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九品官人法考论

胡舒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9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胡舒云  

页数:

289  

字数:

20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士制度。它与”继汉开唐”的魏晋南北朝一样,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九晶官人法的研究还相当薄弱,一些基本的、重要的史实尚未得到合理的阐释。本书试图打破成见,纠偏补漏,完整、准确地摹绘九品官人法“本来的历史”,揭示作为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强大支柱和教育最强有力的”指挥棒”的选士制度探索、尝试。选择最终走上”科举”(”考试”)道路的过程,从而深化九品官人法乃至整个选士制度的研究,并为当前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供历史借鉴。

作者简介

胡舒云(1963-),女,吉林榆树人,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为学院特聘学科教学带头人,教育管理系主任。

书籍目录

序 一序 二绪论 九品官人法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一 九品官人法研究的回顾 (一)九品官人法研究的起步 (二)九品官人法研究的展开和深化 (三)九品官人法研究的继续发展 二 如何将九品官人法的研究引向深入第一章 “九品官人法”名称考辨 一 问题的缘起 (一)“九品官人法”的诸多“别名” (二)“九品官人法”名称的论争 二 辨正名称的理论依据 (一)“名实”论 (二)“正名”说 三 辨正“九品官人法”之名称 (一)确认原名——“九品官人法”与“九品” (二)废弃“九品中正制”等“别名”第二章 九品官人法的制度体系及其特点 一 组织机构 (一)司徒府 (二)尚书省吏部 (三)中书省 (四)中 正 二 品评的对象 三 品评的标准 (一)德行、才能、家世 (二)从《人物志》看品评的标准 四 运作机制 (一)中正和司徒府“差次九品,铨衡人伦” (二)尚书省吏部“量人授职 (三)中书省监督、裁判、调节 (四)中正、司徒府、尚书省吏部、中书省的关系 五 九品官人法制度体系的特点第三章 九品官人法的创立与实施 一 从“军中之政”到“官人之法” (一)曹操于“丧乱”之时的“军中之政” (二)陈群创立九品“官人之法 二 九品官人法创立的原因 (一)根本原因 (二)直接原因 (三)内在原因 (四)思想基础 (五)偶然因素 (六)传统文化因素 三 九品官人法的实施 (一)一般情形与流弊的原因 (二)九品制与察举制的关系第四章 九品官人法析论 一 九品官人法的性质 (一)关于九品官人法与选士(选举)制度 (二)关于九品官人法的进步性与腐朽性 (三)关于九品官人法的“贵族化”问题 二 九品官人法在选士制度史上的地位作用 (一)选士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向 (二)九品官人法的桥梁作用 三 九品品官人法对教育的影响 (一)对世风的影响 (二)对官学的影响 (三)对私学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余论参考文献后记补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九品官人法考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