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拓宽的街道
2008-8
东方出版中心
陈丹燕 著,俞晓夫 图
254
无
陈丹燕以其独特的个人化视角,精选了上海永不拓宽的街道中的18条,着力于描写在这些街道上的带有标志性的人和事。这些人是上海人中的少数,却标志着上海进入现代化社会的进程;这些街道都是上海历史街区的保护地标;这些故事具有真凭实据,力求表现历史最真实的印记。
陈丹燕,作家,写作的形式主要是长篇小说和非虚构文学作品。关注上海城市变迁,并致力于旅行文学的创作。二十年来的创作在如何将虚构和非虚构熔冶一炉上多有探索,也对图文书的创作形式多有建树。
写作的上海城市变迁和人物命运的非虚构作品数度登上畅销书排行榜。
作品已在德国、法国、美国、日本、奥地利、瑞士、越南、印度以及俄国等国家出版发行。
1 中山东一路:外滩漫游者2 圆明园路:旧影斑驳3 虎丘路:四品官与电机教授4 复兴中路:花园5 长乐路:红房子西餐馆的晚餐6 滇池路:和平饭店7 乌鲁木齐南路:街心花园的舞者8 虹桥路:万国公墓墓地9 南京西路:摩登与物质10 湖南路:戴西一生中最长的一天11 华亭路:雪12 兴国路:尼可13 香山路:大窗,王元化先生的人生地图14 五原路:亡者遗痕15 淮海中路:幸存者16 东湖路:我的手风琴伙伴17 南京东路:裘小龙18 武康路:永不拓宽的街道附录: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街道名录
1 中山东一路:外滩漫游者 亚细亚火油大楼 “也许,你在到达上海的第一个早晨会去外滩散步,为了认识一下这个大都市。”既像导游,又像上帝,还像知己,豪塞在他的《上海:买卖之城》里就这样开始,带领读者去认识外滩。这是1936年大战前夕的外滩。 他一直认为外滩是上海的心脏,外滩的历史便是上海的历史。认识外滩,就是认识上海。我少年时代,也是在这一章的指引下来侦察外滩的。现在,我将再次跟随他的书重访外滩,这是2007年,七十年后的外滩。外滩在岁月自然形成的比较中,呈现出自己的面貌。那混血孤儿的面容到底还是令人挂念。 我也和“你”在一起,但我的“你”不是豪塞的“你”,“你”不是乘坐亚洲皇后号来上海的白人,我的“你”是个中国人。“你”对这个在中国其他地方口碑不佳的城市实际上只有似是而非的了解,因为对它的传闻实在太多了,对它的感情也太复杂了。“你”对它很好奇。这种排斥又猎奇的感情,其实与当年豪塞的“你”真有几分相似。而我和豪塞一样,已经不知在外滩走了多少次,看过多少遍,但我们也不曾在心中肯定自己已是外滩的知己。豪塞在字里行间表达出的内心矛盾,像暗房里的显影液一样,显影出我心中对外滩的感情,好像是1936年的续集。如今我与“你”一起重走豪塞当年的路线,的确有向他致敬的意思。 从外滩的最南端开始,那里与法租界交界。从南向北走,一排雄伟的大楼便庄严地迎向你。在爱德华七世大街转角上的亚细亚火油公司大楼,是这排大楼的第一幢。这是1936年豪塞笔下的情形。到1976年,亚细亚火油大楼已成了多家上海大单位的联合办公大楼,在它某一个灰白色坚固阴沉的窗台上,晾着一条蓝白条相间的“三友”牌毛巾,那是70年代的上海,人手一条的毛巾。想必,它是某问办公室的女职员午间洗脸后挂上去晾着的。想必,她是个勤快但未见过什么世面的小家碧玉。它如今仍飘扬在我的记忆里。 90年代初期,你可以看到这栋1906年建造的大楼再次体面起来。在年末加班的晚上,大楼到处灯火通明,有时能看到在恒温的办公室窗前,穿衬衣的职员忙碌的身影;能看到他们袖子上熨斗留下的笔直的袖线。那时,消失在历史中的职员阶层以白领的身份再现外滩办公大楼,他们开始需要每天穿熨烫平整的衬衫上班,在办公室里开始使用英文名字,在上海开始懂得注意国际石油价格的浮动和自己人民币薪水之间的相关性。 气象信号塔 在亚细亚火油大楼对面,竖立着从海关门前堤岸上平移过来的外滩信号塔,那是1907年建造的一件简约罗可可式建筑物。当时它是远东最高的气象信号塔,曾经为无数进出黄浦江的船只提供每日海洋气象。现在,它则更像一座纪念碑,好看而无实用价值。它的一楼有一个小型的外滩历史陈列室,二楼有一家名叫1865的咖啡馆。客人可以在等咖啡时,爬到塔顶上去看整条外滩。胜利女神雕像被日本人拆毁以后,这里就是外滩南端堤岸的最高点了。 1884年,法国神父在洋泾浜上竖立气象信号杆,从旧照片上看,那就是一根木头旗杆,上面挂着信号旗和风向标。1907年,掌管上海天文台的法国神父在海关门口建造砖木结构的信号塔,代替早年洋泾浜外滩的旗杆。1993年10月,信号塔被搬回到1884年的原处。这间清静的咖啡馆的名字,却越过了1907年和1884年,指向1865年,纪念第一个上海水文天象台在董家渡的诞生。你不要惊奇,这就是上海人在混乱历史面前锻炼出来的逻辑能力。 信号塔内,仍可以在室内的空气中隐约闻到阴凉潮湿的气味,那是泥滩特有的气味。 1989年开始,外滩被改造过一次,那是1940年最后一栋外滩大楼竣工以后,第一次在外滩大兴土木。上海市政府拓宽车道,建造纪念塔,整修绿化带,修建地下过街通道,加高防波堤。原先堤岸上那条灰白色灰泥矮墙——因为十年中成千上万对情人衣襟和手指的摩挲已变得异常光滑细密——就消失在这次改造中。但外滩信号塔则逃脱本来被炸毁的命运。上海市政府为它额外支付了540万人民币,将它平移22.4米,至昔日的洋泾浜外滩处。它是上海第一个被成功保护下来的外滩纪念建筑。 现在,它夹在黄浦江两岸的高楼大厦间,像一座纪念碑,纪念上海人奋力保护租界建筑的成功,纪念他们对外滩的了解与认同,纪念他们终于表达出了对自己城市历史的爱。所以,你不要小看了这座信号塔。 传说,这个信号塔得到平移,归功于一个工程师的努力。他是第一个成功保护了上海租界建筑的人。传说,后来他以信号塔为例,在淮海路改造工程中,将淮海中路两边的旧楼房也保护了下来。那些房屋,在陈年尘埃里躲藏着巴洛克花饰的浮雕,是霞飞大街时代重要的道具。保留了它们,就保留了当年霞飞路欧洲式小店铺的风格,避免如淮海东路那样,迅速混同为美国商业街。 人民英雄纪念塔 你在某个天气晴朗的傍晚登上信号塔顶,向北眺望,你便看到外滩北端、外白渡桥旁边的堤岸上,有座高过信号塔的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三条细长的花岗岩倚靠在一起,像三枝靠在一起的来复枪。它也诞生在气象信号塔平移的那次外滩改造中,比信号塔晚几个月竣工,正赶上上海解放的纪念日。它是新外滩的重要标志:在当年不允许中国人进入的外滩公园里,建立一座上海人一百年革命不懈的纪念塔,纪念中国人最终的胜利。据说,1950年上海市政府曾设想要将这个纪念塔放在原先华尔纪念碑的地方:外滩公园大门前。这是最典型的纪念碑思维:当年洋枪队镇压了中国人的太平军,现在中国人将所有洋人赶出了中国。胜利者的纪念碑压在失败者的纪念碑之上。 19世纪华尔纪念碑是英国式的小方尖碑,1950年的纪念碑草图,是个稳重而雄壮的意大利式纪念圆柱,现在你看到的,是靠在一起的休息了的武器。1950年的计划中,还有一组表现上海人民一百年来前赴后继的雕塑,由张充仁设计。这些草图和张充仁本人终于因西化的背景和联想被否定,最后,连纪念塔的计划也搁浅。如今,你眺望到的这座1994年建成的纪念塔,更强势,更带有斯拉夫艺术的色彩。要是当年张充仁的草图真付诸实现,两端,由两个圆柱的高塔夹住外滩,它们的楼下,都陈列着外滩的历史照片,空气中都浮动着阴冷潮湿的泥滩气味,倒是真的和谐。但如今的现实则更符合外滩的本质,那就是无所不在的冲突。 这两个塔,一个在外滩的最北面,一个在外滩的最南面,遥遥相对,像一对书夹,将整条外滩夹起来,使它成为一个的整体,一个细节丰富的大纪念塔。你看这一南一北相对的矛盾,一边努力证明自己在外滩压倒一切的独立地位,一边努力保护法国神父留下的遗迹,这便是上海后殖民时代的外滩。 一些上海人不喜欢那个新纪念塔,他们刻薄地找到上海出产的“三枪’’牌内衣商标与它的一致性,将它也叫做“三枪”。但他们也并不喜欢现在这个重新装修过的信号塔,他们觉得它倒被打扮得越来越像个赝品。其实,他们是不满对外滩的改动。即使是回到租界时代,上海人还是有话可说。他们为进入外滩公园吵闹了六十年,为华懋饭店门口将中国人和“绅士”分成不同的入口大光其火。他们从来不是单纯的人,他们眼界既开阔又闭塞,对变化既有强大的承受能力,又挑剔一切变化,他们心中层层堆积着骄傲、自卑和被排斥的苦恼与不甘,对奇迹的渴望与投机的本能。在50年代以后朴素乡村生活方式的碱水里被狠狠洗刷过后。却仍带有经历了最痛苦的磨练后形成的市民风格。他们是这大纪念塔中最画龙点睛的细节。 青铜狮子 接下来,就是上海总会,它是栋古板而造作的建筑,带着些英国皇家建筑的风格,里面有世界上最长的酒吧。它后面出现的楼房,依次是日清汽船公司大楼,大英皮欧银行大楼,中国通商银行和轮船招商局,这两栋房子是属于中国人的。接着,汇丰银行大厦出现了,它有着威严的正面,还有一个庞大的白色圆顶,充满力量。两只伟岸的青铜狮子坐镇在大门两边,它们的爪子和尾巴都闪闪发光:有太多的中国人在经过时去摸狮子的爪子和尾巴,期待从狮子身上汲取力量。 是的,这是从1936年到2007年外滩一个神奇的传统,这传统被从全世界赶到这里的萍水相逢者着了魔般地继承下来,没人指点,没有说明文,但经过那里的人,就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去。人们伸手去摸它们的爪子和尾巴,它们现在仍旧是狮子全身最光亮的地方。尽管那对铜狮子早已不是原物。1941年时,日本人割下这对铜狮子,准备送进化铁炉造炮弹壳。但不知为什么,最终,这对铜狮子又在战后被发现,被上海历史博物馆收藏。现在这对外滩的铜狮子,是后来的浦东发展银行翻铸的,甚至他们也翻铸了铜狮子身上的割痕。你要是仔细看的话,现在还可以看到那些割痕。 你路过时,也应该将手覆在狮子的爪子上,感受一下青铜物异常细腻的微凉。物非人非,但传统犹在的感受,会复杂地触动你的心。这就是外滩的历史感。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上海从不敢在中国面前声称自己的历史感。但如果你换个角度,从殖民时代引发的全球化历史看上海,你就发现这个城市是全球化历史中经典的老城,它比纽约典型,比香港完好,比加尔各答丰富。在四海一家的世界史中,可以说是个充满历史感的大城。甚至,在香港的中环和伦敦的金丝雀码头,这两个在海事时代古老的贸易地标上,你都可以找到从上海拷贝过去的青铜狮子,在伦敦青铜狮子的底座上,你还可以找到一段铭文,说明这对青铜狮子的身世。这间诞生于远东海事贸易中的上海小银行,现在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几家环球银行之一。 外滩灯光志 当然,现在外滩大楼已物是人非,1936年的洋行们早已不复存在。世界上最长的酒吧也不复存在。1960年代以后,入夜后,大楼内黑洞洞的,如同一座座大山。江风横扫,被人遗弃的塑料袋贴着地面飞舞起伏,索索有声。但是,到了重要的庆祝日,外滩大楼上的外墙上会被上万只连同电线的20瓦的灯泡装饰起来。晚上七点一到,便灯火大作。 外滩开灯,是全城欢庆的保留节目,上海的另一个传统。这个传统可以追朔到英租界庆祝女王生日的年代。灯光在夜色中勾勒出洋行大楼在外滩完美的轮廓线,并照亮它们那些终年紧闭的巴洛克式长窗和装饰艺术的浮雕以及安妮女王式立面以及奥尼克立柱。即使在物质匮乏的70年代,节日的灯光也是省不下来的。那时,全城的电灯都因为电力不足而发红,与家庭收入相比,电费非常昂贵,大多数人家都在厕所和走廊用发出蓝光的3瓦的节能灯,黯淡灯光下,脸上阴影连成一片,几乎不能辨认表情。因此,外滩灯火通明的晚上,便像一个不真实的梦境。 人山人海梦游般缓缓掠过大楼前面的大道,人们心中涌起失而复得的感情,鞋子很容易被后面的人踩掉,因为你走得太慢,后面的人正注意灯光里的大楼,没注意你的鞋。常常在人群中,前后左右,有什么人,就说到了那些大楼的从前。从前何等的“四海”,从前何等的西装革履,从前何等的与纽约比肩,让欧洲小地方来的人都惊吓不已,搭了日清汽船公司的轮船出洋,到英国银行里炒欧洲股票和期货,上海总会里的报纸都是仆欧用熨斗烫过,才拿在手里看的。“从前”的窃窃私语也是这样随着人山人海,掠过外滩大道。要是你那时正挤在人群里,要是你转过头去寻找说话的人,你看到的,只有被千万只20瓦灯泡照亮的陌生的脸,私语声马上就停了,说话的人不会让你发现他的,而且当他发现有人在找,就再也不会说了。所以,你最好细细听着,什么也别做。这样的话,即使你没读过豪塞的书,也能大致了解那些被灯光隆重照亮的大楼的过去。 那是多年前禁锢时代的往事。 现在你晚上来外滩,七点以后,整条外滩灯火通明的,已经不是从前的那种20瓦的老式灯泡了。外滩不再那么诡秘和寒酸,外滩的灯那么亮,简直就像个水晶宫,你也许都可以对那夸张的灯光反感,因为它将大楼的沧桑驱散在炫耀里,暴发户的浊气重又再现。现在,外滩已不再有被炸毁的危险,它已是上海的名片,每天晚上七点到十点,照明灯都准时照亮外滩。但是,要是你与你的上海朋友说到去外滩,也许他会建议你十点以后再去外滩,他建议你先去和平饭店底楼听一阵子老年爵士乐队的演出,然后再出来。那时没有灯光的打扰,你也许能看到一点上海人自己的外滩,那种敝帚自珍的情怀更有可把玩之处。 当灯光太亮太多,人们就想念起从前来。 “那才够怀旧呀。”你的朋友这样说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会想起豪塞描绘过的、在上海总会窗前望天上落下炸弹的大班们?“这时,一切都涌上心头,像一个临终的人回忆起自己的一生——与清朝政府穿裹着丝绸的官员的第一次过招,太平军时代的希望和恐惧,泥城之战,到苏州河上游去打野鸭,拳匪作乱时的骚动,中国人纷纷剪去了发辫,一个被打死苦力的葬礼,一场在人行道上留下二十五个受伤学生的暴乱,一个红军军官的到来,风尘仆仆的士兵的壮丽抵抗,沮丧的时代和失望的时代,伟大的时代和荣耀的时代。”这是1936年时上海的怀旧。也许你的朋友能继续说下去,这对上海人来说不困难,“汉奸报纸在头版登出《上海解放矣》时心中的反感,战后的美国风潮,静静睡在人行道上的军队,广播电台停止西方音乐广播的那个上午内心的绝望,淮海路旧货店里堆积成片的钢琴,街头哭泣着走回家的被完全摧毁的妇女:她的窄腿裤子被剪开了,她的飞机头被剃光了,她仍旧将双肘紧夹在身体两侧走路,这是那个时代女人遗留的教养,蓝罩衣的海洋,中美《上海公报》,二十岁的上海青年‘李明’在死囚游街时被尼龙绳勒得发紫的脸,美国领事馆前彻夜排队等待签证的年轻人,一比九的美元兑人民币黑市牌价,沮丧的时代和绝望的时代,苏醒的时代和投机的时代。”这些对仗的细节,豪塞一定喜欢,而且,也是我们可以与他平起平坐的资本。
《永不拓宽的街道》的作者陈丹燕以其独特的个人化视角,精选了上海永不拓宽的街道中的18条,着力于描写在这些街道上的带有标志性的人和事。这些人是上海人中的少数,却标志着上海进入现代化社会的进程;这些街道都是上海历史街区的保护地标;这些故事具有真凭实据,力求表现历史最真实的印记。 我从小就住在华亭路,幼儿园也是在华亭路幼儿园上的。现在还常常故意要去经过,看看加上回想,好像也有小排加罗卜汤的许多事体。 今天我们看到的华亭路是恢复到它始建最初模样的那条路,而不是伴随我小时候的那条华亭路。那时的华亭是专门卖外国古玩、火炉、废旧物品的一条街,充斥着旧生活的味道,还有大跃进时代留下的一息尚存的见证。 《华亭路:雪》(画者画后闲聊) 郑玲站在街口,往华亭路深处望去,杳无人迹的街道上留着处女雪,没有脚印。二十年代的老窗台和屋顶上,因为有了雪的点缀而变得新鲜。 《华亭路:雪》
无
陈丹燕的书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里面写了一个个与永不拓宽的街道有关的人和故事,一直觉得陈丹燕的作品有上海小资的情调,但这种情调淡淡的,来得很真实,毫无故作姿态的做作之感,一切的一切源于这名上海女作家对这个城市有着最深的热爱
很多街道是我熟悉的,有一条有我美好的童年和青春的记忆。真希望上海还是原来的上海,好多街道永不拓宽,那些有些沧桑感的老房子还在,可以让人每次走过这些老房子时,总有一闪而过的好奇,80多年前这栋房子住的是什么样的人,发生了什么样的事,随即张爱玲小说中的一些场景就会浮现,真真切切的感觉我就是在我爱的上海。房子、街道拆了,就一去不复返了,还好还好,我们还有那几条永不拓宽的街道,细细体味上海。谢谢陈丹燕写了这本书。
质量很好,主要是陈丹燕写的,平淡而又富有哲理,最喜欢她的文字了。永不扩宽的街道写了上海48条永不扩宽的街道中的一部分,很精彩,写出上海人骨子里对于现实的看法和追根溯源的精神分析。人们在今天物质社会中不经意就忘却了自己的过去与初衷,他的文字让你能够在浮躁的环境中安静下来,重新审视周围的变化与内心真实的自我。喜欢,让人可以觉得舒畅的文字。
上海有64条永不拓宽的街道,看完这本书就知道了。
打算把这些永不拓宽的街道都走一遍。
上海人要了解上海,就要了解上海城区的街道——武康路、湖南路。。每一条街道都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历史,这本书将其娓娓道来。
上海的历史街道的历史人的历史都该被记得
喜欢上海这样的街道,有其自己的特色,也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喜欢这样的感觉
上海的街道。。。可以一一找寻。很详细。
简单那浏览了一遍,还可以,帮助了解各个城市有不少帮助,特别对这些街道的发展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一些启发。
确实是一部有诗意的好文章,用特有的视角,值得每天去品味品味!想到落叶缤纷,想到蜿蜒的街道,真实的美!
那些熟悉街道发生的故事让人难以释怀
小时候开始就喜欢陈丹燕的作品,没想到还有这样一本散文集。封片淡雅,里面还有素描风格的插图。写一些旧上海的故事,还没去过上海,去了之后也许会去这些路看看。对于匆匆的过客是来不及走进那些故事的......
喜欢陈丹燕写的上海系列,很好的一本书,我很喜欢
看完这本书,我一口气写了一大篇读后感。(当然私人原因,只是在自己日记上不能公开)
我是个80骑墙派,但身上总有挥之不去的旧上海梦影。
可能是从小听了太多长辈的故事,也可能是身边有太多充满魅力的遗风尚存。
总之如果有人问我是否愿意穿越回去,我一定是毫不犹豫地说“愿意”的!
书中有太多都是我曾经听闻或真正在成长中司空见惯但却原来那样弥足珍贵的。
读到就好象见到了很多家人,很多长辈,很多朋友一样,就好象在看家族电影。
特别是长乐路那篇,让我感动到哭。
现在想到鼻子还是酸了。
是那么想念我的外公,我的祖父。
他们的辉煌,如今是那么遗憾的在逐渐褪色,作为子孙辈,实在应该觉得惭愧啊。
从中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看到真实的上海
从小开始看陈丹燕的童书,我的妈妈是精灵,后来又看了她的少女文学,天使肚子疼,每个时期都被她的文字鼓舞带动着~这本书也非常的好看呢!
回忆已经离去上海的一本好书,上海沉淀历史的见证。
很好的一本书,让我们更多的了解上海的过去、历史、文化
喜欢陈丹燕的散文与小说,本书也同样支持,一如既往的喜欢!
作为上海人,了解上海很有帮助的。
老上海的风土人情一一道来,有着温婉的味道,也说着逝去的无奈,现时的不同,让人在字里行间品出人间百味,世态炎凉..
很喜欢陈丹燕的风格,娓娓道来,毫无藻饰
最近迷上陈丹燕了,文笔很好
这本书非常好看,非常满意。非常好地介绍了上海。对此类信息有兴趣的朋友,值得购买!
对上海更加了解
看着各个熟悉的地名,就想起小时候的时光。十分贴切的反映了上海当时的生活。
它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读书习惯,方法,比如阅读严肃文学应该理解作者的主旨,每个句子的意思。
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它给我们指出,有些时候我们之所以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文本内容,是因为我们在不该停顿的时候停顿了,而真正应该放慢速度仔细阅读——即那些我们不理解的地方时,我们却略过了。
我们总是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为之停顿,孰不知这样是无法提高阅读水平与理解能力的。
最后,让我感激本书作者吧,他让我翻开了阅读书籍崭新的一页!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文学作品,找过很多书店都没能找到,在当当上买到,真的很高兴,而且从购买到拿到书也很快,很不错
比较文艺,从小说中带你领略历史
装帧和排版都简洁而有味,内容也令人读不释手。喜欢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
三本书包装很好,印刷清晰。是理想中的好书。会经常关注当当网的。
自己很喜欢的书,所以一定要买纸质版本的,呵呵
朋友喜欢,他要看的,呵呵
很好嗯好很好
帮朋友买的,他灰常like~~~
感觉很实用,说的质量也好,支持当当,支持正版!
很有启发,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
好评吧,蛮不错
很喜欢这本书滴!
就是插图不太好看
帮朋友买的,她说非常好
极细腻的笔触,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值得一看。
此书很有嚼头.
读完了《永不拓宽的街道》,喜欢陈燕丹的笔锋。文中描述的是上海的十八条永不拓宽的街道,追寻着上海的记忆,一一向读者道来。我是喜欢建筑的,而历史又是和人、建筑等相关联,永不拓宽的街道既不是一部建筑史,也不是一部传记,她是站在历史之上的心录史。武康路、中山东一路、南京西路、红房子西餐馆、和平饭店这些人们耳熟能祥的名子,一条条街区,一座座建筑,承载着一个个的故事,成为租界遗留下来的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街区风貌是一个整体,所以在保护建筑的同时,还必须保护住与那些建筑相连的街道,不得拓宽,甚至也不得随意修改人行道和行道树。这样,这个城市的记忆和历史就成为城市生活中可触摸的、可感受的一部分,而不再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陈丹燕认为,上海从来就是一个敢在街道上无所顾忌地呈现各种建筑的城市,不管怎样的建筑,都能以它看来合理的角度和可以同情的理由并肩站在同一个街区里。故事中的这些人是上海人中的少数,故事中的人与家庭,穿越了上海的多个时代,标志着上海进入现代化社会的进程。读过之后,在心底里会留下一些思考。
有一阵,看到陈丹燕铺天盖地地写老上海的书,都有些反胃,觉得她就是拿着那些历史和资料在反复地买弄。对这本书感兴趣是因为前阵的工作,总是在寻思着上海一些别致的马路。书的内容和最初的想象不同,尽管标题是街道,写的却仍旧是那些过去的人过去的事,笔触较之她之前的老上海系列要让人舒服得多,可能从女性化视角写不全是女性化的内容对了我的胃口。看着看着很失落,因为感觉书里写的种种琐碎和影像才是真正上海的味道——精致生活着的味道,在历史的变迁里只遗落在老人们的记忆力,文人的笔触下了。
对于陈丹燕的散文,我一直都是很喜欢的。
而这本描写了于我有说不出情感的上海街道的书,让我竟然暂时忘却了时下他人对上海的蔑视,以及越来越变味儿的上海风情。
那些文字下的建筑、街道和风景,让我重新燃起了想要逐个看遍的心绪,蠢蠢欲动得不得了。
只怕再不看,那原本属于欧亚的混血儿,会变得越来越光怪陆离,灯红酒绿。
跟着这本书去重新审视上海,走进那些街道楼宇的历史,那些静默已久的建筑,似乎都张开了自己沉寂多年不曾诉说的口,陈述起关于自己的那些故事。
刚开始我还以为这是一本完整的作品,没想到是从陈丹燕其他的书中摘录出来的,开始翻看的时候有点失望。不过后来发现其实摘录的都是很经典的段落,觉得还是没买错。最爱陈丹燕的书了。
跟陈丹燕的其它作品比,算不上特别精彩!
还是那句话,没有感受过上海的人,是无法体会这本书的;就像没有经历过上山下乡/插队援内的人,是无法理解他们的后代想回到上海的迫切心情.时代造成的错位,要怎么还?
陈丹燕的书就是这种味道,还行吧。
陈丹燕近年的书都是一个味道,无功无过,随便看看
了解点上海老街道。
还没看 应该适合没事的时候一个人静静的看
内容还是不错的,就是书都有些脏了,也有些折了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也不错 開本偏小
好书,很不错!
平淡卻真真切切
没有看完。没有想象的好看
其实是从陈丹燕历年的文集中拼凑而来。后面的几篇文字显得就与马路本身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了。
陈丹燕的文字有她独特的风格,对上海的有些细节描述还是有些调调的,至于读者喜欢与否,看各人的喜好了。
每次见到陈丹燕的作品都买来看,但这本没有以前的几本<<上海的风花雪夜>>、<<上海的金枝玉叶>>等好看,所以没有读完。
没啥感觉,可能我对上海的历史不熟吧.感觉书中描写的氛围挺沉重的
书本的排版比较老旧,插图也是!但是姐姐就是喜欢这个老上海的故事
有点空洞的感觉,不如《今晚去那里》《上海德风花雪月》。
笔调清新,娓娓道来,对上海细节的描述还是蛮有格调的,但有些内容太过累赘!
作为一名旅游作家,陈小姐算是合格的,也是潇洒而快乐的,只是,文字形而上了些,引不起我等的兴趣!
一盘杂烩些许感慨散落在零碎的文字中
一般吧,都是一个调调。
买时被名称所吸引,但内容不完全是我喜欢的。不过看下来还可以,虽然叙述略显沉重
喜欢陈丹燕的作品是在听了江苏一个电台的节目:今晚我是你的JD的主持人介绍后,产生了兴趣,于是买了她的几本书,是作者旅欧的四本散文:“咖啡苦不苦”、“今晚去哪里”、“木已成舟”还有“漫卷西风”。我可是第一次看到游记还可以写成这样,一种旧旧的、深沉的、静静的、悠悠的味道弥漫在作者的散文中,这些文字应该在在暖暖的下午,泡上一杯咖啡,坐在大大的落地窗前的圈椅中有心无意的品读,于是思绪也跟着作者飞到了遥远的地方...,一个人旅游真好!呵呵呵,跑题了,我正是因为读了上面的四本书才满怀希望地去买作者的“永不拓宽的街道”等几本描写上海的书。看来作者是上海人,对上海太熟悉,所以这本书对上海的描写在我来看显得太细碎,太平淡,太不吸引人了。如果我先买了这本书,大概我就不会再看作者的上面四本书了!好遗憾哦,此外这本书没有照片,对于一本回忆性的文字来说没有精美的照片相配很遗憾,书印刷质量也差强人意!呜呼,我把这本书留在了一个工地上,那个地方我去了好几次,身心俱疲了,不想再去了。下面的心情指数编写的太弱智,但也要选一下,不代表我的意思。
就是把原来基本书的某些片段重新排列组合一下,基本没有什么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