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偏见

李淑臻 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

2007-8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

李淑臻  

页数:

184  

字数:

173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人是一种可塑性很强的动物,又是一种固执的、不容易改变原有观念的高等动物。从出生开始,我们被父母、他人、家庭、社会、历史所塑造,成年之后,我们虽然接受了更多更客观的信息,但我们对自我、对他人、对世界的看法却相对固定了,偏见也就在对自我、对他人、对世界的固定看法中诞生了。这些固定的看法让我们更快地适应了社会,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他人、给我们自己带来了更多痛苦。 偏见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从古到今、从此至彼,偏见莫不存在。 偏见的核心是用一成不变、以偏概全的标准对人、事、物进行评价后产生的一种态度。在经济、政治、文化的互相作用下,偏见的形成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也使偏见的彻底消除变得困难重重。这本小书的内容包括偏见的典型实例(第一章)、历史溯源(第二章)、生活百态(第三章)、理论研究(第四章)以及减少偏见的负面影响(第五章) 这几个方面。本书中把偏见更多地界定在消极偏见的基础上,因此你可以看到偏见给个体、给他人、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咆也会看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偏见的各种表现,更可以看到现在社会中无所不在的偏见现象。 接下来,这本小书通过事例、结合理论来分析偏见的形成。在这本小书的最后,我们将一起面对偏见,在消极偏见的狂风中嗅得淡淡花香。而这些内容的目的,都是要还“偏见”一个真实而没有偏见的真相。

书籍目录

本书使用说明第一章 偏见,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一 同性恋、艾滋病的英勇斗士张北川: 知觉恒常性和道德偏见 二 高校出现急嫁族: 知觉的主观选择性和认知偏见 三 2007年生育扎堆现象: 生肖偏好和乐观偏见 四 对痊愈的非典患者的歧视: 知觉的群体情绪强化性和极端个人主义 五 黑人球星辛普森杀妻案: 种族歧视和人性的弱点第二章 偏见,无知自私和盲目否定写就的历史 一 溯源:“偏见”的由来 二 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变迁: 女性地位的陨落 女性的短暂荣耀 女性地位的陨落 象形字中的“女” 三 约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5世纪: 古希腊和罗马时代 女人=牲口 女人=智力低下 女人=邪恶 女人=灾难 四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9世纪: 中国的封建社会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夜郎自大和南人北人 被奴役的女性 一夫多妻多妾制 红颜,祸兮福兮 佛教中的五漏之体 歧视女性是男权制社会的需要 五 约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 印度《摩奴法典》 女人“不净观” 印度的种姓制度 六 公元1世纪至公元15世纪: 西方社会基督教文化中的偏见 女性是罪恶之源 犹太人种族厄运的起源 七 公元5世纪至公元15世纪: 中世纪的黑暗 “伪”禁欲主义中的性偏见和女性的控诉 女人是否有灵魂 十字军东征 八 公元15世纪至2l世纪 尼采和叔本华 欧洲旅人的非洲日记 白澳政策 卢刚事件 为什么鹰派总是占上风第三章 偏见,与差异同行 一 性别:男尊女卑的历史沉淀 二 种族:群体利益驱使下的借口 三 疾病偏见:愚昧无知和情绪夸大的祭品 四 职业:刻板印象的阴影 五 生活:强化和内化的温床 六 文化:传播和持续的媒介第四章 偏见,人性的弱点 一 竞争:利益的冲突 二 替罪羊现象:对弱势群体的歧视 三 人格因素 四 社会化:从服从、认同到内化的过程 五 获取个人利益:偏见产生的根源第五章 偏见,狂风中嗅得花香 一 偏见,和你分开不容易 二 外部大环境的改变 三 人性的完善 四 狂风中嗅得花香结束语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偏见 PDF格式下载



喜欢朋友介绍的这本书!!很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