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
2005-2-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卜长莉
472
355000
无
本书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全面论述了“社会资本”的理论、特征、属性、运作过程及其功能等等。该书旁征博引,分析细致、概念清晰,逻辑线索明确。社会资本是目前社会学等领域一个前沿性的研究问题,作者在国内学者收集相关文献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做出极大的努力,这应当说是国内在此方面目前比较优秀的著作。
卜长莉,1964年10月出生,吉林长春人,2003年获得吉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在站博士后,长春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组织、人际关系、文化与社会发展。曾在《社会学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并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科
导 论 一、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际关系问题空前凸显 二、社会资本为协调人际关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新思路第一章 对国内外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状况的评析 第一节 布尔迪厄对社会资本理论的先驱性研究 一、社会资本研究的立足点——“关系”即社会 二、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 三、社会资本以关系网络的形式存在 第二节 科尔曼对社会资本理论较系统的阐述 一、社会资本研究的切入点 二、从社会结构角度研究社会资本 三、科尔曼对社会资本理论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第三节 社会网络观对社会资本理论的微观分析 一、波特斯从网络成员关系角度研究社会资本 二、博特从网络结构角度研究社会资本 三、林南从网络资源角度研究社会资本 第四节 社会资本向各个领域的扩张 一、从经济角度研究社会资本 二、从政治角度研究社会资本 三、从文化角度研究社会资本 第五节 国内学者对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 一、从经济与文化的角度比较宽泛的研究 二、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的研究 三、直接以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资本为对象的研究 四、简短的结论第二章 社会资本的内涵解析 第一节 社会资本与社会关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二、西方文化对人际关系的理解 三、马克思的“社会关系论”对东西方人际关系论的超越 第二节 社会资本以一定的文化作为内在的行为规范 一、信任 二、互惠 三、合作 第三节 社会资本具有资本的属性 一、马克思对资本属性的阐述 二、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概念扩展了资本概念的内涵 三、社会资本的特点 四、社会资本增殖的原因 第三章 社会资本的运作过程 第一节 社会资本产生的原因 一、匮乏性的原因 二、工具性的原因 三、情感性的原因 四、利他性的原因 五、价值性的原因 六、受习惯、习俗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第二节 微观交换中的互动与宏观社会结构约束相结合 一、个体主义社会交换观的局限 二、结构主义社会交换观的局限 三、社会资本实现了个体在交换中的互动与社会结构的约束相结合 四、资源是社会交换的基本内容 五、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的关系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类型 一、从社会变迁角度划分社会资本类型 二、从信任程度角度划分社会资本类型 三、从微观与宏观综合角度划分社会资本类型第四章 社会资本理论存在的根据 第一节 社会资本的人性依据 一、道德人是整体主义本位论的人性基础 二、经济人是个体主义本位论的人性基础 三、社会人是社会资本理论的人性基础 第二节 社会资本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和谐观念为价值取向 一、和谐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二、儒家和谐思想对当代社会资本的馈赠 第三节 社会资本是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新课题 一、社会资本与生产 二、社会资本与生产力 三、社会资本与生产关系 四、社会资本与社会交往第五章 社会资本的功能 第一节 社会资本与资源配置 一、社会资本是资源配置的第三种方式 二、社会资本是社会支持的重要渠道 三、社会资本是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途径和支撑 第二节 社会资本与企业的发展 一、网络这一关系性的社会资本是企业发展的条件 二、信任这一规范性的社会资本是企业立足的保证 第三节 社会资本与人的发展 一、社会资本在人的地位获得过程中的作用 二、社会资本在创造人力资本过程中的作用 三、社会资本对人的主体性的意义和作用 四、社会资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社会资本的负面效应 一、波特斯对“消极社会资本”的探讨 二、社会资本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第六章 社会资本与中国社会变迁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资本 一、中国传统社会资本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核心 二、中国传统社会资本主要靠儒家伦理道德来调节 三、中国传统社会的稀缺资源配置方式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资本 一、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稀缺资源配置方式的特点 二、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资本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转型时期的社会资本 一、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稀缺资源配置方式的新特点 二、转型时期中国社会资本的特点 三、构建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资本,推动当代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结 束 语参考文献后 记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