工作者有:钱曾怡(山东大学)、马天祥(西北大学)、温端政(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朱建颂(华中师范大学)、张清源(四川大学)、孟庆惠(安徽师范大学)、卞觉非(南京大学)、王世华(扬州师范学院)、谢自立(中国人民大学)、许宝华(复旦大学)、杨乾明(浙江省瓯海县审计局)、黄敬旺(民盟温州市委会)、崔振华(湖南师范大学)、伍云姬(同前)、向熹(四川大学)、陈昌仪(江西大学)、张维耿(中山大学)、黄家教(同前)、黄伯荣(兰州大学)、许绍早(吉林大学)、李如龙(福建师范大学)、詹伯慧(暨南大学)、梁玉璋(福建师范大学)。另外,吴天惠(西北大学)、高文达(山东师范学院)、田希诚(山西大学)、凌德祥(安徽教育学院)、张家茂(新苏师范学校)、郑张尚芳(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何耿丰(厦门大学)、饶秉才(暨南大学)、李熙泰(厦门大学)、李新魁(中山大学)、潘渭水(福建建瓯县志办公室)也给了我们有力的帮助。谨向他们致以衷心的谢意!

内容概要

  《汉语方音字汇(第2版重排本)》收入20个汉语方言点的字音材料。这些方言点基本上可以代表汉语的各大方言。它们是:北京、济南、西安、太原、武汉、成都、合肥、扬州(以上官话),苏州、温州(以上吴语),长沙、双峰(以上湘语),南昌(赣语),梅县(客家话),广州、阳江(以上粤语),厦门、潮州、福州、建瓯(以上闽语)。全书收入3000个字目,按普通话音序排列,注中古音切,用国际音标标写方言读音。《汉语方音字汇(第2版重排本)》是汉语语音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汉语方音字汇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