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近代中国与世界(共三册)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编 社科文献
出版时间:

2005-1  

出版社:

社科文献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编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近代中国历史基本是一部融入世界的历史。伴随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对全球市场的开拓,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西方列强以各种方式涌入中国。由此,中国近代历史进程深深打上外部世界影响的烙印。 本书即以“近代中国与世界”为视角,汇录了海内外著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家齐赫文斯基、山田辰雄、巴斯蒂、张玉法、章开沅、吴承明、王桧林等的一百多篇专题论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思想等各领域,基本反映了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现状。

书籍目录

第一卷 参与的史学与史学的参与 现代化:历史观和方法论 造反和学习——20世纪非西方世界的现代民族主义 近代中国的“亚洲主义”话语 构筑“中华民族国家”——西方国民国家理论在近代中国的实践 20世纪初中国对于世界展望之达尔文主义的见解 中国保守主义思想根源中的立宪主义与儒家思想——外来政治模式与民族认同相关之研究 民国时期中国民主的构想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代际意识”的萌生及其意义 2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恩格斯 全球一体化旋风中的近代中国:从叶名琛档案谈起 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l887年海外游历使初探 论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国的西学传播主体之异 甲午开战与“陆奥外交”——以日本“六·二出兵”为中心 试析清末留日学生革命取向的形成 党政关系:国民党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1927~1937)  一九三○年天津海关事件林能士 治理中国:重庆市抗战时期的地方政府人员(1937~1945)  缅甸战役蒋介石、史迪威的失败责任 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党与越南独立运动关系研究 论马歇尔调处时期国共两党的对美政策 面向世界的求同存异——新政协筹备研究 1949年5月毛泽东的军事部署——受美国制约的进军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两种趋向:融入世界与转向民族传统 抗战前后中共路线的转变与上海城市的社会团体(1935~1941) 张闻天政治民主思想述论 走向民族统一和独立:20世纪的中国 改变自己 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 ……第二卷第三卷

章节摘录

  第一卷  参与的史学与史学的参与  章开沅  无论是中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史学已经、正在并将继续遭到冷落,这是有目共睹的不争事实。  史学的冷落有着长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其根源乃在于人类文明业已生病。  早在20多年以前,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即断言20世纪实现了全球的技术统一,并且期望人类在其历史发展的下一阶段,追求政治与精神方面的大同。  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诚然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现代物质文明,并且或多或少提高了许多人的生活水平;但就精神文明与伦理道德而言,人类付出的代价也是极为惨重的。我们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局部战争则至今连绵不绝;由于高科技用于现代战争,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损失远远超过既往任何恐怖时代。在这一百年中,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吸毒与犯罪率的剧增,在规模与危害程度两方面也是史无前例的。历史与现实都证实了中国学者章太炎在20世纪初呼唤的警世预言:“俱分进化”,意即善与恶同时并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近代中国与世界(共三册) PDF格式下载



把近代中国和世界联系到一起,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看近代的历史变迁


相关图书