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灾变 2100年

何小颜 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

2007-8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

何小颜  

页数:

244  

字数:

22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你可能不愿意相信预言,更何况是令你恐惧的百年恶兆!  但眼下的事实是:天气越来越热了,今年夏季又明显提前;北京遭遇沙尘暴时有所闻;上海气象推出了“霾”预报;禽流感、艾滋病、SARS,人们谈虎色变;而数十年后,地球物种就会灭绝掉三分之二,森林将被砍伐殆尽,水短缺将影响到数十亿人口;威尼斯、伦敦、纽约、东京、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及孟加拉国大片地区、美国佛罗里达州等将被海水吞没。最令人不可置信的是,人类自己也开始进入了灭绝的步伐:首批可能包括非洲肯尼亚境内的游牧部落……这世界究竟怎么啦?   本书以预言百年后即2100年将出现生态变迁的巨大落差为引子,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和严谨可征的科研数据,直面人类不容乐观的生态现状以及日益严峻的生存困境和危机。全书借助血脉贲张的呐喊和冷静理性的反思,在历史与现状的比照下,探古问今,鉴往知来,以激发人类的风险与忧患意识,对可能降临的大灾变,力求警钟长鸣,未雨绸缪!

作者简介

何小颜,笔名那父。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副编审。有专著《早慧的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香港三联书店2003年繁体字版)、《花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花的档案》(台湾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及合著等多种。上海市哲学学会会员(1987年)、上海诗词学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惊天预言及反思 1.引子 2.公元2100年的预言 3.该亚假说 4.盘古神话的隐喻 5.中国古代有机整体观 6.西方自然与精神的对立 7.东西方传统的结合 8.生态整体主义 9.人类是自然界的中心吗?第二章 人口爆炸与生物大灭绝 10.人猿相揖别 11.世界人口增长及预测 12.人口难题 13.自然的异数、逆子 14.一荣俱荣,一枯俱枯 15.人类主导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16.物种多样性的摇篮 17.森林将荡然无存 18.无处容身 19.百年内三分之二物种将火绝 20.人类血手的灭绝:原牛、降鸟、非洲狮、中国犀等 21.行星级别的大屠杀第三章 把大地家产折腾个尽 22.剔骨吸髓,剜肉吮血 23.水匮乏困境 24.字宙飞船经济 25.石油危机与战争 26.水危机与战争 27.未来30年资源争端的一个预测图景 28.自己亲手造成的活地狱第四章 奇祸怪灾降世间 29.地球发高烧 30.中国酷暑与“秋老虎” 31.令人窒息的前景 32.冰盖消融,城市陷没  33.臭氧层空洞、酸雨、有害空气 34.大毒湖:滇池、洞庭 35.巨口怪兽吮血放血 36.长江失土,黄河断流 37.敦煌城将被沙漠吞噬 38.人人体内都含有滴滴涕 39.包括南极已无净土第五章 古往情仇应回首第六章 令人困惑的悖论第七章 生存追求上的迷失第八章 祸福无门唯自招

章节摘录

插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灾变 2100年 PDF格式下载



很好的一本书,每个地球人都应该好好看看这本书


建议地球人都好好看看


写得有点牵强。。。。


本书以非常冷静的心态,锐利的眼光,深入地阐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与自然的交互作用,随着人类文明程度不断加速度提升,对自然的破坏越来越严重,自然也在不断加强其反作用。到现在,形势已经非常严峻,每一个人特别是掌控社会资源者以及有文化层次的人士更应该高度关注。本书以平易的语言,阐述深刻的思想,达到发人深省的效果。


2007年10期《中外书摘》摘此书精彩片段:水危机战争石油与战争相关,还容易理解;但说到水与战争发生关系,则是否夸大?实际上,水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和战略资源,已经和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类的生存密切联系了起来。缺水不仅仅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人民生活和生命的安全,严重时还会引起国家、地区间的争端甚至战争。水资源的争夺令人怵目惊心,而且历史颇为悠久。史籍记载,距今45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两座古城邦拉格什和乌玛之间,为争夺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控制权而相互宣战,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夺水战争。最早认定水和水源为战略资源的是以色列人。中东和平进程的设计师、以色列已故前总理拉宾认为:“如果我们解决了中东的所有其他问题,但是却没有令人滿意地解决水的问题,那么,我们的地区将会爆炸。”以色列想要控制与约旦、叙利亚共有的约旦河,是发动数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1967年,以色列惟恐约旦、叙利亚让约旦河上游改道,切断以色列的水源,于是通过武力,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等领土,控制了约旦河流域,从此,为以色列解决了40%的用水。戈兰高地是约旦河的源头所在地,有中东地区的“水塔”之誉,水资源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后来戈兰高地一直是叙以和谈十分重要的中心议题,以色列在水的使用权上得不到对方大的让步,就不会轻易撤出戈兰高地。地处西亚的土耳其,拟在自己本土的幼发拉底河上修筑22座水坝,以发展农业和解决民生用水。然而这条以土耳其为发源地的大河,中游和下游却贯穿叙利亚、伊拉克,如果源头建大坝截水,中下游的水量就会大大减少,且水质将受到严重污染,势必影响生态环境。这引起了叙、伊两国的恐慌和愤怒,以致叙、伊与土耳其在水问题上互不相让,矛盾尖锐。土耳其甚至为一座已建造好的大型水利工程配备了地对空导弹,以防不测。这都为地区的安全埋下了隐患。非洲是世界上缺水最严重的地区。全球无安全用水人口比例最高的25个国家中,非洲就占据了19个。孕育了古埃及文明的尼罗河,有“众河之父”之称,全长6648公里,为世界最长河流,源出赤道南部东非高原,流经10个国家,最后注入地中海。不消说,沿河流域的国家和人民其生活的一切都和尼罗河息息相关。但这里发生的水资源之争令人担忧。流经苏丹的尼罗河长达3000公里,苏丹准备建造若干大坝的计划,对处于尼罗河下游的紧邻埃及而言,犹如掐喉咙般难以接受。但苏丹置埃及的警告于不顾,仍以“水武器”相威胁,一再宣称要关上生命攸关的水龙头。亚洲的恒河同样是一条著名的母亲河,它是古印度文明的摇篮,自古被印度教徒奉为“圣河”。印度不理会位于恒河下游的东巴基斯坦的抗议,1962年悍然开始建筑法拉卡水坝。水坝建成后,到了旱季,东巴基斯坦境内的水量竟然缩减到建坝前的八分之一甚至十一分之一。1971年孟加拉国(即原东巴基斯坦)独立后,向国际机构多次申诉,1996年印度与孟加拉国总算是签订了一个有关恒河水分配的协定,但也只有30年的有效期,两国的水资源纷争仍然是恩怨未了。而印度同巴基斯坦的摩擦也与另一条大河印度河相关,印度一直打算在上游拦河筑坝,而巴方深恐境内下游之水锐减。可见,处理好用水问题,对本已紧张的两国关系都是至关重要的。在世界范围内,至少有214条河流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如何才能和平共处地“共饮一江水”,仍是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决不应把水的问题看作是区域问题,而是要充分认识到水是一种共享资源。但是迄今为止,国际上还没有制定出任何一条法律就这些跨国河流的分配及利用作出明确的规定。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曾预言:“今后某些地区的战争将不是政治的战争,而是水的战争。”世界水资源委员会前主席伊斯梅尔·塞拉格尔丁也直言不讳地预言:“21世纪的战争将是为了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署长穆斯塔法·托尔巴谈到:“我们过去经常认为,能源和水是21世纪的关键问题。现在我们认为,水将是个关键问题。”据《联合国水资源开发报告》统计,在过去50年中,由水引发的冲突共507起,其中37起是跨国境的暴力纷争,21起演变为军事冲突。这些数字印证了,水的问题如不能妥善解决,就会成为战争的导火索,而且,半个世纪以来,水的争端愈演愈烈,已经成为战争的根源之一。 阅读更多 ›


【书中有大量哲理性的深度探讨,以下即是片段摘抄】 今天,充满物欲的人类社会之车呼啸前行,远远将思想的步伐抛在了后面。我们正沉浸在令人目不暇接的现代化盛宴的狂欢中,到处洋溢着感官刺激的兴奋,以致心灵被沉重的肉身压挤着,磨蚀了灵性,丢失了能洞见迷雾的形上哲思。正是启蒙时代,打碎神坛,唤醒世界,精神之慧眼看清了前进的方向,使社会走出了中世纪的沉迷和黑暗。然而,启蒙的辩证法演进是,当我们将超自然现象的神话彻底祛除,理性发挥到极致时,我们却又树立起一个全新的神坛,这个神坛供奉的就是我们人类自己。 人类成为神,是启蒙运动的吊诡结局。 人类征服自然,称之为自然的人化,被征服的自然,称之为人化的自然。人化的自然,就像驯化的动物——这动物当然也就是人化的自然的一部分,是被看作听话的、受人摆布和供人役使的对象。近代启蒙思想虽通过自然之神抗衡中古超自然的宗教上帝论,却在所张扬的工具理性中最终摧毁了对自然的敬畏。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祛魅说,标志着一切自然神论的彻底终结。“我们知道或者说相信,任何时候,只要我们想了解,我们就能够了解;我们知道或者说相信,在原则上,并没有任何神秘、不可预知的力量在发挥作用;我们知道或者说相信,在原则上,透过计算,我们可以支配万物。但这一切所指唯一:世界的除魅。我们再也不必像相信有神灵存在的野人...那样,以魔法支配神灵或向神灵祈求。取而代之的,是技术性的方法和计算。”([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转引自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第224页,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理性至上的确是消灭了隐匿于自然背后的怪力乱神。然而,怪力乱神,这看似人类心造的幻影,却并非完全谵妄,而是基源于对自然力量崇仰和敬畏的产物。理性世界当然容忍不下那些心造的幻影——形形色色的人格神和非人格神。但是,理性却忘记了,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自然的时间先在性、空间永恒性,都是人类所无法超越的,这都构成了自然的神圣性。 本来,自然的神圣性是毋庸置疑的,在时间和空间上,人类不过是过客和侏儒;但奇怪的是,吃了智慧果的人类以为只要拥有理性这个武器,就能战胜自然,就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进而对自然颐指气使,俨然成为自然的主人。 其实也不难理解,信仰或宗教很可能是人性的常态,消灭一种信仰或宗教,就会由另一种信仰或宗教取而代之。天国之神因启蒙而死,自然之神立;自然之神因理性而死,人之神立。人之神者,就是人把自己当作神来崇拜,人类中心主义便是其信仰的体现。现代理性并未真正“祛魅”,而是树立了“人”这个偶像,让它拥有原本属于上帝或者大自然才拥有的地位和力量,于是新的信仰或宗教诞生了。 问题是,人自封的神性是夸张的、僭越的和虚妄的。神,意味着全能、通观,大自然的万有、永恒,便赋有这能力。人类以为掌握了现代化的科技力量,就能倒海翻江,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其实那一点儿能力,很像孙悟空翻筋斗,十万八千里翻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而人类则会犯错误,就这一点而论,人已输给了大自然。 当我们在向大自然进军中取得丰硕成就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恶果:气候异常,环境污染,森林消失,物种大灭绝,生态破坏,自然灾害频发,等等。大自然露出了它桀骜不驯的野性面目来。然而人类却仍高视阔步,我行我素,颟顸以对。 面对可能来临的大灾变,虽有少数先知先觉者的呐喊,有局部的应对方案(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京都议定书》),有小规模的官方或民间的拯救行动,但整体的人类至今未谋划出一个基本的对策并迅速调动全体的力量付诸切实的行动! 为什么呢?因为人类在精神上正裹胁于自造的神话之中,在意志上正深陷于物欲的泥潭之中,而且人类大同理想世界迟迟未至,还纠缠于自身的分裂之中——文化隔阂、宗教对抗、种族歧视、阶级斗争、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战争,纷争不断,难以自拔。 也许,生存大灾变能呼唤人类猛醒,社会大危机将激发思想新启蒙! 阅读更多 ›


日期:2007-09-14作者:徐歆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大灾变2100年》 何小颜著 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8月版 伴随着人类科技知识的增长,人类掌控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大,特别是由现代科学技术所推动的生产力的大发展,为人类自身集聚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法国文豪雨果曾以史诗的形式对此赞颂道:“人们可以看见科学在那时已经发出耀眼光芒,蝗虫已灭亡,也已从人们的记忆中完全消失。”然而,让雨果始料未及的是:灭亡蝗虫的代价是,法国的隔洋邻居英国人,几乎人人体内都含有多种杀虫剂。 哲学家罗素早已为人类的妄自尊大作了辛辣的批判:“悲剧起源于傲慢自大”。人类的傲慢早引来一场所有人都看到的正在临近的、却没有人期望它发生的大祸。 这本《大灾变2100年》再次敲响警钟。1987年因编译《生存之链》而开始关注生态环保的何小颜,以严谨的数字指出,人类为积累财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地球资源正急剧减少,地球有限性与生产无限性的矛盾已形成尖锐的对立。更为严峻的是,不出百年,全球将因气温上升6摄氏度而引发一系列的生态大灾变!数十年后,地球物种可能灭绝三分之二,森林将被砍伐殆尽,水短缺将影响到数十亿人口……作者借助令人血脉贲张的呐喊和冷静理性的反思,在历史与现状的比照下,探古问今,鉴往知来,以...激发人类的风险与忧患意识,力求警钟长鸣,未雨绸缪。 面对可能来临的大灾变,虽有少数先知先觉者的呐喊,有局部的应对方案,也有小规模的官方或民间的拯救行动,但全人类至今未谋划出一个基本的对策并迅速调动全体的力量付诸切实的行动。难怪作者在文末悲观而迟疑地说:船到江心补漏迟? 阅读更多 ›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